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当地特产 到黑龙江省必买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6 02:44:18

一.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人参

镜泊湖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森林植被,植被,给中草药植物的滋生,提供了优异的的条件。黄芪、贝母、党参、刺五加等名贵药材比比皆是;最有名气的是人参。它可谓中草药之冠,居"东北三宝"之首。

人参主根的上部,圆得好象人头,支根叉开成"八"字形,犹如人的胳膊和腿,类似人体,故称人参,土名叫"棒槌"。属于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手,主要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体里。株高可达六厘米,叶为掌状复叶,轮生在茎的项端。第一年生一个叶柄,三个复叶,叫"三花";两年后生五个复叶,如伸开的手掌,叫"巴掌";第四年开花,为伞状花序,开在茎的顶部,呈淡绿色;果实是红色球状,犹如一团红玛瑙,直到第七年,长出六个"巴掌",也叫"六品叶"。人参每年夏季开花,秋季果实成熟,山参的种子落地,需要二十至二十二个月才能发芽,经过四十到五十年的时间,才能长到一两重。一两山参的价格比一两黄金还贵。所以,人们常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按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算)。

上山挖参,叫"放山",也叫"采宝"。从前,镜泊山区的"放山"人,一般都结成伙,采参时,每人间隔三米左右,列成横队,用"索拨棍"拨拉草丛,仔细寻找。当有人发现人参时,立即高喊:"棒槌!"伙伴们马上应一声:"快当!"便函迅速地跑过来,先用一条两头拴铜线的红线把人参茎拴上,然后,铲去周围的杂草,用木器掘出土,再用竹签慢慢剔除根须音的余土,一直挖到三尺多深,才能托出一个完整的人参。

关于人参,镜泊湖一带民间淬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有的说:人参是一个带着红兜肚的胖娃娃;有的说,人参是一个头簪红花身穿绿袄的小姑娘;还有的说,人参化成了一位银须飘洒的老翁......他们都是善良和正义的化身,为穷人解脱苦难。对人参的药物作用,人们也给它披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说吃了人参能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等等。人参的确是一种极为名贵的药材。

我国最早发现人参的药物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名医扁鹊对人参的药性、疗效就有所了解;明代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人参能补五脏,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可轻身延寿。到了近代,据一些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人参中含有:人参甙,有刺激中脑、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可促进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还含有糖6甙类、人参单宁等,对刺激内分泌系统,降低血糖都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近几年来,它已经成为治疗各种癌症的良药,也是宇宙飞行保健的佳品之一。

人参应用的范围广,价值高,生长的却极为缓慢,再加上不断的采挖,山参就越来越少了(现在每年全国只产几千两)。我国早在三百年前,便开始了人工栽培,人们把这种人参叫园参。镜泊山区的参园很多,给湖光山色增添了不少光彩。

二. 黑龙江省 绥化 海伦 海伦大豆

海伦大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伦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大豆产区,年产优质高油、高蛋白、小粒大豆30多万吨。大豆数量多、品质好,备受全国各地客商青睐。

海伦市自开垦以来就大面积种植大豆,历史悠久,技术储备丰富。全市农民在“柯三”栽培、“六统一分”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柯作两深松、三肥分层施,包衣精良播、灭虫精细管”的亩产达二百公斤的国内领先的栽培模式。在良种的选择上,海伦市逐步完善了“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等“四化一供”的体系,实现了三年一供的要求,选用了脂肪含量在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东农四三四”,和“农垦十八”等高油大豆的品种,优质品率达到百分百。

大豆种植区域全市划分为三大经济区:南部为蛋白大豆经济区、中部为高油脂大豆经济区、北部为芽豆经济区,千亩以上连片地块多达四百多块,最大连片面积为万亩以上,全市建立了二十三个大豆科技示范区,总面积为七千五百亩……目前海伦已开出发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经科学检测,海伦生产的“松北王”大豆为高油脂、高蛋白、非转基因的“金豆”。油脂含量达到百分之二十二以上,蛋白质含量为百分之四十六,以上两项指标均高于欧美大豆两个百分点,且含有丰富的无机盐亚油酸、卵磷脂和异黄酮等多种有效生理活性成分系非转基因大豆,足以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生产国相媲美,敢叫板任何国家的洋大豆,敢与“洋大豆”掰手腕。掰倒“洋大豆”贵在降低生产成本,使“洋大豆”不占质量优势的同时再失去价位的优势。经测算,海伦大豆直接生产成本为一点一元/公斤,比美国低零点三五元/公斤,市场前景广阔,“松北王”牌大豆已成为中国大豆的知名品牌,成为与欧美转基因大豆抗衡的一张王牌。

目前,海伦相继争取到了国家高油大豆示范基地五十万亩和国家、省“两高”大豆基地项目一百万亩,成为农业部确定的唯一全国大豆振兴计划高油大豆示范县。海伦现已承担了国家的大豆丰收计划、国家高油大豆示范县建设等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成为国家优质大豆生产基地,被农业部授予“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之美誉,扛起了全国大豆振兴计划的大旗。

三. 黑龙江省 绥化 庆安 庆安大米酒

庆安大米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庆安大米酒选用黑龙江省庆安县绿色食品基地生产优质红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秉承传统酿造工艺精华,结合现代高新技术,酿制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系列白酒。产品远销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上海、北京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庆安大米酒

庆安酒业协会

12344729

白酒

四. 黑龙江省 鸡西 麻山区 云耳

云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又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

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光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种。

云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无色透明,是由许多横隔膜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它是云耳分解和吸取养分的营养器官。子实体是食用部分,它是云耳的繁殖器官。子实体初生时为杯状或豆粒状,逐渐长大后变成波浪式的叶片状或耳状。

许多耳片聚集在一起呈菊花状。新鲜的子实体半透明,胶质,富有弹性,直径一般为4-6厘米,大者可达10-12厘米,干燥后急剧收缩成角质,且硬而脆。子实体有背腹面之分,背面(贴耳木的一面)凸起,呈暗青灰色,密生许多柔软短绒毛(这种毛的特性在木耳分类上非常重要),这种毛不产生担孢子。腹面下凹,表面平滑或有脉络状皱纹,呈深褐色或茶色,成熟时表面密生排列整齐的担孢子。

在显横镜下观察,担孢子呈肾形,大小为9-14×5-6μm,无色透明,许多担孢子聚集在一起呈白粉状。子实体干燥后,体积强烈收缩,担孢子像一层白霜粘附在它的腹面。当干燥的云耳吸水膨胀后,即会恢复其原来新鲜时的舒展状态。

五. 黑龙江省 大庆 让胡路区 柴胡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并有附图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图,以及《本草纲目》的竹叶柴胡图,《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的柴胡图,均为柴胡属植物。对照以上本草所载产地、分布及植物形态,主要种类应为柴胡和狭叶柴胡。

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saikosapoins a、 b、 c、 d四种),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油(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此外,尚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山萘苷、葡萄糖、氨基酸等。

六.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裕 鹿

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生哺乳动物,属反刍类。世界上共有四十几种鹿,我国就有二十多种,分布很广,但分布最多的是新疆、内蒙、东北等地。镜泊湖周围森林里生栖的主要是珍贵的梅花鹿。

镜泊湖林区,群山起伏,柞树成林,有充足的水源和丰盛的饲草,是天然牧场。除了野生鹿外,一些林场、农场、农村都有养鹿场。

梅花鹿,是一种体态清秀,性情温柔的动物,全身长着鲜艳的红褐色短毛,身体两侧布满梅花似的白色斑点。母鹿体重约七十公斤左右,高九十公分左右,无角;公鹿体重约一百二十公斤左右,高一米左右,头上长着枝杈般左右对称的长角。鹿胆小易惊,奔跑极快,人称"草上飞"。

我国自古就有"鹿身百宝"之说,养鹿的主要目的在于取鹿茸。鹿茸是名贵的药材,它与人参、貂皮被誉为"东北三宝"。

长角,是公鹿的第二性征。公鹿在出生后的第十三至十四个月间,开始长角;每年三、四月开始脱掉老化的角质花盘,再逐渐隆起一对嫩角,这种未骨化的角,即是著名的鹿茸。

鹿茸,是由茸根、主干和数个侧枝构成的。其外皮生有一层纤维茸毛,象天鹅绒似的好盾;内部是结缔、软骨组织,有血管和神分布,为肉红色,也有杏黄色的,象一丛晶莹美丽的珊瑚。每年从清明开始,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以锯头茬茸角了。锯下的茸角经过煮炸加工,就是宝贵的鹿茸。

鹿茸做为药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药书记载,鹿茸有"滋阴养血,补精壮阳"的功能。经过医学实践证明,鹿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它命、钙、镁、荷尔蒙等,它有生津补髓、益气助阳的效用;可促进人体发育。还能治疗劳伤瘦弱、目暗、妇女病等。制成的鹿茸精,含有大量的激素和磷的复合体,可以治疗心脏病、低血压、慢性关节炎、严重化脓外伤等病症。

此外,鹿血、鹿角、鹿心、鹿筋、鹿尾、鹿鞭、鹿胎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都是滋补强身的珍品。鹿肉含有高蛋白和低脂肪,是高级食品:鹿皮也制造高级皮革。鹿的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极高。

七. 黑龙江省 黑河 爱辉区 黑河马

【种质原产地】 黑龙江省爱辉县

【主产区与分布】 产于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沿岸。主要分布在以黑河市,呼玛、爱辉、孙吴、逊克、嘉荫等县。

【形成历史】

黑河马是在索伦马和蒙古马的基础上,多次引入外来品种杂交,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兼用型新品种。据《龙沙纪要》和《爱辉县志》记载,早在十七世纪以前,黑河马产区为索伦人领地,养有大量索伦马。十七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为加强防御力量,曾多次调入骑兵,而带入大量蒙古马。1820年以后,由于屯垦和森林的采伐,特别是随着金矿的开采,又输入大量蒙古马。1937-1939年间,又由海拉尔和洮兰等地几次购入蒙古马,因而蒙古马是形成黑河马的主要基础。1908年以前,黑龙江东部的我国居民与俄国人杂居,马匹血统也有交流,产区居民经常用木拌子换取或购买俄国人的马匹。庚子之役帝俄骑兵入侵,战后将部分马匹卖给当地居民。1911-1930年,允许沿江中俄居民之间贸易,购入大量俄国马。十月革命时,很多苏联侨民迁入黑河地区沿江一带,带入一批质量很好的奥尔洛夫和少量重挽马,后来有些苏侨迁居哈尔滨等地,将马匹卖给当地正业主和居民。这些俄国马长期与当地马杂交,对黑河马的形成打下了基础。1937-1939年,由伪满克山种马场调入盎格鲁诺尔曼及其0公马,在爱辉县设四处配种站。1938年设立省立黑河种畜场,至1940年共有种公马16匹,其中盎格鲁阿拉伯2匹,盎格鲁诺曼4匹,盎格鲁诺尔曼0和贝尔修伦010匹,先后在爱辉、逊克和孙吴等地设配种站。这些马匹对黑河马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1950年在当地建立四处配种站,配备12匹当地优良公马,并在广大农村选留民间的种公马,开展黑河马的自群繁育工作。1955年建立黑河马繁育基地--北方马场,对黑河马进行有计划的选育工作,向农村推广大量优良种马。1963年黑龙江省和黑河地区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黑河马进行了全面调查,认为黑河马已到达品种标准要求,成为新品种。

【品种优缺点】 体型较大,役力较强,持久力好,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黑河马比较晚熟。

八. 黑龙江省 黑河 逊克 酒心糖

酒心糖

酒心糖属于砂壳糖一类的制品,它是把糖浆注模后,在粉模的周围结成一层砂性晶壳而成型,故其外型是随着粉末的形状而定的,常见的是圆头型,因为圆头型在制粉末和注模等操作上躺方便。再在内灌高浓度的曲酒。酒心糖颗粒宜小,以便于整粒进口食用,否则糖粒太大,咬破时,酒液流出,导致玷污衣物。酒糖包装多用纸盒,盒内装垫以纸屑,可避免糖粒互相碰撞而破裂。

九. 黑龙江省 黑河 嫩江县 嫩江芸豆

嫩江芸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嫩江芸豆

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芸豆是一种可以使用的豆科植物,学名菜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以嫩荚或种子作鲜菜,也可加工制罐、腌渍、冷冻与干制。

嫩江县位于世界著名三大黑土带之一,杂粮资源较为丰富,种植面积约63万亩,年产约12.5万吨。

十. 黑龙江省 绥化 绥棱 沙棘果

沙棘果

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aerhamnoidesI的果实,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沙棘根系发达,并有着生固氮根瘤的特性。极具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因此被作为防风固沙、保水保土、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已在全国许多地区推广种植。现分布于我国19个省、区,总面积约有120万公顷。凡经沙棘覆盖的土地,地表径流减少80%,表土流失减少75%,风蚀减少85%。栽植沙棘,会取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沙棘果每百克含蛋白质10.5克,脂肪6.8克,糖20克,有机酸3-4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百克沙棘果中含维生素C高达800-850毫克,最高的可达2100毫克,大约相当于山植的20倍,葡萄的200倍,鸭梨的500倍,苹果的1000倍。含维生素E15-220毫克,胡萝卜素的含量相当于豆油的20-30倍。故而有“维生素主库”之称。含有脂肪11%,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含糖7.5%-10%,含酸3%-5%。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沙棘种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黑龙江各个地方特产黑龙江主要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