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特产桃 连云港适合送人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9 18:17:53

一.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肥城桃

肥城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肥城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肥城桃又名肥桃、佛桃、大桃,中国名优水果之一,其果实肥大、外形美观、肉质细嫩、汁多甘甜、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

肥桃有红里、白里、晚桃、柳叶、大尖、香桃、酸桃等7个品种,以白里品质为最佳,红里居多,成熟期为八月底九月初,成熟后呈米黄色。

果重250~300克,最大900克。据化验分析,果肉中含可溶性固形物24%、糖量13.6~18.59%、果酸0.25~0.43%,每百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10.22~10.44毫克。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12、脂肪、蛋白质以及钙、磷、铁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常吃肥桃可键脾胃、增食欲、强筋骨,延年益寿,老幼皆宜。除以生食为主外,还可制成罐头、果汁、果脯、果酱、果酒等系列产品。

肥桃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明清时代(1622年)被定为皇室贡品。

肥桃适应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褐土中栽植,树形多采用三大主枝开心形。栽后二年见果,三年形成产量,五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30年。

近年来,肥城桃生产发展较快,肥城市委、市政府把肥桃生产作为农业的主要产品,引进良种,扩大种植规模。全市主栽肥城桃的乡镇已扩大到5个,面积10万亩,年产量2亿千克以上。近年来,肥城桃生产发展较快,肥城市委、市政府把肥桃生产作为农业的主要产品,引进良种,扩大种植规模。全市主栽肥城桃的乡镇已扩大到5个,面积10万亩,年产量2亿千克以上。1986年肥城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肥城桃名优基地县,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1994年荣获全国首届林业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1996年注册了“仙乐”牌商品商标,并被确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特供水果;1997年在全省林副产品评优会上被评为金奖;1999年分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和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瓜果蔬菜类 “金奖”;2000年创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桃园”;2000年12月,经国家商标总局批准,山东省肥城桃开发总公司获得肥城桃产地证明商标的管理权,肥城桃的声誉得到维护,也成为继“莱阳梨”后该省第二个取得产地证明商标的地方;2001和2002年在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上又被评为名牌产品;2002年肥城桃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复检认证。

据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修《肥城县志》记载:“果亦多品, 惟桃最著名,远近千里外,莫不知有肥桃者,而吕店、风山、固留诸村尤佳。”足见,400多年前,肥城桃已负盛誉。到了清代,肥城桃被列为贡品,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山东劝业道肃(一种官方组织)为保护肥桃生产,曾立“保持佳种碑”于肥城南关火神庙旁。从此,封果园之风大减,栽培渐盛。

主要品种有白里肥桃、红里肥桃、柳叶肥桃、大尖肥桃、晚大桃等。果形美观,个大如拳,单果一般在二百五十克左右,最大者在五百克以上。肥桃成熟后,果皮淡黄,皮薄肉嫩,汁液丰富浓郁,味美香甜,最佳的果实,在桃面上开一个小洞,即可吸尽全部肉质。据化验测定,果实内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12。 78毫克,还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等多种元素。

肥城桃是肥城的,也是中国水果名优之一。肥城桃以其果实肥大、肉质细嫩、汁多甘甜、香气馥郁、外形美观,被称为“群桃之冠”。肥城桃作为一个品系,品种有十几个,其中以红里桃、白里桃、柳叶桃最有栽培价值。以红里桃为代表,品质最佳,最大者900克,一般300—500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7%以上,汁多味美、外形美观,含有多种糖、果酸、维生素和20多种微量元素,如:氮、磷、钾、钙、镁、铁等,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常食之有健脾肾、增食欲、活筋络、保肝养血之功能,特别所含的Vc和B17,具有很好的防癌作用。

肥城桃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1583年(明代万历十一年)的《肥城县志》载:“果亦多品,惟桃最著名”。1726年的《山东通志》载: “桃产肥城者最佳,临清次之,分销各处”。1815年(嘉庆二十年)的《肥城县志》中记载:“桃味美他境莫能及,唯吕店、风山、固留诸社出者最佳。”到 1904年(光绪三十四年)清末最后一部《肥城乡土志》中这样记载:“惟桃最著名,近来东西洋诸国莫不知有肥桃者。”由此看来此时的肥城桃不仅驰名国内,而且已蜚声国外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肥城桃生产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加快了肥城桃生产的发展速度,到1986年全县已发展肥城桃2.6万亩,并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肥城桃名优基地县。95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国佛桃之乡”。96年注册了“仙乐”牌商品商标。97年在全省林副产品评优会上被评为金奖。99年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大奖”。2000年创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桃园”。2001年在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上又被评为名牌产品

二. 贵州省 贵阳 南明区 南明永乐桃

由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质好等优势,种植的艳红桃香甜可口、皮薄肉细、水分充足、口感好,多年来广受市民好评,而且名气也逐年提升,2003年该乡就通过工商部门注册了 “永”牌艳红桃商标,该品牌艳红桃获省级“优质农产品”称号,成为贵阳市民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由于永乐乡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土质好等优势,种植的艳红桃香甜可口、皮薄肉细、水分充足、口感好,多年来广受市民好评,而且名气也逐年提升,2003年该乡就通过工商部门注册了 “永”牌艳红桃商标,该品牌艳红桃获省级“优质农产品”称号,成为贵阳市民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每年都供不应求,艳红桃种植面积达到5000余亩,水果上市量达1000万公斤。

据了解,市面上的桃子大多是“久保”、“京艳”等品牌,由于其外观与艳红桃颇为相似,因此,不是业内人士根本无法辨认,所以聪明的商贩抓住这一“商机”,把其他桃子也冒充“永乐艳红桃”的名字进行销售,虽然“永乐艳红桃”注册了“永”牌艳红桃商标,但鲜为人知,为此该乡继贴上“永”牌商标后,又积极与区科技局联系,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永乐艳红桃进行申报保护,可以进一步巩固和保护产品原产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永乐乡党委、政府正积极做一些品牌保护的探索,采取有效措施,把永乐乡独有的品牌产品效应发挥到最大,从而打造地方农品品牌,增加农民收入。”永乐乡副乡长何仁林介绍。

“南明永乐桃”正式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地域范围为永乐乡水塘村、石塘村、羊角村、柏杨村、罗吏村、永乐村、干井村等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5′00″~106°56′00″,北纬26°32′00″~26°40′00″。

三.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南县 花果山冬青桃

花果山冬青桃(亦名冬桃),多生于海拔500米左右的山中。冬桃树与一般桃树无异,只是花期迟半月左右,而果实“难产”,直至初冬才成熟。

冬桃果实大小似黄桃,圆形皮青,水分较少,鲜甜而微酸,有香气。便于保存,将熟果置入盛玉米糊的坛中,密封即可。春节时取出,果色鲜艳如故,食之酸甜可口,堪称“仙桃”。

相传花果山冬桃为三元宫僧人多年培育而得,初株极少,果只作贡奉三元之用。现经培育,花果山已多栽植。初冬登山,能见鲜桃挂树,实为难得美景。

四.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羽山茶

羽山茶,产于温泉旅游度假区羽山茶园,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品饮羽山茶,宜用玻璃杯冲泡,3克茶叶加200毫升80℃左右的热水,冲泡3-5分钟后,就可闻茶香、观茶色、品茶味了。

五.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彤蟹

连云港海域盛产彤蟹。每年春季,为彤蟹繁殖期。此时蟹体壮肉肥,轻者1斤两只,重者每只1斤有余,“油”(雄蟹精液)、“黄”(雌蟹之卵)也最丰满,是吃彤蟹的最佳时期
吃彤蟹别有一番乐趣,一盘红彤彤的大蟹,伴着一股醉人的鲜味端上桌来,待剥壳取螯、剔出蟹黄、酷着食醋姜末吃时,顿觉满口香鲜。彤蟹的肉最为细嫩,后脚爪处肉更肥硕,其鲜无比,向有“蟹过无味”之说,故席面上彤蟹常为压阵菜
1994年,连云区以200亩池塘进行对虾、彤蟹混养试验成功,为人工养殖彤蟹摸索了经验,也为彤蟹更多地端上餐桌创造了条件。( 连云港)

六.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淮猪

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战争破坏,两次大规模移民南下,淮猪逐被引入宁、镇、扬丘陵山区,经长期培育形成为山猪。后随沿海地区的开发,淮猪东移,又逐渐形成适应沿海盐渍地带的灶猪。

外形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而较密,冬天生褐色绒毛;头部面颊部皱纹浅而少,呈菱形;嘴筒较长而直;耳朵大,下垂;体形中等较紧凑,背腰窄平,极少数微凹,腹部较紧,不拖地;四肢较高且结实;母猪乳头数7对至10对。[2]

分布范围

淮猪主要分布本省淮北平原和宁、镇、扬丘陵山区及沿海地区。70年代后期,淮北地区因广泛推广新淮猪,当地大部分淮猪被新淮猪及其杂种猪取代。至1987年,淮猪中心产区主要集中赣榆、仪征、高邮、溧阳、高淳、东台、大丰等县,其母猪数量居全省地方品种母猪的第二位。[3]

生长繁殖

淮猪性成熟早,母猪产仔数较多,3-9胎,平均产仔13头左右。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75克左右,饲料报酬4.57:1,胴体背腰部较薄,皮较厚,瘦肉率较高,达45%。

种群现状

公淮猪

淮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战争破坏,两次大规模移民南下,淮猪逐被引入宁、镇、扬丘陵山区,经长期培育形成为山猪。后随沿海地区的开发,淮猪东移,又逐渐形成适应沿海盐渍地带的灶猪。 江苏省淮猪品种分淮北猪、山猪、灶猪3个类型。[4]

保护级别

2000年,农业部第130号公告将淮猪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七.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连云港紫菜

连云港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紫菜(laver)俗称索菜,又名子菜、紫英,为 红藻门(Rhodophyta)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中叶状藻体可食的种群。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每100g干紫菜含蛋白质24~28g、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31~50g、钙330毫克、磷440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1.23毫克、核黄素2.07毫克、尼克酸5.1毫克、丙氨酸3.4g、谷氨酸3.2g、甘氨酸2.4g、白氨酸2.6g、异白氨酸1.4g,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

(1)蛋白质和氨基酸 紫菜的生命活性物质,对于植物生命活动非常重要。食用紫菜一般蛋白质含量24%-28%,远远高于一般的蔬菜,且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多。紫菜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如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中性、酸性氨基酸较多,这是所有陆生蔬菜植物所没有的特征。

(2)脂肪 与陆生植物相比,紫菜的脂肪含量低,多在1%以下,紫菜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软脂酸占绝大多数,约为20%;肉豆葱酸,硬脂酸含量较少,分别占2%;对人体有很好保健作用的不饱和脂肪—亚油酸、亚麻酸或十八碳四烯酸含量较多,为10%——30%,且C20以上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也有一定的含量。更优的是紫菜中被人们比喻为“脑黄金”的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达30%。

(3)维生素 紫菜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含量与蔬菜相比毫不逊色。紫菜中B族维生素特别是在陆生植物中几乎不存在的维生素B12的含量很高,以干物计,维生素B12的含量与鱼肉相近,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维生素B12有活跃脑神经,预防衰老和记忆力衰退,改善忧郁症之功效。

(4)无机质 由于海水蕴含极为丰富的无机成份,而紫菜又具有吸收和积蓄海水中无机质的功能,因些紫菜中的无机质含量极为丰富。

八.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桃形李

嵊州桃形李是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的。羲之牌桃形李是嵊州市特有的江南名果品,外形美观、果肉松脆、甜香可口、营养丰富。

“桃形李”基地位于人杰地灵的浙江嵊州金庭镇——书圣王羲之晚年归隐之地。桃形李为落叶小乔木,树势中庸,树冠纺锤形,树势直立,自花结实率较高。一般定值后3年开始结果,6—7年后进入盛果期,最高株产在100公斤以上。花期在3月中下旬,果实形状似桃,兼桃李之风味,成熟期在7月底8月初。

嵊州“桃形李”如此受青睐,原因在于,别的李子吃起来有点酸,而它的口感却很爽甜、脆嫩,肉质松脆,汁少,纤维少。兼桃李之风味,还有淡淡清香,味道极佳,并且皮薄,果肉紫红,不用削皮即可入口。被誉为“江南名果”之称。

嵊州桃形李,成立有“羲之”桃形李专业合作社,该品牌多次获国家、省展览会金奖,被评为浙江名牌农产品,获首届全国优质鲜食李称号。以灵鹅村为中心的万亩桃形李基地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科教兴林示范点、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全国名特优经济林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九. 重庆市 合川 椒盐桃片

椒盐桃片创制于重庆合川,20年代在重庆等地也开始生产。其特点是:粉细腻,性酥脆,香味适口,微麻,略咸,味道特别鲜美。

椒盐桃片的特色

规格:长方形片状,厚薄均匀,片体完整,楞线分明,每公斤120~160片。

色泽:谷黄色。

组织:酥脆,细腻,桃仁在糕体内粘结紧密。

口味:酥脆化,渣香甜适口,微麻略咸,风味独特。

椒盐桃片的制作方法

材料:回粉,搅糖,桃仁,芝麻,川白糖,食盐,花椒面。

1.制回粉:糯米精选后,用温水淘净,水温50~60℃、滤干后用旺火以砂拌炒。每锅炒米1公斤左右,时间1~2分钟。要求炒米泡度均匀,无硬心,色泽洁白。然后磨成细粉,用120眼筛子过筛,保证粉子细腻,这称为“火粉”。将“火粉”置于特设的环境中吸收水分,成为回粉。回粉需湿度均匀,以手捏放后不散垮时方可,回粉时间一般应在7天以上,夏季时,回粉需加温炒热,冷却后方可使用。气温越高,粉子应炒得越热;冬季不需炒熟。这样能使制品光泽,不致变形。

2.搅糖:同合川桃片中搅糖的制作方法。

3.拌果料:先熬制糖浆(用糖量为产品的2%,糖与水的比例为10∶5),待熬至105℃时起锅。糖浆完全冷却后与桃仁、芝麻(桃仁需切成玉米粒大小,芝麻去皮)拌合,再下食盐和花椒面,拌合均匀,备用。

4.装盆:用-方形平底铁盆,将搅糖与粉子揉合后,用60眼筛子过筛,再分3层装盆。其中1/3与果料拌合,作为中层糖粉,其中2/3为面、底糖粉。面、底糖粉中,底糖粉占2/3。先将底糖铺于盆底,用铜镜走平压紧,再装中层糖粉,仍走平压紧,然后再装面糖粉,走平,捶紧,再走平。

5.炖糕:将糕置于温水锅中,水温50~60℃,时间3分钟左右,然后静置。

6.静置:夏天静置12小时左右,其余季节静置24小时左右。静置时,每方糕坯之间,需撒抹大米粉,以免粘连,并使色泽更好。

7.成型烘焙:将静置后的糕坯切片成型,糕片长约6厘米,宽2.5厘米,厚2毫米,然后均匀地摆在铁盘或平锅内烘焙,炉温150℃左右,时间约8分钟。糕片呈谷黄色时,即起锅。等冷却后进行包装。

十.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潮汕白果桃

皮用料:粘米粉加入少许生粉搅匀,用温水冲泡搓成团,分为若干小块按压成薄饼状,用水下锅煮熟捞起,加入适量干粉搓匀待用
馅用料:糯米、板粟、莲只、腰果、虾米、精肉碎、湿冬菇丝、精盐、味精、胡椒粉
制作:先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约30分钟后放入蒸笼炊约20分钟至熟透成饭取出,起镬下油,将湿冬菇丝爆香,分别投入精肉碎,虾米,再下板粟,莲子,腰果,小炒调味后加入蒸熟糯米饭搅匀成馅待用。将皮料分成各小粒,搓圆按压成小碗形,将馅料包入其中,取适当桃果印轻轻压成形取出,摆放入蒸笼中炊约15分钟至熟取出便成。食时,可煎可蒸,淋上甜鼓油,味道更佳
特点:皮薄可蒸,是地道的潮汕民间传统小食之一,备受港、澳、台同胞的青睐
此外,还有马蹄糕、羔烧芋头、拼盘、虾卷、虾饺、芋泥也是潮汕著名的小吃
连云港十大特产必买连云港特产十大排名可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