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至县有啥特产 乐至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8 06:43:56

一. 陕西省 西安 周至县 周至醪糟

又叫糯米酒、江米酒、米酒、酒酿、甜酒等等。醪糟的多种叫法说明它是一种遍布辽阔地域的低度酒,可又没有什么地方真把它当作酒来看。
醪糟大概是最受欢迎的酒类之一,虽然沾着酒字,有的人甚至还会喝醉,自古到今却从来没有针对醪糟的禁酒令。习惯上也不像酒那样说:“喝酒”,而是很轻松地:“来一碗醪糟”。
没有考据过醪糟的发展史,估计跟其它酒的发现途径差不多,天热时,米饭于不经意中因发酵而变成一种很好喝的饮料,从而成为后来有意识制造的酒,醪糟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是必须用糯米才能得到最佳效果的酒。
做醪糟的原料简单:清水、糯米和酒药。做法也不复杂:把糯米蒸到约7、8分熟,待凉得差不多,撒上酒药并拌匀,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任其自然发酵就成了。
目前,我县有醪糟系列产品10多种,著名的品牌有喜仙和喜神。


二. 四川省 眉山 青神县 四川凉面

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凉面吃法多样:(1)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盖凉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2)鸡丝凉面,基本制法同绿豆芽凉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后撕成的鸡丝;(3)三丝凉面,面上加熟鸡丝、火腿丝、猪肉丝。

三.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剑兰春茶叶

剑兰春茶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剑兰春茶叶”产自东至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该场拥有生态茶园1.9万亩,产品销往全国12个省、市。

四. 四川省 资阳 乐至县 乐至黑山羊

乐至黑山羊是本地羊,清道光年间的《乐至县志》载:“帷黑山羊,纯黑味美,不膻。”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的肉、皮兼用型地方山羊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体格大、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及产肉性能好等优良特性。


目前,全县山羊存栏41万只,其中:黑山羊31万只,比1993年增长4.5倍;出栏商品肉羊65万只,其中:黑山羊48.5万只,比1993年增长15倍。已向省内外19个县(市)提供优质母羊1.6万只 。


乐至县山羊存、出栏递增速度位于全省之首。目前,全县养羊产值达1亿元。生产的商品肉羊远销东南沿海城市。1996年以来,乐至县先后被列为省级优质肉羊产业化建设示范县,省级优质肉羊生产综合技术推广项目县,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县。乐至养羊业已经成为乐至县的特色产业。

五. 陕西省 西安 周至县 秦岭香菇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六. 四川省 攀枝花市 西区 四川贡米


贡米,在攀枝花亦称御膳米、有色米,这是因为米易的贡米形具五色,故而名之,是历代专供皇宫用米中的佼佼者。贡米由于受气候和土坡等条件的限制,产地较少,产量亦较低,故历代都视其为稻中珍品。据米易地方史料记载,皇帝每年都责分地方官派专人负责监种、监收,岁岁进贡。

米易产贡米历史久远,其中尤数该地区坊田乡贡米最出名。近年来,科研人员在优选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一批不同色泽、不同熟期的籼糯新品种。经华西医科大学鉴定:米易贡米具有高营养、多功能的特点。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铁等含量均高于普通稻米,具有健脾暖胃、明目活血、降火生津、颐颜护容、乌发长寿等功能,是理想的滋补佳品。

米易贡米有黑、红、绿、紫、白等多种颜色,玲珑精致,色泽光洁,珠圆玉润,由此,人们还赋予了它“黑珍珠”、“补血米”、“长寿米”、“喜米”等美称。

七.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莺宿

莺宿,属青梅类,原产日本。果实短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9.2克;果皮绿色,阳面偶有小块红晕;果肉浅橙黄色,质细密,柔软,汁中多,味酸,具浓香;可溶性固形物6.5%,总酸理4.8%;核较小,果实可食率90.1%,成熟期6月中下旬。

八. 四川省 资阳 乐至县 乐至桂林豆瓣

乐至桂林豆瓣,是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中天镇的著名,以本地产上等优质海椒为原料,辅以蚕豆、菜油等,采用传统工艺酿制成的“桂林豆瓣”畅销不衰,是居家食用、馈赠亲友之佳品。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的中天镇桂林场,以酿造豆瓣闻名,现有“兴鹏”、“四通”等数十家酿造厂生产豆瓣。乐至盛产海椒,以本地产上等优质海椒为原料,辅以蚕豆、菜油等,采用传统工艺酿制成的“桂林豆瓣”畅销不衰,是居家食用、馈赠亲友之佳品。zQQ

九.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东流水牛

【种质原产地】 安徽省沿江滨湖地区东至县

【主产区与分布】 安徽省沿江丘陵地区

【被毛颜色】 被毛以青灰色为主,黑褐色次之,白色极少,颈下胸前有月牙形白色“颈带”

【体型特征】 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紧凑,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前躯硕壮,后躯欠佳

【头部特征】 头大小适中,公牛头较粗,母牛清秀略长,眼圆大有神,口宽大

【角型特征】 公牛角粗而长,角根粗方,稍向外上弯;母牛角稍细短,向内上弯

【颈部特征】 公牛颈粗短,母牛略细长,在颈下和胸前各有一条月牙状的白环

【肩部特征】 肩峰宽厚明显

【胸部特征】 前胸宽广,肌肉发达

【腹部特征】 腹部圆大

【背腰特征】 背腰平直

【尻部特征】 后躯肌肉欠丰满,尻斜,尾粗短,不过飞节,母牛乳房发育正常

【四肢特征】 前肢正直,后肢飞节略呈“X”状,骨骼粗大

【蹄部特征】 蹄大而圆,蹄质坚硬,蹄壳黑色

十. 四川省 成都 邛崃 邛酒

邛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邛酒

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卧龙镇、宝林镇、桑园镇、固驿镇、前进镇、高埂镇、平乐镇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四川省邛崃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邛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邛府〔2012〕30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183/T001-2010《邛酒》

邛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象和范围包括,分布于邛崃南河两岸的临邛、卧龙、宝林、桑园、固驿、前进、高埂和平乐8个乡镇生产的纯酿、固态发酵的38度以上的瓶装浓香型白酒。邛酒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将提高“邛酒”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酒业已成为邛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市有各类白酒生产企业168家,拥有固定资产20多亿元,年产量达25万吨,产量达到川酒的20%。下一步,邛崃将制定《邛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以有效保护邛酒地理标志产品,规范邛酒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和管理,保持“邛酒”的质量和特色。

一、原辅料

1.高粱:产自四川和东北三省,质量符合国家关于高粱的标准规定。

2.大米:产自邛崃市,质量符合国家关于大米的标准规定。

3.糯米:产自邛崃市,质量符合国家关于糯米的标准规定。

4.小麦:产自邛崃市,质量符合国家关于小麦的标准规定。

5.玉米:产自邛崃市,质量符合国家关于玉米的标准规定。

6.谷壳:新鲜的粳米谷壳,色泽谷黄色,无霉烂和异杂味。

7.酿造用水:取自保护区域内的地下水、山泉水和南河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相关规定。

二、生产工艺

原料→粉碎→配料→拌和→装甑→蒸馏→量质取酒→分级贮存→勾兑调味→鉴评→产品。

三、生产关键控制点

1.原料配比: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辅料使用当年产新鲜的粳米谷壳。

2.大曲:邛酒生产使用中温曲(制曲温度45℃至55℃)、中高温曲(制曲温度55℃至60℃),且曲药储存期不得少于3个月。

3.发酵:采用泥池发酵,窖龄不低于10年。从酒醅入池封窖发酵到下一次开窖起糟取酒的时间,不得低于60天。冷季,糟醅入窖温度控制在16℃至18℃;热季,入窖温度控制略低于地温1℃至2℃。

4.蒸馏:缓火(汽)流酒,大火(汽)蒸粮。流酒温度应控制在25℃至30℃,流酒速度控制在2.0至2.5㎏/分钟;盖盘至出甑时间要求大于或等于50分钟,从上甑到下甑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左右。

5.摘酒:摘取酒头0.5千克,边尝边摘,量质摘酒,按质并坛,以“花酒”断尾,大汽追尾。入库酒的酒精含量在60%vol以上。

6.贮存:邛酒基酒在陶坛贮存时间不得少于2年。

7.禁止性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 高度酒41%vol~68%vol 低度酒38%vol~40%vol

色泽和外观 无色或微黄,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香气 具有幽雅的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具有幽雅的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

口味 酒体醇厚饱满,绵甜柔和,酒味全面,余味爽净 酒体醇和丰满,绵甜柔顺,酒味全面,余味爽净

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41%vol ~68%vol 38%vol~40%vol

总 酸(以乙酸计)

/ (g/L) ≥ 0.50 0.40

总 酯(以1

计)/ (g/L)≥ 2.00 1.50

己酸乙酯/(g/L) 1.30~2.80 0.80~2.20

固形物

/(g/L)≤ 0.40 0.7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乐至十大必买特产四川乐至县石佛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