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特产便宜的 瑞士最有名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0-03 02:19:54

一. 北京市 西城区 便宜坊烤鸭

便宜坊经营的“焖炉烤鸭”是北京烤鸭两大流派之一。其特点是皮酥肉嫩,口味鲜美,又因其烤制过程鸭子不见明火,保证烤鸭表面无杂质,而被誉为“绿色烤鸭”。2002年被中国国内贸易局评定为“中国名菜”,便宜坊焖炉烤鸭绝艺已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便宜坊创新烤鸭“花香酥”和“蔬香酥”,更因营养丰富,口味时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被评为“最具流行菜品”。

便宜坊的精品鲁菜,尤其强调了美食与健康的融合。其招牌菜有:盐水鸭肝、芥末鸭掌、水晶鸭舌、酒香醉鸭心、干烧鸭四宝、葱烧海参、酥香鲫鱼、糟溜鱼片、浓汁鱼肚、肉丝拉皮、烩乌鱼蛋汤等。

地址:北三环中路6号

电话:82021019

二.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三.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四. 欧洲 瑞士 埃曼塔奶酪

埃曼塔尔奶酪起源于瑞士中部的伯尔尼州,以埃米(Emme)河谷的埃曼塔尔地区命名。果香味浓,口味刺激。

埃曼塔奶酪Emmental奶酪质感和外皮都比较坚硬,它的外形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气孔,这是发酵过程中气泡造成的变化。果香味浓,口味刺激。可以制作奶酪火锅或配以口感浓郁的红酒,比如

埃曼塔奶酪波尔多的梅多克(Medoc)。营养成分:每30克含200卡路里热量、0.03克碳水化合物、13克脂肪、7.5克蛋白质。

埃曼塔尔奶酪起源于瑞士中部的伯尔尼州,以埃米(Emme)河谷的埃曼塔尔地区命名。这里山峦起伏,有大片的优良草场。有关埃曼塔尔奶酪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1815年,随着这个地区第一家奶酪厂的建立,埃曼塔尔奶酪的制作如今已经遍布了整个瑞士中部地区。

虽然很多国家地区都仿制埃曼塔尔奶酪,不过只有在瑞士中部几个州生产的埃曼塔尔奶酪才是原产地奶酪。这是经过欧盟认证的,并被授予PDO标志(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即原产地命名保护,法文缩写是AOC。原产地埃曼塔尔奶酪采用未经巴氏杀菌的新鲜牛奶制作。

奶牛的食物全部为青草或干草,而不会喂食饲料。生产一公斤埃曼塔尔奶酪大约需要12升牛奶。任何食品添加剂和转基因原料都是严格禁止的。每块原产地埃曼塔尔奶酪都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检验,检查项目包括质地、风味、外观以及保质期,只有优质的奶酪才会交付给消费者。

吃法:

瑞士大孔芝士在制作时添加了碳酸,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做芝士火锅吃啊!

第一步:把芝士擦成丝。然后加两汤匙的粟粉拌匀,防止芝士丝粘在一起结成团。

第二步:把喜欢吃的菜切成一口大小的块,对于火锅用菜没有什么特别讲究,看各人爱好。花菜西兰花之类的需要先蒸熟,可以加上西式香肠、火腿块、法式面包(切好块之后稍微烘一下)、胡萝卜、煮熟的土豆块等等,放在盘子里。我个人认为素的比荤的口味更好,面包也很棒的。摆好竹签,你要是有吃芝士锅的小叉子就更好啦。

第三步:用大蒜头擦一下锅壁,小锅里面倒入干白葡萄酒1杯,喜欢蒜香的话可以加两茶匙的蒜末,在小火上煮至微微起泡,抓一小把芝士丝放到锅里化开,搅拌均匀,再放一把。。。需要不停搅拌防止结块。再加入白兰地一汤匙,最后加入盐、肉桂粉调味后,把锅移至烛台上面,下面点一个或者两个蜡烛都可以。

这时候就大功告成了,用竹签插上菜,在锅里搅一下,让浓浓的芝士裹住菜菜,再放进嘴巴里面。。。嗯。。。味道好极了

或者做成德国特有的油炸奶酪,将奶酪裹上着味的面包粉,在油中煎炸或在烤箱中烘烤后,口感爽滑非同一般!

片状的奶酪一般是切达奶酪,最普遍的吃法就是夹在面包里吃。

奶酪的种类很多很多,动画片里那种多孔的奶酪叫做瑞士大孔奶酪,在一些较大的超市有卖。

如果觉得片状的奶酪不好吃,推荐一个方法:拿一片土司,放上一片奶酪,放到烤箱里用180度烤2-3分钟,烤到奶酪融化金黄,面包片变脆就可以了。这样做出的奶酪土司片又香又好吃~

五.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七.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八.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九. 欧洲 瑞士 瑞士军刀

瑞士-(德语:Schweizer Armeemesser或Schweizer Offiziersmesser),又常称为瑞士刀(Schweizer Messer)或万用刀,是含有许多工具在一个刀身上的折叠小刀,由于瑞士军方为士兵配备这类工具刀而得名。在瑞士-中的基本工具常为,圆珠笔、牙签、剪刀、平口刀、开罐器、螺丝起子、镊子等。要使用这些工具时,只要将它从刀身的折叠处拉出来,就可以使用。

由来
1891年,瑞士人Karl Elsener是最早制作瑞士-的人。当时的瑞士-有木制的手柄(今日多为塑胶和金属制),并仅有两种工具,分别是螺丝起子,和开罐器。在1897年时,Karl Elsener发明了新的弹簧,瑞士-才开始能够装进比较多的工具。1890年代是瑞士军方开始使用瑞士自制刀子的年代,过去他们都采用德国制的刀子。
1909年,Karl Elsener开始在瑞士-的红色握把上刻白色十字盾牌来做商标,并以母亲之名Victoria来命名这个产品,创立了Victorinox(维氏)。1940年代,驻欧洲的美军相当喜爱这种多用途的小刀,但因不会发德语Offiziermesser的音(德文原意为“军官刀”),便称此刀为Swiss Army Knife(瑞士-)。目前Victorinox依然在供应瑞士军方这种小刀。
另一家向瑞士军方供应瑞士-的公司是Wenger(威戈)。除了这两家公司以外,还有众多的厂商生产类似的多用途工具刀。但是一般只有Victorinox和Wenger的产品才被认为是正宗的瑞士-。2005年维氏兼并了威戈。
发展今日瑞士-种类相当繁多,里面所搭配的工具组合也多有创新,如新增的液晶时钟显示、LED手电筒、电脑用USB记忆碟、打火机,甚至MP3播放器等等。
现如今瑞士军队仍配发瑞士-!2008年2月,瑞士军备局对包括维氏公司在内的7家国内外厂商提供的新-进行了评估。7月,有关部门对-质量、技术性能进行分析后,认为维氏公司生产的-性价比最佳。

瑞士特产必购物清单一览表瑞士必买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