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包哪个地方特产 全国哪里的小笼包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25 09:30:57

一.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小笼蒸饺

小笼蒸饺

1.用滚开的肉汤将面粉烫成面絮;另取面粉用温水搅成面絮;再把两种面揉合成面团;

2.把熟猪肉切丁,加芝麻油、精盐、味精、绍酒,小火煸炒一下,与生猪肉末、芝麻油、味精、五香粉、精盐及姜末、酱油、韭菜段、甜面酱、搅拌成馅;

3.将和好的面团擀成面皮,加馅包成饺子,入特制的方形小笼内,用旺火蒸约10分钟即可。

二.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鲜肉小笼包子

鲜肉小笼包子

制作鲜肉小笼包子,选料十分讲究。其主料为猪肉和面粉。猪肉要选薄皮前膈身猪肉;面粉需上白精粉,加上少量猪肉皮,制作时,将猪肉剁成肉浆,肉皮斩碎制成肉皮冻,放人味精、酱油、食盐等调料,与肉浆拌匀;把面粉制成皮子,裹人馅子,制成罗纹包状,置入竹笼蒸熟即可。

此名点特点是:皮薄而松软,馅多而卤满,鲜香味美,油而不腻,与汤同吃或蘸以醋食,更加可口。

三.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蟹黄小笼包

蟹黄小笼包

蟹黄小笼包味道正、汤汁多、甜而不腻、鲜而不肥。它更具蟹粉的正鲜味。

四.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小笼粉蒸鸡

小笼粉蒸鸡是一道成都风味小吃,鸡肉鲜、香、嫩;味咸、微辣;色泽红亮、制作简便。

做法

用料:

嫩公鸡一只(重约1500克),米粉500克,料酒50克,豆瓣酱100克,鸡油50克,胡椒、味精、姜汁、红油各适量。

制作过程:

(1)鸡宰杀后去头、大骨、爪及内脏,将鸡肉切成块,然后将以上各种辅料、调料拌入鸡块内,备用。

(2)将水烧开,将鸡肉装入小蒸笼内,用大火蒸20多分钟,熟后翻出,装入盘内,淋上少许红油即成。

五. 安徽省 芜湖 鸠江区 小笼汤包

别的地方也有,但是别的地方只做到了个“小”,且不知小笼汤包最重要的是在那个“汤”字上,芜湖的小笼包皮相当的薄,要是您没吃出经验,那经常会把皮夹破。小笼包馅多,但好吃却不在馅上,精华在于包里的汤汁。所以吃小笼包最正确的方法是把皮咬一个小洞,再把鲜美的汁吸掉,至于馅,倒是吃不吃都无所谓了。不过现在很多摊点的小笼包汤汁都好腻,没有原来那么鲜了,所以吃正宗的小笼包还是去美食街的四季春和耿福兴,还有家蒋记在中和路口,味道也不错~另外如果您不爱太油的,耿福兴的蟹黄包也绝对值得一试。

六. 江苏省 无锡市 锡山区 无锡小笼包

一些本地人将无锡小笼包称作小笼馒头,并将其特点概括为“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无锡小笼包在做法上较为独特,其馒头皮是不经过发酵的,其馅料是带有汤汁的。蒸熟后皮薄而不破,有嚼劲,馅多卤足、鲜嫩味香。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

取一小碟,倒入少许玫瑰香醋和嫩姜丝佐料,用筷子轻轻地夹起小笼包子移入浅碟,先在皮儿上咬一小口,然后慢慢地吮吸其中热烫的汁液,汤汁吸得差不多,再将整个包子吞入口中品味。直接大口咬,不仅容易烫到唇舌,更易引起汤汁四溢,场面十分尴尬。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龙亭区 灌汤小笼包子

灌汤小笼包子包子是开封的传统食品,早在北宋东京市场上已有售卖,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东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楼",制售的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第一"。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开封流传下来。

本世纪20年代,名厨黄继善创办"第一点心馆",主营灌汤包子。30年代,他适应市场需求,对包子的制作方式加以革新,将原来用半发面制皮和瘦肉掺猪皮冻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面酱、小磨香油等制馅,改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精为馅提鲜。通过"三硬三软"和面,使面皮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还改大笼为小笼蒸制,就笼上桌,旋吃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热度和形状的完美,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此即为灌汤小笼包子。

建国后,灌汤小笼包子得以发扬广大。尤其是黄继善开创的"第一楼包子馆"所经营的灌汤小笼包子,经过名师的不断改进,更具特色。其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远近闻名,吸引了大批开封市民和中外游客,多以品尝此名食为乐事。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第一楼"先后发展了系列产品"小笼包子宴"和"速冷包子"。"小笼包子宴"又称"什锦包子宴",依馅料不同分为鸡丁、笋丁、韭菜头、鱼仁、虾仁、山楂、三鲜、南荠、麻辣和灌汤十大风味。"速冷包子"先后投放本市及郑州、洛阳、杭州、北京等市场,受到欢迎。此后,各地要求联营或设店经营灌汤小笼包子的客商越来越多,至1996年底,已在外地设连锁店20余家。1989年以来,"第一楼"小笼包子先后获得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和中国烹饪协会认定的"中华名小吃"等荣誉。

八. 江苏省 常州市 钟楼区 加蟹小笼包

非物质文化遗产加蟹小笼包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加蟹小笼包原来称为加蟹馒头。除了加蟹小笼包有一点“包子”的概念,常州人一般都把包子和馒头统统叫做“馒头。”这本身就是常州饮食文化的特色。据常州府志记载,常州加蟹小笼包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常州小河沿浮桥南堍的万华茶楼首创。

岁月更迭,进入清末民初,经师徒传承,常州加蟹小笼包成为迎桂茶社(后更名为迎桂馒头店)的品牌食品。迎桂馒头店因其注重加蟹小笼包的质量而使其闻名遐迩,深受市民的喜爱和青睐。在此同时,马复兴面馆、德泰恒菜馆的加蟹小笼包亦美誉度极高。

常州加蟹小笼包是极富常州地区特色的传统风味小吃。它具有皮薄透明、卤汁丰富、蟹香扑鼻、肥而不腻、汁水浓郁、肉馅鲜嫩的特点,是常州市十大名点之一,2006年入选《中国名菜大典·江苏卷》。

常州加蟹小笼包其实是一种灌汤包,它的独到之处,一在皮胚,二在馅料,三在皮冻。首先做皮坯的面粉必须是半发粉,即刚刚发起尚未完全发足的嫩发粉,这样方能保证面皮既紧实、富有韧性又具有通透感。至于半发的度,大多只有经验丰富的大师傅可以掌握。一两面粉做六张皮,大小、厚薄都有讲究,使整笼包子大小一致,呈淡粉白色。 馅料以猪肉为主,再加以蟹肉、蟹黄调制。不加味精,靠糖、姜、葱、料酒、盐提鲜,比例有严格的规定。最后的关键是皮冻。小笼包的肉馅中是不打芡汁的,而是用的皮冻,将制好的皮冻与肉馅包在一起,经笼一蒸,胶冻融化,形成美味的汤汁。故而在常州民间有一句吃小笼包的顺口溜:“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这形象地阐明了小笼包的基本特征和吃法要领。

加蟹小笼包生成初始,装蒸用的是中笼,每笼放32只,由于数量多,要装盘上桌,这样装盘过程略显麻烦。为食用方便,迎桂馒头店改用小笼装蒸,每笼10只,蒸熟后连笼一起上桌。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食量日渐变小,小笼装蒸,每笼6只,可谓个态精巧,晶莹剔透,别具一格。

常州加蟹小笼包蟹油金黄闪亮,汁水鲜美,皮薄爽口,馅心嫩滑,配以香醋、姜丝佐食,其味更佳。每年中秋节前后鲜蟹上市的时候,广大市民兴致大发,情趣盎然,吃加蟹小笼包这一风味小吃,成为常州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九. 江苏省 无锡市 梁溪区 无锡小笼馒头

无锡小笼馒头以皮薄卤多而誉遍沪、宁、杭一带,是无锡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 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馒头紧酵皮薄、馅多卤足、鲜嫩味香,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此点不仅可即席食用,还可作馈赠亲朋的礼品

十.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 小笼包

小笼包:吃小笼包讲究汤汁,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里面, 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好的小笼包皮薄如纸,提来提去还不带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来,放在醋碗里,对准上面一吸,鲜美的汤汁就进了肚了。不过不能着急,不然会烫着,然后再慢慢享用里面的内容。所以南京人吃小笼包又有歌谣,"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

小笼包哪里的特产最出名呢小笼包起源于哪里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