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小伙在北京卖土特产 农村大哥在网上卖家乡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23 22:45:04

一. 河南省 南阳市 西峡县 西峡香菇

西峡香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峡香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西峡香菇,河南省西峡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福建、浙江、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

特定品质

西峡香菇品质优,味道好,花菇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文化典故

2010年,西峡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达3万余户,超过农户总数的1/3,年种植规模保持在1亿袋左右,年产量(干品)3.5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1/10,成为“南菇北移”后中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地。形成的香菇市场年交易额稳定在10亿元左右,成为中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加工地,每年从这里运出的香菇占全中国出口干香菇的70%以上、占全中国香菇总产量的近1/5,由此奠定了全中国干香菇的价格形成中心和出口货源集散中心地位。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田关乡、阳城乡、回车镇、五里桥镇、丁河镇、重阳乡、西坪镇、寨根乡、桑坪镇、石界河乡、米坪镇、军马河乡、双龙镇、二狼坪乡等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河南省 南阳 社旗 社旗三粉

社旗三粉为社旗县盛产的粉条、粉皮、粉面的合称,素有“三粉之乡”的称誉。这里生产的粉条如丝,粉皮如纸,粉面细白光滑,受到广泛的欢迎。社旗县耕地面积大,岗丘起伏,是红薯的集中产地。每到冬季,乡村磨粉、做粉条的很多,近些年,这项生产更成为农村的一项主要农产品加工业。“三粉”产品除南阳食用外,还大量销往湖北、四川、陕西等省,部分出口国外。

社旗县是闻名遐尔的“三粉”之乡和三粉集散地,三粉生产源远流长。300多年来,社旗纯红薯“三粉”源远流长,响誉全国,挺进国际市场,成为该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早在民国4年(1915年)社旗的田家粉、德家粉广壮细粉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赛》展销了该县粉皮,它以千克120张及其薄圆大亮等特点,受到欧亚非拉朋友的好评。该县共出口赊店粉面1361.4万公斤,粉条51.5万公斤,运往上海、广州等口岸,分别销到香港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欧州的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社旗县种植脱毒红薯30万亩,拥有“三粉”生产线140条,年产“三粉”20.7万斤,总产值一亿多元。

三.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镇平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四. 河南省 南阳市 南召县 拳菜

别名:龙头菜、吉祥菜、如意菜、拳头菜、蕨菜。
营养成分:100g鲜菜中含蛋白质1.6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10.g,维生素35mg,胡萝卜素1.68mg,粗纤维1.3g,钙24mg,铁6.7mg,及铜、锰等微量元素,还含有16种以上氨基酸,蕨菜根含淀粉40-50% 。
药理功效:味甘、寒、滑,无毒,能安神,降压、利尿、解热、驱风湿等,并可作驱虫剂等。
食用方法:清水漂洗后凉拌、热炒、做汤,特别是炖鸡、炖肉,别有一番风味。

五. 山东省 济宁 微山县 南阳烧鸡

微山县南阳烧鸡,是微山湖区特有的湖味名吃之一,其历史至尽已有三百余年,南阳地理位置独特,自元代运河从中通过,至元二年建南阳运河闸,请代南阳湖形成,南阳就成了湖中小岛了,由于京航运河航运繁忙,生意兴隆,南阳便成了水中“城市”,号称“小济宁”,故有:“南有南阳镇,北有济宁洲”之称。古然繁华之地商业发达,店铺、餐馆、酒楼的厨师,对湖内盛产的野鸭,称之为“南阳烧鸡”。



烧制南阳烧鸡的老汤,长期保留,老汤损耗后再继续料汤,但老汤不少余三分之一。选用的野鸭有对鸭、三鸭、四鸭、六鸭、八鸭和孤鸭,大者有三斤,小者一斤以上不等。用老汤烧制出的野鸭,鸭油被逼出,肉呈暗红色,嫩而不腻,有莲荷的清香、脱骨、味道鲜美而淳厚,食后余香盎然,这是南阳烧鸡的独到之处,故闻名遐迩,久盛不衰,成为一方。

六. 河南省 南阳市 社旗县 炸鹅脖

做法:

1、将葱、姜洗净,均切成末。淀粉加水适量调匀成水淀粉约20克,待用。将肉末放小盆内,加盐、葱末、姜末、料酒、酱油、水淀粉、味精搅拌均匀,再加香油拌匀,待用。

2、将豆腐皮洗净,晾干,用刀切开,再切成6.5厘米宽的长条,取用4条。将肉馅分成4份,分别抹在4条豆腐皮上卷成长卷,再用面粉加水调成糊,抹在豆腐皮包粘缝,包粘两头。

3、旺火坐油勺,用三四成热的油温,将鹅脖下勺微火炸透捞出。待油至五六成热时,再下入鹅脖重油炸一下,呈金黄色,捞出。

4、将炸好的鹅脖用刀改成马蹄块,装入平盘码好,带小碟椒盐上桌。

营养分析:

猪肋条肉(五花肉):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油皮:豆腐皮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相克食谱:

猪肋条肉(五花肉):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

七. 河南省 南阳市 唐河县 唐河麻糖

唐河麻糖(更通俗的叫法是“五香糖”)、麻片糖和花生糖是唐河的传统点心,作为地方,据说古时候经常用来进贡,送进京城给皇上尝。
唐河麻糖是用米花、碎花生仁,混合糖稀加热,冷却后切成半圆形的薄片,很脆。
麻片糖是用白芝麻仁,混合糖稀加热,冷却后切成长方形的、更薄的小薄片。
花生糖是用炒花生仁,外面裹上一层厚厚的糖衣。

八. 河南省 南阳市 南召县 南召板栗

南召板栗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的。南召板栗栽培历史悠久,且素以“无虫板栗”著称,是河南重点生产县之一,也是南召的传统外销干果产品之一。

南召县种植板栗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代南召板栗就南下武汉北上洛阳,是南召的传统外销干果产品之一。建国以后,南召山区群众把板栗生产作为绿化荒山和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发展。一是在深山区茅栗资源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野生资源连片进行野生资源嫁接,变野生茅栗坡为优质板栗林。二是利用冬春造林季节,在荒山荒坡等空闲地大面积造林,发展板栗基地。到达2005年,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已达到7.9万亩,年生板栗果3359万公斤,年产值在一千万元以上。已形成了留山镇大栗沟、板山坪、马市坪、乔端等四个万亩优质板栗生产基地。

南召板栗除具有其他地区板栗的基本特性外,最大的特点是无虫。在我国板栗生产中,板栗果生虫是多年来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难题,板栗多生长在山区,且树型高大,防虫治虫难度大,成本高,大量施用农药还会影响板栗的品质。南召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板栗品种,提高了板栗的抗虫能力,根据专家考察分析认为,板栗的抗虫机理首先取决于板栗刺包刺束密度、长度、和着生状况,其次是果实膨大期与成虫产卵盛期的吻合期的长短。我省著名板栗专家钟友华先生对南召板栗研究后认为:南召板栗主要品种为笨栗和南召红明栗,它们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苞剌密度大,刺长且着生角明显较小,刺尖到苞肉的垂直距离较长,苞壳与种壳较厚,所以成虫在这些品种上产卵的机会就少且产卵不易。另一方面,南召笨栗的果实膨大期为八月中旬,而栗实象甲整个八月份为成虫活动产卵盛期,即产卵不利期多10天,对南召板栗抗虫性的形成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南召林业科技人员对板栗优良品种进行了长期的选育和推广,进一步提高了南召板栗的抗虫性能和品质,目前主要优质品种有南召七月红、南召笨栗、南召早丰一号等。南召七月红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召县板山坪镇樊楼村和仓房村,该品种成熟早果粒中等,种皮呈棕红色且有光泽,种皮薄,易与种仁剥离,肉质细腻,香甜可口,出实率34—38%,空包率0.8%,虫果率7—9.8%,每公斤种实96—100粒。经营1979年和1984年两次全省鉴定,被定为省级优良品种,品质居全省第一。南召笨栗在全县各个板栗产区均有种植,该品种种粒大,种皮棕红有光泽,味香甜面,空包率1.4%,虫果率3.4%,出实率41%,每公斤约88粒。1984年经省级鉴定,被定为省级优良品种品质居全省第四。南召早丰一号主要集中在留山镇郭柏店村,该品种种粒大,味浓香,空包率0.3%,虫果率为零,出实率46%,每公斤种实心实86粒。经省级鉴定,品质居全省第六。

九.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南阳丝绸

南阳丝绸以色泽鲜润,软亮轻柔而载誉海内外。传统丝绸分家丝绸和山丝绸两种。家丝绸以桑蚕为原料,山丝绸以柞蚕丝为原料,亦称柞绸。两种丝绸均质地精良,严谨致密,图案美观,灿若云锦,"久已四方驰名",是河南出口大宗之货。南阳丝绸业以南阳为盛。 南阳众多的丝绸品种中,以柞木丝二六生绸(代号64411-3)历来是国际市场中的"王牌货",柞水丝二六熟绸(代号63311-3)被国家列为名牌产品。

十. 河南省 南阳市 卧龙区 南阳角雕

南阳角雕,是南阳一种古老的民间雕刻工艺。生产雕刻主要以牛角为原料的艺术品实用品、保健品系列品等。产品质地细腻,色泽自然、雕琢精细,神奇自然,给人以独特新颖的感觉。雕刻手法有平浮雕、立体浮雕、通雕、沉雕等。风格古朴,深浅得宜,造型自然优美,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一小伙直播卖家乡特产卖土特产的小伙子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