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哪有特产卖 苏州吴江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18 02:54:24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七都大头菜

大头菜是吴江市七都镇西南部地区的传统种植品种,又名疙瘩菜,是芥菜的变种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芥菜等蔬菜的种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就有根用芥菜。吴江腌制香大头菜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大头菜一般在二三月份加工,一般要经过整理、晒干、切片、盐腌、装甏等环节。

七都大头菜有一种特殊的鲜香气味,能增进食欲,还可促进结肠蠕动,防止便秘。夏天吃大头菜,可以达到利尿除湿,促进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功效。

大头菜的吃法很多,和毛豆一起炒来吃,鲜嫩而有韧性,口味极佳。加适量食盐、味精和油,成凉拌大头菜,配粥很入味。大头菜还可以和肉丝、河虾一起炒来吃,和鱼、排骨等一起煲汤食用。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吴江香青菜

吴江香青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香青菜是吴江地方传统特色珍稀蔬菜品种,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香青菜具有口感柔软,清香醇正,营养丰富的品质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999年列入江苏省三项更新工程,2002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2003年制订了《无公害香青菜生产技术规程》,成为了江苏省地方标准,2003年列入国家农业资源开发,2009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我们本着挖掘、利用和保护地方优良种资资源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提纯复壮和品种选育等工作,使香青菜的纯度、抗病性、抗逆性得到了提高,使地方优质资源得到了保护、利用和开发。 香青菜口感清鲜味美,芳香可口,气味清香醇厚;维生素C≥20mg/100g;总糖≥2.0%;粗纤维≤1.0%。吴江香青菜主要品种有绣花筋、黄叶香青菜、黑叶香青菜。 吴江香青菜常年种植面积1000公顷,种植区域主要在沿太湖的横扇、七都、震泽、桃源等镇。土壤类型以小粉土为主,属渗育型水稻土,亚渗潮泥田土属,发育于近代河(湖)沉积物,沉积层理较明显,颗粒组分中粉砂含量较高,剖面A1-AP-P-C型,土色浅,质地为粉砂质壤土或粘壤土的土壤类型。小粉土易淀浆板结,土壤养分释放快,偏酸性,酸碱度为PH5.2-6.0,表土层在日光下晒得发白,而心土仍然很湿,农民俗称“夜湿泥”。 小叶香青菜目前基本常年上市,大叶香青菜主要在12月至翌年4月冬春季上市。吴江香青菜主要销售供应吴江本地、苏州市、上海市的各大宾馆、饭店以及农贸市场,三分之一产品实行订单生产销售,吴江香青菜曾经随太湖螃蟹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

香青菜,是江苏省吴江县的名优蔬菜之一。具有香气浓,色泽美,营养好的特点,风味独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震泽、八都等乡(镇),八十年代以来,中部的盛泽和北部的松陵等乡镇也逐年扩种,现已普及全县,是吴江三大传统名优蔬菜(大头菜、小黄瓜、香青菜)中发展最快的一种。

吴江香青菜

地域范围

吴江香青菜产于江苏省吴江市辖区京杭大运河西侧的七都镇、震泽镇、横扇镇、桃源镇及平望镇部分、盛泽镇部分、松陵镇部分。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吴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2′-120°53′,北纬30°47′-31°12′之间。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西靠太湖,北临苏州市、吴中区,东与上海市青浦区交界,南依浙江省嘉兴市,大运河贯通南北,318国道贯穿东西。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2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感特征 叶菜类,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植株半直立,株型半披张、松散,株高25~35 cm,开展度35~40 cm,叶片椭圆形,全缘,叶面起皱扭曲、波状不平,叶脉明显,叶柄绿白色,扁平,单株质量400 g左右。 2、内在品质 口感清鲜味美,芳香可口,气味清香醇厚;维生素C≥20mg/100g;总糖≥2.0%;粗纤维≤1.0%。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闽饼

闵饼又名头饼,是苏州同里闵家湾“本堂斋” ,颇负盛名的传统糕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制作仅闵氏一家,世传其业,故称“闵饼”。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五百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 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

制作闽饼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后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猪油丁为馅芯,做成月饼状,蒸煮而成。闵草性味甘寒无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成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药用价值。闵饼用“闵饼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馅,蒸制而成,是青团的一种,色泽黛青,光亮细结,入口油而不腻,清香滑糯,具有独特的江南农家风味。清代,闵饼曾被列为朝廷贡品,选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明代画家沈周曾赋诗一首赞美曰:“香剂圆从范,青膏软出蒸。女工虚郑缟,士宴夺唐绫。”民国初年,闵氏在上海创建“大富贵闵饼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天下第一菜

天下第一菜是石家饭店传统名菜,亦称锅巴汤。此菜特点:虾仁玉白鲜嫩,锅巴金黄松脆,番茄红润酸甜。锅巴油炸后盛在荷叶汤碗内,并浇入50克沸油,另用虾仁、番茄烹制成卤汁,上桌时先端上刚氽好的锅巴,随后将一碗卤汁趁热倾入锅巴碗,顷刻间,锅巴咝咝裂响,香扑鼻,声入耳,色悦目,味乐口,四趣相得益彰。

据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民间尝得锅巴汤,脱口赞道:“此菜可称天下第一菜。”从此被称为“天下第一菜。”另据传说,当年太湖修堤,时值大堤合龙之夜,地方官及钦差大臣在湖滨督工,疲惫饥渴之际他们上了村店。村店开到半夜厨子已无物可下锅了,于是将吃剩的锅巴氽水了,又将用剩的火腿、虾仁、番茄之类杂烩一锅汤,上桌时,“吱吱”爆响,将钦差大臣从瞌睡中惊醒,忙问:“何菜?”厨子顺口道:“平地一声雷!”说也巧,门外报喜的闯了进来:“大堤合龙告捷!”钦差大喜,连称此菜吉利。于是锅巴汤也称“平地一声雷”。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震泽蚕丝被

蚕丝被是近年来新兴的丝绸产品,销量成倍增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逐步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为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后,震泽已逐步形成了“企业较为集群、产业较为集群”的蚕丝被产业板块。目前全镇共有蚕丝被生产企业72家,原辅料生产企业86家,形成了从养蚕到抽丝、制棉片、翻制及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生产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条。

昨天的交易会上,来自于山东、四川、广东等地的180多家真丝服装和家纺企业设立了摊位。在震泽蚕丝被摊位前,不少人驻足停留。一位正在细看资料的顾客告诉记者,松软、暖和、漂亮的蚕丝被已经是真丝家纺类的主流产品了,非常符合现代健康、时尚的消费潮流。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彭桂福指出,一直以来,中国的纺织品行业太注重产能,忽略推广;太注重生产、忽略品牌;太注重出口、忽略内销,这对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事实上,纺织行业70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洞庭碧螺春茶

洞庭碧螺春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洞庭碧螺春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后来康熙皇帝南巡,游览太湖,江苏巡扶宋荦用“吓煞人香”进贡,康熙品尝后大加赞赏,然认为茶名欠雅,便因此茶产于洞庭东山碧螺峰而易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茶的特点是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七都老汤面

听过很多次,庙港水龙面馆的美味,也亲口尝过,确是地道的老汤面。不过,余在七都的老街上,也寻得了一家不输水龙面馆的面店。虽然牌子是乌镇面馆,不过,老板确实青云人,来七都几十年了,或许是借着乌镇的名气,提升下点的底气。其实,即便没有这牌子,这面,这汤,也已足以让人回味无穷了。

这家店的面条,用的是宽面,比普通的面条薄而宽,也比普通的面条更入味。老板说,这都是为了让面条更加的吃进老汤的鲜香,因为这汤,是他的秘宝。

也曾问过这汤的作法,老板只说了句,这可是用的正宗的骨头汤。其他便不肯多说。但是,仔细尝来,这里头绝不仅仅是骨头汤的味道,如没有秘制的香料,是绝不能有如此美味的。入口极鲜,却完全没有味精的咸涩感,仿佛每个味蕾都上了瘾,即便是赶时间的,也会想去把这汤都喝干。

清晨,一碗老汤面,开启一天的生活,是再惬意不过了。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梅鲚鱼

梅鲚鱼,因为尾叉部分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与太湖银鱼、白虾、白鱼齐称"太湖四宝",也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七都地处太湖之滨,盛产此鱼。

梅鲚鱼在明朝就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梅鲚鱼又称"贡鱼"。

太湖一带出产的梅鲚鱼,小部分以鲜货供应市场,大部分晒成鱼干或加工成罐头,作为旅游休闲食品。太湖年产梅鲚鱼700吨左右,每年8~10月是梅鲚旺汛,产量占全年80%左右。

梅鲚鱼肉嫩味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它的软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是补脑和补骨髓的佳品,尤其适合青少年。梅鲚鱼被视为席上珍品,可红烧,也可将之置于小碗中,加作料在锅里清蒸食用。最佳的吃法是油炸,将此鱼洗净晾干,投入油锅炸,待鱼体呈淡棕色即可起锅,辅以调味品,食之酥脆清香而又鲜美,回味无穷,久食不腻不厌,是品酒、下饭的佳品。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盛泽丝绸

翻开盛泽的历史,看到的几乎只有两个字——丝绸,如果把盛泽的历史比作一条河,那么这条长河里流淌的便是丝绸文化,可以这么说吧,盛泽的历史,就是一部丝绸发展史。

                 

盛泽的先辈曾经创造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辉煌,使盛泽这个偏僻的乡间小镇挤身于中国的四大绸都之列。今天,15万盛泽人从先辈那里接过了发展的接力捧,他们年复一年,不懈努力,正在开创绸都新的辉煌。            

盛泽丝绸不仅以量大胜人一筹,更以质优而著称于世。1962年,新生丝织厂生产的美丽绸在全国评比中获得第1名,此后,盛泽丝绸屡屡获奖,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青睐。1983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丝绸实物评比中,新生、新华、新联、新民四家丝织厂和吴江印染厂生产的四只真丝绸产品同时获得第1名,惊动了全国丝绸界,《浙江日报》为此连发了三篇社论备加赞誉,在以后的国家质量奖评比中,盛泽的丝绸产品又先后获得了三个金质奖、四个银质奖,盛泽丝绸誉满全球。现在,盛泽丝绸的品种已从传统的桑丝绸发展到桑丝、交织、人丝、合纤四大类数百个名种,产品的70%左右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国际市场,盛泽镇已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乡镇,真丝绸的出口量已占到全国的1/6,成为国内主要的丝绸出口基地。

丝绸贸易在盛泽的发展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的一页,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一度沉寂,昔日的“庄面”也因丧失了专业市场的功能而解体。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日趋活跃,于是“东方丝绸市场”应运而生,十五年来,市场不断地发育、壮大,发展成为集专业性、综合性、技术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丝绸贸易中心。目前市场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家丝绸商行,年交易额超过130亿元,名列全国十大专业市场。再环顾全镇各主要街区,到处是丝绸商行林立,丝绸产品琳琅满目,难怪人们说整个镇区就是一个大市场,真可谓是万商云集,万绸来朝,车水马龙,蜂攒蚁集,再现了“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的繁荣景象。盛泽已经成为国内丝绸产品的一个主要集散地。

丝绸业的迅速发展,凝聚了几代人毕生的心血。这里面有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企业家、有潜心研究、屡克技术难关的科技人员、有不辞辛劳、日夜奔波在机台旁的普通工人。尤其令人自豪的是五十年代末丝织厂走出了一群荣获全国劳模、操作能手称号的丝织女工,从洪金凤、钱福珠、鲁桦、吴凤英到金顺珠,代代相传。

丝绸业的再度辉煌,带动了盛泽经济的繁荣。盛泽镇区的面积已从建国初的2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镇区道路已形成了“一环、一纵、二横”的大框架。全长14.8公里的环镇路宽阔平坦,环路的两侧便是盛泽经济开发区,区内100多家丝绸厂织机轰鸣,展示了“机声十里”的壮观景象。呈十字交叉的舜湖路、舜新路繁华商业区内,各式商店鳞次栉比,遍布全镇的16家宾馆灯火辉煌,宾客盈门。400余辆出租车、近千辆私家轿车和运输丝绸的大货车、小三轮以及潮水般的自行车流穿梭往来,把马路挤得满满当当;13路公交车把全镇的各个社区和行政村串连在了一起。位于市场西侧的货运中心内,31条货运专线通向全国几十个省、市,把各地客商的丝绸物品迅速、安全地运达目的地。

盛泽这个充满了活力的绸都,正用自己的业绩描绘着中国丝绸业明天的灿烂辉煌。

十.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糕点稻香村

 创始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取曹雪芹名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稻香村”为名,是目前苏州生产销售苏式糕点历史悠久、最为著名的专业商店之一。
地址:观前街72号
电话:67280372
营业时间:8:30—22:30
公交202路、204路、923路、529路到达。


吴江特产必买清单吴江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