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特产小炒 苏州名菜菜谱大全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2-02 11:09:12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 梅南水芹

芹菜,因喜生长在江湖陂泽,故又称水芹。梅李镇有个远近闻名的芹菜专业村——梅南村,早在70年代初,这里的农民就种起了芹菜,当时还远销苏州等周边地区。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梅南的村民重操旧业,种植水芹的人家越来越多,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2005年全村芹菜种植面积达200多亩,目前已扩大到300多亩,全村40%的农民以种植芹菜为主。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每亩芹菜地的收入可达1万元。

都说水芹是苦水里泡出来的,勤劳的梅南人在那短短的6个多月的时间内,匀苗、除草、施肥……一刻都不闲着。那绿意葱翠的水芹,在他们心里,不仅是致富的希望,更是汗水与心血的凝结。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红木专业二胡

又名南胡、提胡。从选料、制作、装配、胶合、校音以至油漆,数百年来逐渐形成一整套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并一直延用至今。其构造由琴杆、琴简、振动膜(蟒皮)、琴轸、琴简托板、琴弦等部件组成。琴杆应用存放60年以上,经自然干燥的老红木。因为老红木木质紧密,发音稳定,不受气候寒热、干湿变化影响,不易变形。琴简选用纹理顺直,有光泽,无节疤的红木。制作振动膜所需蟒蛇皮,专选青壮龄雄蟒蛇,要蟒蛇背部中段的最佳部位,皮色黄而有光泽,鳞片方正,大小均称,弹性强。制作工艺精细、严密。各部都要先后经锯、刨、锉、镑、磨、光等几十道工序。使木质表面光洁,胶合件无间隙,结构严密。琴简板的胶合采用传统黄鱼胶(即用黄鱼肚干水浸、烧煮、舂透成胶)。严合无缝,浑为一体。发音洪亮,音色圆润丰满、甜美柔和、纯净优雅,反应灵敏,高、中、低音。

三. 江苏省 苏州 张家港 凤凰山茶

张家港市凤凰山茶场总面积280亩,年生产凤凰碧螺春500kg、凤凰白茶300kg、凤凰碧芽1000kg、凤凰毫峰1500kg、凤凰翠绿3000kg,普通绿茶15000kg。近几年又陆续引进白茶、乌牛早、平阳特早、龙井43、福丁大白茶、迎霜、龙井长叶无性系良种茶苗20多万株, 2002年被列入张家港市科技示范基地。茶场现有固定资产550万元,流动资金250万元,有职工35人,其中技术人员3人,年生产总值800万元,年利润120万元。

张家港市凤凰山茶场位于远离交通主干道和居民生活区的河阳山东南坡,无工业和生活污染,山坡土质为山地黄棕壤土,土层深厚,远离工业污染区和城镇,四周无大气及水污染源,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引来白鹭等许多珍稀鸟类来此栖息,整个茶园的风景十分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河阳山西坡为千年古刹“永庆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相传施耐庵曾选河阳山麓隐居于此著《水浒传》,至今还留有洗砚池、蘸水潭的遗迹,而且历史上有名的巫子门(朱元璋大破张士诚)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张家港市凤凰山茶场生产的茶叶产量高、质量好、适制性强、成品茶内质优良、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四甘、叶底匀整成朵、外形扁平、色泽翠绿,似凤凰羽毛。产品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2002年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获苏州市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全部产品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 苏州古香缎


苏州古香缎按纹样可分为“风景古香”与“花卉古香”两种。“风景古香”纹样取材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风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自然景物;“花卉古香”纹样多为人们喜爱的民间传统花型。

苏州古香缎采用桑蚕丝与人造丝色纬重叠交织,成为缎地纬花纹的绸缎织物。织物图案闪烁发光,绚丽多彩。纹样一般都采用满地布局,花纹造型细秀工整,绘制意匠,影光深浅、明暗配合恰当。题材有园林风景、古篆印章、琴棋书画、磊鼎乐器、古代钱币等。花形肥亮,色调高雅,质地丰厚,结构紧密,宣有东方风味,是礼服、旗袍、棉袄、中式上装的高级面料,也是室内装饰的高档布料。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宋锦

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苏州宋锦有“锦绣之冠”的美称,与南京云锦、成都蜀锦齐名。

据西汉《说苑》一书记载:“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由此可见,早在2000多年以前苏州就有织锦了。到了宋代,江南丝织业进入全盛时期,苏州也出现了一种非常细薄的织锦新品种,是理想的书画装裱材料。从宋代留传下来的锦裱书画轴子来看,宋锦在当时已有“青楼台锦”、“纳锦”、“紫百花龙锦”等40多个品种。苏州宋锦最初是专供装话书画之用的。后来随着中国织锦艺术的不断发展,宋锦也逐渐形成了用途不同、风格各异的三个大类,即大锦、台锦、小锦。大锦包括全真丝宋锦、交织宋锦、真丝古锦、仿古宋锦等品种。常用于装裱名贵书画和装潢高级礼品盒。合锦,常用于装裱一般书画的立轴、屏条等。小锦,包括月华锦、万字锦和水浪锦三种,多用于装横小件工艺品的包装盒。

宋锦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质地坚柔,平服挺括;在图案花纹上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而又流畅生动;在色彩运用上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富有明丽古雅的韵味。

宋锦起源于宋代,发源地在中国的苏州,故又称之为“苏州宋锦”。宋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它是在隋唐的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高宗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及书画装裱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

宋锦的分类宋锦属于织锦类工艺品,工艺复杂品种繁多。主要分匣锦、大锦及小锦三类。大锦是宋锦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种,它的质地厚重图案精美,多使用金银线编织。作品美观大气,适合于制作各类书画装饰品。小锦质地柔软而坚固,一般使用天然蚕丝制作而成。用小锦来制作服饰高贵典雅尽显身份,在近代非常盛行。而匣锦则更多的用于制作一些仿古的作品,如仿古的屏风、名人的书画、高档场合以匣锦的点缀来突出古典的氛围等等。姑苏宋锦与南京云锦、成都蜀锦并列为中国三大名锦。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用彩纬显色的纬锦。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质地坚柔,平服挺括;在图案花纹上,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而又流畅生动;在色彩运用上,艳而不火,繁而不乱,富有明丽古雅的韵味。宋锦的品种分大锦、合锦、小锦三种。苏州织锦始于五代,到了宋代已发展得相当兴盛。特别是宋高宗南渡以后,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移到了江南地区,为满足当时宫廷服装和书画装饰的需要,在苏州织锦0现了一种极薄、极细的的供装裱书画品种。其中有“青楼台锦”、紫百花龙锦”、“柿红龟背锦”等40多个品种。这些美丽的织锦与书画一起被保存了下来。所以后世谈到锦必称宋,宋锦由此得名,流传至今。南宋时已有紫鸾鹊锦、青楼台锦等40多种。宋锦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种经纱(面经用本色生丝、底用有色熟丝)三种色纬(纹与地兼用的色纬和两种专用的纹纬)织成。宋锦纹样繁复,配色典雅和谐。龟背纹、绣球纹、剑环纹、古钱套、席地文四方连续的图案,朱雀等动物图案,百吉等字形图案最为常见,适合于服装和装潢书画之用。

宋锦的用途宋锦不仅具有不菲的鉴赏收藏价值,还有个很大的优势,它解决了任何丝绸类手工艺品都无法达到的实用性问题。通常在我们感念中艺术品只能小心翼翼的用画框装裱展示,那与一般的书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宋锦的工艺决定了它的实用性,质地非常坚固,可以适用于任何所能想到的用途,因为它可以反复的洗涤。结合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现代的审美观念,胜百杰成功的将宋锦应用到了商务礼品、家庭装饰、工程装饰、家纺系列、男女服饰及仿古艺术品等众多领域。宋锦的实用性非常强,它质地柔软坚固、图案精美绝伦、耐磨且可以反复洗涤适用面非常广泛。胜百杰多年来在秉承传统宋锦工艺的前提下充分融合了现代审美需求,与诸多知名企业强强联手合作开发出大量的实用型宋锦手工艺品。

工艺特色宋锦织造工艺独特,经丝有两重,分为面经和底经,故又称重锦。宋锦图案精美、色彩典雅、平整挺括、古色古香,可分大锦、合锦、小锦三大类。大锦组织细密、图案规整、富丽堂皇,常用于装裱名贵字画、高级礼品盒,也可制作特种服装和花边。合锦用真丝与少量纱线混合织成,图案连续对称,多用于画的立轴、屏条的装裱和一般礼品盒。小锦为花纹细碎的装裱材料,适用于小件工艺品的包装盒等。其制作工艺多采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经三纬,经线用底经和面经,底经为有色熟丝,作地纹组织;面经用本色生丝,作纬线的结接经。纬线三种;一纬纹与地兼用,二纬专作纹纬,分段换色织造。其纹样多为几何纹骨架,其间饰的团花或折技小花,规整工致。几何纹有八达晕、连环、飞字、龟背等。色彩多用调和色,不用对比色。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种经纱、三种色纬织成。常在格子藻井等几何纹框中加入折枝小花,配色典雅和谐。宋锦主要用作书画装饰和-服装。 近代也生产结构简单的盒锦(小锦),是纬二重小提花织锦,多用环形和万字形花纹。宋锦又称“宋式锦”、“仿宋锦”。现代以苏州所产著名,有“大锦”、“合锦”、“小锦”等品种,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宋锦的鉴别辨别缂丝及宋锦真伪有一种很直观的方法,图案看上去应有强烈的层次感,但手感却是很平滑的,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至于上等的精品要从几个方面观察,1、观察整幅作品的密度,越是紧密的,做工越是精细。2、看看色彩图案是否失真。3、仔细观察色彩的渐进过度,好的作品非常自然,很难找到明显的过度色。4、丝线的粗细,越上等的作品,丝线越细。

宋锦的保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苏州市的钱小萍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 支塘泥鳅

近年来,鱼虾蟹等传统水产市场日趋饱和,支塘镇尝试拓展水产养殖品种,增加农民收入。在镇农中心的支持下,苏州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苏州科研成果,在解决了泥鳅批量生产难题之后,又从全国各地引进不同泥鳅,进行人工良种培育,用于规范化养殖,填补了国内人工选育良种泥鳅空白。

苏州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处常熟市支塘镇盛泾村,是目前省内唯一能够大批量繁育无公害泥鳅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将原有60亩商品鳅养殖基地增加到600亩,并建有400亩泥鳅苗种基地。项目投资100万美元,年销售收入550万元,亩均纯收入6800元。

苏州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启动泥鳅产业发展工作,注册了无公害泥鳅品牌,形成泥鳅良种培育,规模化繁殖,无公害养殖及成鱼销售与加工的产业链。2009年3亿尾种苗供应国内外市场。30吨成鱼首次上市供不应求,相继被常熟、苏州、上海、浙江、湖州等地饭店订购一空。

目前以苏州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和当地几十户规模养殖户合作养殖,并建造深加工研发基地。鳅鱼熟食产品,鳅鱼胶囊等都进入研发阶段。同时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苏州市科技局等科研项目,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项。今后,将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依托市镇两级农业部门的技术力量,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防病,统一生产,统一销售,预计今年种苗产量将比去年翻一翻,成鳅产量提高30%左右。

根据公司介绍泥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营养品,按目前国内养殖量和需求量在10万吨至15万吨之间。在支塘镇农服中心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镇政府以及市农委的重视和关心下,奥博公司今后将成为1000以上的规模养殖基地,来带动农户,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效益起到很大作用。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其代表作品有二胡、阮、古筝、琵琶与恢复失传的箜篌、编钟,还有冠以“苏”字的“苏笛”、“苏箫”“苏锣”、“苏鼓”等。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为青铜乐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1964年江苏陆合程桥东周墓出土了“臧孙”编钟九枚。正面有铭文,其中有“攻吾欠”两字,据考证“攻吾欠”即“勾吴”。这组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吴地乐器。

从1991年在苏州市吴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一处战国墓葬中首次出土的一件在国内也极为罕见的木漆古琴(七弦琴)来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有着自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造型优美、简练,结构合理、不繁琐,做工精巧、一丝不苟,格调典雅、不落俗套,音色甜美、纯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了苏州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而这种内涵和风格乃是中国民族乐器的精粹和灵魂。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 巴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鲀属硬骨鱼纲,副鳍亚纲,鲈形总目,鲀形目。长江暗纹东方鲀以长江下游地区产量最大,人工养殖最多。因其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故在江苏省三项工程和2000年河鲀全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被列为高产高效养殖品种之一。因其有“鱼中之王”和“菜肴皇冠”的美誉而为食客拼死而食之,开发控毒巴鱼的生产和食用是一项利好的项目,巴鱼因其产量高(600-800斤/亩),产出高(12000-18000元/亩),利润高(4000-8000元/亩),而受到各界及养殖户的亲睐。

常熟市白茆顺隆鱼虾育苗场主要从事水产新、名、优品种养殖示范推广及名、优苗种繁育,同时为周边水产养殖户提供健康养殖指导。育苗场承担的2001-2002年度的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暗纹东方鲀人工繁殖及一龄商品鱼(巴鱼)养殖技术开发项目”获得成功,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早春,育苗场从海安中洋公司河鲀养殖基地引进亲本28组,进入温室,进行人工越冬培育。由于相关技术没有掌握等等原因,当年没有成功,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2002年,又引进亲本36组,并聘请中水所专家为技术指导,再次投入试验。期间了运用仿生态培育技术、人工繁殖技术和幼苗培育技术,并通过不断改进设备条件和操作技术,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取得成功,当年繁育夏花达40万尾。同年年底,在常熟市科技局主持下,项目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在此基础上,育苗场又承担了2003-2004年度市科委下达的项目“暗纹东方鲀早春繁殖技术开发项目”,该项目通过人工繁殖技术,实现生产季节提早到3月份,比天然产卵提早三个月,为实现提早商品鱼上市打下了基础。两年内,育苗场获取暗纹东方鲀早苗1100多万尾,为养殖户获取效益2500万元以上,也为我市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档、高效特种水产品作出了贡献,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

九. 江苏省 苏州 虎丘 虎丘泥塑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有一段关于苏州泥人的生动描绘,薛蟠从苏回来,带来了两大箱衣物分送给各家姐妹,其中就有“一出出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苏州府志》也提及“虎丘人搏土肖人像逼真”。可见当时虎丘泥塑的艺术水平。

苏州捏相的创始时代,据清代《桐桥倚棹录》说:“塑真,俗呼捏相,其法创于唐时杨惠之。”杨惠之是名闻全国的“塑圣”系唐代苏州吴山张古村人。他和唐代名画家吴道子拜同一老师学画,后改学雕塑,由于绘画的根底深厚,塑造的人物形象极其生动,达到了泥塑的高超境界。到了宋代,吴县木渎人袁遇昌,把塑制神、佛像的艺术运用到捏塑“泥娃娃”上,他塑的泥孩儿,小口微似在哑哑学语,甚至连未闭合的囟门都塑了出来,很有生气。因此,当时就赞为“天下第一”,后因虎丘出产一种适宜捏塑的“滋泥”,泥塑的中心即移至虎丘。清代著名诗人汪士皇曾把苏州捏相世人项天成(清道光时人)比作顾虎头、吴道子这样的著名画家,还用这样的诗名称赞项天成的捏相技能的神妙:“项子风流儒雅客,江东妙手更无伦。虎头阿堵光如电,漆毫道子开生面。搏粉苍泥夺画工,写真不用鹅溪绢。”从目前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吴县甪直镇保圣寺泥塑罗汉和东山紫金庵的罗汉像等作品来看,可以看出它们和苏州捏象之间具有传统渊源关系。

苏州捏相艺人捏相时,据说先打量一下对方的特征,静思一下,然后用一颗泥丸放在手里,藏到袖口处,边捏边和对方谈笑,只消几分钟时间就成了。正如《兰舫笔记》记载:“如不介意,少焉而像成矣。”这真可称得上是一种绝技。捏相分两种,一种是捏成像后,加以粉彩点画,配上须发、服饰,四肢另用硬木雕成后装上,可以活动。另一种公是捏成一个头像, 也不上彩着衣,便于携带。《红楼梦》中描写的薛蟠小像可能就是后一种。与捏相近似的,还有一种泥塑戏文,在清时也很有名。这种泥塑戏文一般也较写实,重视面部表情神态的刻划,人物形象较夸张。还有一种绢制泥人,头和四肢为泥制,衣帽服式用绢、纸等作成,武装的盔甲,甚至有用线编织成 为鳞甲形的,衣服上的花纹有些是用彩笔画的,有些是绣制而成,制作十分精致,人物脸颊丰润,神采奕奕,尤其面部的开相,着墨不多,但眉目传情,显见精神。到了清光绪年间,捏相以小为贵,最小的公及一粒瓜子那么大。为了使小像捏得跟大像一样生动逼真,艺人们创造了用翻模缩小的办法,使形象一点也不走样。

一九五六年五月,苏州市少先队员周福元曾将他家祖传的捏相模子四百三十六件,连同一套捏作工具捐赠给国家。根据这套模子可以印制出一整套面相,包括人相、神像、戏文脸谱以及玩具、 小摆设等,其中人相一种,有古代人、现代人,老人、孩子、妇女等。每个面相的表情都不相同,这些面相如果再加上鲜艳的色彩勾划,那就更为活龙活现了。这些小得象一粒瓜子的面相,也是五官端正,须眉清楚,非常生动逼真。可惜这一流传几百年的精细的手艺,在清光绪年间已由衰落而逐渐失传了。如今发现这套模子,对研究捏塑艺术有很大价值。从上面几种著名的工艺美术介绍中,已足见巧夺天工的苏州古技之一斑。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古老而美丽的建筑彩绘,精湛的雕花和浮雕,利用发条传动的惯性玩具,逗人喜欢的通草堆花,姑娘们的饰物素珠,玲珑剔透的红木小件,细巧精致的小摆设,价廉物美的嘉定黄草编织,工艺精巧的掀帘钟和水发钟,惟妙惟肖的仿古铜器,形形色色的剧装戏具,音色古朴的民族乐器……。这些,也都是苏州传统的工艺美术,在明清两代先后都有过兴旺的时期。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 鮰鱼

鮰鱼乃长江四鲜之一,属无鳞鱼类,在长江鱼类资源中一向被视为珍贵鱼种,其肉质细腻味美,鲜嫩不腥,无肌间刺,兼具鲥鱼之味河豚之鲜,一般长江无鳞鱼种与之无与伦比的。鮰鱼体态粗长,腹部膨隆,尾巴侧扁,出水的鮰鱼身段绯红,鱼肚雪白,犹同白云中晕染着浅浅红霞,十分娇美。大多无鳞鱼胆固醇含量较高,而鮰鱼却极低,与牛肉含量不相上下。春暖花开和仲秋锁寒之季,鮰鱼体硕膘肥,是品尝鮰鱼的最佳时节。

鮰鱼有春鮰秋鮰之分,一般以春季鮰鱼味道最佳。秋季鮰鱼亦甚丰腴肥美,肉白如脂,有鲜、嫩、滑、爽、糯等特色,味道也好。鮰鱼入烹,视其大小,既可整条烹调,又可加工成块条片丁等烹用。整条烹饪最宜清蒸,与鲥鱼刀鱼一样做法,味道也不失其色。有位美食家吃了清蒸长江鮰鱼后,曰:鲥鱼刀鱼味美而刺多,河豚味鲜而有毒,而鮰鱼兼有河豚之美味、鲥鱼刀鱼之鲜嫩,无俩鱼之缺陷,可谓上品名菜也。

鮰鱼除了鱼色娇美和肉质鲜嫩外,其吻部更是有着异常的之美味。有人说鮰鱼的精华全在于鮰鱼的吻部软肉,就像螃蟹里蟹黄一样。春鮰的吻部软肉十分发达,有犴鼻猩唇之肥糯,也有河蟹鲥鱼之鲜嫩,用白汤加以清煮,汁如乳,味鲜香,质滑润,食之肥美可口、软嫩相彰,实是难得的珍馔。鮰鱼的鳔也特别肥厚,可以鲜用,干制后即为名贵的鮰鱼肚,名菜“蟹黄烩鱼肚”中的鱼肚就是用鮰鱼肚做成的。

鮰鱼的做法甚多,有白汁鮰鱼、红烧鮰鱼、粉蒸鮰鱼、清氽鮰鱼、清蒸鮰鱼、烩鮰鱼片等。淮扬名菜白汁鮰鱼是酒楼里比较常见的一种,选1000克左右春鮰主料,配以春笋焖制而成。成菜后菜品素雅色白清爽、鮰鱼软糯肥润、笋嫩如豆腐脑,汤浓汁厚粘唇,味道清香鲜美,堪称名品佳肴。前年就在一家酒楼里吃过一道鮰鱼煲竹笋,味道十分独特。那是一个圆形的器皿装着鮰鱼竹笋,雪白的汤乳透着氤氲鲜香,笋片也是尖尖的头笋那种,切成片片,与鱼片浑然一体,器皿下面还点着几根白蜡,小小的火苗在器皿下加热起到了温差作用,使味道更鲜一码。厨师的心思还真是细腻。用勺轻轻拂开表面一层白白油花,口水不经商量地满嘴泛溢,喝了一口,有说不出的异常鲜美;鱼片滑润柔嫩不失其形,醇香中透着笋鲜,让我勺不停手,大快朵颐。

苏州特产小吃特别酥脆苏州八大特产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