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特产彩色纸箱定制 济南特产彩色纸箱定制厂家地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6 23:55:22

一. 山东省 济南 天桥区 大舜宴

大舜宴是济南舜耕山庄根据“舜耕于历山”的历史,结合当地,运用鲁菜的烹调技法设计研制而成的特色宴席之一。其菜点设计由果品、冷荤、热菜、面点四部分构成。果品以我国远古时已有的品种为主;冷荤菜肴由一个凤凰拼盘和八个瑞鸟小拼盘构成;宴中所有热菜、面点均有历史典故;整个宴席仿古而不失其新颖,展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二.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章丘鲍芹

章丘鲍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东省章丘市辛寨乡鲍家村,有几百年种植芹菜的历史。章丘当地种植芹菜的特别多,而只有鲍家村的芹菜芹香浓郁,青翠碧绿,入口微甜,是其他芹菜所无法相比的。在集市上老百姓只认鲍家村种植的芹菜,被称为鲍家芹菜。后来又被消费者亲切的称之为鲍芹,鲍芹不仅仅是鲍家村的,更是章丘市的,全国各地的朋友又称作章丘鲍芹。渐渐的鲍家村民和当地政府及各界人士都认可了这个既响亮又动听的名字---章丘鲍芹。

章丘鲍芹的特点:

鲍家村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海拔25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温平均12.8℃ ,四季分明,无霜期185-209天,常年降雨量570-63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土质属白沙混合粘土,富含锌、铜、鉄、锰、碘、钙、镁、钠等矿物质。鲍家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没有矿业、机械加工、化工等污染型企业,鲍家村的水质和空气没有遭到破坏。人为因素、气候、雨量、湿度、土质,都为鲍家芹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鲍芹种植历史悠久。据《章丘地名志》和刘、万二姓《族谱》记载:“元代,鲍姓在此建村,以姓氏命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决口入山东夺大清河入海,小清河也遭淤塞,其支流泄洪更为困难;又因从鲍家万家口,经高家庄、漯河崖到柳塘口段地势较高,以上河段水大、土沃,适宜种植芹菜。由此可知,到了清代鲍家已大面积种植芹菜了。鲍家村先民在几百年的“育优汰劣”中,培育出了实心芹菜“大青秸”(现称鲍家芹菜或鲍芹)。特别是近年以来,加大了科技投入,按照有机蔬菜种植要求,全部撒施有机肥,喷洒牛奶作叶面肥,采用高频振频杀虫灯和粘虫板杀灭害虫,自然生长,为阳光下的绿色食品。产品为盒装,主要种类有菜、芯、芽三大类种,销往省城及全国各大城市,供不应求。“鲍家芹菜”已于2009年1月14日通过了农业部有机转换产品认证。鲍家芹菜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色泽翠绿,茎柄充实肥嫩,入口香脆微甘,嚼后无丝无渣,芹芯生食,芹香浓郁,爽口生津,回味无穷,是本芹中的稀有品种。适应多种烹饪,有“鲍芹没有鲍鱼价贵,鲍鱼不如鲍芹味美”的美誉,是芹菜中的佼佼者。章丘大葱、明水贡米、鲍家芹菜被誉为章丘三宝。“章丘大葱名扬世界,鲍家芹菜香飘四海”是对鲍家芹菜的真实写照。

章丘鲍芹的发展:

鲍家村蔬菜种植户有200多户,多年来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芹菜种植户均以“菜园地”的形式零星种植,效益不高。然而,村里一些蔬菜种植专业能手通过细心研究市场、精心栽培管理,品质、效益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种植蔬菜。当地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抓住时机,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鲍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针对鲍芹的双信鲍家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成鲍家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该基地2009年被列入济南市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CCTv—7致富经栏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章丘鲍芹也做了一期节目,叫做《揭秘一斤芹菜90元的-》,更是在全国一起争相购买章丘鲍芹的狂潮。更让人欣喜的是,章丘鲍芹在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上亮相,还被列入了孔府宴菜谱!各级政府也对章丘鲍芹这一名优农品大力扶持,让章丘鲍芹将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优农品!

三.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张坊核桃

张坊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河县张坊乡老董村村支书董召亮看着眼前抽出嫩芽的核桃园高兴地说道。据他介绍,目前他们村已有核桃树 110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他自己就种了7亩多。据了解,张坊乡目前核桃种植面积已达 3600亩,覆盖到该乡 27 个行政村,是黄河以北最大核桃基地。

今年以来,张坊乡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加大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力度,张坊乡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考查,反复论证,决定种植抗旱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平原薄皮早食核桃。目前,张坊乡已从青州引进苗木 14万株,按照每亩种 44 株的规模免费分给种植户,并采取统一挖树穴、 统一购树苗、 统一盖地膜、 统一浇灌、 统一技术指导“ 五统一” 的工作模式,使全乡3600 亩的核桃种植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

四. 山东省 济南 干贝四丝

干贝四丝山东传统海味名菜。此菜是以干贝、海参、冬笋、鸡脯肉为原料,将干贝撕成四份,其它原料均切成细丝烧制而成。是济南聚丰德饭店特一级烹调师程学祥继承下来的拿手菜,成菜色泽红亮,鲜香味醇。

五.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小康金银花

小康金银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银花又称“忍冬花”,是多年生藤本植物,生长期长达40年。金银花的原花冲之代茶,嗅之气味芬芳,饮后神清气爽。夏秋服用金银花茶,既能防暑降温、降脂减肥,又能清热解毒、美容养颜。

小康村位于相公庄镇驻地以东。2008年,小康村成立了“章丘小康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引进种植“九丰一号”金银花,并注册“百脉华康”商标。经过几年发展,小康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已初具规模。

小康金银花

章丘市相公庄镇小康村金银花协会

13098978

金银花

六.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沙河莲藕

沙河莲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河县沙河乡莲藕以其质地细嫩、清脆爽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保护,成为全国首个获批的莲藕产品。在历经清代的零星散户种植,到建国后的小规模公社种植,再到现如今逐步走的产业化生产路子,沙河莲藕在一代代种藕人的精心呵护下,在历经百年池藕文化涤荡后,被推向市场前沿,成为京津冀及东北地区畅销农产品,并欲打入港澳市场。

做大做优莲藕产品 需要“沙河莲藕”品牌推动

在沙河无论是土壤因素,还是气候因素,亦或是人文因素,都为莲藕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固定风沙土为沙河特有土类,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无杂质混入,适合莲藕生产,且不易使莲藕产生污斑,在收获期“拔出藕、不带泥”是沙河莲藕独有的特点。光热同季、干湿明显、雨量集中的气候条件,对沙河莲藕的生长极为有利。自清代开始即围绕沙河种植莲藕,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对莲藕种植该乡群众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尤其是2000年以来,经过种植探索,结合该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已经形成了采用硬化藕池栽培方式等一套独具特色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

虽有3000亩的浅水藕发展规模,虽是黄河以北最大池藕基地,但粗放式发展之路没有市场竞争优势,沙河莲藕不能仅停留在规模大的层面,更应在产品质量上进一步做优,这就需要沙河莲藕走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提升产品竞争力,向市场争取更大的效益,带动强乡富民。基于这一共识,打莲藕品牌随即上升为沙河农业发展首位战略。

七. 山东省 济南 济阳县 刘家羊肉

曲堤镇“刘家羊肉”是门老手艺,传到刘玉珍这一代是-了。最早刘玉珍的老爷爷有两手绝活:煮羊肉、炸大虾,是当时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小吃,这门手艺老爷爷是怎么学来的,已不得而知。当时还没赶跑日本鬼子,老爷爷煮的羊肉有时被鬼子抢来吃了,吃完了他们竖起大拇指嘴里不断地喊着“吆西!”。

后来,刘玉珍的大爷爷传承了炸大虾的手艺,而她的爷爷则学了煮羊肉的手艺。刘玉珍的大爷爷和爷爷兄弟俩就靠着这两门手艺做生意维持生活。那时白桥区有个“高团”,是当时的地方管理组织,规定凡赶集做生意者每次都得开证明,刘玉珍的两个爷爷,早起五更,挑着担子来到白桥按“戳子”,然后再急急忙忙往集上赶。

刘玉珍的父亲叫刘丕森,他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煮羊肉,熟练地掌握了全部手艺。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不允许个人干买卖,但形式稍缓和的时候,刘丕森也偷偷地煮点羊肉,再偷偷地卖了以补贴家用,但一家人常常是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害怕被人知道。

“这集买,那集卖,一天赚上四五块,哪有心思学大寨?”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公社要求全体社员鼓足干劲、热火朝天、集中精力学大寨。于是限制个人干买卖,并把本公社各地方的集市都集中到了一天,这样人们就不能赶了这集赶那集了,买卖不好干了。这段时间,刘丕森被安排到公社食品上宰羊,给集体干活,瞅机会他也跟公社、大队里疏通疏通关系,自己买上一只羊煮了,骑着车子上济阳卖点,刘家羊肉这门手艺在刘丕森手里断断续续的干着,但总算没有搁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声春雷滋润祖国大地,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复苏而蓬勃。土地分到了户,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耕种,有手艺的买卖人也可以放开手脚、放开胆子自由自在的做生意。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刘丕森施展老手艺,专心经营起了刘家羊肉。

刘丕森有六个子女,刘玉珍是老大,丈夫安华臣是邻村安家村人,他自结婚后便在刘家跟随岳父煮羊肉,几年后,刘丕森年事已高,其子还小,正在上学读书,刘丕森便将终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安华臣夫妇。一九九零年刘丕森去世,安华臣夫妇继承其羊肉店,一直在刘家经营。到了二零零零年,安华臣在安家村东头路南盖起了五间楼房,并建起包括加工室、冷冻室、营业室、仓库等在内的羊肉加工基地,夫妇俩才从刘家搬回安家。因从刘丕森到安华臣,一直在刘家长达几十年,所以,安华臣现在虽在安家继续经营羊肉店,但却一直沿用“刘家羊肉店”名称,并得到了有关部门及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安华臣夫妇经刘丕森多年亲传亲授,从买羊到宰杀加工已熟练地掌握了这门绝活。“刘家羊肉”均用家庭散养的山羊。因散养的山羊主要是肯食青草,不喂饲料及添加剂,肉内不含激素等有害元素,属纯天然绿色食品。所以肉质鲜美纯正,极富营养。一段时间,他们曾从外地进内蒙羊,但通过实践,内蒙羊不好吃,尽管用同样的方法来煮,煮出来仍有一股青草芽子味,闻着一点香味也没有,赶集的时候,好多人买了都说“你这是羊肉吗?根本没点羊肉味。”“人家给提意见其实是好事,能帮助自己改进。”刘玉珍大姐诚恳的对我们讲,“后来就不敢再用内蒙羊了。”通过实践,刘玉珍夫妇还发现重量在三十斤以下的本地羊煮出来味道最好。

安华臣所煮的羊肉之所以出名,除采用纯山羊外,最主要的是煮肉时的佐料。这才是独门绝活。几十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适当搭配,再按所煮肉品的多少确定佐料用量,煮出的羊肉不膻不腻,味香可口,一闻便食欲大增,倍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是个体经营,又加上当地山羊均为家庭散养,数量有限,肉源相当匮乏,到现在没有形成规模。一个集空(五天)只煮一次。有时平常去买,往往买不到。有限的羊肉,除供应济阳、曲堤各大饭店、酒楼、宾馆外,真正在集市上零售的则是少之又少了,所以安华臣的羊肉虽然价格不菲,但一到集市,一会儿便销售一空。

“羊宰杀之后,羊肉不能见生水,一见生水,煮出来的羊肉就不是原来那个味了。因此新宰出来的羊肉必须直接往药锅里放。”刘玉珍大姐微笑着向我们透露了点“秘方”。

“有没有考虑在济阳县城里或者到大的城市里去设个点、开个店?”“也常常考虑琢磨这个问题,还没想好。当时买卖还不错,也常有外地的人来买,以后慢慢干着看吧。”“脚踏实地,知足常乐。”安华臣大哥朴实的话里透着哲理。

家传老艺创名优,“风味”十里吹清香

——曲堤镇“刘家羊肉”——家乡的一道名优风味小吃。

八. 山东省 济南 槐荫区 济南炸荷花

炸荷花是济南的著名特色小吃,以荷桂芳香,味甜鲜香,清暑降浊,养心安神独步天下。荷花瓣洗净,白布沾干水分,切去荷花梗部,切成两片;豆沙馅分成24份,每片荷花上放一份馅心,对叠包好;面粉放碗内,放入鸡蛋清加水搅拌成糊;炒锅烧热,将包叠好的荷花片放入面粉糊内挂满糊,用筷子挟入油锅中炸至浮起捞出,撒上糖桂花即成。

九. 山东省 济南 章丘 高官寨芦笋

芦笋是一种极佳的保健蔬菜,有“蔬菜之王”的美誉,成为发达国家最畅销的绿色保健蔬菜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防治心脏病及各种癌症有很好的效果,对高血压、心率过速和排尿困难等病症有一定治疗作用,尤其对肺癌和皮肤癌更有特殊疗效。芦笋的食用方法简单方便,可凉拌、炒食、做汤或与其它食物一起混炒,还可以用来包水饺。目前,该镇种植品种有“硕丰”、“芦笋王子”和“冠军”等。包装主要为纸盒2.5公斤的精美包装。在姜古庄1000亩芦笋特色品牌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全镇发展芦笋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白芦笋和绿芦笋约3000万公斤,可实现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荣获章丘市“首届名优农产品”称号。

十. 山东省 济南 天桥区 油旋

济南传统精细风味小吃。清道光年间,济南城里就有油旋经营。油旋葱香浓郁,外酥内嫩,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油旋是一种旋涡状葱油小饼,刚出炉的油旋色泽金黄,内软外酥,葱香扑鼻。油旋最早出现在济南是清朝时期。相传油旋是清朝时期的徐氏三兄弟(今齐河县)去南方闯荡时在南京学来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来济南后依据北方人的饮食特点将油旋的口味改成咸香味,一直传承至今。清代顾仲编著的《养小录》中这样记载油旋的制作:“和面作剂,擀开。再入油成剂,擀开。再入油成剂,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据说道光年间济南城里的凤集楼是较早经营油旋的店家,光绪二十年开业的“文升园”饭庄,曾以经营油旋等众多地方小吃而闻名泉城,民国初年时,济南有十几家经营油旋的店铺,油旋成了当时名扬全国的小吃。

济南的名吃。济南老字号在东门后面,晚报曾经报道过,好几代了,传儿不传女。苏将林做的油旋是正宗的济南名吃。报上介绍现在正宗的只剩下聚丰德。以前芙容街里有一家卖的,据说葱香飘的到处都是。。很想去吃。

现在据说在老东门后面的巷子里还有,一块钱3个,边烤边卖,限量发售,绝不多卖。

威海特产彩色纸箱定制批发临沂特产彩色纸箱定制公司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