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创意土特产产品 山西有哪些土特产品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8 20:13:20

一. 山西省 吕梁 汾阳 山西汾酒

汾酒产于山西汾阳县杏花村酒厂。

相传杏花村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汾酒在唐代已有盛名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里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清香纯正、醇厚绵软、甜润净洁的特点。汾酒虽为60度高度酒,但没有强烈的刺激性。

二. 山西省 朔州 平鲁 山西荞麦

朔州市盛产荞麦。近年来,随着农民市场经济观念的增强,荞麦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含硒量居全国首位的平鲁红山荞麦,千粒重38.8克,硒含量0.73mg/g,深受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青睐,多次入选国宴。荞麦是原产于我国北方的古老作物。由于它生育期限短,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播种,逢灾年用荞麦补种、改种都可获得一定购收成,是较为理想的救灾、备荒作物。荞麦是双子叶植物,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蓼科,与单子叶、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亲缘较远,在常见大田作物中几乎没什么近亲,在很多方面也都表现得别具特色。 栽培荞麦有四个种,它们分别是甜荞、苦荞、翅荞和米荞麦。甜荞又称普通荞麦,其花中有蜜腺,能散发香味,引诱昆虫,异花授粉;苦荞又称鞑靼荞麦,花器小,无香味,自花授粉,人工杂交极难成功;至于翅荞和米荞则是由于其所结瘦果棱薄呈翼状或是瘦果两棱之间饱满欲裂,易露出果内的“米”而得名。总之,无论哪种荞麦,它们所结的种子都 有一坚硬的外壳并且是三棱型的瘦果,这在其它作物中极为少见。

荞麦开花对日长无明显要求,属中日型植物,但日照时间减少可使生育期缩短,故也有人称之为短日照作物。荞麦 ,花量较大,每株开花可高达200O朵,但实际结实的只有10%左右,看得出荞麦的开花也很有特点。。荞麦面适口性好,可制成多种食品,但其蛋白质含量不高,只有11.2%,不过以甜荞为例,其所含赖氨酸和胱氨酸 为所有谷类作物所不及,其籽粒除了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之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烟草酸、柠檬酸、芦丁和维生 素E。我国古籍《农政全书》和《齐民要术》都记载了其多种药效,譬如“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等等。 另外,荞麦还有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野荞麦又称金荞 麦、老虎荞、万年荞、土茯获苓等。有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甜 荞、苦荞和野翅荞类型。西藏地区野养麦类型尤其丰富,有草本、近木质、藤本、块根、地下肉茎等多种类型,其籽粒 可食用,全株皆可人药。我们常见的消炎药“金荞麦片”就是 利用野荞麦研制而成的。医学界早已开始利用荞麦治疗或预 防某些痰患。

三. 山西省 太原 清徐县 山西香醋

要提到山西,最不能忘记的是醋,山西酿醋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熏醋和陈醋,分别以太原益源庆和清徐老陈醋最为有名,山西的醋有独特的沁香和悠长的后味,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山西香醋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在汉朝史游所撰的《急就篇》中就有“芜荑盐豉醯酢酱”的说法,其中“醯”和“酢”指的都是醋。因此,吃醋不叫吃醋,而叫“吃醯”。由于山西人对酿醋技术的特殊贡献,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了。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的感情,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4000年之久。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也是中华食醋的发祥地,其酿醋历史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相传,帝尧定都尧(今清徐县尧城村)后,采摘瑞草“蓂荚”以酿苦酒。这里所说的苦酒就是人类最早的酸性调味品—醋了。汉唐时期,并州晋阳一带的制醯作坊日益兴盛,从民间到官府,制醯食醯成了人们生活的一大嗜好。明清时代,山西酿醋技艺日臻精湛,并随晋人迁徙和晋商的足迹,将山西的制醯技术和食醋习俗带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是谓山西名扬四海的重要媒体。

悠悠岁月,沧桑巨变,山西老陈醋历经风雨数千年,其味更浓,其名更盛。如今,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晋醋行业的佼佼者,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系列醋生产基地,拥有了中国醋业第一品牌“水塔”商标,成为“中国醋都”。

四.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山西糖醋鲤鱼

糖醋鲤鱼为山西的传统菜肴,是用正宗山西老陈醋、黄河天桥鲤鱼,烹制出的美味佳肴。黄河天桥鲤鱼嘴大鳞少,肉质脆嫩,味道纯正,鲜嫩肥美。《诗经》载:“其岂食鱼,必河之鲤。”说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黄河鲤鱼就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食了。柳宗元在《晋问》中云:“河鱼之大,上迎涛波。”可见,黄河鲤鱼古今驰名。这道菜在烹饪方法上,先将鱼投入油锅炸熟,再用著名的清徐老陈醋加糖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上,香味扑鼻,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五. 辽宁省 本溪 本溪满族自治县 林蛙产品

林蛙产品

龙宝-油

本产品为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雌蛙的输卵管,经采制干燥而成。因其对滋身健体,延年益寿有显著疗效,而历来为宫廷皇室、达官贵族视为进补珍品。尤其可贵的是其还含有钾、钙、钠、镁、铁、锰、磷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阴润肺,对于身体虚弱,病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等症有显著疗效。

喜哇珍粒

“喜哇珍粒”是由营养丰富的哈什蚂油和名贵传统营养佳品人参、黄芪等经科学加工精制而成的高级营养补品。本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参皂甙、黄芪甲甙等营养成份,传统理论认为哈什蚂油能补肾益精、润肺养阴。如与人参、黄芪伍用,其特殊营养作用更强,长期服用可增强体力。

哈士膜油软胶囊

中国林蛙俗称哈士膜,其雌蛙卵巢的制品称为哈士蟆油。哈士蟆油色泽为黄白色或淡白色,略有透明感,味甘粘滑,是中国东北特有的滋补强壮佳品。哈士蟆油蛋白质含量为41%,其中人体必须氨基酸占18%以上,另含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本品采用先进工艺,CO2超临界萃取的精制哈士蟆油为主,辅以苏子油和维生素E,经先进生产设备压合而成的软胶囊。

生产厂家:中国辽宁—本溪东宝林蛙保健品有限公司

址:辽宁本溪小市镇

编:117100

话:0414-6853366

6853606

六. 湖北省 黄石 黄石八珍—黄石八大名优产品之大全

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玫瑰奉献给爱情;牵挂奉献给远方;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亲朋好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找,不停地想……还是这本乡本土的《黄石八珍》最能代表我对您的情谊!( 黄石)

七. 河北省 承德 隆化民俗文化 一百家子拨御面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家子拨御面技艺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因这里只有百十户村民而被称为“一百家子”。张三营镇群山环抱,景色秀丽,以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驰名中外,白荞面可制作多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其中属“拨面”最为上乘。据考证,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1763年),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狩猎驻跸张三营行宫,在品尝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的拨面后,龙心大悦,喻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三百多年来,拨御面虽经十几代人的传承,但至今仍保持原始的风味和独特的技艺。拨御面的制作方法十分考究,和面时,用滚开水烫四分之一(冬天烫三分之一),然后用手蘸冷水按挤,将面揉成一团。醒十分钟以上,再把面放在拨板上,用擀面杖将面擀成八寸到一尺宽,不超过一厘米厚的长方形面饼,然后双手平持特制拨刀,利用手腕、手臂、手指的巧妙配合,按照快、准、匀、细的要求,拨成三棱型的面条,再按照客人的不同喜好和要求制卤调味。

拨御面风味独特,工序传统,拨技精湛,工艺考究,高级拨面师可将面拨到“细如针,白如雪”的程度,堪称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一绝。拨御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蛋白质,且含糖量极低,长期食用有助于医治噎食、风眼、化积、止汗、糖尿病、高血压、小肠疝气等多种疾病,对心脑血管硬化患者恢复健康具有意想不到的食疗保健价值。

目前,人们不愿意再学习这项工序复杂、经济效益不高的传统手工工艺,就连它的发祥地张三营镇也少有人问津,在世的拨面老艺人也廖廖无几,使得它面临失传的境地。

八. 山西省 太原 迎泽区 山西拉面

山西拉面,又叫甩面、扯面、抻面,是西北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拉面源于何时尚待考究。但据清末陕西薛宝辰所著《秦食说略》记载,当时在山西、陕西一带流行一种“桢面条”(按:桢一扯、拉):“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条。作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陕西朝邑、同州为最”。 现在,拉面在山西的太原,晋中、运城等地流传甚广,特别是晋中地区及阳泉等地及太原阳曲县的拉面最为著名。拉面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艺,学会拉面这一技法,可制作出几十种不同口味、形态各异的姊妹品种。如空心拉面、夹馅拉面、水拉面、油拉面、龙须面、小拉面、 银丝卷、一窝酥、清油饼、鸡丝卷等等,均基于拉面这一基本技法。

历史

拉面这种食物,其实当年是由中国流传到日本去的,事实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乌龙,拉拉,荞麦)中,只有荞麦面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而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现今日本拉面的原身。

在日本对拉面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西元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积觉的历史学者在「舜水朱式谈绮」书中提到中华面,以及水户黄门曾经吃过类似乌龙面的面食。

就一般的认定,拉面的技术是在西元一九一二年时由日本人自中国引进到横滨。由於明治五年时日本和满清签订了「日清友好条约」,使得大批华侨迁徙定居在三大港口─横滨、神户和长崎,因此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了「中华街」的形成,而拉面的技术也就是从这些地区流传出去的。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石材工艺产品

由王畈大理石厂生产,厂址离王畈中心集镇1公里,其主要产品有:大理石板材、墓穴、白虎、石狮系列工艺产品。品种齐全,工艺精湛,同时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生产。年可生产大理石板材2000平方米、墓穴3000套、白虎和石狮等系列工艺产品根据用户需求生产。联系电话:0717-4780581传真:0717-4780502( 宜都)

十. 山西省 吕梁 方山 山西肘子

肘子也叫蹄膀,古又称彘肩。最早吃肘子者,有史记载的当数樊哙了。他入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史记》)。由此出成语“斗酒彘肩”,形容人有英雄豪壮之气。

与生彘肩相比,2200年后的今天,山西人吃肘子不仅要经过煮、炸、蒸等多道熟烹环节,而且从晋北到晋南工艺相别、吃法相异,形成带把肘子、干烧肘子、燎毛肘子、冰糖肘子、虎皮肘子、糖烧肘子、红扒肘子、糊肘子、酱肘子等多种山西宴席名肴。

带把肘子,以晋南万荣制法最为有名,其典故渊源却来自大同。据传明朝弘治年间,抚台巡视至大同府,传名厨李玉山做菜,不料大同府管家买了一堆带骨的猪肘子为难他。肘子如果剥皮去骨,肉不整齐难成菜;如果整做,又费时费力很麻烦。李玉山灵机一动,做成了一道上肉下骨的肘子菜。巡抚大人问此何菜,李玉山答曰:“肉中有腿,形似把柄,叫带把肘子。”巡抚理解其意,赏银十两,暗查管家罪恶,予以严惩。后来带把肘子传到万荣,经过改良,成为一道色红形圆、肥而不腻、味美醇厚的晋南民间菜,是百姓实惠而解馋的百吃不厌美食。

在晋中百吃不厌美食则有干烧肘子,因出自太谷曹家,又称曹家肘子。太谷曹家是明清以来的富商大族,特别是清末其经营的帐庄“用通五”名冠晋中、誉享江南。有一首流传极广的民谣“天上神仙府,地上用通五”,道尽曹家财大食奢。《名食掌故》记,为调换口味以博取主人欢心,厨师们绞尽了脑汁。一日厨师将肘子烧出,手忙脚乱,未加高汤就配以两张饼皮给端了上去,主人食后却赞不绝口。后来这种不加高汤的肘子,名曰“干烧肘子”,即将炸好的肘子肉切小块,撒上椒盐,加入炉饼而食。“七七事变”前,太谷“隆盛长”、“德胜园”等饭庄,均以“干烧肘子两张皮”而名噪一时。

肘子制作,一般情况下有一个重要环节是炸后要蒸,最后浇上高汤。如果将蒸好的肘子以清水、蜂蜜、冰糖熬成的浓汁来浇,则是晋味名食冰糖肘子。此菜肴讲究火功,其色红润透亮,其味甜而不腻。但山西民间还有不炸而蒸的,叫烂糊肘子,咸鲜中含烟糊余味,风味又异。

烟糊香味从何而出?即是肘子初起加工时,将褪毛的肘子叉好,皮朝下在火上燎,待皮燎糊后,放入热水中泡透,用小刀将糊面刮净,再入锅煮至七成熟。糊味已入肉内,如果煮后不炸,糊味尚存。长治地区更有一绝,直接将卸下来的肘子叉住,放在无烟旺火上,燎毛并反复烧烤成黑焦色,再放入温水中浸泡后刮去黑焦,清水浇净,不煮而炸,再蒸上汁,味极鲜美,被称为“燎毛肘子”,是长治十大碗酒席之一。过去无论贫富,凡男婚女嫁皆有此菜,有的也称上党糊肘子。

集燎毛肘子、冰糖肘子之优于一体的,即是山西传统名菜“虎皮肘子”,因色如虎皮而名。《特色菜肴》记其1987年曾在烹饪大赛中夺魁,被誉为晋式高档筵席精品,有的还以油炸馄饨围边,称为云吞虎皮肘。此外山西菜中的莲子糖烧肘子、海参扒肘子等,亦为菜中精品。太原全晋会馆在肘子传统制作技法上创新的“家乡坛子肉”,是将肘子蜜渍油炸后,去骨切成菱形块,皮不切透保持原形,放入火腿等料调制好的坛子汤里蒸透,肉质酥烂,味道鲜香,别出心裁。清代时肘子进入满汉全席,多以火腿相伴,如有热菜中的火腿肘煨蹄肘、凉菜中的金银肘 (火肘半边、肘子半边)等。

若是精品之外精细吃法的,太原的酱肘花需大提一笔。酱肘花可远溯到唐代宫廷名菜“缠花云梦肉”,《烧尾宴食单》记其制法为“卷镇”,《中国历代御膳大观》释曰“将肉卷起来,并用重物压住”,并断此“即卷蹄之片,北方的酱肘花”。太原六味斋制作的酱肘子,在清乾隆年间即为贡品,解放后工艺进一步改进,1988年还曾被评为部优产品。食时,横断顶刀切薄片,蘸调味料或凉拌而食,最为太原人喜爱。

山西肘子制法多、味道美、名气大,且多用于筵席。筵席中,两千年前“斗酒彘肩”豪壮,在今人食肘举杯间,已化作亲情、友情、爱情的浓浓祥和之气。

山西名优土特产产品介绍山西有什么土特产产品介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