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大成特产 南充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22 03:35:47

一. 四川省 南充 营山县 东碧冬菜

东碧冬菜

四川省四大名腌菜之一。历史悠久,嘉庆年间即享有盛名。以箭杆菜嫩尖为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由于生产、加工均在冬季,故名“冬菜”。

二. 四川省 南充市 仪陇 仪陇元帅柚

仪陇元帅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仪陇县种植柚类历史悠久,至今已有百年以上。仪陇县马鞍区铁山公社和观紫区大仪公社合阳大队尚存干粗40cm以上的柚树数十株。据当地村民介绍,1909年朱老总在云南讲武堂时曾派专人送回一批柚树苗,叮嘱家人栽于马鞍老家,几年后柚树开花结果,果实香甜可口。1960年3月9-11日,朱总司令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家乡仪陇县马鞍场,在询问家乡生产、群众生活情况的同时,还念念不忘当年派人送回的柚树的生长情况,乡亲们回答:这批柚树结果很好,品质也不错。朱总司令听后高兴地笑了,并叮嘱在场的县委负责人,要好好发展生产,重视多种经营。仪陇县委、政府领导牢记总司令嘱托,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马鞍、铁山、大仪、老木等乡镇逐步建成柚类主产区。1968年11月6日,总司令的侄孙朱进到北京拜望,特意带上家乡生产的柚子,总司令品尝后,赞不绝口。1973年12月1日,仪陇县委、政府领导到北京拜望总司令,送去了家乡的蜜柚,总司令特意询问了家乡蜜柚发展及百姓收入情况。1986年总司令夫人康克清回仪陇县参加朱总司令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县委领导在汇报我县生产情况时,康副主席还问起仪陇县蜜柚生产情况。领导的关心,给仪陇县柚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上世纪八十时代,仪陇县水果茶叶技术指导站的科技人员在观紫区老木乡大兴村10 社李继祥家果园发现一株特早熟柚芽变单株,此株系文旦柚系列,树势中庸,果实中大,成熟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成熟期特早),酸甜适度,细脆化渣,香气浓郁,品质极佳。1998年中国柑桔研究所前所长何天富教授实地考察后特命名为“元帅柚”。为充分利用这一优质资源,仪陇县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高接换种、苗木繁育等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元帅柚。上世纪90年代末全县元帅柚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1300吨。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分别在全国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柚类评比中荣获“金杯奖”。 近年来,随着仪陇县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走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之路,不断开拓市场,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农资采购,统一产品回收,统一产品销售,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加大科技投入,规模开发,科学栽培与管理,仪陇元帅柚畅销成都、重庆、南充、巴中等大中城市,发展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巨大,深受消费者青睐。

地域范围

仪陇元帅柚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南充市仪陇县回春镇、中坝乡、土门镇、金城镇、日兴镇、大风乡、丁字桥镇、周河镇、马鞍镇等9个乡镇,149个行政村,毗邻南部县、阆中市、巴中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106°50′,北纬31°23′-31°33′,保护面积4000公顷,年产量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仪陇元帅柚果实中大,倒卵圆形,果顶广平,果蒂圆锥形、较不对称。果皮金黄色,油胞密、凸起,中等粗细。果皮薄,海绵层白色,囊瓣数12-15,中心柱半充实,汁胞长、蜜黄色,紧密。肉质脆嫩、化渣,汁液中等,味酸甜适口,风味浓,种子较多,品质佳。 (2)内在品质指标:仪陇元帅柚可食率高(≥60%),可溶性固形物≥10%。 (3)安全要求: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18406)的规定。

三.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吴馓子

吴馓子是司马相如故里一道古老的传统美食,有着几代人的传奇。吴氏祖传名特小吃,秘方考究、做工精致,采用水糖、黑芝麻、核桃、花生、黄豆、香料等,以嘉陵第一桑梓“神龙泉”水揉合,生坯三寸六,成品三寸一,色泽红润、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无穷。沿江两岸,口口相传,嘉陵江畔,美食一绝。

关于吴馓子的来历,据说唐朝画圣吴道子入蜀观嘉陵江时,曾在周子古镇用一副逼真的画缚住了一条危害百姓的恶龙。人们为纪念画圣吴道子,拯救相如故里百姓之恩德,研制出了一种食品,用糯米和面,加清油、鸡蛋扭捻成环状,仿画圣困恶龙之形,入锅炸至黄金色,酥脆味美,入口化渣,取名“吴馓子”,从此,吴馓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

地址:蓬安县周子古镇新华街69号

电话:0817——8887918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西充狮子糕

西充狮子糕

西充晋称牌狮子糕,以香甜酥脆、入口化渣、色之金黄的特色,享誉海内外,多年来畅销不衰,给西充人民创造了财富,给狮子糕人带来了娇傲。狮子糕原名“寿王糕”。出自1876年(光绪二年)秋,杭州西湖“寿春坊”斯仁谷之手。

“寿王糕”因色之金黄,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清香,多为达贤仕人待客佳肴。西湖县令姚其杭必备为待客茶点,其千金姚胜兰每日必方解口馋,百姓大多待仕人用之方能食用。

“寿王糕”用料考究,必采杭州西湖上湾酒米,经多次浸洗、成粉,菜子油炸炼,散温后配上好红糖、芝麻、中间麻油成形食用。光绪乙未年斯老归天,由子斯力撑坊继业。

西充青狮人何孬娃家境贫寒,为偷吃本族长黄瓜解饥,严遭毒打后逃出家门,流浪到杭州西湖,饿昏倒在“寿春坊”门前,斯力视之,与食救醒,何谢斯救命之恩,以身报效。斯正缺劳力,留为杂事,持奉家人。何手足勤快,为人灵巧,斯收之为徒,何以工钱报恩。白日浸洗酒米,晚间磨粉。孬娃出身贫穷,酸甜苦辣皆行,吃苦耐劳皆有,技艺在心。

光绪已年端午节,斯家午夜饮酒,食酒过多,醉倒在床,因天热午夜糕房起火,“寿春坊”被焚为灰烬。斯力痛哭终日,过度悲伤,不久离世,“寿春坊”从此而绝。何痛拜离师,回家在象溪河边姐家栖身,借姐家房半间,银子四两买回糯米等原料,回家泡米三日椿成细粉制成“寿春糕”。是夜梦中,从师生涯历历在目,师父救命之恩,授艺之情在脑海中一一出现,师、师、师、斯、斯、斯,家乡也师,其糕称之为王,何王也?取人王将要犯上,怎敢?鲁中王乃狮子也。师、斯、狮三字同音巧到极点,取此糕为狮子多妙,此糕色之金黄,如同金狮之毛,就取名狮子糕好了。何大笑而醒。其妻问何故而笑,何将梦事说与妻,妻说莫不是师父要我们不忘其恩。师父姓斯,家乡也狮,取名狮子糕既是纪师又怀师恩,更忆家乡,“三狮”结为一体,真乃是狮缘也,全家人十分乐意。故狮子糕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初问世。县人食之赞不绝口,过往商客四海扬名。

光绪二十六年,何年事已高,家已有结余,与妻商量,移房四桂房街,“狮子糕”食客更旺。光绪二十八年孟冬何长眠离世,其子何继父之业,深研细作,取衙门口外井水烧开冷沉浸洗糕米,打硬其味道更美,直至民国年间继师生意兴隆。民国后期,也有稻香斋、桂香斋等坊继作此糕。何便关门停业,其后以胥锦常为代表的作坊为胜。

解放后在0的领导下,私有工商业实行联营。1955年正式成立了国营西充县糖果厂(第一任厂长沈光清〈女〉)。成立后,融各小作坊“狮子糕”生产技艺为一体,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使狮子糕这一地方发扬光大。

1961年朱老总回家乡路过西充,还将狮子糕带回中南海,并给予高度评价。1964年西充民歌手余家清带着西充乡土风味赴成都参加省职工调演,一曲“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得到了高度赞美。人们不但爱吃狮子糕,而且会唱“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充狮子糕”多年被国家科委、省、市、县评为优质产品,多次荣获金奖。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狮子糕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

原料配方:

糯米18.5千克白砂糖9.25千克芝麻1.1千克熟猪油1.4千克鸡蛋750千克饴糖4.5千克麻油14千克生米粉900克熟米粉500克香精适量。

工艺流程:

泡米→舂粉→熬熟芡→合粉→压片切条→油炸→拌和→成型→包装

制作方法:

1.泡米、舂粉:选颗粒饱满的糯米,用清水淘洗,浸泡4~6小时,捞出滴干水分,用碓窝舂成细粉,过60~70目罗筛,要求米粉细腻。

2.熬熟芡:将糯米粉取800克(以每100封成品计算)放入烧开的清水锅内搅拌均匀,熬成稀糊状,然后加入猪油,继续煮沸,以将全部糯米粉煮熟为度。

3.合粉:将其余的糯米粉与鸡蛋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熟芡,揉成粉团。然后将粉团压成0.5厘米厚的片块,切成1.5厘米宽的条子,再将条子切成0.5厘米宽的小块,即为生坯。切块时要求形状一致,大小均匀,生坯间应用撒粉,以防止粘连。

4.油炸:先将麻油倒入锅内,升温到250~280℃时,再将生坯逐渐放入油锅,待生坯呈谷黄色、爆化时即捞出,是为糕坯,冷却待用。

5.熬糖、拌和、成型:将白砂糖和饴糖放入锅内,加上适量的清水

五. 四川省 南充市 仪陇 芭蕉木瓜

芭蕉木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芭蕉乡有种植木瓜的传统,近年来,他们大力发展木瓜产业。乡上一方面作好对木瓜销售市场前景的分析、预测,对专重大户建档立卡,重点扶持,请他们交流经验。另一方面抓好科技服务,每年出资2000元聘请县内外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和现场指导。同时抓好基地村、社的村道公路建设,先后出资2万余元支持庆祝等基地村修建村道公路。据统计,该乡年产鲜木瓜680吨,干木瓜270吨,木瓜产值达96万余元,人均增收100元。

芭蕉乡正着手做大做强该产业,把芭蕉乡建成川东北的“木瓜”之乡。

芭蕉木瓜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芭蕉木瓜生产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度适宜,土壤主要有紫色土、黄壤、冲积土(潮土)等,土层厚度深,排灌条件好,pH值6~7.5。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294d,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降雨量1140.4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适宜中药材种植。

地域范围

芭蕉木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仪陇县芭蕉乡的35个行政村,东、南毗临营山县,西界九龙乡,北与板桥乡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1′26″~106°44′47″,北纬31°18′14″~31°34′38″之间,介于海拔332~468m,保护面积2400公顷,年产量 2.5万吨。

六.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酸菜面

听到“酸菜”2字,外地人可能就想到那北酸菜:酸溜溜的,泫(xudn,水点下垂)水扯起多长!非也。请先看看它的作法吧!

酸菜面是以酸菜豆花作臊子和鲜面条做成的。酸菜用上好青菜做成。经过多次淘洗,切成细丝,加菜油、椒面、生姜、胡椒粉煎炒,然后加上点豆花的水,用文火煨炖,再放上豆花,做成臊子。实际上,酸菜只保持了青菜的清香味了,煮出的汤呈白色,所以有人误以为是鸡汤。酸菜面的酸味,实际上也是经过特别熬制过的保宁醋香味。点豆花也不用卤水,而是用酸菜的酸水,所以豆花细嫩清香。吃时,还要放芫荽、蒜苗、椿芽、红油等。一碗真正的酸菜面所花工本,比肉臊子还贵得多哩!酸菜面的特点是清香爽口。特别是吃多了油腻,或消化不佳的人,吃碗酸菜面,那才叫安逸呵!

酸菜面成为一种美食,如同成都“夫妻肺片”一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清代末年,下新街有家姓丧的,做卖酸菜的小生意。下新街靠近嘉陵江码头,丧家就试着用廉价的酸菜做臊子,做成酸菜面出售给那些出不起钱的下力人吃。传到第四代丧文喜,他在酸菜臊子的制作上下功夫,用酸菜水点豆花,用豆花水煮酸菜,用佐料熬保宁醋,不断试作、改进,渐渐地,把贫民化的酸菜面,做成一种酸辣爽口、清香解腻、别具风味的名小食了。就食者,也就不是一般贫民,而是城市那些商贾(gu,坐商)官家了。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外地人跑到阆中来,他们吃惯了酸菜面,有时在乡下去躲日寇飞机轰炸,每天请人专程进城端酸菜面。这一来,由于做酸菜臊于费工费料,成本高,分量也就少了,原先那些顾客,便以店主“丧”氏的谐音,取了一个“伤心面”的绰号。逐渐地,丧文喜的酸菜面,就被“伤心面”的名字取代了!

因为酸菜面制工复杂、原料稀缺,目前专卖酸菜面的食店稀少。酸菜面的出现,也只有在大餐馆筵席中间作为一个小插曲,品个味儿罢了!

七.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姚麻花

品高心诚达天下巴蜀一绝姚麻花——蓬安姚麻花

蓬安姚麻花系清朝乾隆年间在宫廷里担任御厨的姚氏先人专办清朝皇帝秘制的御用食品,后来姚氏先人辞官回乡,其制作麻花的独门宫廷御膳的手艺也随之带回了家乡蓬安,并历代传秘至今。蓬安姚麻花采用上等小麦精粉与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里内富含铁,硒等元素健身养生的神龙泉水精致而成,目前已开发有椒盐,肉松,芝麻,怪味,红糖,麻辣系列产品,无防腐剂,天然绿色食品,自然状态下课储藏六个月以上,独具特色的现场制作工艺和上乘的产品品质,被誉为“无法复制的巴蜀一绝”畅销川内外,深受社会各界广大消费者赞美

地址:蓬安县下河街周子古镇内

八.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阆中油茶

在阆中古城,无论春夏秋冬,上班、上学的人们都喜欢到古城的小餐馆喝上一碗热气腾腾、清香宜人的油茶馓子。油茶就像快餐,具有方便实惠的特点, 所以被阆中人形象地称作“阆中的麦当劳”。

因为油茶成为阆中的一道名特小吃,从而也成就了许多有名的油茶馆子,如朱记油茶、程记油茶、张记油茶等。位于阆中市下新街的一家油茶馆最有名。这家油茶馆的主人已经是经营油茶的第三代传人了,如今该店的陈设和用具仍然使用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块小木桌上摆满了调料和馓子,一边的鼎锅在柴火的0舐下,咕嘟咕嘟地煮个不停。

此店的主人是一位65岁的老人,名叫朱新宁,他身穿白色厨师服,正手脚麻利地舀油茶。一勺勺橙黄色的油茶盛在碗里,冬菜、葱花、捣碎的花生米、芝麻、辣椒油等佐料一一入碗, 一把馓子捏成小段放在油茶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馓子”就这样上桌了。

据了解, “油茶”和“馓子”本是回族群众出门经商、旅游的方便食品。过去回族群众出门最发愁的是吃饭难。在遥远的旅途中,吃饭极不方便。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回民群众便养成了吃油茶和馓子的习惯。

做馓子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夏天发十分钟,冬天发一小时左右。面发好后,将面盘成粗藕节般的大条,再发酵十分钟,又将其盘为小指头粗的小条,用干米粉扑面后,右手握起小条,左手捏小条一端作纺车状运行,将小条绕成更细的面圈,然后将面圈套在两根长筷子样的竹签上,再将面圈拉细绷直下锅油炸,炸至面圈变硬之前,翻转竹签将其扭成梳子状,待成金黄色时,即可起锅备用。馓子吃起来香脆,在嘴里常发出咯咯的声音。

在阆中,每逢节日,回汉女同胞们便各显身手,做出图形各异的多种馓子,点缀节日气氛。如今,在许多食堂和早点铺里,油茶馓子已成为常见的小吃。

九.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充国香桃

充国香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充国香桃,四川省西充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偏北部,属川北浅丘地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无霜期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对水果的生长十分有利。所产香桃以其香、甜、脆的独特口感,远销成都、重庆等地,在川东北水果市场有较高的美誉度。

充国香桃是四川省西充市古楼镇在农业产业发展中逐步培育出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水果,远销成都、重庆等地,在川东北水果市场有较高的美誉度,桃业经济成为兴镇富民的支柱产业。截止2008年底,已成片规模栽植充国香桃6000多亩,其中:母本园200亩,挂果壮树3000亩,幼树2400亩,新栽1000多亩,涉及15个村、2080户果农,同时引进业主高元斗、刘先强等实行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充国香桃。2008年,年产量愈100万公斤,收入上万元的果农达100多户,仅此一项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

品质荣誉

南充市西充县“充国香桃”是1981年由南充市科协和南充市农科所联合为西充县引进的日本大九保,经过市、县农科人员二十多年的潜心研制和精心培育而成。“充国香桃”汁多味甜,香脆浓郁,果实圆形,果皮色彩白里透红,外观艳丽,肉质脆嫩、离核,平均单果重量230-280克,2008年2月28日正式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2009年,以古楼镇“充国香桃”母本园为核心的“充国香正式桃”2000亩基地获得有机转换认证、并获得“中华名果”殊荣。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四川省西充县果技站申请对“充国香桃”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8月3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充国香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西充县古楼镇、太平镇、金泉乡、晋城镇、多扶镇、永清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6′4″~106°4′7″,北纬30°52′4″~ 31°15′4″,海拔高度290 ~ 617米,保护面积2000 公顷,产量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充国香桃果形大,近圆形,缝合线明显,近梗洼处深,两半部较对称。果顶微突,梗洼深。果面底色乳白色,阳面着片状红色。果肉乳白色,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肉呈浅红至深红色,近核处浅红色。肉质细脆,纤维少,汁液中等,味甜,有香气。离核,核红色。 (2)内在品质特点:充国香桃可溶性固形物≥10%,可食率≥80%,水分≥80%。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食品 落叶核果类果品》NY5112-2005标准质量安全规定。

南充大成土特产四川省南充市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