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市的特产 山东淄博特产前十名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24 09:28:35

一. 山东省 淄博 沂源县 紫薯粉皮

紫薯粉皮

紫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18种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磷、铁等天然矿物质元素也十分丰富。紫薯粉皮由鲜紫薯直接精制而成,保留下更多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可用于炒、炖、凉拌及火锅等。

二.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山楂

博山山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山楂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的。博山山楂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博山镇是淄博市重要水源地淄河的源头。长期以来,全镇4万多农民靠3 万多亩山地维持着生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上1花、颜春等 20 多家投资农业龙头公司入驻,当地农民顺势成立了有机农产品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 52 个,总投资超过了 4 亿元。

颜春农业发展公司在杨峪村流转山地1500亩,种植有机山楂,每亩地每年给农民700——1200 元的流转金,还招了四五十个村里的农民进厂工作。为了加快发展,带领更多群众致富,公司今年又投资200多万元,建设地下酒庄酒窖,进一步扩大山楂酒的生产规模。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博山山楂”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 山东省 淄博 高青县 桑条

桑条

青城的桑条为高青之,编织成的工艺品,远销日、美、德、韩、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农业总产值114211万元。

四. 山东省 淄博 沂源县 沂源全蝎

沂源全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蝎学名全虫,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在中国约有15种,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蚶蝎,沂蒙全蝎为东亚蚶蝎。全蝎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具有祛湿、通络、消炎、攻毒等功能,主治风湿、半身不遂、皮肤病、各类炎症、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

“蝎精口服液”、“全蝎液生胶囊”、“龙蝎酒”“沂蒙全蝎罐头”等沂源全蝎产品,有效地保持了鲜蝎的营养及医疗功能,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产品已获国家专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南韩、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赞誉。

地域范围

沂源全蝎分布在山东省中部沂蒙山腹地的沂源县境内的南麻镇、土门镇、鲁村镇、徐家庄乡、大张庄镇、燕崖乡、中庄镇、西里镇、东里镇、张家坡镇、石桥乡、悦庄镇和三岔乡等13个乡镇,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地方,有“山东屋脊”之称。地理位置:地处东经117°54′-118°31′,北纬35°55′-36°23′。海拔400-700米。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潮土三大类,地形复杂,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

(2)水文情况:沂源县地势高,无客水过境。沂河、弥河、汶河均发源于境内,形成3条水系,以沂河水系最大。境内有大小河流1530条,其中沂河流经山东、江苏8县市,沂源境内全长84.6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8.1亿立方米,且水质好,pH在7.9-8.2之间,适于人畜饮用。县域内工业企业废水均达标排放。

(3)气候情况:沂源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89天,平均日照时数2660.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20.8毫米。光能资源居全省之首,光照百分率为全国之冠。

(4)人文历史情况:沂源全蝎是沂源县固有野生品种。全蝎入药始见于《蜀本草》,已有1100年历史。由于沂源县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沂源全蝎生长繁殖,故沂源县全蝎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以及人们的滥捕乱捉,野生蝎子的产量已有所下降。县政府从保护自然环境着手,制定出了限制夏季繁殖期捕捉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已取得一些成效。现在,人工养蝎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蝎精口服液”、“全蝎液生胶囊”、“龙蝎酒”、“沂源全蝎罐头”等全蝎产品,有效地保持了鲜蝎的营养及医疗功能,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产品已获国家专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享有赞誉。

五. 山东省 淄博 沂源县 东里大饼

沂源县做大饼的很多,最出名的当属东里何家大饼。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何家的先辈就做大饼,世代相传,形成了现今独享盛誉的东里大饼。因此,深受人们的喜欢和赞誉。凡去东里出差的总不忘带几斤东里大饼回来,除自家吃外,还用来馈赠亲友。招待客人,东里大饼成为稀罕之物。

东里大饼为什么享此盛誉?其实很简单,但也不简单。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和别地的大饼在用料和制作过程方面,都是一样的。它既没有什么独特的秘密配方,也没有什么秘密不传人的工艺;说它不简单,是因为一种商品,在众多同类商品中,在一百几十年的时间里独领-,那是不易之事,必有独到之处,其独到之出是什么么呢?其一是,揉面时间长,不用揣揉而是用木杠子压,一个饼用五斤面,要保证反复揣压十五分钟以上。这样揣出来的面硬,有筋力,做出饼来甜、香、脆、格外好吃;其二是,他们始终保持一斤面只出一斤一两半饼,别地方的出一斤二两,有的出到一斤三两。别小看这一两半两,滴水穿石积少成多,一斤多出一两,一个大饼就多出五两,卖十个大饼就多出五斤,他们不图多赚钱,只求保持东里大饼的质量和信誉;其三是,善于掌握火候。火太旺则外糊里生,火太弱则烤的时间长,并不上色,里外都干,失掉外脆里嫩的特点。所以他们在掌握火候上,充分了运用了自己的经验,决不疏忽和大意;其四是,一百多年来,严格按照前辈传下来大饼制作工艺和方法操作,决不偷工减料,决不简单从事。在多挣钱和保证质量面前,他们首先从保证质量出发,对顾客负责。一百多前来,在众多的同行中始终保持着长盛不衰的榜首地位。

六. 山东省 淄博 周村区 周村丝绸

【周村丝绸】 周村丝绸业自明代中叶开始兴起,到20世纪30年代初已成为山东丝绸工业的中心,

所产丝绸遍销全省,并远销东北、河北、河南、山西、四川、上海和东南亚地区。“桑植满田园,家

家皆养蚕,步步闻机声,户户织绸缎”,这首民谣生动描绘了被誉为“丝绸之乡”的周村桑蚕丝织业

的盛况。1937年后,周村的丝绸业日渐凋零。

解放后,周村丝绸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先后建立了3个丝织厂,1个印染厂及丝绸工业学校和丝绸

研究所,丝绸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新的品种花色不断涌现。1986年,周村生产丝织品1704.03万米,比

1978年增长了近1倍,其中真丝提花产量占全省同类产品产量的一半以上。周村丝绸品种有100多个,

出口品种达20多个,年出口量800万米,创汇2150万美元。周村已被列为全国12个丝绸生产基地之一。

1978年以来,周村丝绸有36项(次)产品分别获国优、部优、省优产品称号。1980年,“月宫牌”

13370真丝和服绸及传统产品天香绢,分别获纺织工业部名牌产品称号。

天香绢其名取自“天姿国色,香风飘渺”的诗句,是桑丝、人造丝交织的大提花织物,经线用1

/20/22D桑蚕丝,纬线用120D粘胶人造丝。绸面呈花地两色,光泽夺目,富丽鲜艳,有大红闪金、

瑰红闪金、瑰红闪银、墨绿闪金、果绿闪银、粉红闪银等多种配色。以经面斜纹为地、大面积鲜艳经

缎为主花,主花镶嵌了满地线条暗花作衬托,外加金银纬花包边,花型饱满,鲜艳突出;暗花隐约含

蓄,明暗相间,层次多变,美观大方。花纹多以各种花鸟、虫草为题材。天香绢经纬密度较大,织纹

细密,质地柔软、滑爽,适宜制做妇女旗袍、棉衣、小儿斗篷等。在黄河流域已成为年青姑娘结婚必

备的嫁衣料和珍贵礼品。现由山东淄博丝织二厂生产,年产量12万米以上,一等品率一直保持在99%

左右。

目前周村丝绸工业的总产值、桑蚕丝、丝织品出口创汇及商品流通额,均占全省丝绸行业的1/3

以上。

七. 山东省 淄博 淄川区 张庄香椿

张庄香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张庄香椿”又称红香椿,素有“黄金蔬菜”之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

张庄地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无霜期225天,降水量750毫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秋凉爽,夏季多雨。淄河、孝妇河、范阳河纵贯南北,山间瀑布成群,溪流清澈,常年流淌。因为远离城镇和工业区,张庄依然保持着难得的田园风光,是山东省著名的生态旅游区。

张庄的野生香椿满山遍野,高山矮丘,溪流水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充溢着香椿特有的芳香。因为昼夜温差大,张庄香椿比普通香椿晚熟10天左右。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张庄香椿的优良品质:芽苔粗壮,呈棕红色,芽叶肥大,脆嫩多汁,香气浓郁,软嫩适口。经科学方法测定,张庄香椿的营养价值优于普通香椿,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是普通水果的数十倍,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还要高。即使经过煎炒、油炸或腌制后,张庄香椿的各种营养成分依然能保留95%以上。

张庄家家户户一直保持着饲养家畜家禽的习惯,禽畜的排泄物成为张庄香椿极好的有机肥料;香椿具有特殊气味,极少滋生病虫害,和其它香椿相比,张庄香椿抗病虫性更强,从不需施用农药。这就从根本上确保了张庄香椿是纯天然的有机食品。

淄川区发挥资源优势,重视发展特色农业,已建成有机香椿芽基地4,000亩。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张庄香椿已初步形成规模产业,带动当地种植户年增收超过2,000元。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农民愈发意识到保护张庄香椿知识产权对于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通过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经营等措施,确保张庄香椿的特有品质,维护市场秩序,塑造张庄香椿统一的市场形象。

2010年4月23日,“张庄香椿”通过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新闻发布会在淄博市淄川区举行,标志着张庄香椿特定的人文价值、资源价值和地域环境价值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山东省政协常委、省工商局副局长蔡福安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求工商行政机关认真做好张庄香椿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保护和管理工作,培育发展更多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进入四月份后,张庄香椿又迎来最佳采摘期,今年的香椿每斤销售价格都在20元以上,最高达到了每斤50元。

八.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淄博美术陶瓷

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术陶瓷的生产方面,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象他们生产的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米釉”,至今仍被各国视为珍品。

建国后,淄博美术陶瓷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造型古朴、装饰新颖,色彩绚丽的独特风格。在釉色的研究方面,成就尤为可观,不仅恢复了早已失传的“雨点釉”、“茶叶米釉”和“云霞釉”,还创造了新的“红金晶釉”、“鸡血红釉”、“金星釉”和几十种黑釉系窑变花釉。

名贵的雨点瓷,又名油滴瓷,在黑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了银白色的小圆点。圆点小如米粒,盛茶时金光闪闪,盛酒则银光熠熠,映日视之,晶莹夺目,曾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茗瓯酒盏叹为不世之珍”之说。雨点釉,在日本称“天目釉”。这种瓷的茶具,是日本茶道中无与伦比的上品。

另一种名贵釉——茶叶末釉,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的无光釉。古人称赞说:“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嫩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最养目。”用这种釉制作的各种文具、瓶、罐,釉色纯正,古朴典雅。

在彩陶绘画方面,近年来有独创性的发展,解决了自古以来乌金釉陶器不能配以彩绘的难题,特别是首创立粉装饰画法,为陶瓷装饰开拓了新的境界。其中,立粉彩陶挂盘最为突出。它是在施了乌金釉的陶坯上,以艺术釉为颜料,用木刻和国画写意相结合的手法进行绘画。在描绘最能传神的细部时,使用特制的工具涂以立粉,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各种色釉经过烧制“窑变”后,由于互相渗透、重叠、扩散,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瑰丽多彩的艺术效果。著名工艺师朱一圭所绘制的直径五十公分的竹鸡大挂盘,在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时,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众、参两院。他们生产的六寸花猫挂盘曾荣获1980年全国陶瓷新产品二等奖。他们还使用这种绘画技法制作出《百鸟之歌》、《春之歌》、《孔雀姑娘》等陶瓷壁画,色彩丰满、别具风格,深受美术界的好评。

淄博刻瓷更是驰名中外,特别是人物肖像刻瓷挂盘,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工艺师马林刻制的《周恩来总理和金日成主席》、《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和王后诗丽吉》挂盘,在邓颖超副委员长出国访问时,分别赠送给朝鲜和泰国领导人。还有他刻制的《东渡》、《周恩来总理》、《马克思》等人物挂盘,也被分别赠送给日本友人和西德马克思纪念馆。冯乃江创作的浮雕瓷挂盘《寒雀图》,荣获1981年轻工部二等奖。

淄博的陶瓷雕塑,在造型和釉色装饰上皆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工艺师陈贻谟的瓷雕《张衡》,被选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国友人。他用浮雕和堆雕相结合的方法,塑制的花釉挂盘《东方巨龙戏明珠》,荣获1980年全国新产品二等奖。此外,各种瓷雕人物、动物,也都是千姿百态,玲珑精巧,深受人们喜爱。

淄博的仿古陶瓷,工艺精湛,古朴逼真,令人称绝。淄博的园林陶瓷,设计新颖、新奇美观,为中国园林艺术添色不少。淄博陶瓷艺人每次应邀出国进行艺术表演,所到之处,观众无不叹为观止。1980年,淄博陶瓷在日本和大阪展出时,日本陶瓷专家称赞道:“从雨点瓷到现代陶瓷艺术,淄博可以说是巧匠辈出,佳作如林。”

九. 山东省 淄博 周村区 五香羊肉

五香羊肉是周村地方名吃,迄今有近百年历史。其他地方的羊肉多是煮汤来吃,食者主要贪恋羊汤的浓香,例如单县羊汤,但周村五香羊肉不同,它是单独卖的,就像烧鸡一般,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与豆腐一起煮汤,叫羊肉炖豆腐,两种吃法都有独特的香味。



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精瘦羊肉和生鸡切成块状,加入南酒(黄酒)、花椒、卤水、姜片、稍量酱油、食盐,用急火烧熟,冷冻后即成。远闻清香,近闻不膻,味美清口,咸淡适中,不仅是老少咸宜的肉食品,且营养丰富,同时也是风味独特的冬令上等酒肴。



在周村,做五香羊肉最正宗的地方是下河,只有早上才有得买,是周村人民上好得早餐佳肴,到上午10点钟之后想买到羊肉已经不容易了。在淄博,其他区县的人都没有口福每天享受五香羊肉,属于正宗的周村制造。

十. 山东省 淄博 桓台县 白莲藕

白莲藕是马踏湖中之冠。全湖有藕田近 4000 亩,白莲藕是春暖后植秧,六七月作藕,这时的藕当地人俗称“新藕”,它洁白如玉,鲜嫩甜脆。采片荷叶把藕包好,轻捶击碎,拌些白糖,吃起来爽心甜脆。冬季藕完全成熟,这时藕内含淀粉、蛋白高,还有糖、脂肪以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是上等蔬菜。因所开的莲花是白色,故称“白莲藕”。

山东淄博十大特产排名山东淄博特产前十名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