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港澳特产 惠州特产有哪些必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4 18:44:42

一.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青梅菜

沙迳青梅菜大小适中,叶长,色泽青绿,久存不变。清香爽口,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蒸、煮、炒均美味可口,是老少皆宜的食品。经海关检验部门的检验,该镇出产的青梅菜质量、色泽、大小等方面均由于其他同类产品。外销东南亚国家,内销广州、东莞等地。市场价每斤2元以上,年产量2000吨。

二.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沿海水糍

沿海水糍

水糍是惠东沿海人春节必做的“年糍”。它的基本制作工序如下:将糯米用清水浸透洗净、用饭甑蒸好后,放在舂臼中不断地翻滚槌打,直至将糯米饭打得均匀、细腻,然后取出,做成每个一斤左右的“大饼”。此水糍因为是糯米饭做成,干后易裂,所以保存时要放在水中浸泡,几天要换一次水,可保存数月。食时切成小块,可煎可炒,咸甜随意。时下沿海人的吃法是:在煎好的水糍里拌上用鲜肉、鳗鱼、虾仁、香菇、芹菜、蒜仔等炒成佐料一起吃,味道独特。

三.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西湖听韵

   苏东坡被贬惠州后,妻妾大多散去,惟侍妾王朝云紧紧相随。王朝云善歌舞、音乐,常在惠州西湖泗洲塔下为东坡奏琵琶,读乐填诗。东坡常感怀于此,遂以虾为原料,自创了这道“琵琶虾”,以示知音、佳肴、美景与雅乐同韵。
特色:清新鲜美,口感清爽嫩滑。

四.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小桂鱿鱼

小桂鱿鱼具有原汁原味,美味可口,回味无穷之特点。烹调手法多采用煮、煲、蒸、烩和炖等多种手法,调料考究。做小桂鱿鱼首先把鱼洗净腌制,再晒,然后放到锅里焖,焖好后再用刀切,而且要讲究刀法,切好以后加入各种秘方配制的佐料再煮,捞出来后用凉水冲净再冰镇,最后再下锅炒。地道的小桂鱿鱼闻起来使人垂涎三尺,吃一口爽口自然,不油不腻,回味无穷。

五.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杨村椪柑

杨村椪柑:产于杨村华侨柑桔场。经长期选育,于70年代获得两个新品系。其一为早熟株系,较一般椪柑早熟10天,可提早于11月中旬采收应市,果肉脆嫩,多汁化渣,甜酸适中。另一品系成熟期在12月上旬,果肉柔软,多汁化渣,甜酸适中,风味浓厚。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惠东萝卜

惠东萝卜

惠东萝卜主要分布于港口、平海镇,大园、菜园、六乡、咸台、碧甲等地的海边沙地及佛岭村的山坑高坡地。闻名海外的港口镇的“大园萝卜”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种植于海边的萝卜,具有入口水多、甜滑无渣的特点;种植于山坑高坡地具有入口清甜、软滑的特点。两者都具有润肺、润肤、防燥、解渴、下水等功效,深受港澳地区、东南亚及当地群众的喜爱。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就有专门的运输船只把萝卜大量运销到港澳、广州及东南亚地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长达30余年间,惠东的平海一直被广东省外贸部门列为萝卜为主的蔬菜种植出口基地,萝卜出口量每年不下百万吨,后因外贸出口体制变化及出口配额等原因,萝卜种植产量才逐渐减少。虽然如此,由于土质、水质和气候特别适宜种植的缘故,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其他地方的萝卜口感可以与这里的萝卜媲美。如今,外来游客都顺便买些萝卜带回去。

七.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平海汤圆

平海汤圆

惠州的平海汤圆确实很香。馅料有虾米、唐芹、肉碎、冬菇及津白等,肉不过多,却有一股津白及虾米的清香,汤底以猪骨及津白为主,味道同样很清幽,虽然汤圆个子比一般的大,却无损讨好的感觉。

八.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东江鱼丸

东江鱼丸

东江大鱼丸,此品制法特殊。一般鱼丸,大都要加入蛋清或淀粉,以收敛水分和增加鱼肉的凝结性。但这样作的鱼丸体重,入水即沉,爽而不滑;东江鱼丸不加淀粉或蛋清,反而加清水,作得又特别大个。显得特别身轻,入水即浮,洁白圆润,煮熟后,分外嫩滑爽口。

将新鲜的鲮鱼去鳞开肚去肠,洗净后取去脊骨,等肉冷后用锋利的刀刮肉。选择平面砧板将刮起的肉放在砧板面上,放清水100克,徐徐剁至鱼肉浮起呈镜面状,即把上面最嫩滑的一层刮起,放在碟或碗上,继续再剁再刮,刮至最后一层便不要了。

将剁烂的鱼肉放在一只深盘中,加清水100克,味粉10克,鸡蛋白2只,用水搅匀,放精盐20克,打成鱼胶,再加猪油100克调匀,用手搓成丸形,每只约重20或25克,放进冷水锅里,用文火浸熟(丸浮水面为度)。食时加鸡汤时菜,便成上汤鱼丸。另外,还可以用大虾、鸭肾、本港(惠阳澳头港口出产的鱿鱼,当地人简称本港,质量最好)、火腿等料切碎与鱼胶捞匀,搓成鱼丸,叫“百花鱼丸”。

九.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东江瓤豆腐

【原料】

去皮猪肉325克,淡二汤750克,浸皮海米50克,花生油500克,左口鱼末10克,葱15克,豆腐600克,味精7.5克,盐12.5克,深色酱油15克,胡椒粉0.5克,湿淀粉10克,干淀粉20克,清水50克。

【制作过程】

1、将豆腐切成长5公分、宽4公分、高2.5公分的小块,共三十块,把猪肉、鱼肉分别剁成黄豆粒大小,虾米切成细粒。

2、把猪肉、鱼肉放在盆内,下精盐10克、味精0.5克,拌挞至有胶,再下虾米、清水、干淀粉、葱10克、左口鱼末5克,拌挞约2分钟成肉馅。

3、在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长2.5公分、宽1.5公分、宽1.5公分的小洞,然后每块豆腐瓤入肉馅20克 4. 炒锅用中火烧热,下油25克,把瓤豆腐逐块放入,边煎边加油二次(每次约25克),煎至两面金黄色,取出入入砂锅,加入二汤、精盐、味精,加盖,用中火焖2分钟至熟,下酱油调色,用湿淀粉勾芡,淋油25克拌勾碟,撒目葱、左口鱼末、胡椒粉便成。

注意:

1、左口鱼末制法:左口鱼干为广东,将左口鱼干剥去头、皮骨,取净内,用中火烧热炒锅,下花生油至五成热祚入鱼干炸至金黄色,松化。晾凉后,碾成末。

2、搅馅时用力要均匀,顺一个方向搅动。

3、煎时要随时转动锅,避免糊底。

【特点】

此菜原锅上桌,香浓软滑,有左口鱼的特色鲜味,为东江地区冬令常菜。

十.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炒螺

炒螺

惠州人爱吃炒螺,相传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吃螺有关。一天,东坡好友佛印和尚,寻得几斤田螺,生发雅兴,欲与东坡共享。不巧,坡公不在寓中。丫环问及佛印何事,那和尚伸手拍丫环臀部,又亲她小嘴,然后笑着走了。东坡归来,听完丫环投诉,哈哈大笑,说:“好!好!今晚有螺吃了。”这掌故生动、形象地比喻出吃螺特点:先敲掉螺壳尾部,再用佐料炒熟。吃时,用嘴吮螺尾吸螺口,方可得螺肉而食之。东坡吃螺掌故,一直影响着惠州人。今天,吃螺不仅仅是品尝佳肴,还已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

每当入夜,街头巷尾,百十步摆一摊者,炉火彤红,独揽生意;三五档聚一处者,灯火辉煌,争拢食客。灯光下,小桌上,田螺大、石螺靓。档主撮螺洗涤,夹去壳尾,佐以椒蒜,调以豆豉,猛火烧锅,油炒水局。稍后片刻,香气四溢。距数十米,便诱得路人唾液顿生,食欲大发。

若慕名食客前来,视盘碟若聚宝盆。一眼看定,无意挑剔,伸两指捏,出三指撮,稳稳在手。吮尾吸口,鲜美之汁,口福占先;嚼肉品味,口内留香,腹中营养。

广东惠州特产大全惠州特产值得带回来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