黔林宝正安土特产 正安县安场镇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26 23:13:01

一.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红苕粉

1、品质特点

色白微黄,精制粉雪白,筋丝强,绵性大,色味俱佳。

2、历史渊源及地理人文关系

正安红苕粉是俱有粉中精品美称的地方土。据正安县z志记载,1972年,凤仪镇窝凼村民李昌明经多次试验,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使正安县红苕粉煮不浑汤,挑不断丝,柔嫩可口。红苕粉食用可干炸,混炒、凉拌、烘烫、加入火锅,清炖肉,氽烫圆子等菜肴内,味道更鲜美。

其制作工艺是:选用鲜红苕、洗净、去皮、切块、打浆、过滤、去渣、再过滤。普通粉一般三滤,精制粉则需多滤几次,去水将沉淀物焙干即成淀粉。制粉条时,将部分淀粉加水放入锅内稠熟(熟度要掌握火候)然后再加少许白矾调匀成熟芡。再按一定份量取熟芡、干淀粉,清水混合,反复揉搓成团,取小团放漏模内,以手握拳连续打击挤压,粉丝即从漏模流入锅内。锅中热水需掌握在700C左右,经烫熟捞出,入清水中漂净,冷却,上挂晾干即成干粉条。粉条的粗、细、扁、圆更换相应的漏模即可,长短则按需要切成。

3、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正安红苕粉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改造原生产弯豆粉工艺基础上试制成功后,成为当地招待来宾的佳肴。其产品礼送北方等地也深受欢迎。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于1984年,重庆市,遵义地区科协协作区在正安召开红苕粉加工经验交流会,有2省4地区23个县50名代表参加。同时举办历时7天的培训班传授技术。此后,每年都有人受聘外出传授技术,帮助开办红苕粉加工作坊。至1990年,正安红苕粉从业350多户,户量85万公斤,供应县内销住邻县及遵义、南川等地。

二.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张家牛肉干

正安张家牛肉干精选上等黄牛肉,采用传统工艺,现代先进设备、技术,名贵香料,独特秘方精制而成,色香味美、风味独特、口感舒适、留味长久、回味无穷,驰名中外。

张家牛肉干又名牛肉脯,紫红透亮,鲜美可口,卤香独特,余味悠长,颇负盛名。原是回民每年“古尔邦”、“尔代”、“圣祭”三大节日祭品。早在清嘉庆年间,甘肃兰州徐帽王家庄张福同海、宛、关 3 家回民,带着家人经商到正安,经营牛肉食品。不久,海、关两家改迁云南,宛家更作其它生意,唯张家世代经营 200 余年,故名张家牛肉干。民国时期,张福五世孙张永泰在正安县城南街开一牛肉馆,经营牛肉蒸碗(粉蒸牛肉)、牛肉汤锅(清炖牛肉)、牛肉烧腊(卤牛肉)、牛肉干等系列回族风味食品,味道鲜美独特,非一般居家可烹制,生意甚是兴隆。 1955 年,张家牛肉食品纳人饮食服务公司经营,张永泰之大儿媳进入公司工作,并献出原汁卤水。至 1960 年,因肉源匮乏,牛肉干生产遂停止。 1978 年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家于 1981 年提出申请,希望政府帮助重振旧业。经县、地科委批准,将张家牛肉干列为正安传统工艺食品,并拨款 6000 元支持其恢复生产。

张家牛肉干选料精良,工艺考究。选健壮无病的黄牛自购自杀,经宰杀、剥离,剔去骨、筋、膜,切块洗净,放人锅中预煮,煮至半熟捞出沥干,切成小块,又一次精选,再放人盛有卤汁的锅中煮透,不绵(熟透)、不烂(过熟),沥干后按肉形切片或切丁。切好后用木炭火焙干即成。牛肉干的味道关键在卤水,每次卤肉后,要按相应分量加人冰糖、食盐、酱油、料酒、生姜、五香等佐料熬制,使卤水恢复原味。还要定时卤些鸡鸭,提高香味度。张家一锅卤水,世代相传。具体配方和关键工艺至今张家仍遵祖训,传子传媳不传女。

三.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白及

 1、品质特点

符合药典要求,水分含量、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优于药典要求。

2、历史渊源及地理人文关系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药用植物,是我县的地道药材,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喀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同时,也是我国具有经济价值的特种植物胶源之一。《续正安州志》记载,境内产厚朴……白芍、白芨等中药材;椐《正安县卫生志》288页记载:“我县中药材资源有……白芨等。”;椐《正安县卫生志》292-305页记载:“亘古至今,正安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疗疾单方、验方,世代相传、惠泽患者。”在众多单方中,涉及白及的有治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方和治外伤止血方;在众多验方中,涉及白及的有治流行迷人冒方、治肺结核和治外伤出血方。这些历史记录充分说明,我县民间利用本地野生白及治疗相关疾病,历史久远,加之野生白及丰富,因而,白及在我县具有道地性。

1994年10月,以樊九春和周维军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爱好者,为减轻在农村行医中的购药成本,在自家责任地中试种白及,直至2004年。但产量低,效果差。2002年10月至今,在正安县科技局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野生资源调查,积极开展白及GAP研究及其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有效解决了白及栽培中块茎难以膨大问题。

3、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2002年10月至今,在正安县科技局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和引导正安县绿野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白及野生驯化栽培技术及GAP研究,有效解决了人工栽培中块茎难以膨大的技术问题,有6项技术指标在国内未见报道。同时完成了白及指纹图谱研究和组培繁殖技术,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白及GAP示范基地。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生产管理规程和制度12项,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质量管理规程和制度48项,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使成品白及质量符合GAP要求。

在白及GAP示范基地建设中,按照GAP要求,共制定文件挡案管理制度3项,并配专人管理,同时付诸实施,取得了明显实效,文件挡案管理符合GAP要求。

四.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冰粉籽

一、品质特点

正安冰粉籽形如油菜籽,棕褐色,其面粉遇热水呈粘性,且粘性较强,可代替琼脂。经加工制作的冰粉色泽明亮,口感纯正,清凉解署。

二、历史渊源及人文关系

正安冰粉籽属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或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土坪、流渡、谢坝、市坪等乡镇的山沟狭谷,既有野生种,也有人工栽培种。当地群众素有栽培冰粉籽的传统习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当地群众发现了该籽粒,经加工制作成为冰粉后,口感纯正,清凉解署,是夏天解渴纳凉的上等小食品,从而在全县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冰粉小吃,深受食品者的广泛青睐,曾引起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于1985年7月与正安前往北京农业大学学习的原正安县农业局技术干部达成意向开发冰粉籽的协议,试图通过深入研究,取代琼脂,引起前往学习人员的极大关注,该技术干部回局后,先后组织了4名技术干部对土坪、林溪、联盟、辽远的冰粉籽生产进行了调研,采集了10余份种质资源,于次年进行了试验研究。但因人事变动,此项工作未能深入进行,时至今日,群众仍然是自种、自收的小农经营形式,现有零星种植面积130余亩。

三、当地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

至今,仅管人们喜欢食用冰粉,但正安冰粉籽仍然是自种、自收的局面,未能引起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该特色产业未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五.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石磨辣椒酱

石磨辣椒酱由正安县香仡佬石磨辣椒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该公司坐落于流渡镇街上,成立于2005年10月,占地1400平方米,有厂房13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0余万元,2006年投入生产,当年加工鲜辣椒60余吨,产品按照绿色食品CB2715—81国家标准生产,原料以当地老品种为主,肥料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原材料产品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为了保为了保持传统的民族(仡佬)风味,仍采用石磨配置电子传动系统加工,经过发酵后,以300g/瓶、24瓶/箱、6瓶/袋装等形式无害保鲜防腐的包装。当年投放广东、浙江、重庆、上海、贵阳等市场,受到消费者的好评,其味感较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更具有特色。 该公司现在生产能力300吨,能解决60人就业。当前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与之配套的糟辣椒、泡椒两产品,并在本镇建立相关的生姜、大蒜、花椒、八角等调料基地。2007年可望实现辣椒酱、糟辣椒、泡辣椒三产品投入市场的工作目标,原材料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农民可获利60万元,实现利税十万元。 2006年,流渡街上居民王其干经多次试验,研制生产洋芋粉丝,可谓流渡优质,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目前停产,但为流渡的加工业开劈了一条路子。还有1997年重庆人赵云联办的长富牛肉干,质量与长富厂生产的完全一样,产品投放市场,远销全国各地,受到顾客好评,年产量15—20吨,年创税5万元以上。后来因外出务工人员太多,肉牛基地尚未建立,原料短缺等原因,2000年3月停办。

六.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老鹰茶

一、品质特点

正安老鹰茶在我县茶叶中有着其它红茶、绿茶、青茶等不可取代的优势。正安老鹰茶经浸泡,清纯可口,颜色呈红褐色,主要有生津、消署,止渴之功效。

二、历史渊源及地理人文关系

正安老鹰茶属乔木,在我县种植老鹰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高5—7米,春季开粉红色茶花,香气怡人。具有四季常青的特点,分春、夏两次发梢。广泛分部在海拔600米—2000米之间的地带,遍及我县各乡镇。人们往往在春末就搭梯采叶,进行老鹰茶加工。在医药保健方面用于给婴儿擦洗面部、全身等,都有一定疗效。所以,在我县特别是在夏季,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老鹰茶来消署解渴。

三、当地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

        在我县境内由于老鹰茶的历史悠久,农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自发性采摘,就地加工。夏季进入市场交易的数量达5万兛左右,远销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市。

七.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藤茶

1、品质特点

汤色淡黄,清纯可口,微甜。

2、历史渊源及地理人文关系

藤茶属多年生藤本食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正安县的桴焉乡桥青村,广泛种植于房前屋后的院墙和竹栏边,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茎、叶是当地百姓接待上等宾客的上好饮品,深受饮者好评。但由于受当地文化和经济水平的限制,该上等饮品至今仍未进入市场,完全属于自种、自饮、自品的阶段,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2004年4月至今,正安县科技局已将该茶纳入了经济开发的重点品种之一,并进行了详实的普查工作,至今只发现在该地有该茶生长,且只有近100亩的零星分散种植面积。

3、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一是正安县科技局已于2004年4月至今,在全县开展了藤茶的资源普查工作,并将其列入我县经济开发的重点保护品种之一;二是正安县科技局已投入2万余元开展了藤茶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三是已在该地进行小规模的试验示范工作;四是即将在示范推广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种植及加工,逐步走向市场,培育并形成独具特色的饮品之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八.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油茶

油茶

正安油茶,据传在清末民初,人们为了戒除鸦片,逐以浓茶苦水解除毒瘾,饮之虽有戒烟之效,但常饮会捞肠刮肚,使人不适。有人就在茶水里放人油盐等佐料,味道自然鲜美得多,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今日的正安油茶。

正安油茶,以炒青茶为原料,制作时先用动物油或植物油将茶叶炒黄,再加适量水烹煮,煮至茶叶伸展开后,以瓢(最好用木瓢)搅压揉挤,将茶叶捣烂如泥,即为茶羹。伴食时,取茶羹少许,烹沸加盐、油渣、香葱、椒面、芝麻一类佐料,即可食饮。过年、过节或生日以及贵客登门时,主人还拌人鸡蛋、炒豆、板栗、核桃、花生米等,其味更香醇。有些食品内拌人适量茶羹,味道格外鲜美,常见的有油茶面、油茶粉、油茶汤元、油茶稀饭等等。

正安新州、杨兴、安场、碧丰、庙塘等地群众,都有饭后或傍晚饮食油茶的习惯,每日两三次,每次一大碗。油茶能充饥解渴,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尤其是在劳作大汗之后或疲乏困倦之时,吃上一碗,会使人疲劳顿消,精神倍增,迅速恢复精力和体力。因此,正安群众呼之为“干劲汤”。在正安县城以及安场、新州、庙塘等集镇,当地群众、外地商客均可在小吃摊点品尝到正安油茶的独特风味。

九.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谢坝灰豆腐果

灰豆腐果,又名豆腐丸,主产于正安县谢坝,历史悠久,约在明朝开始生产。灰豆腐果形如乒乓球,皮灰黄色,肉质呈海绵状,拌入已煮熟的猪蹄、鸡肉、狗肉等食品内,口感极佳。改革开放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一直畅销,供不应求。

十.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娃娃鱼

正安娃娃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鲵,属国家二类保护两栖动物,生活在山谷的溪水中,因声如小儿啼哭,称娃娃鱼。正安境内娃娃鱼主产于谢坝乡河段内,娃娃鱼肉嫩味鲜,很受人们喜爱。

正安娃娃鱼

贵州省正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正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正安娃娃鱼”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正府呈〔2012〕142号

贵州省正安县地方标准:

DB520324/02-2012《正安娃娃鱼养殖技术规程》

正安娃娃鱼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二、养殖环境条件

养殖环境要求安静、光线阴暗,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水温12℃至18℃、pH值6.5至7.5,溶氧量≥4mg/L。

三、生产方式

产地范围内人工仿生态养殖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分级分池饲养。

四、养殖

1.放养:放养密度为苗种阶段60至100尾/㎡,成鲵阶段5至10尾/㎡,放养规格个体体重之间相差≤50%。

2.投饵:1月龄到8月龄主要饵料为红线虫;8月龄以后主要为鲜活的中华花鳅、小鲤鱼、小鲫鱼、野生小鱼等。

3.捕捞标准:个体重≥1.5kg。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背部褐黑色麻花纹均匀明显,尾部修长,肉质细嫩。

2.理化指标:蛋白质含量≥15%,脂肪含量≤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正安县特产介绍图片贵州正安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