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过年做的特产 连州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10 22:48:06

一.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孔塘烟

 “孔塘烟”倒真正是孔塘出产的。从连州城往东走十余公里,有一盆地,里头有石有树,有数百公顷红色石灰土,细细的泉流从石缝间叮咚冒出,灌溉着几弯水田。五个村子零零落落散布在盆地中,这地方,平日缺水;一场暴雨,滂沱数日,却又积水如塘。慢慢,水复从石缝石孔中漏走,故名“孔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孔塘人开始种制黄烟叶,世代相传。孔塘烟以醇香、油润扬名。旧时,1.25千克或1.5千克孔塘烟,可换稻谷一担。据说,孔塘烟在清代还曾被列为贡品。早先,有个花名叫“马牯顺”的孔塘人,在连州城里边吹笛子边卖烟叶,自夸其祖公留下“烟墩”一丘,种出的是最正宗的孔塘烟叶。其实,孔塘盆地皆可种出上好的孔塘烟叶。孔塘人有着祖传的种、制烟技术,种烟求质不求量,一株收干烟叶50克。旧时,孔塘人用木刻印章在生长着的烟叶上盖上“孔塘”或“正宗孔塘”字样,晒制后,干烟叶字迹犹在,以此防盗防冒牌。孔塘人极少上市卖烟,因为有主顾上门定购。因此,市场上“孔塘烟”常有假,对于冒牌者,孔塘人讥之为“孔塘边”。

二.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连州菜心

连州菜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连州菜心是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的。连州菜心清甜、细嫩、爽口汁多,口味独特,深受粤港澳食客的喜爱。连州菜心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位于广东西北部的连州,具有发展冬种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冬种菜心生长。

连州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的特殊气候种植出来的菜心,具有香甜、细嫩、爽口汁多的特点。特别是经霜打后的菜心,味道更清甜,是远近驰名的优质蔬菜,无论是腊味炒菜心、盐水原条菜心、蒜蓉爆菜心、砂锅菜心汤、鱼翅鸡丝拌菜心等各具风味,各有特色,吃起来都清甜爽口,鲜嫩无渣,且营养丰富,是稀释清除肠道毒素,改善身体机能的菜中上品。菜心晒成菜干,更是上乘的汤料,汤味甘醇,菜香特浓,具有清心润肺,去热解毒的功效。

目前,连州菜心种植面积已有3万亩,年产量4.5万多吨,年产值近3亿元。连州菜心种植规模最大的西岸镇,2010年种植面积达9200亩,总产量10120吨,年产值1080万元。该镇冲口村于1999年成立的“连正蔬菜发展有限公司”,是清远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蔬菜种植面积2500亩,其中优质菜心于2010年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13年,连州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申报的“连州菜心”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广东省连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地处五岭中之萌渚岭南麓,主要是丘陵盆地,北江支流连江上游。东北与湖南省宜章县相接,东南与阳山县交界,西南和连南县为邻,西北与湖南蓝山县、江化县接壤,北面同湖南省临武县相连。地域保护区位于在东经112°7′ ~112°48′ ,北纬在24°37′~25°12′之间,保护区域包括连州市的大路边、星子、龙坪、西江、九陂、连州、西岸、东陂、丰阳、保安、瑶安、三水等12个乡镇。生产面积12万亩,产量可达1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连州菜心须根多,根系浅;植株直立或半立,茎短缩;一般株体高50-70cm,直径2-3cm,可食用部分25-30cm,重200g;基叶开展或斜立,叶片较一般菜叶细小,呈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或黄绿色,叶缘波状,基部有裂片或无,或叶翼延伸;叶脉明显,具狭长叶柄。花薹绿色,薹叶呈卵形以至披针形;短柄或无柄。花薹为主要食用部分,品质柔嫩,风味别致。菜心多数只采主薹,侧薹萌发少。(2)内在品质指标:连州菜心营养价值很高,其中锌含量≥3.1mg/Kg、铁含量≥0.42mg/100g、锰含量≥0.15mg/100g、钙含量≥47.40mg/100g、磷含量≥25mg/100g、蛋白质含量≥1.7%、粗纤维含量≥0.9%、水分含量≥93.1%和灰分含量≥0.87g/100g。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既是制作饮食点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佳品。(3)安全要求:连州菜心生产过程以《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导向,做好收获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执行,产品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三.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清江生姜

连州人一说起生姜,人们就会想到清江。清江是丘陵半干旱地区,气候适宜种植生姜,在生姜销路好的年头,一家人一年可以收获一百多担生姜,这是清江人发财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生姜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它既是一般的食物和调味佳品,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常用药物。生姜的广泛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约有1500年的《名医别录》一书中就有记载。《论语》中有“不撤姜食”的说法,意思是说,一年四季人们每天都应该吃姜。据说孔子就有每天饭后嚼姜数片的习惯。民间则广泛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的顺口溜,还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还有“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后人欧吉桑的养生宣言就是“男人不可百日无姜”,把生姜推到极其崇高的地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生姜含有生姜酮,具有健脾、促进食欲与镇咳止吐的作用;姜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服后全身感到温暖、发汗,因此,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有奇效。

四.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东陂腊味与牛肉干

  东陂的腊味,闻名粤港地区和东南亚诸国,当地人常引以自豪。东陂人心灵手巧,东陂的腊味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制作奇特,以下小录几款。

    腊蛋:蛋也能腊吗?是的,腊蛋是有名的东陂腊味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东陂镇“遂昌号”的腊蛋、腊狗和风肠,就远销马来西亚、菲律宾诸国和港澳地区了。腊蛋的主要原料是花油(猪网油)和蛋,花油为皮,蛋为馅。

    腊蛋的制作工艺极繁,先以盐水浸花油,目的是添味、漂白,一日即可,浸好后备用;再选蛋,鸡蛋或鸭蛋皆可,去白留黄,下盐、糖、酒;做腊蛋时,花油切至大小适中,垫于小瓷碟上,放蛋黄、风肠片、芫茜(若制作“银玉蛋”,周边还须放瘦肉),包成扁圆状;然后放太阳下晒,等表面稍干,加一碟盖上,反转碟子再晒另一面;两面晒至至三四成干,移至竹箕,又再晒;八成干,以小绳吊晾。腊蛋可蒸吃。要问味道?香又爽。

    腊狗:东陂腊味中的腊狗,首推关屋“遂昌号”制品。80多岁的关佐贤老人说,1912年,肉食供应紧张,制作传统腊味缺乏原料,其祖父就试着用狗做腊味的原料,先是做腊狗条,之后是腊全狗,从此,便开了“东陂腊狗”之先河。

    制腊狗要选2.5千克至3.5千克重的肥乳狗,宰好洗净后去骨,用炒干的碎盐腌;腌好后再以温水洗净,晾干水,淋姜汁酒,涂上糖和沙姜粉;然后造型,风干。

    东陂腊狗嫩、爽、香、不腥不腻,可蒸可炒。

    风肠:别处都叫“腊肠”,为什么东陂却叫“风肠”呢?原来东陂风肠要靠山风来风干。一条自西北方峡谷钻出来的西溪,缓缓地流到东陂镇边,也把习习的山风带到了镇子上。五更天,制风肠的人家便将一篙篙的风肠从凉棚里托出来,晾到露天“打冷风”;中午日头猛,又将一篙篙的风肠托回凉棚里去。

    东陂风肠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讲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肠”;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肠”。

    精于做生意的东陂人深通藏而不露之道,并不刻意炫耀自己的制腊味技术,有人夸东陂腊味好,便说:“腊味全靠风,我们地方风好。”还有更神奇的说法:“东陂街的风,街东和街西的也不一样哩。”

    东陂牛肉干:其制作历史也很悠久。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东陂是湖南蓝山、新田、嘉禾至广州官道的中转站,每年经过此道者不下十万人。东陂镇每天都杀牛供应客商,偶逢卖不完时,因牛肉易腐,生意人就要亏本了,为此家家大伤脑筋。有一屠户,灵机一动以炭火烧烤,发现其味特香,于是试着加进各种佐料,其味更佳。东陂牛肉干的制作自此开始,沿袭至今。

    东陂牛肉干的做法说起来并不复杂,只需将去骨的牛肉切成250克或500克不等的条块,洒以适量酒、盐水,放铁筛上,再置于炭炉上慢慢烘烤,不时翻动,等两面皆黄即成。但是,酒与盐水洒多少,以及火候大小很有讲究。将制作好的牛肉干洗净,切成薄片,蒸、炒均可。酸笋佐料称“酸笋牛肉干”,咸酸菜佐料称“酸菜牛肉干”,还有“甜笋牛肉干”、“豆豉辣椒牛肉干”等等。据说当年1率红七军过连州东陂镇时,冯达飞将军的家人曾用东陂牛肉干招待过这些特殊的客人。1同志吃后连说:“好吃,好吃。”

五.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东陂腊味

东陂腊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陂的腊味,闻名粤港地区和东南亚诸国,当地人常引以自豪。东陂人心灵手巧,东陂的腊味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制作奇特,以下小录几款。

腊蛋:蛋也能腊吗?是的,腊蛋是有名的东陂腊味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东陂镇“遂昌号”的腊蛋、腊狗和风肠,就远销马来西亚、菲律宾诸国和港澳地区了。是花油(猪网油)和蛋,花油为皮,蛋为馅。

腊蛋的制作工艺极繁,先以盐水浸花油,目的是添味、漂白,一日即可,浸好后备用;再选蛋,鸡蛋或鸭蛋皆可,去白留黄,下盐、糖、酒;做腊蛋时,花油切至大小适中,垫于小瓷碟上,放蛋黄、风肠片、芫茜(若制作“银玉蛋”,周边还须放瘦肉),包成扁圆状;然后放太阳下晒,等表面稍干,加一碟盖上,反转碟子再晒另一面;两面晒至至三四成干,移至竹箕,又再晒;八成干,以小绳吊晾。腊蛋可蒸吃。要问味道?香又爽。

腊狗:东陂腊味中的腊狗,首推关屋“遂昌号”制品。80多岁的关佐贤老人说,1912年,肉食供应紧张,制作传统腊味缺乏原料,其祖父就试着用狗做腊味的原料,先是做腊狗条,之后是腊全狗,从此,便开了“东陂腊狗”之先河。

制腊狗要选2.5千克至3.5千克重的肥乳狗,宰好洗净后去骨,用炒干的碎盐腌;腌好后再以温水洗净,晾干水,淋姜汁酒,涂上糖和沙姜粉;然后造型,风干。

东陂腊狗嫩、爽、香、不腥不腻,可蒸可炒。

风肠:别处都叫“腊肠”,为什么东陂却叫“风肠”呢?原来东陂风肠要靠山风来风干。一条自西北方峡谷钻出来的西溪,缓缓地流到东陂镇边,也把习习的山风带到了镇子上。五更天,制风肠的人家便将一篙篙的风肠从凉棚里托出来,晾到露天“打冷风”;中午日头猛,又将一篙篙的风肠托回凉棚里去。

东陂风肠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讲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肠”;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肠”。

精于做生意的东陂人深通藏而不露之道,并不刻意炫耀自己的制腊味技术,有人夸东陂腊味好,便说:“腊味全靠风,我们地方风好。”还有更神奇的说法:“东陂街的风,街东和街西的也不一样哩。”

六.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清江荷包蛋

连州市星子镇清江人每年都要过春社节,节日中主要吃蛋糍蛋菜,其中的荷包蛋称得上蛋糍中的极品。为什么过春社节,为什么煮荷包蛋?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人间并没有牛,犁田耕地都是用人力,非常辛苦。有一天,玉皇大帝微服来到人间,看到农民光着身子,满身大汗拉着犁在耕种。玉皇大帝便走上前对那些犁田的人说:“老伯,你们休息休息呀!”人们说:“眼看播种季节要过了,我们怎能休息呢?”玉皇大帝听了,再也不答话,便默默走了。在回天的路上,玉皇大帝一直想着人们耕种时那辛苦的情景,就把牛送到人间为人们服务。从此,人与牛成为好朋友。久而久之,牛也懒散不大愿意为人拉犁了。人们眼看春耕即将开始,不知如何是好,因而焦急万分。金牛星知情后,下凡规劝牛,而牛竟没有一点悔改之意。金牛星下命令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就是春社日,春社日要早起,如果比人迟起床,力气就会让人借去,永远由人指挥。”牛无动于衷,春社日大清早依然如故。人们比牛起得早就有了力气,能让牛听话。不听话的牛,就被人用绳子拴住牛鼻子或用鞭子抽打。牛才后悔不听金牛星的劝告,只好服服帖帖地听指挥。人们看到牛听话了,就马上买点好菜吃饱饭准备犁田春耕了。春天之初,正好是雌鸡雌鸭0下蛋的季节,农民就以煎煮鸡鸭蛋为主菜。这天还要教新牛学会拉犁,据说这天牛是最驯服的,很容易学会拖犁拖耙。从此,每年的春社日,人们就要过“春社节”准备春耕了。在春社节里,大家吃惯了各种蛋菜,一些好吃者尝试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丛菜等馅料酿进去壳的蛋清蛋黄里(好像把馅料装进荷包里一样),然后在油锅里煎煮,味道确实很香美,人称“荷包蛋”。在清江,就有“如果春社节没有吃荷包蛋就等于没有过节”的说法。(来源:《福地清远之清远与美食》作者:欧阳在衷)

七.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风肠

风肠:别处都叫“腊肠”,为什么东陂却叫“风肠”呢?原来东陂风肠要靠山风来风干。一条自西北方峡谷钻出来的西溪,缓缓地流到东陂镇边,也把习习的山风带到了镇子上。五更天,制风肠的人家便将一篙篙的风肠从凉棚里托出来,晾到露天“打冷风”;中午日头猛,又将一篙篙的风肠托回凉棚里去。

东陂风肠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讲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肠”;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肠”。

八.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黄毛粽

用上等糯米以碱水浸洗,然后用黄茅叶包裹成筒形,高温煮至熟透,去掉黄茅叶,把粽切片,浇上糖奖食用,糯滑甜爽,香味独特,山区风味浓郁。( 连州)

九.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连州白茶

    当地人称“藤婆茶”。相传唐代刘禹锡任刺史时,见居民常有疾病流行而连州天山古寨的土著村民却极少染病,细问得知,他们是按“神婆”传下的秘方,爬上天山山顶采来叶面呈白色的一种藤叶,煎茶服用,以驱百病。刘禹锡便请来茶师,将这种藤叶制成茶饼,发给居民成为家居必备之物,使其清热润肺、解署消炎之功效造福大众流传至今。近年以现代方法精制后,又称白茶,其味先苦后甘凉,回味悠长。( 清远)

白茶、蜜枣、黄精酒被誉为连州“新三宝”。

白茶由藤婆茶树之叶精制而成。连州素有“连万山为一山,连众水为一水”之谓。万山丛中,白云缭绕,瀑泉众胜,林木葱茏。珍稀野生高山茶——藤婆茶便在这山高林密,水源洁净的环境里生长。

连州民间喜饮藤婆茶。酷暑天,藤婆茶树长势旺盛,乡民将茶叶从密林中采摘回来,洗净、晾干,用木碓舂匀春细做茶饼。舂茶很讲究技巧,用力过猛,粗茶叶会裂成大小不一的残片附在滑黏的茶浆中间。舂不烂,制出的茶饼就不精细,泡出来的茶便有涩味。有经验的师傅会将茶叶分类,粗、细、老、嫩按次序倒进木碓中,用力刚中带柔,直至将茶叶捣成细腻均匀的茶浆,然后用篾箍将茶浆定型、置烈日下曝晒一天,待水分稍干后放阴凉处风干。脱箍后,一片片山楂饼大小的藤婆茶饼便成型了。

盛夏,田间骄阳似火,农夫劳作体力消耗大,口渴难忍,此时,喝一口藤婆茶饼泡的浓茶,清凉甘醇,劳乏顿消。茶饼消炎、解毒、润肺,治喉疾功效上佳,故畅销不衰。

白茶,得之于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对这一野生珍稀植物的科学开发。藤婆茶叶的背面有一层白膜,经科学方法精制后,这层白膜非但不褪色,反而如一层白霜附在褐色的茶叶上面,增加了茶叶甘凉度。这种用“多利美”作品牌,以科学制茶工艺制成的品种繁多的“白云山白茶系列”,比传统茶饼味道更纯质量更高。

粤北连州人好饮茶,因此,人群中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的发病率较之其他地区低。白云山制药厂在开发“白云山白茶系列”的过程中发现:藤婆茶叶除含黄酮类、水杨梅素、叶绿素、维生素外,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锰”,锰在保持血管弹性、抗衰老等方面功效显著。

“白云山白茶系列”打开市场后,有出差北方的连州人,在星级宾馆饮的高档茶中,发现家乡白茶,一时喜不自禁。

十.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连州龙须草

【龙须草】连州市星子、大路边等乡镇有一种岭南罕见的土壤——紫色土。这种土壤适宜生长龙须草。龙须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高1米以上,初夏开花,靠根系延伸和花籽飞散繁殖。因其叶片细长而微弯,形似“龙须”,故名。过去,人们用它搓草绳,打草鞋或作燃料,五十年代始用于造纸,它的纤维细胞较长且薄,是生产薄纸的上乘原料。八十年代,连县造纸厂的打字纸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唯是龙须草年产量仅3000多吨,除满足本地生产生活需要外,还销往江门纸厂,供不应求。因此。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增加种植面积,保护星子盆地的生态平衡,减少紫色土的水土流失,使之形成一个可供连续利用的龙须草基地。至1995年,已种(育)龙须草6456公顷。

连州十大特产美食连州市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