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江边特产 武昌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4 20:04:37

一.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酥糖

酥糖是湖北驰名的三大之一,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最早源于唐代,享有:"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的美誉,为历代名人所称赞。



传统特色产品--桂花酥糖由屑子和麦芽糖骨子组成。屑子是酥糖的基本原料,用面粉、棉白糖、熟纯芝麻仁、桂花等合制,麦芽糖骨子是麦芽糖酿制而成,经过原料配制、碾霄、熬糖、拉糖、压糖等多道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制而成,产品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霄香甜、桂花麻香浓郁、骨子松脆入口即溶。



桂花酥糖具有"香"、"细"、"甜"、"松",所谓"香",即打开纸包,桂花香、芝麻的清香扑鼻而来。所谓"细",指酥糖的屑子经八十孔筛子筛过,采用传统工艺碾制,利口不沾,入口细而爽口。所谓"甜",即以白糖为主,饴糖适量,甜而不厌。所谓"酥",指麦芽糖骨子松脆,入口即溶,松而不散,上口松脆,回味油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锦江食品厂又开发生产了黑芝麻酥糖、花生酥糖等不同风味的酥糖。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应时糕点,该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是居家、旅游、休闲、馈赠亲朋之佳品。

二.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武汉木刻船

武汉木刻船风格独特,驰名国内外,是一种高雅的木雕工艺摆件。奠基人是武汉市工艺雕刻厂的老艺人龙云华。他自幼从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刻船的制作。他善于观察,不断创新,先后雕刻出湖北跨子船、小型襄河船、宁波三帆船、湖南平顶船、龙凤船、贵州客船、巡抚官船、川江麻雀尾船等六十多种不同水域.不同风格的船。他以南宋巾帼英雄梁红玉抗金的历史题材创作的《梁红玉战船》,着意渲染船上的战斗气氛和梁红玉屹立船头的飒爽英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另一力作《端午龙舟》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珍贵陈列品。

1963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了龙云华和他的艺术珍品的纪录片,次年他即逝世。他的儿子龙从发和艺徒程楚春、潘正斌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成为武汉木刻船的一代新秀。龙从发创作的红木《龙凤船》造型奇特,富有民间神话色彩,在武汉市工艺美术大楼陈列时被一位外宾高价购云收藏。程楚春创作的《集美花梢》精巧别致,颇具闽南水乡轻舟的风韵,备受福建游人的欣赏。潘正斌创作的《镇海宝舟》犹如水上殿堂,在法国展出时备受赞叹。在1981年全国首届旅游纪念品评比会上,武汉木刻船获优秀奖。1985年,龙从发创作的《郑和宝船》参加中国商品秋季交易会展出,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三.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江夏武昌鱼

武昌鱼,俗称团头鳊、缩项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 武昌鱼则以草食为主。它最爱吃苦草和轮叶黑藻,而梁子湖区及樊口港边的苦草和轮叶黑藻极丰盛。在形态和生理上,武昌鱼头圆、背厚、肉细,两侧呈菱形,口较宽,背鳍短,尾柄高,两侧各有十四根肋骨,比其它鳊多一根。

四.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卷饼

卷饼是客家人保持中原风俗的名点。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有包制。  

卷饼的制作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250克,猪肋条肉(五花肉)350克
调料:大葱80克,色拉油30克,白砂糖10克,盐3克,姜3克,酱油20克,料酒20克

卷饼的做法:

1. 五花肉洗净后放入冷水锅中大火烧开;
2. 烧沸后略煮一会儿(将血水浮沫去除干净)捞出,再用冷水洗净;
3. 把烫过且洗净的肉切成小块沥干;
4. 用大火将锅烧热入油,放入姜片爆香;
5. 放下肉块,煸炒肉块至出油;
6. 加入料酒翻炒;
7. 加酱油炒匀肉块;
8. 加水至肉块刚淹没;
9. 加锅盖,用大火将水煮沸;
10. 加糖,用勺炒匀;
11. 转小火锅盖焖烧;
12. 15分钟掀盖翻炒后,再焖烧;
13. 约15分钟左右肉已转色,再加糖炒匀后继续焖烧;
14. 约10分钟后肉汁呈粘稠状;
15. 转大火用勺不断翻炒至收汁至肉汁粘稠肉块红润即可;
16. 取面250克掺水和成面团;
17. 将面团裁成小圆团后擀成薄面皮待用;
18. 大葱洗净,净水浸泡后剖开切成丝备用;
19. 将面皮放入锅中蒸热取出,将红烧肉与葱段包入(也可放黄瓜段)即可。

神童过元宵:
据传清朝光绪年间,长汀有一位神童段林雪,他10岁能诗,13岁考取秀才。由于家贫,母亲为其做了一件既长又宽的蓝长衫,以供今后数年穿着。当他穿着这件新衣去拜谒考官谢恩时,考官看他衣不合身,便口出上联曰:“小童生蓝衣坠地”。段林雪仰望考官,见其头戴官帽,帽顶缀有红珠,即答曰:“大文宗红顶朝天”。考官点头称赞。段林雪童年时家贫交不起学费,只好由母亲胡氏亲授功课,他不出远门,也不知市面的繁荣景象。有一年元宵节,他上街看到油炸卷饼,香气扑鼻,回家问母亲那是什么菜。胡氏暗自伤心,便买了几张卷饼皮,以腌菜、葱蒜包卷,将就着给林雪解馋。林雪吃后又问:“这是什么菜?”胡氏随口回答:“手帕子包‘拉杂’。”后来,段林雪考中拔贡,家境已佳,想起往事,便赋诗道:“家家团聚过元宵,户户齐把春卷包,忆我龆龄穷苦日,笑问手帕何物包。”后来被人们用简介的话名概括为“卷饼”。

五. 吉林省 松原 扶余 江边鸭蛋

陶赖昭镇地处松花江右岸,辖区内泡沼随处可见,且无现代工业污染,这里饲养的蛋鸭,常年以捕食鱼、虾及水生为食,因此它生产出来的鸭蛋不但以个儿大、味美、而且因之无任何污染而闻名,尤其是经过腌制的鸭蛋,黄内含油量极高,实乃佐餐之佳品。这里盛产的鸭蛋,堪称鸭蛋中之上品。

单位:中国吉林省扶余县长春岭牌镇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电话:13604386711

六.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是驰名中外的水产,盛产于武昌县和鄂州市共管的梁子湖中,封建时代是贡品,现在是席上珍馐。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十分讲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清蒸武昌鱼,制作最佳的菜馆是武昌大中华酒楼。这家酒楼由安徽人集资,创办于1933年,以擅长烹庄武昌鱼著称。由于清蒸的方法最具代表性,通常以武昌鱼作为清蒸武昌鱼的品名。他们一般用一公斤左右的鲜活樊口鲸鱼作主料,辅以火腿、香菇、冬笋、鸡汤等十多种配料调料,上笼清蒸,严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处。蒸好后再在鱼上缀上红、绿、黄各色菜丝,使之色彩艳丽,香味扑鼻,鱼肉细嫩,汤质鲜美。除清蒸外,他们还运用油焖、红烧、花酿等法创制三十多种鱼馔。(武汉)

七.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绿松石雕

远在4000年前,我国妇女佩戴的装饰中,就有了用绿松石制成的坠子和耳环。在商代的铜器、漆器花纹中,发现嵌有绿松石。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随身携带去大量绿松石饰物,用以装饰西藏拉萨著名的大昭寺。

绿松石雕结合绿松石体态活泼,软硬度不同,颜色艳丽等特点,设计创造出多种人物名作。在造型结构上讲究饱满、完整,生动而新颖。在雕刻技法上结合了我国大江南北玉雕的风格,下刀干净利落,清晰简练,线条纤细入微。著名绿松石工艺雕刻师袁家琪的新作《楚天曲》,是用一块重达14.7公斤的原石雕刻而成的。整块石料质地细腻,料面纯净,色泽碧绿,鲜艳夺目,是湖北省开采绿松石以来,极为罕见之珍品。作者根据古代民间传说,结合绿松石雕刻玲珑剔透的特点,大胆运用玉雕镂空、透雕的技艺和湖北派传统仕女的写实手法,在这块多边形的绿松石上精心雕琢了一幅完美的立体图画。仙山琼阁上白云飘绕,仙鹤飞翔,晴日凌空。白鹤童子手擎文房四宝、画卷,白鹤仙子形象端庄丰满,秀丽洒脱,衣饰灿烂绚丽,在悠然自怡的神态中,透露出怀念远人的无限深情。整个作品采用了概括的手法,线条洗练流畅,巧妙地显示了空间感和立体感。

八. 湖南省 衡阳市 衡阳县 开屏武昌鱼

开屏武昌鱼

原料:

主料:武昌鱼1条(约750克)。

调料:植物油20克,精盐5克,味精10克,黄灯笼辣椒酱15克,蒸鱼豉油20克,香葱10克,姜5克,紫苏叶10克,胡椒粉5克。

制法:

1、将筷子从武昌鱼口中伸入,绞出鳃、内脏,打鳞,剁出头尾,再从鱼背部下刀,横切成0.7厘米宽,腹部相连的连刀片。

2、将紫苏叶、姜片放在圆盘中央,再放上头、尾,鱼肉背部花刀口朝外,围绕鱼头摆成扇形,上面再撒上精盐、味精、黄灯笼辣椒酱、蒸鱼豉油,上笼旺火蒸10分钟后取出,撒葱花、胡椒粉,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可。

特点:

造型美观,质地细嫩,鲜香微辣。

九.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炒白果

昔日入秋后,街巷市井便出现一些挑着担子卖炒白果的。担子不大,设备也很简单,一小泥炉子,一小铁锅,一锅铲。白果则装在担子另一头的木桶里。据说炒白果系由上海传入,因此生意人边炒边卖,口里学着上海话喝着:“香—香,糯—糯,银白果,铜白果,要买的,一个铜板买六颗。”边唱边炒,有声有色,其情景很能吸引食客,特别是孩子。炒熟的白果肉质软嫩可口。在那凉风萧瑟的深秋,食用炒白果有种特别风味。

十. 湖北省 鄂州市 梁子湖 武昌鱼

毛泽东的著名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武昌鱼名扬中外,香飘万里,成为湖北的一道当家名菜。用武昌鱼可以烹制出数十种不同风味的鱼菜,如清蒸武昌鱼、花酿武昌鱼、红烧武昌鱼、蝴蝶武昌鱼、茅台武昌鱼、鸡粥奶油武昌鱼、杨梅武昌鱼、白雪腊梅武昌鱼等,其中尤以清蒸武昌鱼脍炙人口,清香扑鼻,肉嫩味鲜。
武汉市武昌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武昌特产排行榜第一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