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地标特产 大荔县各镇都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02 17:24:54

一.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沙苑芦笋

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芦笋的功效与作用

护心,养胃,利尿消肿,抑癌抗瘤

如何挑选芦笋

选购芦笋,以形状正直、笋尖花苞紧密、没有水伤腐臭味,表皮鲜亮不萎缩,细嫩粗大,基部未老化,以手折之,即断者为佳。

芦笋的制作技巧

1.芦笋虽好,但不宜生吃,也不宜存放1周以上才吃,而且应低温避光保存;

2.芦笋中的叶酸很容易被破坏,所以若用来补充叶酸应避免高温烹煮,最佳的食用方法是用微波炉小功率热熟。

二.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沙底辣椒

沙底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荔县沙底辣椒鉴评产品符合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所描述的外在感官特征,辣椒呈长指型,色艳红,有光泽、饱满圆润肉厚籽少,辣面油气大、水上漂,香浓持久等地方特色.

经过深加工后的沙底辣椒,很快受到消费者认可,进超市、闯省城、远销十多个省市。辣椒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4-6元增加到8-12元,每亩收入由200-400元增加到800-1000元。全乡辣椒种植面积也由不足千亩恢复到2000亩。

地域范围

沙底辣椒主要分布在大荔县南洛河、渭河之间,东到韦林镇果园村,西到官池镇石槽村,南到韦林镇西寨村,北到朝邑镇伯士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6′-110°05′,北纬34°42′-34°47′,主要涉及官池、韦林、朝邑等3个镇27个行政村,总保护面积8000亩,年产鲜辣椒1.28万吨,干辣椒20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沙底辣椒鲜椒纤长(一般长15cm左右,粗3cm左右)艳红、肉厚籽少,多干制;干椒梗草绿、角深红、纹路匀;辣椒面色较深、油气大,泼入煎滚的食用油,鲜红的辣椒面就悬浮在油面上,辣味香浓,有“水上漂”之说。2、独特的内在品质:沙底辣椒维生素C含量不低于145mg/100g、镁含量不低于460mg/kg、钾含量不低于4500mg/kg。3、安全要求:沙底辣椒产地环境选择、产品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黄花菜

大荔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荔黄花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荔县位于渭南东部,东临黄河,黄花主要产于沙苑一带。这里土质肥沃松软,排水性能好,极宜黄花生长。当地农民在花蕾未开的时候采摘,再经过笼蒸、凉晒或烘干等过程,使黄花干鲜适度,长期保存。大荔黄花针长、色佳、肉厚、味香、营养丰富,配以荤菜香而不腻。

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大荔县黄花菜促销协会的“大荔县黄花菜”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申请,此举意味着“大荔黄花菜”将继“韩城大红袍花椒”之后成为我市第二个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进一步的法律保护。

黄花菜又名忘忧草、萱草花,学名萱草,为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大荔县境内的沙苑地区由于土质肥沃松软,排水性能良好,出产的黄花菜以针长、色佳、肉厚、味香、营养丰富,清康熙年间已成为皇室贡品,因其形状笔直如“1”,和沙苑红枣、花生、同州西瓜一起,被形象地称为大荔“1008”。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壮大黄花菜种植这一特色产业,目前大荔黄花菜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总产量1000万公斤,产值超过2亿元,为西北地区第一生产大县。

今年8月,经大荔县政府授权,大荔县黄花菜促销协会作为大荔黄花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人正式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申请区域范围为大荔县朝邑、苏村、下寨、官池、羌白、韦林、赵渡、平民8个镇行政区域内种植的黄花菜产品。据大荔县工商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申请后,经审核无异议8个月左右即可通过注册。届时,大荔黄花菜将继“韩城大红袍花椒”之后成为我市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商标。

大荔黄花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大荔县沙底乡、张家乡、苏村乡、下寨镇、官池镇、八鱼乡、羌白镇、石槽乡、韦林镇、西寨乡等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九碗十三花

“九碗十三花”,是大荔传统菜肴,也是陕西东府宴席大菜菜品一绝。其源远流长,距今已有600年历史。2011年11月23日, “九碗十三花”在大荔首界美食节上隆重推出,引起震动,赢得普遍赞誉。“九碗十三花”已成为招待贵客宴的最佳名吃,是陕西东府餐饮和秦菜艺术的一朵奇葩。

大荔古称“同州”,自古以来菜肴多佳品,饮食文化根基雄厚,源远流长。这里不仅著名小吃很多,诸如带把肘子、水磨丝、蜜汁咕噜、泡油糕等,享誉三秦,名传全国,还有“九碗十三花”这一传统宴席大菜。“九碗十三花”是这里宴席大菜一绝,其名来自所上菜肴和茶点数量。酒席热菜共九碗,茶点和冷菜十三种,故称“九碗十三花”。另外,这种宴席还有面点小吃42道,不仅非常丰盛,而且很讲究。

2012年,“九碗十三花”这一即将失传的陕西东府传统秦菜。经大荔著名餐饮生态园“聚贤庄”带头挖掘整理,并进行创新,成为当地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传统美食。其特点是以秦菜风味为基调,增添新原料、新款式,是的菜品平和协调、南北皆宜。“九碗十三花”原料以猪肉、牛肉、海参、河虾、黄河鲍、海蜇、金钱菇、海带、木耳等20种为主,经炒、爆、炸、卤、拌、腌、扒、烧、蒸、烩等技法制作而成。口味咸鲜、咸甜、酸辣等复合型搭配,老少皆宜,口味极佳。

五.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瓜果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国道108宽阔平整,花生,黄花菜(真金菜),水枣,同州西瓜,遐耳闻名,下寨乡距大荔西门户,99年发展大棚西瓜成千亩,现已陆续上市。

大荔古称为同州府,自古即为粮棉之乡,这里独特的沙质土壤条件,形成了同州西瓜,花生,黄花菜,枣等。同州西瓜,皮薄,瓤沙,味甜;花生,色泽乳白,粒粒饱满;真金菜,黄灿灿;水枣,个大,形墩,核小,味脆甜,多年来吸引了不少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采购定货,青枣制成的蜜枣,能拉出细长的金丝而不断,色泽透明宛如琥珀,入口香甜可口,所以又名金丝蜜枣。

大荔位于富饶的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上的大荔道路四通八达,特别是国道108连接数省,现在本县的长途货运汽车拥有辆在全国县(市)中已仅次于江阴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县。运输一台交换机,把本地的货物运出去,把外地的信息带回来,促进了本地与外地的经济交流。尊敬的客户,您如果觉得驾车过于麻烦,也可在本地租车外运,即方便又快捷。

大荔县也是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渭河塑造了大荔人善良敦厚,纯朴,豁达的性格。他们祖祖辈辈宽厚待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是他们的人生信条。改革开放解放了他们的思想意识:那就是广交天下朋友,生意才能兴隆。告别了镰刀长矛的历史,进入了科技时代。九十年代的大荔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已蔚然成风。种瓜找专家,农作种植也要请教一下技术员,甚至连小麦也都盖上了地膜。科技的应用结下了累累硕果,但好产品,本地知道不行,还要把他们推出去,让您知道,他知道,我相信好产品自然受欢迎。

今年大荔县政府鼓励农民种植大棚西瓜,引进了许多的新品种,发展西瓜上万亩,仅下寨一地就有成千亩,我希望各地朋友能来此洽谈,我将竭诚地为您服务,为您找到称心的货物,为瓜农找到好的销路。

六.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乳瓜

乳瓜属于一种短果类型的黄瓜,又称水果黄瓜、迷你黄瓜、无刺黄瓜、小黄瓜等,因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硬度好,耐储运,常被当作馈赠礼品,故又被称为礼品黄瓜。乳瓜成果性好,每节座瓜1个以上。果实为短棒形,有棱或微棱,瓜型短小,一般约为14~18厘米,直径约3厘米,重100克左右,瓜色墨绿或绿色,表皮柔嫩、光滑、光荣均匀、口感脆嫩、瓜味浓郁、品质上乘、更加适于鲜食。表面光滑无刺,利于清洗包装,深受中高级餐饮业的青睐。利用日光温室和大棚栽植无刺黄瓜,每亩收益在1~6万元,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国内的礼品黄瓜重要栽培品种有:京乐系列、京研系列,以色列系列等。乳瓜中a-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有刺黄瓜。人体摄入含a-亚麻酸多的食物,利于身体健康。

七.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月牙烧饼

大荔月牙烧饼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大荔月牙烧饼因状如月牙而得名。特点是外皮焦脆,内瓤酥松空软,热吃凉吃均可,吃水盆羊肉时,用此饼夹入羊肉,饶有风味。

关中有句俗话,"大荔有一怪,烧饼半个卖。"这半个卖的烧饼,颜色金黄,状如新月,空心饱满,酥香可口,所以,人称月牙烧饼。

大荔月牙烧饼大荔月牙烧饼好看也好吃。表皮黄亮,有些脆。内瓢松软,有点甜。虽说只一指头多厚薄,却又有若干层层,油油的。虽说那里边是空的,外边却沾着不少的芝麻,香香的。有的说:“走南京,到北京,同州府(今大荔县)里好烧饼。热吃脆,冷吃酥,芝麻粒粒油层层”。有的在“热吃脆,冷吃酥”之后,加了个“沙温吃了不咳嗽”。“沙温”,关中方言,形容那温度不热不冷,正好合适。还有的说:“南京到北京,同州城里好烧饼,拈起轻,摸着厚,里面空空能夹肉”。当然,不只能夹肉,也能夹各种蔬菜,夹鸡蛋,肉夹馍,菜夹馍,蛋夹馍。

大荔人吃月牙烧饼大荔人吃月牙烧饼,一般是跟清汤羊肉一起吃的。也就是要夹了羊肉来吃。半个烧饼,又是有着层层的半个烧饼,中间是空的,倒是非常适宜于夹了肉吃。所以,也有人说,大荔人聪明,发明这样的月牙形状的烧饼,就是为了吃这样的清汤羊肉。《大荔县志》肯定了这种可能性,说:“月牙烧饼,是由于人们食用水盆羊肉的需要而渐次形成的。过去吃羊肉时,以烧饼为主食。早先的烧饼是圆形,要夹肉,还需把烧饼掰成两半,既参差不齐,又不方便。在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与其把烧饼掰成两半吃,还不如制作时,将烧饼切成两半,既方便也美观,烧饼就由圆形改为半圆形。因其状如月牙,故名‘月牙烧饼’。”这可能是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月牙烧饼产生原因的说法,也是对大荔勤劳善良的百姓的一种赞美。

八.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沙苑红萝卜

沙苑红萝卜鉴评产品符合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所描述的外在感官特征,沙苑红萝卜具有皮薄、光滑鲜红、芯小、橘黄质细、肉厚鲜红脆甜,极具地方特色.

地域范围

沙苑红萝卜主要分布在大荔县南洛河、渭河之间,108国道两侧,地理位置东经109°45′-110°05′,北纬34°41′-34°47′,东到韦林镇望仙村,西到下寨镇毕家村,南到下寨镇潘家村,北到朝邑镇霸二村,主要涉及羌白镇、官池镇、韦林镇、下寨镇、朝邑镇等5个镇48个行政村,生产面积5.4万亩,年产量16.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沙苑红萝卜根肉肥大、上下匀称,长25厘米左右,直径4厘米左右;表皮光滑、根须少、颜色鲜红;肉厚芯小、质细脆嫩、味甘多汁。2、独特的内在品质:沙苑红萝卜维生素C含量不低于9.0mg/100g、β-胡萝卜素不低于0.85 mg/100g、可溶性糖不低于5.6 g/100g、水分不低于85g/100g、铁不低于1.8 mg/kg。3、安全要求:沙苑红萝卜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九.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高石脆瓜

高石脆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高石脆瓜最先在高明镇东高城村种植,因当地“城”发“石”音。故“高石脆瓜”一名由此而来。

高石脆瓜种植历史久。据东高城村村民王天仓讲有400年历史的王氏家谱记载,明朝时,东高城村叫永乐堡,谱上有高石脆瓜记载。据该村王伟小时候听爷爷王疏才讲,永乐年间(大约永乐十一年)永乐堡有一村民跟随郑和下西洋,到波斯国(伊朗)引回甜瓜种子,在东高城村种后风味独特,起名为高石脆瓜,一直种植至今,大约600年的栽培历史。据《大荔县商业志》记载,清朝末年救时宰相阎敬铭以此瓜奉献皇宫,慈安、慈禧太后品尝后赞到“清香甜蜜、脆酥可口”,下令同州府年年上贡,从此成为皇宫贡品。

馈赠佳品

高石脆瓜素有“美甜瓜”之称,品尝下怀,回味无穷。民国年间,杨虎城将军曾到朝邑检查黄河事务,闲暇之余,与至交徐少南随朝邑县教育局长王疏才到高城品尝“高石脆瓜”后,欣然写下“高石脆瓜、名扬天下”的佳句。

高石脆瓜香气特殊,室内放者,满室喷香,在全国甜瓜品种中绝无仅有,长期在外籍工作的陕西乡党闻及此味便知家乡有客而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高石脆瓜已成为商务馈赠的高档礼品,“上省走京”,食者无不赞誉。

高石脆瓜外形呈圆柱形,柱体直径约10~13cm,长约25~35cm,单瓜小者重2~3斤,大者重5~8斤以上,堪称甜瓜之王。该瓜瓜面,头部顶端生有圆形脉纹,中心微突,以此为起点,呈辐射状向瓜的尾部又辐射出十道脉纹线,将瓜的柱体分割成极为匀称的十等份。所有的脉纹线全都微微凹陷下去,其余部分便自然呈现出非常规则的微突条状。横向将瓜切开,其外形规则的凹凸状错落有致,恰似菩萨坐下的莲花宝座。

独特品质

高石脆瓜可用“香、脆、酥、甜、美”五字概括。

香:高石脆瓜成熟后可释放出浓浓的特殊香气,大江南北瓜果市场绝无仅有。

脆:高石脆瓜本是甜瓜之一种,但大多数甜瓜瓜皮较厚,瓜肉硬而味欠佳,食用时必须先去其皮。而高石脆瓜的独特之处是瓜皮薄,瓜肉酥,瓜味美。

酥:高石脆瓜不但味香皮薄,同时肉厚且酥。

甜:高石脆瓜含糖量高,口感甜如蜂蜜,吃一口甜得封喉。

美:高石脆瓜的确美。香美,脆美,酥美,甜美是其品质美,还有其形体美。

地域范围

高石脆瓜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大荔县北部塬区,地理位置东经110°03′49″-110°18′46″,北纬34°89′94″-35°02′,涉及高明、两宜、范家等三个镇,总面积4万余亩,年产量1.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色:高石脆瓜具有五大特色,可用五个字概括之:香、脆、酥、甜、美。外形呈圆柱形,柱体直径约10~13cm,长约25~35cm,单瓜重量小者2~3斤,大者5~8斤以上;该瓜瓜面,头部顶端生有圆形脉纹,中心微突,以此为起点,呈辐射状向瓜的尾部又辐射出十道脉纹线,将瓜的柱体分割成极为匀称的十等分。所有的脉纹线全都微微凹陷下去,其余部分便自然呈现出非常规则的微突条状;横向把瓜切开,其外形规则的凹凸状错落有致,恰是菩萨坐下的莲花宝座状,十分美观。 2、安全要求:高石脆瓜的产地环境符合GB8407.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高石脆瓜生产技术规程》,农残检测超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理,产品标准符合GB8406.1《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十.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八宝肉酱辣子

八宝辣子又叫什锦辣子、酱辣子,是陕西省渭南地区的特色小吃,也是当地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相传是祖籍朝邑(今属大荔县)的清朝阁老阎丹初从宫廷中带回后传入市肆的。它以多种原料佐以地方秦椒煸炒而成,故称“八宝肉辣子”。八宝辣子口感脆爽,香辣开胃,用于佐餐夹馍,堪称“饭扫光”、“馍遭殃”。

八宝辣子是大荔最传统的一道菜。说是八宝,无非是对众多原料的概称,不一定非要八样原料,可多可少。但有三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辣椒面,二是咸菜丁,三是大肉丁。一辣二咸三香是八宝辣子的根本。当然,既然是八宝辣子,就不会这么单调,一般会就地取材,或因季节的不同,再加入别的原料,如黄豆、红萝卜丁、莲菜丁、蒜薹,条件好点的,还会有玉兰片甚至竹笋等等,总之用到的菜蔬都是比较脆生的。这些东西放进去,真要数起来够八样,颜色也是红、绿、白、黄、黑,煞是热闹好看,口感也会“丰富多彩”。

炒制八宝辣子是一个看起来简单的活,但要做好、做地道还真有许多讲究。其一是选料,辣椒面要上乘的秦椒加工而成,最好是农家自己拣选、晾晒、炕烤并手工碾制的,这样的辣椒面非常干净纯粹、不会掺假,因为炕制过程放了少许油,所以辣椒面本身就辣中带香。另外,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太瘦则菜品柴,太肥则腻。至于咸菜,则必选俗称芥疙瘩的大头菜。这三样齐备,其它的菜蔬如红萝卜、莲菜、蒜薹、黄豆等等可根据主观需要和客观情况随性而定,总之要脆生耐嚼。其二是炒制,油要适度,不可太多太少。先肉后菜再撒辣椒面,急火快炒,掌握好火候,尤其是放了大量的辣椒面,稍微过火便会焦苦。当然,炒辣椒嘛,肯定会呛得厨师很辛苦。

原料:猪后腿肉、葱伴侣酱、葱、豆腐(或豆腐干都可以)、花生豆(花生豆提前用凉水浸泡一个晚上)、五香豆豉、白菜帮、红萝卜。

做法:1、将猪后腿的肥瘦肉分开,肥瘦肉各半。分别切成8mm左右的方丁。其他菜也都均切成和肉丁大小相似的方丁,红萝卜可稍微在小点5mm即可。

2、将肥肉丁放入炒锅,置火上,火要是最小火。用铲子不停的翻动直至将里面的大油炸出来。待肥肉炸成金黄色放入辣椒面(可多放点辣椒因为炸后辣椒不辣,如果炸出来的大油少可适量加些菜油)。此时迅速放入瘦肉丁翻炒至变色,再放入葱姜稍炒并加入盐和调料粉。

3、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炒酱,1斤肉大概要100克酱。酱炒出香味后先后放入,豆腐、红萝卜、白菜丁翻炒至八成熟。最后放入花生米和五香豆豉炒熟出锅。

八宝辣子称为“八宝”并不是一定要有八样食材,而且形容食材种类多,但是必不可少的有肉丁、咸菜、辣椒面,肉丁要有肥有瘦,咸菜选用大头菜,辣椒要选用优质秦椒。除此三样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令蔬菜,以口感脆爽的为佳,如莲藕,竹笋、蒜薹等,也可按个人喜好加入其它蔬菜。

大荔必买的十大特产大荔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