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罗非鱼哪里特产 胶州哪里海产品最好吃最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29 04:55:09

一.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翡翠水饺

翡翠水饺 供销宾馆特色品牌,以精肉、时令蔬菜精制而成,皮薄馅大、颜色翠绿、味道鲜美。

原料:面粉600克,猪肉400克,青菜600克,葱、姜末、精盐、味精、酱油、白糖、辣油、香油、碱面各适量。

做法

(1)青菜洗净,菜叶放盆内加精盐用擀面杖敲打成泥,挤出绿色菜汁并加少许碱粉澄清;菜梗放开水内烫一下,放案板上剁碎挤干;猪肉剁成肉糜,放盆内加少量清水、精盐、味精、葱、姜末、酱油、白糖、辣油、香油拌匀搅打上劲,最后加入白菜拌匀成饺子馅。

(2)面粉倒盆内,加精盐、温水、绿色菜汁拌匀,揉和成绿色面团,盖布片刻,放案板上搓成长条,揪成60个小剂,用面杖擀成小圆皮,抹上馅心,包成饺子。

(3)水烧开,将饺子下锅,锅开时加2~3次凉水,煮熟,捞出装盘即成。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团风县 黄冈罗非鱼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目前在中国属少数鱼族,但它邓是一个前景辉煌的鱼族。英山县地热站与有关单位合作,将生物遗传工程在它身上进行科学试验,利用人工控制性别,使其雌雄互传,获得成功。罗非鱼,属于鲈形目丽鱼科非鱼属,该属有六百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十五种。罗非鱼最早于一九四六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一九五七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引进英山温泉的罗非鱼有两种:一种叫莫桑比克罗非鱼,是一九七二年从京山县接到英山温泉的;另一种叫尼罗罗非鱼,是一九七九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来的。它们安家落户后,都生活得很好。据统计,到一九八四年止,英山已向全国各地提供罗非鱼种一千二百万尾,其中不仅有生产鱼,也有科研用鱼

(1)罗非鱼的特点:罗非鱼食性杂,容易饲养,饵料来源丰富,生长快。当年的鱼苗,当年就可以长到五至八两。同时,它抗病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病。它适应性强,各种水域都能生长。此鱼性周期短,在温泉的条件下,一年能繁殖四到六次。再者此鱼不同于“四大家鱼”,其鱼卵的孵化是在雌鱼的口腔内进行,孵出仔鱼放出口外,若遇敌兽,雌鱼即将仔鱼吸入口腔内遁去,爱子心何其切也!除此之外,还具有雄鱼生长快于雌鱼的特点。但唯一的弱点就是不耐低温,当水温低于12℃时,就危及到罗非鱼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湖北境内,温泉就成了它冬季最理想的栖身之地

(2)罗非鱼的营养价值: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人说,“鳜鱼的肉,鲫鱼的汤,喝了此汤精神爽。”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

(3)罗非鱼的性别易转研究:英山地热站有关单位合作,对罗非鱼进行了人工控制性别的研究,使它由雌鱼变为雄鱼,又可使它由雄鱼变为雌鱼。经过多年的努力,找到了莫桑比克鱼二百零七尾。用它与本种雌鱼0,能获得百分之百的莫桑比克全雄罗非鱼。而莫桑比克鱼与尼罗罗非鱼0,亦能获得百分之百的杂交全雄罗非鱼。转性以后出现了奇特的生长优势。莫桑比克全雄罗非鱼,比其菲桑比克罗非鱼自然群体生长要快百分之三十四点三,群体产量提高百分之四十四点二。杂交全雄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自然群体生长平均快百分之三十八点八,群体产量提高百分之三十六点二。( 黄冈)

三. 山东省 青岛 城阳区 胶州湾蛤蜊

胶州湾蛤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州湾蛤蜊是本市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水产品。“胶州湾蛤蜊一直都是青岛水产品的代表,其中红岛蛤蜊知名度最高。这次将胶州湾蛤蜊纳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着青岛蛤蜊品牌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此前,山东省评出的十大渔业品牌中,胶州湾蛤蜊也跻身其中。

五街道产正宗“胶蛤”

据公示内容显示,胶州湾蛤蜊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地域保护范围为青岛市城阳区的五个街道,即红岛街道、河套街道、流亭街道、上马街道和棘洪滩街道,共111个社区及青岛市城阳区境内,大沽河河道东岸以东的部分海域。

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负责胶州湾蛤蜊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开发工作。据介绍,就在上月底,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城阳区组织召开了胶州湾蛤蜊地理标志申报产品鉴评会,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对胶州湾蛤蜊的申报产品进行了评定。而早在10月底,该区就已开展地标勘界、技术标准修订等,胶州湾蛤蜊的保护圈全部划定。

胶州湾蛤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城阳区所辖的红岛、河套、流亭、上马、棘洪滩五个街道(共111个社区),及城阳区境内大沽河河道以东与以下六点依次连线以内海域:A:36°08′36N,120°11′47E;B:36°08′53N,120°11′63E;C:36°09′98N,120°19′23E;D:36°10′57N,120°19′70E;E:36°12′00N,120°19′82E;F:36°12′42N,120°20′36E。地处北纬36°08′-36°24′,东经120°07′- 120°20′,总面积44110公顷,其中养殖区面积为12060公顷,年产量可达18000万公斤。城阳区地处青岛市市区北部、胶州湾北岸,位于东经120°7′-120°34′、北纬36°11′-36°24′。就陆域来说,东依崂山区,南接李沧区,西与胶州市相邻,北与即墨市毗连。全区总面积553.2平方千米,海岸线长78千米。

四. 云南省 昆明 嵩明县 蘸水罗非鱼

滇人会吃,吃得鲜、吃得怪。“鲜”字在江南人看来,须清汤、须白水,而勿添“麻”“辣”等夺味之物。而滇人吃鱼,却是讲究“清汤罗非鱼,灵魂在蘸水。”“罗非鱼”是一种原产非洲的热带鱼,肉嫩汁纯、鲜美异常,没有细刺,易于品尝。但因其苛刻的养殖要求,在我国只有少数几个热带城市和像昆明这样四季恒温的城市才有养殖点,故而如到昆明,不吃罗非鱼将会是一大遗憾。

“蘸水”则是川滇一带特有的名词,“蘸”本来是个动词,意指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下就拿出来;“蘸水”即指被“蘸”的这一液体调味品。从“蘸水”一词的独辟蹊径可见川滇之人对“蘸”的钟爱,所谓“无蘸不成席”.

吃蘸水罗非鱼讲究三看:一看罗非鱼是否鲜活?一般这时店家会引导你至后堂宽大的温室鱼塘边,或由你亲执网勺,或由店员替你捞取中意之鱼。鱼儿捞得,你可慢慢踱回前堂,这时还有一看要你完成,即二看蘸水是否香美?喜辣的请选“红蘸”,怕辣的请选“白蘸”。不过即使是白蘸,个中亦“麻”中带微辣,同行的江南人吃了,连连说“吃不消”,额头上随即冒出细密的汗珠儿,但筷子却不舍得放下了。最后一看是看是否煮得适度。除了大快朵颐鲜嫩的鱼肉,让你的舌和胃充分享受外,在你吃得满头大汗时,可小口啜饮白如羊脂的清煮鱼汤,获得另一种细腻、收缩的感受。

这就是蘸水罗非鱼的特色和绝招。

五.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里岔黑猪

里岔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里岔黑猪是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里岔黑猪以其产地和毛色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胶州、胶南、诸城三县市交界得胶河流域。里岔乡是其中心产区。

1972年,山东在猪种重点调查中,发现胶县(胶州市)里岔黑猪。此后,昌潍地区及有关县多次对里岔黑猪进行调查和鉴定。历史上当地 里岔黑猪—母猪

饲养的属华北型黑猪。1940年前后曾引进巴克夏猪、哈白猪、长白猪等,但外来品种由于不适应当地饲养管理而被淘汰。当地群众通过长期择优选留、繁衍继代,逐渐形成了里岔黑猪。里岔黑猪是受外来猪种影响极小,或基本不含外血的地方猪种。里岔黑猪属华北型猪的大型猪,体格达,身长体高,成年公猪体重200~250千克,成年母猪130~180千克。全身毛色全黑,头中等大,额有纵纹,耳中等大下垂,嘴中等长直,单脊背,背腰长直,腹不下垂。

特点

里岔黑猪的显著特点是体长。通过采取X线拍片或屠宰目测对其椎骨数目进行检测发现,该猪种的颈椎、荐椎数目与其他猪种相同,分别为7枚和4枚,而胸椎与腰椎总数平均为21.5枚,比其他猪种一般胸腰椎20枚左右多1.5枚,接近长白猪。里岔黑猪繁殖性能好。初产母猪窝均产仔10.3头,活仔8.5头;经产母猪窝均产仔12.8头,活仔11.4头。里岔黑猪育肥猪15~90千克期间日增重平均576克,每增重1千克需混合料3.6千克左右,平均180日龄左右达到90千克体重。屠宰测定100头里岔黑猪,平均屠前体重99千克,屠宰率72.8%,眼肌面积26.1平均厘米,皮厚0.4厘米,膘厚3.2厘米,后腿比率27.8%,胴体瘦肉率47%左右。

猪肉特点

里岔黑猪肉质良好,肉嫩、味鲜和芳香浓郁。肌肉肉色(3.4)分级、大理石纹(2.6)分级、pH(6.2左右)、熟肉率(68.8%)较高,失水率较低(20%),其生长周期顺其自然,而肌纤维则较细,所以肉质细嫩。猪肉切面有特殊芳香气味,具有明显的大理石纹,口感酥嫩,鲜美多汁,胆固醇含量低,富含氨基酸,堪称顶级生态健康食品。里岔黑猪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性能好、屠宰率较高、瘦肉较多、肉质鲜嫩等特点,特别是肋骨数较多、体驱较长,尤属地方猪种的独特优点,是华北型猪中的一个宝贵“基因库”。

六. 山东省 泰安 岱岳区 桥沟罗非鱼

罗非鱼又名非洲鲫鱼,属鲈形目、丽鱼科、丽鲷属。该属约60种,尼罗罗非鱼是丽鲷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水温在12~42℃均能存活,适宜温度在22~32℃。罗非鱼为多次产卵,春季当水温20℃以上时,罗非鱼就有造产卵床等生殖行为,但产卵的适温范围为24~32℃,临界温度为20~38℃。雌鱼产出的卵含在口内孵化,从受精卵直至仔鱼的卵黄囊消失、能自由游泳摄食天然食料为止,都在母鱼口腔中进行。

罗非鱼为杂食性,营养要求较低,但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倍受消费者喜爱。

桥沟地热水资源丰富。自1984年省科委、省水产局联合投资开发,建设桥沟罗非鱼越匀保护场,逐步形成了规模。2000年已建成流水地3000平方米,高标准池塘100亩,年保种罗非鱼10万千克,同时还形成了罗非鱼成鱼供应市场。

七.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西马铃薯

胶西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胶西镇地处胶州市西郊,是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被誉为“山东省马铃薯第一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庄,6.2万人口。胶济铁路(青岛-济南)、胶新铁路(胶州-新沂)、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海南省三亚市)、省道胶王路、胶高路、朱诸路贯穿胶西镇,距青岛港55公里、黄岛前湾港43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3公里,处在青岛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镇内有墨水河穿流而过,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历史上群众就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基础,是青岛市著名的蔬菜基地。先后获得了青岛市一镇一业示范镇、青岛市农业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五个好”镇党委、连续两年被评为青岛市经济二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完成(下同)国内生产总值3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36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4元。

一、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胶西镇就开始零星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不足200亩,平均亩产量在五六百斤,90年代后期,马铃薯种植得到较大的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多为黄皮、白皮等地方性品种。但因种出的土豆,个小、皮不光滑,产量不高,就有人开始到外地,内蒙、东北考察土豆品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市农业局的带领下开始引进推广脱毒种薯,克新为主栽品种;现在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摸索,主要以荷兰七号、荷兰十五号为主。截至到2008年,全镇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0万亩。马铃薯产业规模急剧膨胀,产业档次发生了质的飞跃,产业效益迅猛提升。目前,全镇从事马铃薯产业的村庄达到46个,占全镇村庄总数的63%,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加上与之配套的农资供应、良种繁育、包装、购销、仓储、运输等三产从业人员总计达4.5万人,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万亩。

二、胶西镇马铃薯生产特色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市场营销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胶西镇马铃薯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春季马铃薯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公信”“墨河绿”等商标注册的基础上,叫响品牌,特别是“胶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为进一步争取著名标牌、标识,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提供了条件。先一步胶西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潜力,强化营销观念,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是规范销售市场

目前,马铃薯销售市场管理尚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统一分级和质量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产品包装。下一步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地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范市场,扩大胶西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加快保鲜、加工企业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保鲜业发展较慢,胶西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加工、保鲜企业,提高胶西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争取在胶西镇建立山东省马铃薯商品集散地。

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基本标准,下步工作中胶西将把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作为胶西农业工作的重点,今年胶西计划创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6万亩,同时创建无公害大葱、大白菜、芹菜等一批无公害生产基地,是我镇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从而推动我镇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讲求健康、追求环保的绿色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胶西应该加强薯农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实现生产环境、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胶西马铃薯

地域范围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范围位于胶州市西部,胶西镇全境。北起傅家村,南至苑家会村,西起宋戈庄村,东至尹家店村,包括宋戈庄、苑戈庄、傅家村、苑家会等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3′00″~119°95′00″,北纬36°22′00″~36°31′00″。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马铃薯品质独特,具有显著特征薯型椭圆,芽眼较浅、少,表面光滑,黄皮黄肉,口感脆滑,宜鲜食菜用。维生素Cmg/00g≥0.5%;总糖≥30%;蛋白质≥0.6%;淀粉,%≥0.5;干物质,%≥8.5。

八.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茂名罗非鱼

茂名罗非鱼养殖面积达22万亩,年产量超18万吨,产值超15亿元,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2010年荣获了“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我国目前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广东省茂名地区属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市年平均气温23℃左右。从上世纪50年代引入罗非鱼养殖,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2万亩,约占全市淡水养殖面积的58%,年产罗非鱼18万吨,产量占全省1/3,全国1/6,年产值超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罗非鱼产区。今年1月,茂名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罗非鱼之都”称号。

茂名市有罗非鱼种苗繁育场28家,其中在建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2家,在建省级罗非鱼良种场1家,年产优质罗非鱼苗9亿尾。建成一批罗非鱼全天候孵化车间和亲本保温大棚,实现了全年10个月出产罗非鱼苗。至2008年12月止,全市已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罗非鱼养殖场(企业)有23家,面积达2.6万亩。罗非鱼出口原料备案基地面积12万亩。大型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有佳辉食品、长兴食品、加力食品、海名威食品4家。此外,在建的茂名绿生园、高州龙利、化州群康等3家。2008年实现出口罗非鱼加工产品1.47万吨,创汇5,214万美元。全市罗非鱼养殖户达15,586户,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从事罗非鱼加工、运输、销售的人数逾万人,年劳均收入2万元以上。罗非鱼产业已成为茂名市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茂名市罗非鱼产业逐步建立起企业自律、检验检疫部门监管、行业协会引导以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服务监管四级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同时坚持抓好罗非鱼认证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目前已建立了罗非鱼健康养殖示范基地6个,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罗非鱼养殖基地23个;13个罗非鱼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8家罗非鱼养殖企业成为出口备案基地,出口备案面积12万多亩;4家企业6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从而有力保障了罗非鱼的质量安全。

九. 广西 南宁 马山县 凯鲷罗非鱼

 今年初,马山县引进了罗非鱼新品种——凯鲷罗非鱼。目前,这批凯鲷罗非鱼长势良好,已长到2.5至3公斤。
         据悉,凯鲷罗非鱼可以长到5公斤(常见的罗非鱼为1至1.5公斤重),是用台湾新生物科技提纯特大型罗非选育的优质新品种,其特点是肉质洁白,蛋白质含量高,胶质多,肉味甜美柔嫩,无暗刺,无土草味,头小肉厚。

十.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州大白菜

胶州大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胶州种植大白菜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胶州大白菜的特点是个大帮薄、卷心紧、纤维少、汁白味甜,营养丰富,生食爽口,热食味腴。胶州大白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号称“胶白”。这种菜耐储藏、易保管,是青岛城乡人民冬春季主要食用的蔬菜。( 青岛)

胶州大白菜产于山东省胶州市南三里河村。它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其它地区大白菜所不具备的“外叶淡绿、纤维细嫩、美味可口、生熟食即可”的明显特征,是驰名中外的地方。

为满足国内外游客来胶州经贸洽谈、旅游、观光、考察的需求,胶州市旅游局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研制开发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胶州大白菜旅游纪念艺术佳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地域范围

胶州大白菜是山东地理标志品牌产品,在本市的三里河、胶河、墨水河、胶莱河、大沽河、洋河两岸广为种植,面积6万亩左右。

特定品质

“胶州大白菜”以其品质优良而著称,具有“帮嫩薄、汁乳白、味鲜美、纤维细、营养好”等优点,其品质和盛名史籍多有记载,文人多有吟颂。陈毅元帅曾在诗中赞美: “伟哉胶菜青,千里美良田”。 尤其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的描述,更彰显了“胶州大白菜”的尊贵。

文化典故

话说臭名昭著的窃国大盗袁世凯于一九一五年冬天称帝做了洪宪皇帝后,忽然想起了当年跟随西太后时曾经吃过一次胶州大白菜,那叫一个好吃啊,于是就命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火速派人前往胶州,急调胶州大白菜入京一饱口福。

胶州特产必买清单胶州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