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山有什么特产 太行山区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03 15:10:21

一.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上南烧肉

上南烧肉

上南烧肉产地为雅瑶上南云蓼墟,故又名云蓼烧肉,始制于1965年。以皮脆肉爽、色香味俱全而赢得众多顾客。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烧肉店一开市就被抢购一空,连广州、佛山等地也有不少食客电话订购,更有港澳同胞回乡归程时带回去馈赠亲友。上南烧肉享此盛名,关键在于烧制方法独特,调味将五香粉、糖、盐等味料均匀擦抹在光猪身上,腌制半小时左右,此时再在光猪身上扎小洞,让味料均匀分布于皮下的深浅部位;接着,将光猪吊在用柴烧红的焗炉上,保持炉温70°C,烤90分钟后即可取出,美味的上南烧肉就此烧制完成。

二.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紫苏炒田螺

武鸣人久远之前就有吃田螺放紫苏的习惯。说是端午节期间,吃紫苏田螺可以驱风散寒解毒,小孩子过夏天不会长疮毒。田螺脆嫩,紫苏香味独特,又有驱寒发汗药用效果,是武鸣农家一道通常至爱的美味。

食品原料

田螺,紫苏叶、沙茶酱、蒜茸、豆豉等少量。

制作工艺

1、烧红镬,放油,把蒜茸、紫苏叶、沙茶酱、豆豉等倒入镬中,爆香。

2、加入田螺不停地炒,溅入滚水,用精盐调味,炒至熟透。

3、勾芡加包尾油、麻油和匀上碟。

营养价值:

田螺:1. 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2. 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

紫苏: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三. 宁夏 中卫 沙坡头区 南长滩大枣

南长滩大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长滩大枣

具有抗变态反应、保肝、增加肌力、镇静、催眠和降压的作用。

当地栽培大枣历史悠久,清朝乾隆年间,时任中卫知县的黄恩锡在其《中卫竹枝词》中写道,“亲串相遺各用情,年年果实喜秋成。永康酒枣连瓶送,蒸枣枣园夙擅名”,在《春行杂咏》中写道“春行缓辔随骢马,一路看山到枣园”,真实的描绘了200多年前卫宁平原栽培枣树以及枣果加工的繁荣景象。据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有枣、梨、桃、沙果、秋子、苹果、桑葚、葡萄、杏、沙枣和枸杞。民国时期以枣、梨、杏、沙果、秋子、葡萄和枸杞为主品种,成种面积亦大”,“民国年间,永康、徐庄、枣林、沙滩、南长滩、蔡桥、新墩等地枣园、枸杞园、沙果园分布较多,红枣、枸杞、长把梨、香水梨遐迩闻名”。 2008年10月,中卫香山乡南长滩村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宁夏首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几年来中卫市在每年四月举办中卫市梨花节,千棵古树万朵梨花竞相绽放,花团锦簇、十里飘香,引得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地域范围

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中卫市香山乡等1个乡镇8个行政村组。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4°17'00″-106°10'00″、北纬36°09'00″-37°43'00″。区域生产面积5500公顷,年产量1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南长滩大枣果实大,呈椭圆形或近圆形。果肩圆,略耸起,梗洼中深广,果顶平,果面平整,有光泽。果皮深红色,果点褐色,圆形。平均果重18.5g,最大果重30g。 2、内在的品质特征:总糖71.2-76.8%,总酸0.72-0.77%。 3、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5013-2006)标准; 食品污染物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标准; 农药残留量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标准; 产品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干制红枣》(GB/T 5835-2009)标准。

四.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栖柽茭白

“栖柽茭白”经过近十年的提纯、复壮,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品质,与江苏无锡、上海青浦茭白相比较,具有茎杆粗壮、产肉率高、壳薄肉嫩、光滑洁白、口感柔软、细腻甜润等特点。

“栖柽茭白”的营养丰富,每100克茭白含粗蛋白21.75—23.35克,脂肪0.63—0.66克,维生素C685—720毫克,还原糖9.16—9.44克,氨基酸11.26—12.69克,茭白含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栖柽茭白”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食疗本草》、《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记载,茭白能治疗多种疾病。在《食疗本草》中记载茭白“利五脏邪气,酒糟面赤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加盐醋煮食之”。《本草拾遗》对茭白的药用也作了描述,茭白能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消酒毒。《本草纲目》认为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的功能。

“栖柽茭白”以优良的品种,上乘的质量,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深受百姓的下,成为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是水生菜中的珍品。“栖柽茭白”在一九九八年被嘉兴市政府命名为“茭白之乡”,同年又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为适应茭白产业发展需要,凤桥镇党委、政府在全镇开展“栖柽茭白”无公害工程,并向绿色食品发展,真正形成一大特色产业,使“栖柽茭白”久闻天下,盛销不衰。

五.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猫头笋

南北湖周围群山均产山笋,具有色褐、壳薄、肉白、瘤紫、支粗、味甘等特色,尤以邵湾产的春笋,笋形粗壮,状似猫头,名"猫头笋"。且一年四季都可品尝鲜笋的滋味,春有春笋,冬有冬笋,夏秋有鞭笋。嘉兴、上海等地知南北湖山笋味美,年年都有人专程前来收购贩卖。

六. 宁夏 中卫 沙坡头区 南长滩软梨子

南长滩软梨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长滩软梨子

软梨子又名软儿梨、香水梨、消梨,种植历史悠久,属于中卫南长滩“三宝”之一。

软梨子在中卫种植历史悠久。据《中卫县志》记载,明朝弘治年间梨树在中卫就有栽培,历史不下六百年。据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有枣、梨、桃、沙果、秋子、苹果、桑葚、葡萄、杏、沙枣和枸杞”“民国年间,永康、徐庄、枣林、沙滩、南长滩、蔡桥、新墩等地枣园、枸杞园、沙果园分布较多,红枣、枸杞、长把梨、香水梨遐迩闻名”。目前香山乡南长滩产区还留存350年以上的古树。2008年12月,中卫香山乡南长滩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宁夏首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据专家考证,此地梨树、枣树系成吉思汗灭西夏后拓跋氏的幸存者到此避难时所种。树龄已达三五百年,最大的树3人合抱不过来,树冠达300平方米。

地域范围

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中卫市香山乡等1个乡镇8个行政村组。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4°17'00″-106°10'00″、北纬36°09'00″-37°43'00″。区域生产面积3000公顷,年产量9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南长滩软梨子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125克左右。鲜梨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皮较厚,若藏至冬季冻成黑色“冰球”,融化后果肉则成一包香水,食用时撕破表皮,吸吮果肉,其味如甘露。 2、内在的品质特征:软梨子可鲜食,果肉硬,味道酸涩,但冷冻后更美味,其性凉、味甘、微酸,具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之功效。可溶性固形 物15.6%-16.4%、维生素C 0.87-0.93mg/100g、酸0.35%-0.59%。 3、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5013-2006)标准; 食品污染物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标准; 农药残留量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标准; 产品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鲜梨》(GB/T 10650-2008)标准。

七. 广西 北海 合浦县 莲南萝卜干

合浦县常乐镇有一因产萝卜而扬名两广、港澳等地区的“萝卜村”——莲南村,其腌制的萝卜干色黄质脆、风味独特而大受客商的青睐,远销广东、海南、香港等地。村民仅此项年总收入达13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270多元。( 北海)

八. 广西 南宁 武鸣区 武鸣龙眼

武鸣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

武鸣地处亚热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发展龙眼生产。武鸣县龙眼生产历史悠久,有关资料表明,该县罗波镇秀山屯现尚有原始龙眼树60多亩,其中200年以上树龄有11棵。在房前屋后种植龙眼已成为当地人的习惯。

特殊的气候促使这一亚热带水果正常生长持果,形成该县独特的龙眼产业。该县龙眼以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享誉全国,主要销往广东、福建、香港、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年销量达3万吨以上。近几年来,该县十分重视龙眼生产,并将其作为特色品牌经济来发展,当作富民富县的工程来抓。龙眼种植遍布全县16个乡镇,2002年,该县龙眼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产量达6.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目前,该县龙眼已占全县水果产量的1/4,占广西全区产量的1/8。

2000年11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武鸣县“灵水”牌龙眼商标成功注册。

九.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南胜麻枣

平和南胜麻枣

十. 甘肃省 张掖 临泽 张掖南酒

相传张掖郡建立之后,中原文化相继传入河西,酿酒技术也随之而来。明代诗人刘宽在他所著的《河西赋》中对张掖南酒有这样的赞美:“嘉禾涌曲泉,有酒如混”。张掖南酒系采用白酒为坯制的酒基,加入定量的糯米,以药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它的酿造工艺流程与驰名中外的绍兴黄酒基本相同。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川乌、陈皮、大芋、砂仁、当归、红花、桃仁、官桂、山甲、五加皮、地骨、何首乌等四十余中草药,但在饮用时没有药味。
太行山必买的十大特产南太行最好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