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产花玉米 东北十大特产玉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28 17:47:43

一. 山西省 阳泉 平定县 平定荆花蜂蜜

平定荆花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荆花蜂蜜的简称,也叫荆条蜜。是四大名蜜之一(荆条蜜、枣花蜜、槐花蜜、荔枝蜜);也是我国大宗蜜源中每年最稳收的蜜品之一。立秋前后,秋高气爽,荆花丛中,蜜蜂穿梭其间,采花露酿制成荆花蜜,浅琥珀色,入口留香,回味无穷,因其质优被称为“一等蜜”。荆花蜂蜜采自华北地区,南方少见。有清热去燥、解毒去痛之功效。

荆花蜜的蜜源为荆条花,荆条是一种灌木。荆条别名荆子、荆梢子、荆棵。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掌状复叶,小叶边缘有缺刻状锯齿;圆锥花序,花篮紫色,核果。分布很广,是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的主要蜜源。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沟、谷底、河流两岸路旁和荒地。耐旱,耐瘠薄,但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分充足处生长更好,流蜜较多。天然成熟荆条蜜在荆花开放季节,每群蜂可产荆条蜜15至50公斤。

荆条蜜含有较多的葡萄糖,所以容易结晶。葡萄糖是脑部细胞消耗最多的养份,所以荆条蜜对于脑力工作者、学生、上班族都非常适合。荆条蜜能促进体力恢复,也非常适合饭后容易困倦、体力消耗大、精神压力大者。

所在地域: 山西

申请人: 平定县蜂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平定县位于阳泉市南部。东邻河北省井陉县,南接本省昔阳县,西连寿阳县,东北同盂县接壤,西北与阳泉市郊区毗邻。县境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东部地势险要,山高谷深,悬崖峭壁,峰峦巍峨,谷呈V形。山地约8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5%,丘陵次之,约407平方公里,点占总面积的30%,水地平地7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5%,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辖区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丰富的荆条资源。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平定县冠山、石门口、冶西、锁簧、张庄、柏井、东回、巨城、岔口、娘子关等10个乡镇、80多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5′55″-114°02′33″,北纬37°39′30″-38°07′30″。地域内蜂蜜受保护面积50000公顷(1万箱),年产量800吨左右。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天心区 湖南花肉

原料配方:肉坯100公斤精盐3公斤白糖2公斤酱油2公斤白酒2公斤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选择皮薄的猪肋条肉。

2.原料整理:把边肉(已杀好开腹的白条肉)提放案板上,切除前后腿,用刀尖刮掉肋上的油皮,将肋骨和脊骨取出,把五花肉切除,再切成条形,每条五花肉坯长为40厘米,宽2厘米,从肉坯膘头刺一小孔(便于穿绳),肉坯切好后,称好重量,再用温水冲洗净污物及血渍,捞出来放在箩筐内沥净生水。

3.配料腌制:把上述辅料充分拌均匀后,连同肉坯放入大锅内或者缸内腌制。有腌制期间,将肉坯翻动一次,使肉坯充分吸收辅料。春冬季腌浸12小时,夏秋季4小时。

4.烘制:腌好后放在案板上穿好麻绳,再穿在竹竿上送入烘房进行烘焙。用60℃文火烘焙6小时后封头,使烘房内温度保持40℃,烘焙18小时后好为成品。

5.保管:最好挂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如遇阴雨天或吹南风天时,须将门窗关系,不使腊肉吸潮。

质量标准:颜色淡黄,味道香味可口,无烟味。出品率60%。

三. 贵州省 铜仁 思南县 思南花甜粑

思南的众多美食中,色、香、味俱全的花甜粑最为独特。其片片如一的花卉图案每每令外地游客惊讶,而在品尝之后,对它香糯绵滑的口感赞赏有加。常常有人百思不得其解:它那工艺独特、镶嵌其中的花卉图案究竟是怎么做成的?

花甜粑的原料是糯米和粳米(大米)。制作时,先将糯米和粳米淘洗并过滤水分,两者混合,用石碓或石磨舂成粉末状的米面。舂碓或推磨富于节奏和美感,却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逢年过节,乌江两岸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舂碓声。

米面制成后,先取其中三分之一,掺水下锅,不断搅拌直至完全熟透,成为“米浆”,这个过程叫做“打浆子”。接下来,将米浆放上案板,与其余的生米面反复揉搓,可谓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经过若干回合的揉搓,形成了黏和的面团,进入花甜粑制作的关键阶段——压花。通过一番巧妙的工艺(工艺过程暂且保密),花甜粑基本成型,然后放进蒸锅,柴火蒸熟,花甜粑就做成了,但还不能马上食用,得等其完全冷却,才可享用。整个过程需要40多个小时。

花甜粑的外形平淡无奇,与各地年糕似乎无甚差别。但你只要将条状的花甜粑横向切片,就会惊讶地发现,每一片都是红花绿草,鸟兽虫鱼,而且片片相同,好像克隆的一般,令人称奇。花有牡丹、月季,草木有松枝、幽兰,此外还有翩飞成对的蝴蝶。也可做成“福”、“禄”、“寿”、“喜”等字,一双巧手,变化随心。

因为有揉搓和加火蒸煮的过程,这些花草也如同陶瓷烧烤过程中釉色的变化一样,有了一些随意的点染和变形,平添了天意的成分。因为上帝的参与,花甜粑的图案便游走于写实与写意之间,有些不可捉摸、妙处不可言传。

关于花甜粑有个美丽传说。古时候有个思南书生告别心上人远走京城,几年后经过一番奋斗终于功成名就,但因为公务繁忙一直未能回家探亲。苦等苦熬的姑娘情急之中有了主意,把书生最爱吃的糯米做成甜粑,把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画在甜粑之上,托人捎给远方的心上人。这一招果然奏效,睹物思人的书生读懂了姑娘的满腔情意和心事,思乡情切,立马翻山越岭,告假还乡,回来与姑娘成亲。自从有了这段佳话后,思南人做甜粑就不再简单了,总是要加上工序复杂的花卉图案。

花甜粑的吃法很多,将其切成片片,可以水煮、可以甑蒸、可以烤食,还可以加入甜甜的糯米酒,做成“甜米酒煮花甜粑”,招待“当紧客”(贵宾)。

糯米是思南各族百姓风味食品之一,口感香糯粘滑,富含B族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和淀粉等,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温脾暖胃,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食疗功效,此外还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被现代医学视为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粳米又名大米,是思南各族百姓常年主食,可蒸米饭,还可以煮粥,粳米煮粥香气扑鼻,养身健体。南宋陆游有《食粥》诗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粳米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B族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富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强壮筋骨、止虚寒泻痢等功效。民间谚语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里的“饭”多指米饭。而将糯米和粳米混合做成甜粑,体现了思南人生活的智慧和美学。

花甜粑香糯微甜,可谓色香味俱全,完全是一种艺术美食。有些初来思南的客人,往往对那些美丽的花朵赞不绝口、不忍下口。而一片入喉,顿时齿颊生香。那些美丽的花瓣,更是从此难忘。

香甜的可口的“花甜粑”---民间的特色,用糯米做的,小时侯每年过年都要准备,可以烤着蘸白糖吃,可以煎着吃,也可以煮着吃,里面的花色很见功底,全靠师傅用竹片压出来,复杂的有蝴蝶、牡丹、松树,简单的就更多了。

主料:糯米8千克,大米2千克

辅料:苋菜汁适量

制作过程:将糯米和大米筛选、淘洗干净,滤干水分,混合舂成米面,取三分之一的米面下锅搅拌成熟浆,再加入其余米面揉成半生熟面团,搓成条,用手压扁,擀成3~4厘米宽的条形,视制作花形的繁简,擀成三、五、七层不等,取苋菜汁涂在每一层上,将其全部重叠搓成卷,按花瓣的多少而确定压型次数,然后将粑卷呈水平方向摔、搓、揉、压(不可呈垂直方向压揉),上笼用大火蒸熟即成;也可将花甜粑用木模制成带有“福、禄、寿、喜”等字型的图案,食用时切成片,煮、蒸、烤食均可,还可用甜酒酿同煮加入白糖食用。

味型:微甜

特点:香糯适口,花形美观

四. 浙江省 杭州 下城区 叫花童子鸡

“叫化童鸡”是一道蜚声中外的杭州名菜。

传说:古时战乱年代,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杭州俗称叫化子)。一天,有一叫化子弄到一只鸡,可又缺锅少灶。饥饿难忍之际,他便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将鸡涂包起来,放在石块垒成的“灶”上拾点干柴煨烤,过了一会儿,泥干鸡熟,他随手拿起放在地上,鸡毛脱落,顿时香气四溢。叫化子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后来,这种泥烤技法传入菜馆、酒楼,厨师们又不断改进,在煨烤的泥巴中加入绍酒,将鸡包以西湖荷叶烤制,使荷叶的清香和母鸡的鲜香融为一体。于是经历年延传下来,“叫化童鸡”的名声远扬。

轶闻趣事: 叫化鸡

学做美食

学做美食

叫化童鸡 本地网

产地: 杭州 浙江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原料】

新母鸡1只(约1500克),鲜虾仁50克,火腿丁20克,香菇丁25克,猪腿肉75克,葱25克,姜20克,绍酒80克,川冬菜30克,白糖45克,酱油80克,味精1克,盐2克,熟猪油25克,猪网油60克,鲜荷叶2张,花椒盐10克,辣酱油15克。

【制法】

(一)将鸡宰杀、退毛,在鸡左腋下开口,取出内脏,洗净晾干,拍断鸡脚、翅膀、腿骨、颈骨,用绍酒50克、酱油50克、葱末和姜汁各少许腌20分钟。另将鸡肫、肝切成片,葱、川冬菜、猪肉切成丝,加酱油、绍酒、白糖、味精炒熟收干卤汁后,塞入鸡肚内。再将葱末拌以少许熟猪油,搽遍鸡身。然后用猪网油将鸡包好,再用荷叶包好,用小绳扎紧。

(二)将封酒甏的泥敲碎加精盐、黄酒和水拌成厚糊,平摊在湿布上,把包扎好的鸡放在泥中间,再将湿布拎起,使泥牢固贴在鸡上,然后换用废报纸包没,并在泥面上戳二三个小孔。将泥团鸡(腹部朝上)放入烘箱,先用旺火烘烤40分钟取出,用湿泥将小孔涂没,再入烘箱烘烤30分钟后,改用文火煨烤80分钟(必须每隔20分钟翻一次身)至熟。食时敲开泥巴,除去小绳和荷叶装盆,连同花椒盐、辣酱油一起上席。

据传,古时由于封建王朝战乱暴政,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一天有个流落到江南的叫花,在饥寒交迫中昏倒,难友为他搞来一只小母鸡。可苦于没有炊具,急难中,便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把鸡包起来,放入篝火中用柴草煨烤泥团,使其成熟,意外地发觉此鸡异香扑鼻,十分好吃。从此,这一别致的煨烤法便传开了。杭州厨师吸取中不断加以改进,采用嫩鸡、绍酒、西湖荷叶、腹中填料,进行精细加工,使烤鸡香醇透味,终于成为人们喜欢的传统名菜。

特点:鸡身白净,肉酥离骨,食不嵌齿。

原料:叫化童鸡选用绍兴、萧山一带的越鸡。

调料: 香菜 15克 大葱 10克 姜 5克 大蒜 5克 料酒 15克 老抽 10克 花椒粉 5克 甜面酱 20克 辣酱油 20克 白砂糖 3克 盐 4克 味精 2克 香油 2克 植物油 120克 各适量

烹调过程:除去内脏,填入绍酒、姜、葱等佐料,用猪网油、荷叶、箬壳分层包裹,用绳扎紧,再涂上用绍兴酒脚、盐水调和的酒坛泥,放文火中煨烤三、四小时而成。食时,当场打开泥团,香气四溢。

五. 福建省 福州 长乐 长乐黄石嵌花陶器

长乐黄石嵌花陶器

六.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花馍

旬邑花馍是一种民间面塑品。乡间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枣花 、元宝人 、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 ;清明节捏面为燕;七巧做巧花( 巧饽饽 ) , 形如石榴、桃、虎 狮 、鱼 等;四月,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 ;也有女儿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头馄饨 ;寒食节上坟时用“蛇盘盘”以示消灾;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龙凤呈祥”、“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寿桃”等等。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

花馍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胡椒等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它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

逢年过节,老人过寿,小孩满月、过岁,婚丧嫁娶或献奠祖先,在农村有制作花馍作为赠送礼品和祭祀供品的古老乡俗。

花馍的花饰以神态自然的花鸟虫鱼蝴蝶、蔬菜杂果、猴献桃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新婚夫妇的恭贺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五月端午或婴孩满月时,由舅家送外甥一个特制的大型圆圈面花,群众叫“曲莲”,上面捏塑着鱼、龙、莲花之类,鱼指五谷丰登,吉庆有余;龙指时运享通,青云直上;莲指幸福花开,喜气迎门。

所有花馍的内容都象徽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它也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与性格。

七.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子夜花”凉茶

“子夜花”牌苦荞麦凉茶、香茶、荞麦南瓜茶,本色、本香、本味,属天然绿色食品,具有清热解毒、降糖降压、营养丰富等作用;“子夜花”牌苦荞麦壳枕芯,具有健脑明目、除湿之功能。本产品九八年荣获省科技星火计划产品,九九年荣获国家级星火计划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畅销省内外。( 安庆)

八. 广西 河池 凤山县 南瓜花酿

南瓜花酿

制作方法:

1、取南瓜花一把,去掉里面的花蕊,剥掉花柄带毛的表皮,洗净(注意:花朵应保持完好无损);

2、制馅,花酿的馅料和做豆腐圆的馅料做一样,即:肥瘦相间的猪肉、韭菜、花生米剁碎,加适量的盐、鸡精、豆腐乳一块。但我妈做花酿馅料的方法是加一块水豆腐泮馅,这样做出的花酿才好吃。

3、将馅料灌入花朵中,注意:馅料不要灌得太满,以免煮的时候花朵破裂。馅料灌好后将花瓣收拢,用一根剥净的花柄插入收拢花瓣的顶端,后或蒸或煮。

九.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爆墨鱼花

温州人以墨鱼作原料,能制作很多菜肴,以爆墨鱼花最有特色。墨鱼肉锲花刀,烧熟后片片墨鱼卷曲成麦穗状,造型美观。没有深厚的功底,难以发挥特色,是一只刀工、火候并重的名肴
( 温州)

十. 四川省 广安 广安区 山核桃花

将山核桃花用清水浸泡5-10分钟,用清水洗几次沥干水可用。

1 凉拌:将清洗沥干的核桃花放花椒、海椒、姜、蒜、葱、红油、味精等调料盛盘。

2 炖汤:将鸡、鸭炖好开锅时将泡好的核桃花放进锅内小火温2分钟可用。

3 炒成丝:将肉丝、肉片起锅时将核桃花翻炒,熟后起锅盛盘。味美,略苦、清脆。


河南特产玉米图片大全玉米特产简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