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特产黑河 黑龙江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20 14:30:00

一. 黑龙江省 黑河 逊克 逊克金南瓜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滩南瓜生产基地位于黑龙江南岸,属高纬寒地,沿江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南瓜。依托天然的自然地理资源,逊克县有多年种植南瓜的历史,生产的南瓜色正、肉厚,被山东等地客商友好称为“黑龙江南瓜代表”。

二. 黑龙江省 绥化 绥棱 草柳编

草柳编

草柳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可见的最早的草编制品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礼记》载周代已有蒲草编制的莞席;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以后,草编在民间广泛使用,出现了草鞋、草席、草扇及-等。汉至盛唐草编更趋发达,制品种类更加多样。柳编在明代已有生产,民间手工艺人用柳条编织成笆斗、提篮、簸箕等多种劳动工具。

草柳编在绥棱具有浓郁的发展基础。绥棱县的草柳编在建国后,历经50多年(即柳编制品时期、草编制品时期和草柳编特艺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种类不断增加,款式逐年变化,由过去的土筐、簸箕、鱼篓、草片、草辫子等单一产品发展到生产吊盘、提篮、花篮、鸟窝等装饰品和挂件10多个系列300多个特艺品种,从国内走向了国际市场,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荷兰、东欧、日本、法国等地。

三. 黑龙江省 黑河 北安 速冻马铃薯食品

北安,马铃薯之乡。这里的马铃薯个儿大,含淀粉多,口感好,历来是受到南方客商的青睐。近年来他们又开发出各种速冻马铃薯食品,并在国家注册,现在、“玉铃”牌速冻马铃薯食品已成为待客的佳肴。

四. 黑龙江省 黑河 孙吴县 孙吴象棋

孙吴象棋

孙吴县虽然地处偏远,但有一样产品却蜚声海外。它就是被誉为国货之冠的孙吴“双喜牌”木质象棋。孙吴的象棋之所以能成为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可谓是“天人合一”的佳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从孙吴走出一位象棋名将,他叫王嘉良,他在1956、1959和1965年获的一届、第二届和第四界全国象棋亚军。1982年获中国象棋大师称号。1984年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王嘉良因此成了孙吴人的骄傲。

孙吴冬长夏短,春冷秋凉的气候原因,在小兴安岭的山林中生长着一种适应这种气候的枫桦树,树皮呈黑色的成为黑桦树,白色的为白桦树。白桦树木色洁白,纹理细腻,木质坚硬。以白桦为原料制作出的象棋,材质坚硬,质地细腻,洁白如玉,厚薄均匀,清秀典雅,手感适度,造型美观,精巧别致,这种不加任何油漆的白茬象棋,长期玩魔会形成古玩一样的象牙色,撞击声清脆悦耳。据棋类专家说,好的象棋棋子重量要适度,手感要好,棋子撞击棋盘上要有金石之声,双喜牌象棋就具备了这些特点。同时

,在双方临局交争时,一招关键棋子落下时棋子间的碰撞声,给自己能增加信心,给对手能造成一种气势,双喜牌象棋就能很好地表达出这种感觉。因此成了中国象棋爱好者们爱不释手的优质产品。孙吴北疆木制品厂生产“双喜牌“木质象棋具有30多年的历史,分中国象棋、图形象棋、国际象棋、三军战棋四大类20个规格。41个品种。“双喜牌”象棋屡获殊荣:1983年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同年获全国包装装潢奖和全国装潢设计奖。1985年图形象棋荣获轻工部优秀奖、优秀新产品奖和国家质量审查委员会颁发的国家唯一的银质奖(图形象棋是孙吴人的发明创造:1984年6月试制成功新棋参照宋棋之寓意进行图形设计。如“将”为岳飞凤翎盔;“士”为青丝诸葛巾……行棋方法不改动)。1992年图形象棋再次获国家产品银质奖。1997北疆文体用品厂赶制了6600副优质木质象棋,作为边疆人民送给香港同胞的厚礼,在香港回归前运抵香港,1997年12月,孙吴县生产出来的立体国际象棋作为珍贵礼品出现在

-(当时的国家主席)出访马来西亚的礼单上。1984年9月6日在马尼拉举办的第五次为原大会上,双喜牌象棋被确定为国际比赛用棋,同年作为“七星杯”中国象棋国际邀请赛比赛用棋,1998年作为“黑鱼杯”第八届全国农民象棋大赛指定用棋。

孙吴象棋为那些热衷于这项包含体育、艺术和科学的运动的爱好着提供优良象棋。这是孙吴人对中国象棋事业的贡献。孙吴出名手,孙吴名棋,“双喜牌”象棋——这颗中华文化宝库中光芒夺目的明珠,在中国东北边陲熠熠增辉。

五.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五大连池矿泉水

五大连池矿泉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池矿泉水以产于黑龙江著名的五大连池,健康人喝它能健体强身,病人喝它能祛疾治病。

五大连池矿泉水

五大连池矿泉水系世界三大冷泉矿泉水之一。五大连池矿泉水系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铁质矿泉水,含有铁、锰、氡等数十种矿物元素,能饮能浴,对皮肤、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有疾病有显著疗效,被人们称为“神水”、“圣水”和“国宝”。五大连池矿泉水现已瓶装外销,是国务院特供饮品和第四届世妇会、第十三届世界地质大会、中国乒乓球队的专用饮料。现已销往美国、新加坡、俄罗斯等8个国家和地区。

五大连池矿泉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镇青泉村、龙泉村、邻泉村、焦得布林场等4个村、林场现辖行政区域。

六. 黑龙江省 鸡西 梨树区 龙江海米蕨菜

特点:清淡典雅、味鲜爽口。

制法:

(1)先将蕨菜用清水脱盐,泡去咸味,再用开水打焯,捞出控干水分。

(2)加精盐、味素、花椒油拌好,然后改刀成寸段,码入盘中,呈棱型。

(3)将上好的大海米,用热水泡软,码在蕨菜上面,即成。

七. 黑龙江省 黑河 北安 北安大豆

北安大豆,粒大粒圆,高油高蛋白营养丰富。北安是黑龙江大豆的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大豆销售到全国各地。

北安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区域中心,位于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三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地带,辐射周边10多个县市500万人口。北安地处松嫩平原向兴安山地过渡的中间地带,属世界珍贵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生态优良,土地肥沃,森林广袤,共有耕地400余万亩,是黑龙江省传统的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主产区,也是高油脂、高蛋白大豆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绿色特色作物生产基地。

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主产地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正因为如此,大豆也一直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中国是世界第4大大豆主产国,而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左右,居全国之首。由于地处高寒,黑龙江省黑河、绥化北部及建三江部分地区,约有3000多万亩的耕地只能以种豆为主,这里的农民要赖“豆”生存。黑龙江省北安大豆,粒大粒圆,高油高蛋白营养丰富。北安是黑龙江大豆的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大豆销售到全国各地。

八.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龙江小米

龙江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江小米久负盛名,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1927—1929年间,谷子的种植面积年均已达到50万亩。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龙江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杂粮产销集散地、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并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粮、玉米、葵花标准化生产基地。 一直以来,小米就受到龙江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一直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现在,龙江小米已经走出了黑龙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尤其在全国防沙治沙农业产品博览会上龙江小米获得了-总理的好评,航天英雄翟志刚也对龙江小米赞不绝口,同时在黑龙江各种博览会上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称赞。从2002年开始,龙江小米多次在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畅销产品奖和包装创新奖,得到了市民和外地经销商的认可。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背靠林区,毗邻哈拉海湿地和扎龙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林茂草丰、土壤肥沃、水质洁净、空气新鲜,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龙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开发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已辟建成绿色食品种植业基地152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年产绿色食品原料60万吨。龙江小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硒,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具有营养全,香味浓,口感佳,色泽好等特点,是老人,幼儿,孕妇首选的营养佳品。

地域范围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经122°24′28″至123°37′19″,北纬46°23′21″至47°40′27″,境内东部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和泰来县接壤,北部与甘南县和碾子山区相邻,西部和南部被内蒙古自治区环绕。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8米,全县有五镇九乡,158个行政村,耕地514万亩,划定哈拉海乡、七棵树镇、鲁河乡、龙兴镇、济沁河乡、山泉镇、龙江镇、杏山乡、景星镇为龙江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27000公顷,实际生产面积为20000公顷,龙江小米年总产量45000吨。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查哈阳大米

查哈阳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查哈阳农场1948年1月建场,是共和国最早的农场之一,是中国首家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东北四大灌区之一。农场以绿色无污染的诺敏江水自流灌溉种植水稻加工生产的“查哈阳”大米,洁白剔透,绵软香甜,品质优良,畅销国内,享誉海外,一九九八年查哈阳大米获“世界华人食品博览会”金奖

查哈阳农场始建于1948年,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嫩江右岸,黑龙江省甘南县境内。北纬48°05′--48°30′,东径123°56′--124°20′。全场幅员面积8.4万公顷,耕地5.5万公顷,林地0.8万公顷,牧草地0.6万公顷,水面0.27万公顷。全场下设8个管理区,54个居民点,13个工业企业,固定资产6亿元,总人口6.3万人,年产粮豆33万吨,是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国有综合农业企业。

查哈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沃野平畴,物阜粮丰。盛产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甜菜、葵花、芸豆、西瓜等经济作物及防风、甘草等中药材。素有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的美誉。一九九六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中国首家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查哈阳大米二OO二年通过日本JOA有机食品认证,一九九八年获“世界华人食品博览会”金奖,“东北十大杰出品牌”。

查哈阳大米是有机米、富硒米、免淘米,品质优良,畅销全国,享誉海外。是老幼皆宜的健康食品,又是馈赠亲友之佳品。煮熟饭后,香气饶梁,口感清甜绵软,食味清香略甜,食之棉软爽口。开锅饭味沁人肺腹,原因就在于干物质超众;而饭粒表面油光艳丽,食之略粘润,一碗米饭折到另一碗,空碗不挂饭粒,且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不回生,即使同一品种采用同一技术,改到另一地区种植,其米食味品质、口感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查哈阳大米是北大荒大米中的精品。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查哈阳大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 黑龙江省 黑河 爱辉区 黑河马

【种质原产地】 黑龙江省爱辉县

【主产区与分布】 产于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沿岸。主要分布在以黑河市,呼玛、爱辉、孙吴、逊克、嘉荫等县。

【形成历史】

黑河马是在索伦马和蒙古马的基础上,多次引入外来品种杂交,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兼用型新品种。据《龙沙纪要》和《爱辉县志》记载,早在十七世纪以前,黑河马产区为索伦人领地,养有大量索伦马。十七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为加强防御力量,曾多次调入骑兵,而带入大量蒙古马。1820年以后,由于屯垦和森林的采伐,特别是随着金矿的开采,又输入大量蒙古马。1937-1939年间,又由海拉尔和洮兰等地几次购入蒙古马,因而蒙古马是形成黑河马的主要基础。1908年以前,黑龙江东部的我国居民与俄国人杂居,马匹血统也有交流,产区居民经常用木拌子换取或购买俄国人的马匹。庚子之役帝俄骑兵入侵,战后将部分马匹卖给当地居民。1911-1930年,允许沿江中俄居民之间贸易,购入大量俄国马。十月革命时,很多苏联侨民迁入黑河地区沿江一带,带入一批质量很好的奥尔洛夫和少量重挽马,后来有些苏侨迁居哈尔滨等地,将马匹卖给当地正业主和居民。这些俄国马长期与当地马杂交,对黑河马的形成打下了基础。1937-1939年,由伪满克山种马场调入盎格鲁诺尔曼及其0公马,在爱辉县设四处配种站。1938年设立省立黑河种畜场,至1940年共有种公马16匹,其中盎格鲁阿拉伯2匹,盎格鲁诺曼4匹,盎格鲁诺尔曼0和贝尔修伦010匹,先后在爱辉、逊克和孙吴等地设配种站。这些马匹对黑河马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1950年在当地建立四处配种站,配备12匹当地优良公马,并在广大农村选留民间的种公马,开展黑河马的自群繁育工作。1955年建立黑河马繁育基地--北方马场,对黑河马进行有计划的选育工作,向农村推广大量优良种马。1963年黑龙江省和黑河地区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黑河马进行了全面调查,认为黑河马已到达品种标准要求,成为新品种。

【品种优缺点】 体型较大,役力较强,持久力好,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黑河马比较晚熟。

黑龙江黑河必买的十大特产黑龙江特产一览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