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特产有哪些可以吃的 淮南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20 04:42:15

一. 安徽省 淮南 谢家集 淮王鱼

 淮王鱼,又称回黄鱼,是淮河中寿县到正阳一段独产的一种名贵鱼种。形似鲶鱼,呈鲜黄色,嘴扁且长在头的下部,身体光滑,无鳞,一般在2公斤左右,大的可达20公斤,但现在已不多见。据《寿州志》记载:西汉时,有人把这种鱼献给淮南王刘安品尝,他觉得鲜美可口,给它取名叫“回黄”,并经常以此鱼宴请宾客,淮南王喜食“回黄”的事传到民间,人们习惯就叫它“淮王鱼”。现代再版的《鱼类养殖学》一书改称其为“回王鱼”。

淮王鱼是天然鱼类,多产在迎水寺、沫河口、硖山口一带的岩洞、石缝、洞穴之中,现水产科技部门,正在研究淮王鱼的人工繁殖。不久,名贵的佳肴将出现在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二. 安徽省 淮南 潘集区 糍糕

糍糕

用蒸熟的糯米,拌上小葱、调料,再用特制的模具压成约1厘米厚,切成约8公分长的方块行。吃的时候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就好了。这个东西外面炸的酥酥的,喷喷香,里面糯糯的,咸滋滋的,美味极了!

三. 安徽省 淮南 大通区 淮南馓子

淮南当地人每逢传统节曰和走亲访友时,多有拎上集市的一种看似金黄澄澄、一反反整齐如梭地捆扎在一起的“点心”,大家都把它称“馓子”,也有称“油果”、“油面条”等的。总之这种食品由来已久,据相传和考证:“馓子”很可能是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上窑一带,解放前多有人食用,据老人回忆,上窑街上的“馓子”做的最地道的有两家,就是“杨氏炸馓铺”和“蔡氏炸馓铺”。上窑“馓子”和其它地方的“馓子”相比,有所不同。原因是它一直保持传统工艺,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等和成油面,经过饧制过程,制馓艺人用其高超、熟练的技术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六成以上的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黄色、金黄色,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主料、辅料。由于其食用方便,价廉质优,颇受当地乡邻和外地客人喜爱。

四. 安徽省 淮南 八公山 八公山紫金砚

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著有一部《云林石谱》,记载了用寿春府寿春县的紫金山石雕琢成的砚台,称之为“远古物也”,多有赞美之词。以北宋上溯能称得上“远古”的,时代该多么遥远。紫金山又是古代八公山的别称。专家推测,用八公山紫金石制砚,就是始于汉,盛于唐,后来因为连年战乱不绝,曾繁盛数百年的八公山一带逐渐沦为蛮荒之地,以后的各个朝代对紫金砚开发渐少,到明代已经珍衡得可以上贡皇宫,而到清代则基本绝迹。直到近几年,八公山区政府在振兴经济、繁荣文化的时代条件下,依据历史文献和少量存世的实物,聘请雕砚名师进行重新开发,紫金砚才又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经北京荣宝斋等地的砚石专家鉴定,被誉为是集砚石的“下墨、润泽、质坚”三美于一身,为国内所罕有。


砚,毕竟是蕴含着中华文化品味的书画伴侣;紫金砚,又是满蓄着汉唐盛世文化的衡有而且珍贵的一支是八公山这块楚汉文化交汇地,繁盛地孕育了它的生命基调。在历经了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涅 重生的紫金砚将以丰厚、古朴、大器的汉唐文化尤其是汉代文化为依托,衍化出与地方历史、文化相一致的工艺精品来,为源过错流长的中华书画文化添加上浓重而艳丽的色彩。

五. 安徽省 淮南 凤台县 顾桥陈醋

顾桥陈醋

顾桥陈醋,有一百八十五年生产历史,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名牌声誉。

清朝嘉庆由山西寿阳传入凤台,以顾桥王端甫的“夏昌醋园”最为著名。顾桥陈醋具有酸、甜、香、咸、辣五味。夏季食用可消暑,冬季食用能增温,并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一九七八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命名为“双喜牌”。一九八二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一九八五年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在国内畅销,还远销东南亚诸地,可谓名扬四海,香飘九洲。

六. 安徽省 淮南 寿县 廷龙瓜子

廷龙瓜子是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的。寿县廷龙瓜子选料精细,个匀肉厚,配方独特,无任何色素添加剂,风味独特,咸淡适中,南北适宜,长期食用对健胃、戒烟有独特功效,是馈赠亲朋之理想佳品。

“廷龙瓜子”是安徽省寿县廷龙瓜子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廷龙瓜子选料精细,个匀肉厚,配方独特,无任何色素添加剂,风味独特。主要特点是:“香”——入口回味悠长;“酥”——瓜子仁酥脆可口;“脆”——瓜子一嗑三开;且咸淡适中,南北适宜,长期食用对健胃、戒烟有独特功效,是馈赠亲朋之理想佳品。

“廷龙牌”商标于95年经国家商标局登记注册。“廷龙瓜子”选料精细、个均肉存,配方独特,无任何副作用添加剂,保持绿色食品的独特风味。2004年度获得安徽名牌产品称号。

七. 安徽省 淮南 潘集区 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潘集酥瓜是特色农产品,全区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还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无公 害酥瓜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注册了“南龙”、“田牛”、“金香”等酥瓜品牌,酥瓜种植已成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潘集酥瓜在为市民带来口福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潘集酥瓜个大肉厚,而且肉质脆嫩,熟透后肉质呈金黄色,味极香甜。可惜由于酥瓜熟透后特别酥脆不易运输,只能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见到。

潘集酥瓜是特色农产品,全区酥瓜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建立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还制定出台了淮南市无公害酥瓜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注册了“南龙”、“田牛”、“金香”等酥瓜品牌,酥瓜种植已成为潘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潘集酥瓜在为市民带来口福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潘集酥瓜个大肉厚,而且肉质脆嫩,熟透后肉质呈金黄色,味极香甜。可惜由于酥瓜熟透后特别酥脆不易运输,只能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见到。

潘集酥瓜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田集街道办事处、高皇镇、平圩镇、泥河镇、夹沟镇、古沟回族乡、潘集镇、贺疃乡、祁集镇、架河镇、芦集镇共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潘集酥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潘府函〔2013〕22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914-2013《潘集酥瓜》

潘集酥瓜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越瓜(Cucumis melo L.var.conomon Makino)。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马肝土和砂姜黑土,土层厚度≥50cm,pH值5.0至8.0,土壤有机质≥1.0%。

三、栽培管理

1.栽植时间:3月上旬,5cm地温达到10℃以上定植。

2.栽培方式:保护地栽培。

3.栽植密度:每667㎡(亩)≤1000株。

4.育苗移栽:穴盘育苗,苗龄30天至35天,2片至3片真叶移栽。

5.整枝:4蔓(子蔓)整枝,子蔓4节至6节位的孙蔓坐果。

6.留瓜:每株留3至5果。

7.肥水: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 kg至3500kg,45%硫基三元复合肥50kg、饼肥100kg至150kg。成熟前一周不灌水。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开花授粉后25天至30天,果实由青转白、瓜色发亮、有香气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形端正、果柄略显细弯呈羊角状,果皮绿白色,果肉绿色、瓜瓤橘红色;果肉香甜酥脆、汁多爽口。

2.理化指标:单果重1.0kg至2.0kg,可溶性固形物≥8.0%,总糖≥8.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九. 安徽省 淮南 潘集区 红烧果子狸

红烧果子狸属徽州菜,咸甜味,狸肉酥烂醇香,色金红,汤汁稠亮,咸鲜口味中有甜味,十分可口。其中的辅料——梨,不能与与螃蟹和鹅肉同食,否则会引起胃肠不适。该菜含有多种营养,如: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钙等。

作材料

主料:果子狸(500克)、梨(150克);
调料:小葱(10克)、黄酒(10克)、姜(15克)、冰糖(15克)、酱油(50克)、猪油(炼制)(30克)。

制作工艺

1. 将果子狸宰杀治净,狸肉用温水泡软,洗净,剁成4厘米见方的块;
2. 狸子肉块放入盛有第2遍淘米水(不经过淘米水煮,肉不易烂)的锅中,大火煮滚后,捞出滤干水;
3. 梨洗净切成桔瓣块;
4. 烧热锅下油,至六成熟时,放入狸肉炒透,加水与肉平,再加冰糖、黄酒、酱油、盐、葱结、姜块(拍松),同煮;
5. 待煮滚后改用小火烧至八成烂时,拣去葱结、姜块,放入梨块,至梨酥烂时,转用大火烧至汤汁粘稠,出锅装盘即可。

工艺提示

安徽山区多果子狸,冬季捕猎,捕之即将皮肉剥离,挂于风口处,故肉微干缩,需以淘米水稍煮之,既软化肉,又排除血腥,烹之芳香。

菜品口感

口味:咸甜味
狸肉酥烂醇香,色金红,汤汁稠亮,咸鲜口味中有甜味,十分可口。

食谱营养

梨:梨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磷、铁等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压、养阴清热的功效,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经常吃些梨大有益处;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煮熟的梨有助于肾脏排泄尿酸和预防痛风、风湿病和关节炎;
梨具有润燥消风、醒酒解毒等功效,在秋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秋燥,有益健康。

食谱相克

梨:梨与螃蟹同食伤肠胃;忌与鹅肉同食。

历史文化

1. 果子狸又名中尾狸或玉面狸,形似狸猫,比猫稍细长,毛皮呈淡黄或灰棕色,鼻和眼部有白斑,尾似牛尾,身有豹纹,栖息山中、善攀援,以食果为主,尤喜食梨,冬月极肥。肉质细嫩、有异香、味美,是皖南山区冬季野味之佼佼者,800 年前即是歙味的代表。据《徽州府志》记载:“宋中宗问歙味于学士汪藻,藻举梅圣俞的‘雪天中尾狸,沙地马蹄鳖’诗句答之。果子狸和马蹄鳖即列为贡品”。
2. “红烧果子狸”是以徽州雪梨(又名金花早)与狸肉同烧,狸肉酥烂醇香,色金红,汤汁稠亮,咸鲜口味中有甜味,十分可口。

十. 安徽省 淮南 田家庵 淮南香草

淮南香草

香草只有在寿县城内报恩寺东边的一片地上生长,才能有馥郁的香味,如果易地种植,虽也长枝叶,但无香味,枝茎也由空心变实。故名曰:寿州香草。

传说寿州香草的发现,是在五代十国末期,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攻打南唐寿州时,他的战马挣脱缰绳,跑到东禅寺(即今报恩寺)东边一块草地吃草,打不走,牵不离,赵匡胤闻知后,便实地观察,顺的摘枝野草嗅嗅,连声说:“是香草!”以此得名,成为名扬千里的寿州。

淮南十大特产排行榜淮南特产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