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酒可不可以带上火车 包装好的酒能带上火车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03 01:16:56

一. 重庆市 石柱 谭氏竹筒酒

独特生产方法和灌制工艺,让酒与楠竹一起生长,是目前国内独创的复式发酵生产工艺,经第二次自然发酵后,酿成成熟的竹筒酒,采收后只作简单成品加工处理,而不做任何的再生产或密封加工处理。从而让产品始终保持原生态特性。公司独立研制的灌制工艺让灌过酒的楠竹不会留下任何灌制过的痕迹,堪称一绝

竹筒酒对楠竹的选择要求海拨高、多雨多雾、空气湿润的环境。公司选择的楠竹林是在石柱黄水平均海拨800米以上山里生长的楠竹,是在任何无工业及生活污染的环境中生长的。

产品采用的是独特的“窖外窖”复式发酵工艺:即“原酒、种酒、长酒、陈酒”四个流程贯穿于一体,经第二次自然发酵后,酿成成熟的竹筒酒。绿色原生态:采收后只作简单成品加工处理,而不做任何的再生产或密封加工处理。从而让产品始终保持原生态特性。

包装独特,为了维持竹筒酒原生态绿色酒的特色,公司在竹筒上没有经过任何防腐及外包装处理,让酒自然散发酒香、竹香。(竹筒两头均能闻到)酒与楠竹长时间一起生长,楠竹吸收了酒中甲醛和部分酒精,溶入了楠竹的精华后酒中含着浓郁竹香,并且喝后不上头,回味无穷。新鲜性:产品采收后,竹的清香与酒味浓香完美结合在一起,越新鲜越美味。

谭氏竹筒酒是谭氏家族传统工艺,采用独特的“窖外窖”复式发酵工艺。用民间秘方,以泸州纯红高梁优质窖酒作基酒注入深山原生态嫩竹竹腔中,让酒在竹腔内释放有害甲醇,而吸收日月之精华,使酒充分渗入到竹的整个生理循环过程中。酒竹之间竹茹相融,“原酒、种酒、长酒、陈酒”四个流程贯穿于一体,经第二次自然发酵后,酿成成熟的竹筒酒。《本草纲目》中记载:竹子“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养血清爽”,鲜竹内膜富含竹衣、竹茹、竹沥、哈多糖、赖氨酸和多种维生素。竹筒酒在生长过程中,饱吸鲜竹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成品色质犹如琥珀,竹味浓香,自然清纯,入口绵甜温和,饮之舒经活血、清热去闷。

二. 河北省 邯郸 肥乡 五粮太极酒

五粮太极酒是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的。肥乡太极酒业研制的五粮太极酒,精选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五种粮食,经泥池发酵,按质摘酒,分级窖藏,精心调制而成。入口绵柔,纯香扑鼻,回味无穷。

浓香型五粮太极白酒,精选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经六十天泥池发酵、按质摘酒、分级恒温恒湿窖藏三年以上,经国家级调酒师精心调制而成。太极集团积极实施双品牌战略,开发研制了太极与太极春两大系列产品。战略品牌的太极系列白酒充分融入了太极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与内涵,分别为天元、地源、人缘酒,其酒体全部为窖藏三年以上的纯固态原浆,具有香气悠长、味道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等特点,是宴请宾朋的理想用品,在当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厚爱。

三. 甘肃省 陇南 礼县 酒柿子

酒柿子

盛产于大滩地区的酒柿子,是选用还未成熟的青柿子和用高粱煮的酒醅(或用低度白酒)混合装缸,密封数月后可启封食用。上等酒柿子皮肉呈桔黄色或深棕色,软硬适中,酒味浓郁醇正,色味俱佳,是馈赠亲友之珍品。

四. 广西 崇左 龙州县 蛤蚧酒

蛤蚧是生长在广西亚热带石山上的著名土。蛤蚧属爬行纲壁虎科,体干连尾长约达30余厘米,重约l50——200克。背部呈灰褐色,有赤斑或白斑,腹部呈灰白色;头大且呈三角形;眼大,呈棕黄色;白昼视力模糊,夜间视力敏锐,常在夜间出洞寻觅食物,以昆虫、蚊子为食。蛤蚧能在悬崖峭壁或平滑的石板上疾走如飞。把蛤蚧浸泡于醇香的米酒中,数年后可做上等的滋补品,有补肺润肾,益精壮阳,治渴通津,定喘止咳之功。《本草纲目》认为,蛤蚧在补肺气、定喘止咳方面功同人参,在益阴血、扶羸方面则功同羊角。民间验方证明:如果配以人参、贝母、知母、杏仁等中草药,对治疗神经衰弱等症的疗效颇佳。龙州的五爪蛤蚧被誉为“五爪金龙”,价值名列前茅。近年来,人们采用人工放养的方法繁殖饲养的蛤蚧出口港澳及海外,饲养蛤蚧成为人们脱贫致富的一条道路。

五. 云南省 怒江 贡山县 咕嘟酒

咕嘟酒: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荞麦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竹篾箩里捂好,几天后发出酒味,或渗出酒液装在罐子里,密封十几天就成了。吃时先用笊篱过滤,再兑上一点冷开水,加一点蜂蜜或甜味剂,略酝酿几分钟,既可饮用。这种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即可解渴,又有滋补健身之功效。

六. 湖南省 怀化 靖州 杨梅酒

靖县酒厂生产。此酒以当地木洞杨梅,取汁加工后,陈放3~6个月,调度调糖,加温处理,再存放3~6个月后过滤而成。红色,透明,杨梅风味突出,味浓厚,陈香可口。



七. 浙江省 金华 义乌 白字酒

白字酒、顶陈酒为义乌名酒。元代名医朱丹溪所著的《野客丛书》中就有“白字酒”的记载。顶陈酒选用浙江精白糯米、红曲等天然原料,按传统方法酿制、贮藏三年而成。其色如重枣、泽似琥珀、香气陈醇、柔和爽口,先后于1929年、1988年、1993年获国际西湖博览会特等奖、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浙江省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产品名称:白字酒

产品产品:浙江义乌

产品特点:色如重枣、泽似琥珀、香气陈醇、柔和爽口,斟满杯而不溢,饮后杯内尚留稠液

产品历史:为名闻遐迩的地方名酒,元代名医朱丹溪所著的《野客丛书》中就有“白字酒”的记载。

产品简介:制作白字酒选料讲究,传统酿法采用纯净洁白糯米,以冬水酿造,次年3—5月压榨,入库储存3年之后启用,芳香扑鼻,清甜似蜜。甘别爽口,如饮醇醪。解放前,义乌有80多家酒坊产制白字酒,其中以佛党周正昌、稠城龚聚源2家酒坊最负盛名。

八. 广西 桂林 七星区 德胜红兰酒

产于广西宜州。

酿制时先将红兰草洗净,用锅炒煮,提取红兰汁将大糯米饭用甜酒曲发酵成甜酒,浸泡红兰汁;另用大米、小曲酿成60度底酒冲兑甜酒,入缸密封,放入地洞或石山岩洞内贮存1年以上,该原液既有糯米甜酒原味,其色素又为底酒所溶解。再经过滤、去渣,成为成品。其色鲜红,清亮透明,清爽醇甜,兰草芳香,余味绵长,后发力强。功效:常饮能防治肺结核、治疗浮肿及贫血等症。

九. 广西 桂林 灌阳 红薯酒

红薯采收后,不少农户为红薯出路发愁。其实红薯加工前景广阔。如用红薯烤酒,酒醇味香,在市场上比较好销。

制作

1.蒸煮拌料; 将红薯洗干净,去尽泥沙。大个红薯切成3.3厘米见方的薯块,小个红薯可以不切。红薯切块的目的是利于蒸熟煮透。将薯块放在大饭甑内用均匀的火蒸煮熟透,倒在干净的竹簟上,将其捣烂成糊状,待其冷却到用手抓而不烫手时按每100公斤鲜薯加红薯酒曲3.5公斤~4.0公斤,均匀搅拌,待其冷却后再上缸。

2.封缸发酵; 将完全冷却的薯泥倒入预先洗净晒干的陶瓷大缸中,缸中只能装2/3的薯泥,不能装满。用薄膜盖严,用细绳扎牢,让其发酵,一般要40天~50天。

3.蒸酒; 将已发酵完全的薯泥,用晒干的瘪谷或酒糟谷拌匀,并以不觉得湿为宜,一般每100公斤鲜薯酒糊料要拌瘪谷约60公斤。将蒸酒甑放在锅上,锅内加足水,用草绳将甑周围与锅结合部密封,使其蒸汽不易冒出来。甑上放铁锅,锅中盛冷水,用竹子做成接酒槽放在铁锅下接酒,将冷凝出来的酒用酒缸盛好。当蒸煮到一定时候,尝尝酒味浓淡,至酒味很淡时,停止蒸煮。蒸的过程中,一是注意火要均匀,不要用猛火。二是注意常换甑上铁锅中的冷却水,保持锅中水的温度24℃左右。

4.密封保存; 要将酒保存留用,宜选用无沙眼破损的小口径陶瓷容器装好,用干净布1小块包扎1粒薯酒曲药丸放在酒中,然后严密封口。每100公斤红薯可产薯酒40公斤~50公斤。

特点

红薯酒不象曲酒那样有一股浓浓的香味,而是有一缕淡淡的清香。红薯酒味甜、润喉,如清冽的泉水、喝了还想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醉了,不管你喝了多少,即使酩酊大醉,头也不痛。

功效

红薯酒具有强身健体,驱风寒去感冒的作用。感冒头痛时,将粗食盐烧得爆响,然后倒入红薯酒,便兑成了盐酒。这样喝后,感冒之类的小病便会治好。

红薯酒还具有防癌作用。

十. 江西省 南昌 新建区 大塘清明酒

大塘清明酒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大塘坪乡的。大塘清明酒因在清明节期间酿造而得名。采用优质糯米酿造,工艺独特,富含糯米的营养物质,有甜酒娘的营养,又有白酒的酒劲。

大塘坪乡地处鄱湖之滨,虽然不是名乡名镇,但酿造的清明酒醇香可口,是家乡的名优,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的客人。

清明酒是用当地的优质糯米酿制的。它的颜色与其他酒不同,储藏时间的长短决定深浅,先是白色,然后变成淡红色,再成暗红色,最后褐色、黑色,就是陈年老酒了。

清明酒的酿制分两道工序;一道工序是在清明节前后酿制甜酒酿,和糟一起用坛装好密封;二道工序是下半年或来年再酿造糯米高度白酒,按一定比例兑入发酵后的甜酒坛中密封。这样,清明酒就制作完毕了。做工地道的清明酒不仅可口,还有药理作用,可以治疗胃肠炎和关节炎等。传说这酒还是康熙皇帝命名的呢。早年,康熙微服私访来到大塘坪一户人家,正是清明时节,主人看看康熙不像一般人,就用自己酿制多年的清明酒款待他。康熙一喝,连称:“好酒!好酒!”主人滔滔不绝地向康熙介绍这酒的酿造过程,但说不出酒的名字。康熙听后道:“此时正是清明节,何不就叫‘清明酒’。”从此,清明酒的美称流传至今。

经江南大学检测分析,“大塘清明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如糖、蛋白质、氨基酸、酯类物质、微量的高级醇及多种维生素等。特别是本酒所含有的二十一种氨基酸,其中四种是未知氨基酸,八种是人体必须氨基酸,而且含量居各种酿造酒类之首,被誉为“液体蛋糕”。酒内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如B1,B2,B6,C及烟酸;微量元素Zn、Fe、Mn、K、Ca、Se等,是一款营养性地方特色酒。

买的特产酒可以上火车吗安徽特产毛草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