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物流园特产 成都天府机场有什么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7 06:12:14

一.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新都泡菜

新都泡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新都泡菜以“不变形、不过酸、不走籽、不喝风、不过咸”,品种丰富,色、香、味、形、器俱佳,素以脆嫩芳香、风味独特而闻名于天下。“

二. 河北省 张家口 下花园区 一鸣园食醋

一鸣园食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的。"一鸣园"牌食醋口感纯正、酸甜适口、回味绵长、色泽珀红透明无需添加任何防腐剂、着色剂是真正的绿色放心食品。

座落于京西美丽的鸡鸣山脚下的下花园区一鸣园酿造厂始建于1956年,是一家拥有50多年酿造史的老厂。"一鸣园"牌食醋系列产品采用优质红高粱、小米、谷糠、麦麸作为原料延用百年传统制作工艺熏烤精心酿造而成,其特点口感纯正、酸甜适口、回味绵长、色泽珀红透明无需添加任何防腐剂、着色剂是真正的绿色放心食品。

三.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新繁棕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繁棕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繁棕编技艺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在秀丽的乡村和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当地妇女用洁白细腻的棕丝编织着一件件神奇的手工制品。尤其是拖鞋堪称新繁棕编一绝,它具有舒适透气,美观大方,轻便无污染,且防潮耐用的特点,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新繁棕编的原料主要采用都江堰市(原灌县)、彭州市(原彭县)、大邑县、邛崃县等山区的嫩棕叶。每年四月,是艺人们采集嫩棕叶的最佳时节。采集回来的绿色嫩棕叶,先用针刺篦梳,划制成丝,变成一条条形似绿色挂面的棕丝。然后,艺人们用巧妙的双手把部分棕丝搓成棕绳,再将棕丝、棕绳经过浸泡、硫熏、晒晾断青,或将部分棕丝染成五颜六色,可作棕编制品的特殊装饰。制作过程中的产品造型均使用模型,模型可用木制、泥塑。 新繁棕编的手工技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叫胡椒眼技法,即将棕丝等距排列的经线相互交叉形成菱形,再用两根纬线穿于菱形四角,依此类推,编织出窗花般美观规则的图案。第二种为密编法,艺人采用疏密相同、距离相等且重复的方法进行细密的编织。这种编织方法通常使用在鞋、扇等产品的编织上。第三种是人字形技法,即以人字图案来设计或控制棕编的经纬走向或构图,这种编织方法通使用在帽、席等生活用品编织上,其特点是美观大方。 每年夏季和秋季是新繁棕编生产的高峰期。艺人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夏季主要生产凉帽、拖鞋,秋季主要生产工艺棕编提包。作为新繁地区妇孺皆知的民间手工艺,很多农村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门技艺。据老年人回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新繁妇女如果不会棕编,那么她在寻找婆家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这说明棕编技艺在当地是考验一个妇女是否心灵手巧、聪慧能干的重要标准。就整个编织和加工流程来看,棕编是相当复杂和讲究的,一件产品的完成常常需要划丝、熏蒸、断青、起头、接头、穿边、扯边、剪边、剃头、着色等十几道工序。以编织凉帽为例,一个手工熟练的艺人,一天仅能编织完成两顶凉帽,可见工艺复杂和细腻程度。

新繁的棕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后期的同治、光绪、宣统等皇帝都曾戴过新繁人编的棕丝帽。早在清代末年,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将新繁的棕编产品贩卖到东南亚国家。 民国时期,在新繁西门外观音阁专门开辟了棕编市场,每年农历二月开市,八月罢市。一年约售3.6~3.7万双凉鞋帮。除县境内销售5000~6000双外,其余销往成都、彭县、简阳、广汉、金堂及云南等地。民国34年(1945年),应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邀请送棕丝制品草帽1顶、凉鞋1双、拖鞋2双、书包1个、棕布4包和模型4种交成都参加手工艺座谈会。 1953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由几个品种发展到近百个品种,远销日本、欧、美及东南亚。1958年后,棕编制品直接交省外贸出口公司出口。 1958年3月,新繁镇的棕编老艺人殷玉华、罗安琼、景玉怀等人共同编织了一套做工考究、颜色鲜艳的棕编工艺品,包括枕巾、拖鞋、提包等敬献给毛泽东主席,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1962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北京美术馆举办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送去棕丝制品60多件参展。1963年,国家主席1和陈毅元帅出访印尼,以新繁棕编的凉鞋、凉帽、枕巾、坐垫等10多件作为礼品馈赠外国友人。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之际,新都县选送棕制编制品23种124件参加北京工艺美术展览,并赴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等11个亚非国家展出。1974年,国家征集美术品赴美国展出,新都县送去棕编制品300多件,经评审,选出8类共165件赴美。 现年88岁高龄的老艺人景玉怀,见证了新繁棕编的辉煌。她曾三上北京参加群英会,五下重庆展示棕编绝技。最让她难忘的是,她给毛主席编过帽子,并受到了毛泽东、1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5年,她的女儿又受托给毛主席编织了一双拖鞋,并收到了主席办公室给她汇来的70元工钱。 新繁棕编作为新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世代传承,保持了民间手工艺品的原生态特点,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和朴素自然的审美情趣。2006年11月,新繁棕编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新繁的棕编技艺现今主要流行于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所辖的公毅、锦水、曲水、通联、石云等村,形成了民间手工艺特色。农闲时节,心灵手巧的新繁妇女用棕丝编织物品,以补贴家用。

四.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新都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

简介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全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制作,更名为叶儿粑。因有其独特风味,盛名远播。新都解放后,制作技法更有改进。叶儿粑有甜、咸两种,采用糯米、大米、香艾、红糖、猪油、菜油、芽菜、白糖、酱油、桃仁、料酒等作原料。

原料配方 糯米3.5千克 大米1.5千克 红糖500克 桃仁200克 猪板油1千克 芽菜70克 菜油70克 味精10克 甜酱70克 艾叶400克 化猪油600克 白糖3.5千克 面粉100克 半肥半瘦猪肉3千克 腌肉1千克 白酱油100克 料糖25克 芭蕉叶适量

制作方法 1.糯米、大米淘净,加清水泡胀,放入艾叶(或青菜叶)磨细成浆,装入布袋压干水分成湿粉,取出后加红糖(切细),化猪油揉匀。

2.面粉炒熟,桃仁炸酥切细,板油去油皮剁细,加白糖混合揉匀成甜馅。芽菜、腌肉切细,鲜猪肉剁成碎米粒状。巴蕉叶入沸水锅内,加油少许,待煮蔫后即捞起晾干。

3.锅置中火土,放油烧至六成熟,放入鲜肉粒炒散,再加入切细的腌肉调和后,放盐、芽菜、胡椒、酱油、甜酱、白糖(50克),料酒炒匀炒香,起锅放味精制成馅。

4.将粉子揉匀,扯若干个25克重的节子,逐一包入糖馅或咸馅,用芭蕉叶裹住,入笼旺火急蒸,见起蜂窝状眼时则熟,即可进食。

产品特点 咸心鲜香,脍炙人口。

五. 四川省 成都 青白江 成都冷锅串串

成都的“串串香”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冷锅鱼同出一辙,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串串香”又叫“热锅麻辣烫”,是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前身或者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随着时代的变迁,川菜、川酒包括川戏等都早以走出四川,进入全国各个地方,人们早以习惯和喜欢上了川菜川味,其中,麻辣烫更是以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遍布于全国众多城市,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麻辣烫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麻辣烫已成为四川味道的代表。

串串香的种类很多,从海里的海鲜,鱼呀,虾呀,蟹呀,贝类,到家禽,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鹅肉等,还有健康的蔬菜,白菜呀,豌豆尖,菠菜啊等很多种,巴蜀人喜欢吃辣椒,而串串香也是越辣越好,不但要辣,还要辣的香~所以锅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锅底是味道的源泉,像普通的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就有辣椒,花椒,桂皮,豆瓣酱,葱姜蒜,八角,香叶,党参,白芷等,有些还是中药的锅底,吃了后可以滋补的。成都冷锅串串香色泽鲜美,口感清爽,男女老少都食之恋恋

六. 四川省 成都 锦江 成都宋嫂面

宋嫂面是成都仿制宋朝汴梁人宋嫂作法,将鱼肉、芽菜、香菌等制成鱼羹作绍子加面中,其味鲜美无比,称为“宋嫂面”。

面食,特点:鲜香滋润,入口爽滑。zdM

烹制法:煮。zdM

韭菜叶面条在锅内煮熟,捞入碗内,浇上用鲜鲤鱼肉、香菌、兰片、芽菜末、葱花、郫县豆瓣、盐、醋、料酒、胡椒末、味精、水豆粉等制成的鱼羹臊子即可。zdM

操作要领:煮面条要软硬适度;制鱼羹臊子要用微火炼。zdM

此面是仿“宋嫂鱼羹”法并结合四川特点,加以改进而成。20世纪40年代前始创于成都“徐来小酒间”,今为成都名小吃。zdM

七.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区 四川海椒

石板滩、木兰、泰兴、三河等乡镇,地处东山台地尾区,盛产海椒,俗称东山海椒。品种有大红袍、二金条。色泽鲜红、味道辛辣,是川菜调味的上好佐料。涪陵榨菜、郫县豆瓣,都选用东山海椒作为原料。

八.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井仔园荔枝

井仔荔枝出产于马冈镇官塘村,因栽种荔枝的坡地上有一口水井,故称为“井仔荔枝”。其果肉为乳白色,厚实而脆甜,剥壳后果汁不易外溢,汁多无渣,果核小,在省港澳均有较高知名度,并远销海外。

九.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成都凤尾酥

成都凤尾酥是川式名点之一,相传始于明代,是由宫廷筵席点心演变而来。外表呈浅金黄色,外酥内软,趁热食用倍觉鲜美。凤尾酥的芯料随季节而变化。根据不同的芯馅,分为鲜花凤毛酥、龙虾凤尾酥、金钩凤尾酥等等。


十. 河南省 商丘市 柘城县 邵园萝卜

柘城邵园的白萝卜,是我省名贵品种,特点是皮绿色,个粗大,水分多,带甜味,质酥脆。远销香港、澳门等地。
成都新都买特产去哪又正宗又便宜成都新都哪里买特产带回去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