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特产专题 辽宁朝阳十大著名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8 03:44:36

一.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绢花

北京绢花,古时称“头饰花”,源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贵妃左鬓角上有块伤疤,每天都要让宫女们采摘鲜花戴在鬓角上。但是,到了冬天,鲜花调谢。一个心灵手巧的宫女用棱、绸作成假花献给贵妃。后来,这种“头饰花”传到民间,盛行一时,逐步发展成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绢花”。

北京绢花以造型优美,做工精细,色泽悦目,谐调、柔润,形象逼真而名扬中外。清代,北京著名艺人制作的绢花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如今品种已由原来的几十种发展到2000多种,有戏剧花、花纤、花篮、盆景等。

二.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蓝莓

凌源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凌源蓝莓是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的。凌源市宏达悦牛农业科技生态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反季蓝莓生产基地。凌源蓝莓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凌源县志》记载,乾隆时期在塔子沟(今凌源市)瓦房店乡黄金川山上已有野生蓝莓生长的历史。地方百姓也把这种水果称之为“蓝梅果”。因其产于凌源,被人们习惯性称为 “凌源蓝莓”。

2011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凌源市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由朝阳宏达企业集团出资,以旗下子公司辽宁宏达悦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与国內五所农科院校技术合作组成专家团队,经过对塔子沟(今凌源市)一种野生小灌木蓝莓进行筛选,利用组织培养繁殖速度快,能保持品种特性,具有脱毒效果的科技手段,在世界闻名的“红山文化”故里,凌源市瓦房店,培育出了高品质的高档水果“凌源蓝莓”。 并建成了“凌源蓝莓”产业园区1000余亩,农业总产值增加1个亿,农民收入增加6千万。

凌源蓝莓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越橘”、“北陆”、“喜来”。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450m至1150m,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层厚度≥30cm,有机质含量≥1.2%,土壤pH值4.0至6.5。

三、栽培管理

1.育苗:扦插及组织培养。

2.定植:露地4月上旬至5月上旬;温室2月上旬至3月下旬或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

3.施肥与管理: 每年腐熟有机肥≥5000kg/667㎡(亩)。

4.整形修剪: 丛状树形,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相结合。

5.管护:对野生越橘及时疏枝,定期对老树平茬更新。

6.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3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实全蓝色、果蒂无红青色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皮厚,果粉白色浓厚,果肉细腻,果香浓郁。果实单果重≥3g。

凌源蓝莓

辽宁省凌源市现辖行政区域

凌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凌源蓝莓”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地域范围划分的函》,凌政函〔2013〕21号

辽宁宏达悦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HYN01~2-2013《凌源蓝莓》

三. 辽宁省 朝阳市 朝阳县 纸皮核桃

核桃又名胡桃,久有“木本油料王”之称,它在辽宁已有近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辽南、辽西均有分布,而以朝阳、绥中、复县为多。辽宁栽培的核桃品种甚多,其中最负盛名的薄皮核桃,其特点是薄壳光滑,种仁易取,出仁率高达50%,近年选育而成的“辽核一号”“辽核二号”“辽核三号”等新种薄皮核桃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壳薄如纸,指捏即破,故称纸皮核桃。纸皮核桃出仁率高达65%以上,核仁出油率达50%,核桃味美而营养丰富,即可生食,又可炒食,也可榨油或配制各种糕点和糖果,核桃木质坚硬,纹理秀丽,为工业器械用材;核果壳可制活性炭,树皮、果皮可提炼栲胶,核桃油是高级食油和工业用油。

四. 辽宁省 朝阳市 建平县 建平陶瓷

建平有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县境内矿藏富集,瓷土、硅石、硅灰石、紫叶石,膨润土、高岭土等陶瓷坯体所需原料可100%就地解决。可是,虽拥有富源,多年来这里的陶瓷业却没能做大做强。03年,经过考察论证,他们认识到,兴建工业园区,不但可以引来域外资金和客商,更可以引来先进技术和高新产业。思路决定出路,从2003年8月6日开始,园区“三通一平”等举全县之力的基础设施大会战正式打响,到去年10月园区正式竣工剪彩,一年多的时间里,会战规模之大,人力、车辆动用之多,全县上下干劲之足,均开历史之先河。

建平县境内山脉纵横,非金属矿藏十分丰富,现已大量开采利用的有瓷土、硅灰石、硅石、长石、紫叶石、膨润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非常适合作建筑陶瓷原料。

五. 辽宁省 朝阳市 凌源市 凌源豆包

粘豆包。凌源人风俗习惯过了腊八是推大碾子,然后淘米压面蒸干粮。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实际还早着哩。不预备下米面,不蒸出豆包来一般还轮不到杀年猪的。

谷子、黍子脱皮剩米放现在是很容易的事,粮米加工房电机一转,米糠自动分离。可是三十多年前却没这么筒单,老费事老累喽。人们几家几户插伙互相帮忙,推大石碾子,用来串掉谷子黍子的糠皮,用手摇扇车或直接用簸箕颠,借着产生的风使米、糠分离。

选在腊月当然是秋后收获到粮食,另外一种原因是得天时,借冷冻干燥条件脱谷子皮容易些。天冷人可不冷啊!因为几个人推石碾子,一圈圈在碾道转,个个累的通身出讦,谁还冷呀。当年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生产工具,全靠人们笨力气干,半个腊月下来各户才把带皮的谷子忝子弄成小米和粘黄米,这才有蒸豆包的料。

现如今凌源地老乡说吃喝上的笑话,常戏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连着”别拿武大郎不当神仙”,其意在贬。不过豆包可不该当贬低的。豆包可是以往多少年人们腊月、正月之主食,还得丰年日子过的不错够吃够用的人家呢。

有了黄(粘)米、小米、玉米和小豆,才可以用以蒸豆包。淘米压面烀豆馅,一连气的几天,通常叫蒸年干粮,意为过年时吃的干粮。从淘米到上碾子压面再和面发面,烀豆馅,一家男女老少都有活计,家人的心情高兴,各按分工忙乎,叫忙年。

淘米了,压面了,䒱过年豆包喽!农家左邻右舍、本家当户互相唠着,你家淘几斗米,他家准备蒸多少锅豆包、年糕。互相告诉粘米和小米或玉米咋个兑法,等等。只要有粮米,腊月淘米蒸干粮的事就是腊月的中心大事。

大事分工挺细的:和面得有准也需力气,男女都下手。半开水拌掺好的面,和匀后放热炕上发面,借烀豆馅烧的热炕,面发的好不好凭细心看管,炕太热面可能发酸,炕不够热面发不起来,俗语叫死面,那蒸的干粮会硬邦邦不好吃。这些活计,总是有经验的人去帮助指导没经验的户门,一般不藏手艺。

面发了,豆馅烀了,就等蒸豆包啦。女人主要动手包、铺锅帘、往帘上装包好的生豆包,还有看熟没熟,熟了,揭锅,检豆包放冷地方冻上。男人预备烧柴,主要是劈木头、劈木头疙瘩,烧火。拉着风匣填着木柴,把多半锅水烧的滚开,热气腾腾。小孩子也闲不着,扒秫稭杆串帘子,看着冻着的豆包,不让鸡鸭祸害。蒸几天忙几天,屋暧炕热人勤,看着豆包装满大盆小缸。心情着实落底,过年的玩艺顶数豆包着硬。

乡下百姓腊月蒸豆包的习惯由来历久,虽然现在豆包屈居于大米白面之后但今后这一习惯不会终结,只会无限延续。因为豆包的的确确是许多人喜欢的食物,特别北方人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豆包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色。

粘豆包吃着有食欲,喜欢粘食的偏爱之。粘豆包在冬季便于储存,只要天冷上冻就自然存放;冻过的豆包硬的像石头,但用热锅再回锅或蒸或煎不但原味不变而且其味更鲜,就是开春天暖也不大变味。农家个户对此适应,而粘豆包的原料又是农家自产,不像大米白面是花銭买的外地产的,这就有个方便和情感的关系。不信,可以试试,饭桌上有米饭、馒头和粘豆包,看一桌人有几位选什么?咱经过多回,粘豆包或煎粘豆包都是在第一轮首先告罄!岂不说明问题。说句笑话:豆包者我所欲也,亲友所欲也,舍此其谁。

如今城里人下乡工作或走亲戚,乡里村里人家留饭,凡有豆包吃,基本都朝豆包用劲。有人说,在城里吃大米白面腻歪啦,实际不是。乡下也是白面大米呀!而是粗粮细作变着法做着吃,就有豆包一种,人们换口味不打紧要,主要还是豆包等农家饭引食欲。

农村人喜欢豆包,城里人也喜欢,随着科技发展,炊亊条件优化,蒸豆包的水平大有提高。首先,米面电力加工省却不少劳动和工序,其次,“火”的问题。得到新科技的彻底解决之道:石油液化汽的普遍捷便使用,连煤或木柴都退居其次。从前蒸豆包的烧柴可是大问题呢。常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缺柴照样做不熟饭的。过去说谁家穷,三样,吃、穿、烧,没吃没烧没衣穿,这烧即烧柴。

城里人家想吃豆包很容易,可毕竟嫌费事,由此豆包的制作发生了社会化的新变化。

凌源城的发展扩大,农村人口进城常住,人口已几十万,外来人口往来入住的増多,都给这所辽西重镇带来商机。小小豆包也发生大大变化。倒不是豆包个头由小变大,而是豆包的制作、销量以及占有主食品市场的规模,由小变大。

蒸豆包有了工厂,形成公司式业主管理,造就出名牌,创出了商标。豆包这一土生土长的凌源特色食品,打入京津唐和沈大鞍抚本大中城市,进入大饭店的餐桌。有不少名人、外地人认识了豆包,喜欢上豆包,拿豆包当干粮呀!

食者众则评语出。评曰:热乎豆包胜过凉点心;豆包粘,粘豆包,凌源豆包真香甜。

近几年凌源老乡抓住商机,抓住人们舌尖上的感受,纷纷恢复和发展凌源地方食品特色,还不断改进创新。其中粘豆包的改观几乎出人想象。一是常年制作,二是占领饭店餐桌,三是在包装上做文章,四是品种多样,小型美观。而冬季是豆包销售旺季,制作及销售公司扩大规模把握节气时段,把凌源豆包推向远方。

已经有王家豆包标牌等数家公司适应了市场需求,其粘豆包有的面料用石磨磨面,芸豆或小豆或豆沙做馅,蒸出的豆包油亮焦黄放光,不吃一看就眼馋,吃上一上口就觉得香甜。

可能年纪轻些的朋友不知道,辽西冀东一带农田有一种像黍子类似的品种一一糜子。这縻子外观与黍子几乎没什么两样,可两者的区别是黍子米叫大黄米是粘米,糜子米不是粘的是笨的,也呈大黄色。这縻子米碾磨的糜子面兑大黄米面蒸豆包再好不过啦。原先老乡管这叫糜子面豆包,比任何面的豆包都渲腾,吃着利口。凌源家乡縻子面豆包堪称一绝。可惜不但巿面上看不到,到农家去也找不到寻不出。乡下年轻的都不知道糜子为何物。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咱自个再也没见过、没尝过糜子面豆包咧。还是小时候见过种糜子,也吃过糜子面豆包。后来,五十年代后期,农村农业走合作化搞大集体,听大人讲,上级不让种糜子啦。“好吃,咋不让种啊?”那时的小孩子的我疑惑地问大人。回答说是低产。不高产的农作物少种或不让种,连谷子黍子都种的很少。

没糜子,糜子面豆包是绝迹了吧。有机会到农业科研种籽部门访一访,看还有这品种没有,有,是否发展一些,再像水稻似的,有袁隆平院士那样的高人,研究实验提高产量才好。这是笔者的想法,要是真绝种了,可否再利用基因遗传科技再创新出新的糜子来,可谓大功一件。不是我馋,尽想吃好的,本来吗,从前缺粮讲吃饱,吃填起肚子就知足,如今讲吃好,吃的东西愈优愈好,连孔夫子不是也食不厌精吗!

科技发展,改革进歩才有讲吃的条件,否则也说说舌尖上的凌源作啥。

回味那渲渲腾腾粘乎又利口的糜子面豆包,舌尖上的感觉像穿越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条件反射的缘故,以为又吃上了呢,嘴里会淌口水。这是我写这基本绝根的糜子豆包时自个儿的感受,压根没见过不知道糜子为何物的人不会有这感觉。但是听年龄在六十以上的人们讲这吃食的时候,说的听的都会津津有味,感染是有穿透力的。

在我少年的记忆中尚有一个关于糜子面豆包的故事:家族中有一平辈大哥,年纪大我四十多岁,他0八十多,我的这位大娘身板很好。我有时去玩,一次赶上他家蒸豆包,等吃饭时我还没走。我看见大哥、大嫂还有他们的小儿子仨口子都检糜子面豆包吃,而我大娘却吃小黄米面的豆包。我知道糜子面大黄米的好吃,很奇怪,便问本家大嫂,咋不给我大娘检糜子面豆包呢?大嫂说,你大娘不愿吃糜子面的。

我回家跟我妈学说大嫂的话,我妈说,谁不愿吃糜子面的?她糊弄人呢。我本来也奇怪,原来不是大娘不得意好吃的豆包呀。

作者:王作琏

信息来源:凌源市人民政府网

六.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烧饼

缸炉烧饼:以小麦粉为主料,和面时按比例加入适量盐碱,反复揉合,然后擀成大片,片上擦匀油酥,卷在一起再分为每个约重100克的扁形面团,放在磁盘里用双手碾成圆饼后,在圆饼一面粘满芝麻,放在炉内烘烤。采用文火烤制,外表微黄而不焦,内穰松软熟透,讲究油酥大、层数多、芝麻匀、火候足、水气小。因炉壁早期用瓷缸片,故称之为缸炉烧饼,烤制时烧饼贴在炉顶部称吊炉烧饼。

七. 北京市 朝阳区 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 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

要先将红糖加面粉搓散烤熟,加入麻酱、桂花、油,和成芝麻酱馅;用干面粉加发面,发酵后对硷。醒面后,将面按成500克一块搓成长条,然后甩成栅子,抹上糖酱,随荮随卷成筒形,揪成50克小剂,揉成圆形小桃,摁扁码入烤盘,放入烤炉烤熟,熟后晾凉,放入木箱中闷透闷软即可食。
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缸炉烧饼原为河北省小吃,后传入北京, 成为北京小吃。其特点是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制作方法二

盐加清水化开,和白面成面团;油加热后晾温,放小米面和均匀,成为酥油瓤;将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压扁按平,压成长条的大片,将油酥瓤均匀地涂在大片上,由外向里卷成卷,压成长条,揪成8厘米长、3厘米宽的剂子,压成横8厘米、竖18厘米的大片,前后折叠三层;再 压成横8厘米,竖12厘米的大片,前后折叠,中间搭在一起,成为中间三层、两边两层的生坯,然后将芝麻均匀撒在生坯上,翻过来撒些水,在面板上磨出浆水,即可上炉烤。 上炉时生坯横放在手上,自右至左把缸口贴满,再自上而下贴满,之后盖上盖,稍后把火拨开一半,再过3-5分钟把火全部打开烘烤,烧饼成虎皮色时即可出炉。

制作方法三

原料:面粉500克、酵母粉5克、温水350ML、红糖500克、芝麻酱500克。(这里的馅料 糖火烧

是非常多的,一般的糖火烧也就用这一半的量。放多少麻酱放多少红糖,完全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吧)
做法:
1、面粉+酵母粉,倒入温水和成面团,饧30分钟。
2、擀细红糖中的硬块,与麻酱一起拌匀。
3、将面团擀成长方形,均匀涂上麻酱红糖,卷起。
4、卷好的卷略压扁,从两边向中间折叠。
5、擀成长方形薄片,一切两半。
6、取切好的一片,从两边4/1处向中间折叠两次,再擀成片,卷成卷。
7、揪成一个个小剂,两边收口向下捏紧成圆形。
8、稍压扁,烤箱预热180度烤约25分钟。

八. 辽宁省 朝阳市 建平县 建平绒绣

建平绒绣又名“皇宫绣”,它能充分体现图案的立体效果,亦能再现画面的特殊韵味,绣品题材广泛,表现力强。整个画面不反光,视觉柔和,并具有形、色、工、光、平的艺术效果,是工艺美术的特色奇葩,是传统工艺美术品保护品种。

建平绒绣艺术源自何时,没有准确的依据进行考证。但根据资料记载,十四世纪的德国农民服装、壁挂和祭坛用品上有类似绒绣的针法图案。十六世纪后,欧洲纺织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英国历代皇家贵夫人包括玛丽一世、伊丽莎白女王都会绒绣,从而形成了专业的绒绣生产。随后,外国商人在山东一带开设了一些企业,组织当地妇女生产绒绣产品,当时清皇帝极其重视这一工艺品种,并多次组织、挑选绒绣特技人员为宫廷绣制地毯、屏风、壁挂等,并封绒绣为“皇宫绣”。建平县杨希彬祖籍在山东,其祖上曾作过大量的绒绣制品,并以绒绣特技师的身份进选为同治帝加工制作“皇宫毯”,后移居到建平,把制作绒绣工艺带到这里,从而创建了建平杨氏绒绣。

建平杨氏绒绣与中国其它优秀的传统刺绣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种,它是用羊绒线在特制的亚麻网眼布上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制品,它所用的绒线纤维长、拉力好,其特点是通过自行染色、劈线、拼色等工序,可以展现色调极其丰富的画面,塑造了色彩变化微妙的形象,善于表现油画、国画、彩色摄影等艺术效果,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由于它使用的毛线数量难以记数,所以用来绣制色彩丰富的油画和彩色摄影,包括人物画和风景画等绣制品。

建平杨氏绒绣以针法繁多、技术精湛而独树一帜。在品种上由原来只能生产简单的民间饰物,发展到今天能绣制各种人物、动物、风景等大型艺术品,形象逼真、色彩浓郁、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线条绚丽、浑然一体。形成了粗犷豪放的“东北派”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借鉴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以多变的针法和拼接工艺、劈线、拼色工艺丰富了“东北派”绒绣艺术内容,经过艺术再创造,巧妙地将形、色、神、光相结合,针法有斜针、十字针套针、小针、乱针、飘针、挑针、插针、抽布等几十种针法融合在一起的艺术表现方式,使作品的艺术效果极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经过特殊处理的绒绣艺术品,防霉、防蛀,不仅延长了作品的寿命,而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技法、色彩上,从原来的简单色彩,改进为拼色绣,接色绣等技法,画面不反光,风格独特,粗犷不失细腻,豪放不失大气,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和无尽的艺术享受。

九. 辽宁省 朝阳 建平县 建平小米

建平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根据建平县志记载,其“金镶玉”、“八里香”小米等杂粮,在清乾隆年间曾供奉京师。1953年召开的中国首届群英大会,曾指明调运300吨“建平小米”等杂粮进京犒劳英模,广受赞誉。199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总理来辽宁考察时,曾到建平县马场镇实地考察了杂粮种植农户。

建平县及周边地区处燕山山系努鲁尔虎山脉中段南侧,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依托这里的独特气候、土壤和水质等自然条件,该县自古盛产以小米等杂粮,享有“杂粮之乡”美誉。建平县小米也因此受到全国很多商家的青睐,俗称“建平小米”。

建平县小米营养高,含蛋白质11.42%、粗脂肪4.28%、碳水化合物72.85%、维生素A0.19MG/100G、维生素B10.63MG/100G、硒71PPB。

根据建平县志记载,其“金镶玉”、“八里香”小米等杂粮,在清乾隆年间曾供奉京师。1953年召开的中国首届群英大会,曾指明调运300吨“建平小米”等杂粮进京犒劳英模,广受赞誉。199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总理来辽宁考察时,曾到建平县马场镇实地考察了杂粮种植农户。

改革开放以来,聪明睿智的建平人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下,利用本地所产的小米等优质杂粮开拓市场,开始了杂粮营销业务,并逐步形成了产业规模。截至目前,全县从事杂粮加工、购销的业户已达210余家,从业人员达万人以上,年购销小米总量达上百万吨,产值达上百亿元,形成了我县支柱产业。以“建平县杂粮工业园区”为依托,以源丰杂粮有限公司、红旭米业有限公司、香舟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现已开发生产6个系列,30多个杂粮品种;4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产品;并通过了EU2092/9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国内各主要大中城市。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建平县已被辽宁省确定为“优质杂粮繁育基地”,其中1万亩杂粮基地通过了有机杂粮认证;以建平县源丰有机杂粮有限公司为代表通过了国家农业标准示范区验收合格。

建平小米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现辖行政区域。

十.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脱水胡萝卜粒

脱水胡萝卜粒是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兴起的一种新型蔬菜加工产品。以新鲜的胡萝卜为原料,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色泽亮洁、口感新鲜,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朝阳十大特产清单朝阳必买的10种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