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哪里有福建特产 开平市塘口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11-14 19:02:37

一. 河北省 唐山市 开平区 开平甜玉米

甜玉米(Sweetcorn)是玉米的一个种,又称蔬菜玉米,禾本科,玉米属。甜玉米是欧美、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主要蔬菜之一。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甜、鲜、脆、嫩的特色而深受各阶层消费者青睐。超甜玉米由于含糖量高、适宜采收期长而得到广泛种植。中国是糯玉米的世界起源中心,栽培历史悠久。糯玉米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被当今世界广泛用作营养食物。

它是由于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存在而不同于其他玉米的一种类型。甜玉米是菜用玉米的一个类型。

甜玉米被消费的植株部分是未成熟的籽粒,主要由胚乳和子房壁(未成熟的颖果皮)组成。其食用品质由胚乳的味道、结构以及果皮的柔软度等所决定,都受基因的影响。

二.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野生艾角

野生艾角

采用开平艾藤(一种野生植物)原汁和米粉秘制而成,清口不腻,极具开平地道风味。

三.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福建乌龙茶

福建乌龙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溪是著名乌龙茶的主产区,又是名茶“观音”“旦”故乡,栽培茶叶历史悠久。“观音”有“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佳称,驰名于海内外。为了适应游客参观茶园,在安溪县金谷渊港茶果坊专门设立参观场地,在西坪尧山有观音茶发源地纪念亭,在官桥有可供外商参观的安溪茶厂,县城设有茶史馆。

福建泉州安溪大多数为汉族人民,只有少数畲族居民,主要用闽南方言交流。安溪属于福建省泉州市辖县,为中国茶叶基地之一。是中国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全县茶园面积26万亩,年产茶叶1.4万吨,为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4,也是该县的支柱产业。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晋江西溪上游,安溪茶园面积约0.67万公顷,居全省各县市首位。盛产乌龙茶,其珍品“铁观音”远销30多国家和地区。

1995年,安溪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称号。1996年11月,经国家外贸部批准,安溪茶厂获得茶叶进出口经营权,产品销往日本、欧美及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超过2000多万美元。

为了进一步全面展示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以及安溪茶艺的独特魅力,弘扬中华茶文化;全面展示安溪以茶为特色,以名胜古迹为重点的黄金旅游资源,加快安溪旅游业的发展,树立茶乡新形象,安溪县承办了此次“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同时还将举办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

四. 福建省 宁德 霞浦 福建牡蛎

福建牡蛎:主要品种为褶牡蛎和近江牡蛎。明成化年间即开始插竹养殖。霞浦沙江乡一带产量较高。所制蛎干,颗粒饱满,呈金黄色,香醇甘美。

五.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回味猪手

回味猪手

选用肥瘦适中的原只猪手,配与多种名贵中药精心炮制,皮爽肉滑,齿呷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六. 广东省 江门 开平 马冈濑粉

马冈濑粉是马冈镇具有独特风味的食物,圆丝状、洁白,直径3-4毫米,鲜美可口,口感韧滑、软爽。可加入各种汤水或酱油、花生油进食,风味独特。

一碗上好的濑粉,粉条长,入口软、韧、爽、滑,配上用猪肝、瘦肉、骨头等慢火细熬的清汤,洒上少许蒜蓉、葱姜花,色香味俱全,吃下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那才是人生一等一的享受。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开平还处于比较贫穷的状态。那个时候的濑粉,算得上是粮食中的珍品。许多农户一般都会在粮食丰收后把一部分自家的口粮留下来杵成粉,然后晒上七天,储藏好。等到喜庆的日子,人们将它取出来做成米粉团,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木槽中挤压,木孔中就会“濑”出又长又韧又爽又滑的粉条,故名为“濑粉”。当然,在那样的艰苦岁月里,配料和汤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讲究。一位做了几十年濑粉的老太太曾经告诉过我,好的濑粉并不是有钱人家才能做出来的,相反,农民用下等米做出来的濑粉反而口感更佳。因为用上等好米做成的濑粉,粉质松软且易断,没有办法达到通透爽口,滑而不断的境界。或许正是濑粉这种对中下阶层的青睐和对艰苦岁月的执拗,成就了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不衰,成就了各个阶层的人们对它的热爱。

相传在开平马冈镇的农村,村民串门分别的时候,总会说这样一句话,“等有濑粉吃的时候,我再来。”多么真挚的一句话。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送菊花”的名句。时光流逝,亘古不变的却是善良勤劳的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从手工制作到机械生产,濑粉已经不再是一道家中珍品。如今,走进开平,卖马冈濑粉的店铺随处可见。太阳刚露面的时候,你会看见背着书包的孩子、穿着入时的白领小姐、晨运归来的大爷叫上一碗清香浓郁的濑粉,在晨光中细细品尝。

马冈濑粉从选料到制作,工艺颇为复杂。先是选用质量较好的十月米,舂粉晒干备用。制作时,将水煮沸,放进米粉煮熟(米粉与水之比例因粉质不同而异,一般以使米粉湿透为宜),拌以生粉,用力搓匀,滚成圆柱状的粉团。搓好的粉团,以手指按之,按处下陷而四周不现裂痕,放手後随即弹起复回原状的为合格。搓粉是关键的工序,待水煮沸後,将粉槽架於锅上,两头垫以长凳,把搓好的粉团置於槽孔,塞上木塞,然後将木杠一端穿入粉槽的榨孔中,一端数人用力往下挤逼,粉条便从粉槽底部的小孔钻出,下至锅里。煮熟後捞起,放入冷水中冲洗干净捞起。吃时再用开水烫过,兑进上汤,就成别具一格之濑粉了。

濑粉是大米制品,一定要有好汤搭配着来吃。开平人吃濑粉,首选的是鹅汤濑粉,次之是鸡汤濑粉。鹅汤中,又以驰名中外的马冈鹅汤为最佳,用马冈鹅加上老鸡、排骨等等慢火熬制十几个小时而成。然后再经过调兑,其味之鲜美难以用言语形容。吃的时候,本就滋味无比的汤中由于有了马冈鹅的特别香味,那种醇香馥郁的滋味叫人如何能抵挡?那才让人叫绝!如果没有鸡汤,起码要配猪骨头熬成的汤,否则没有鲜味。濑粉配上色泽金黄的药材靓汤,再撒上青葱酱油拌香油,便色香味具全,浓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

因为马冈濑粉的外形很长,成为代表喜庆的食品,取其意为长长久久。所以当地的老百姓结婚、做寿,都会吃濑粉。一地一乡风,十里各不同,一碗碗濑粉,透着开平浓浓的乡情和人情。在濑粉的氤氲中,你能感受过上美好生活而忆苦思甜的思想沉淀,也能看到追求幸福不断奋进的印记。这是开平人对马冈濑粉热爱的情怀所在,也是马冈濑粉十里飘香的魅力根源,也平添了开平青山绿水的秀丽和灵气。

七. 福建省 福州 平潭 福建金鲟

福建金鲟:因煮熟后呈金黄色而得名,又称红膏鲟,以东痒门所产最著。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竹枕

是宁德传统产品。因被作为贡品而驰名。其工艺原由古田杉洋传入,传入后经历代人逐步精练而成。清宣统二年(1910年)时最盛,从业人员40多人。民国18年(1929年)产量只剩500多个;民国31年时只剩“马仁记”、“阮中记”2家;1949年只剩“马仁记”1家,年产70多个。1985年建立工艺美术厂,曾抽调马、阮二家后代马锦铭、阮灿灿等5名技师、10名徒弟组成竹编车间。后因技术专利保护问题未能解决,技师不愿传艺,使这一生产工艺濒于失传。

九.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福建泥蚶

福建泥蚶:因栖息于浅海软泥滩中而得名。主产于云霄、东山、漳浦、连江、宁德、福鼎等县沿海,尤以云霄县的漳江湾海区,所产泥蚶体大肉肥,鲜美可口。不仅为滋补良品,亦具药用价值。

十. 福建省 宁德 寿宁 三糍

三糍

寿宁“三糍”指糯米糍、粳米糍、马铃薯糍。糯米糍是将糯米洗净浸泡8小时,置蒸茏蒸熟,取出后放石臼中,舂至嫩食用,也可取成团放碾末的地瓜粉上,待冷硬后自然成圆饼。也可用炒熟的米、豆、花生仁、芝麻碾成粉,加白糖拌匀,将舂好的糯米米时切成小粒置粉上沾食;成圆饼的,切成块状油炸或蒸软沾粉食用。粳米糍是将粳米洗净,浸泡于碱水中5小时,上蒸笼蒸熟,取出后放入石臼中舂至嫩匀,然后用于揉成块状或圆状。可以切成细条配上佐料煮熟食,也可切成条蒸软配佐料沾食,还可切成条炸食。马铃薯糍是将马铃薯煮熟后去皮,捣烂与地瓜粉揉和,然后切成片块,配上佐料煮食。

开平十大特产去哪儿买开平十大特产排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