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县特产小豆饼 五河小豆饼批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30 07:46:04

一. 浙江省 丽水 遂昌 高山小黄牛

高山小黄牛生长在海拔870米的高坪乡,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高山气候条件下经过村民长期封闭式自然繁育形成,具有风味独特、抗病力强等优点。饲草以高山草坪放牧为主、补饲农副产品。

黄牛肉具有补气血、强筋骨的作用,与不同的食材搭配就有不同的功效。牛肉配番茄,就是最佳的补血养颜、美容护肤食品,牛肉配鹿肉,补肾效果最佳,非常适合用脑过度人群;牛肉单吃或配熟地、枸杞、桑葚等,能够改善肾虚引起的脱发;配合黄芪,补气效果更好;配合山药能强健骨骼;配合天麻可以降压,配合虫草可以提高免疫力等。

牛筋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它可以强筋健骨,特别适合腰腿疼痛的老年人或骨折后的病人。可以搭配杜仲一起炖着吃,对于手脚麻木、腰腿疼痛有非常好的食疗作用。

二. 广东省 茂名 信宜 北界豆饼

北界豆饼

信宜的豆饼是豆制食品,与豆腐相仿,大豆制成豆腐后,还需压少水份,加工成块状。这种食品遍及信宜各地。但最有名气的,数北界豆饼。该地制作的豆饼,皮韧,肉嫩,桔黄色,结实可串,豆香浓,耐炖。切成三角形半裂开,内装入韭菜、猪肉粒、虾米馅料,煎制而成,称“豆饼角”,其香味浓郁可口,为家庭待客之上等菜式,酒家把它列为信宜传统美味菜谱之一。外地人来信宜,品尝后,均赞口不绝。

北界豆饼主要产于北界镇的坡头、金渠、桃子等地。豆饼制作始于1930年前后,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坡头村的张伦瑞(绰号“豆饼佬”)制作豆饼出名。20多人的大家庭大部分劳动力投人制作,每天加工六七十斤大豆,兼制腐竹运去高州、湛江等地销售。取剩下的豆渣作养猪饲料,发展养猪业,平时养七八头肉猪,数头母猪,以及几十头猪仔。近年,张氏后代有些已迁往外地发展豆饼制作业。

北界豆饼制作工艺精细。大豆去壳后,吸足水份(约浸10小时),豆浆幼嫩,只用盐卤凝固,一般不用石膏,故成品无石膏异味。煮豆浆用过的铁镬,去净镬焦加油拭擦再用。包制成块后,用铁筛烤黄。每块6厘米见方,厚1厘米,每斤大豆可制作十三四小块。

北界豆饼主要在当地销售,旺销期逢圩日(集日)有30多摊挡上市。除供当地群众外,市区酒家饭店有时专程前往购买。

三. 安徽省 蚌埠 五河县 沱湖千头鱼

沱湖千头鱼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的。沱湖千头鱼味道鲜美,具有强肝、明目的功效,是招待佳宾的美味佳肴。

千头鱼为小型鱼类,成鱼体长不超过5公分,生长于水质清新的浅水草丛中,以天然水草为食,沱湖年产量80万斤左右。千头鱼味道鲜美、具有清肝明目的食疗保健功效,是招待佳宾的美味佳肴,“千头鱼夹馍”为五河特色菜。

四.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清水河小香米

清水河小香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水河小香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水河小香米是内蒙古呼和浩特的。

小香米是内蒙古中南部及河套地区被广泛种植的一种有机农作物食品。小香米生育期为145-150天,颗粒小,深金黄色,米质细腻,精粘度强,入口碱味浓,它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均衡的17种氨基酸,蛋白质,其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类物中独占鳌头。长期食用小香米,具有健脾益胃,滋肝补肾,润肠通便,瘦身养颜,提高体质,增强抗病力,促进睡眠,健脑养神等功效,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神经衰弱和糖尿病等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1、外观:色泽金黄,颗粒均匀饱满,密度精;

2、口感:清香入味,润滑可口;

3、富含丰富的钙,是小麦的近100倍,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4、富含维生素,既有可溶解性,也有不被人体吸收的粗纤维,因此其通便作用十分显著,可有效的缓解和预防现代人的高发便秘,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

5、偏碱性食物,可中和人体酸性环境,缓减疲劳,增加体能,并可通过清除垃圾,保留水分的作用而发挥良好的美容效果;

6、所含维生素B族,能帮助人体消除氧自由基,活化机体酶活性,改善体内环境平衡,起到积极的抗衰老作用。其中维生素B1比大米高出1—4倍,维生素B2高约1倍,铁的含量也高1倍。这些营养成份对孕妇和产妇来说都是一分必需的,因此无论孕妇或产妇,适量食用小香米都是有益于她们以及胎儿的健康;

7、具有一定的药性,它的粗纤维素比精米、精面粉高4—10倍,可加速肠部蠕动,排除大肠癌因子,降低胆固醇,预防冠心病;

8、小香米有十分均衡的油脂和蛋白质,而且作为唯一富含所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植物食品(所含氨基酸非常接近国际粮农组织制定的人体所需要营养的标准),特别是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其它各种粮食作物,另一方面它还富含维生素E、B2、B6、B8、B9,并且它还能提供钙、镁、磷、铁、锌和铜等微量元素。

清水河小香米

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城关镇、宏河镇、1湾镇、单台子乡、五良太乡、窑沟乡、北堡乡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共8个乡镇经济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清水河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清水河小香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清政字〔2014〕52号

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NMQN0008~9-2013《清水河小香米》

五.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黄河小鲶鱼

黄河小鲶鱼: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灰黑色,无鳞。头扁口大,有须两对。肉味美,为一优良的食用鱼类。鳔滋补,可入药。

六. 湖北省 仙桃 塌豆饼

塌豆饼又叫敷豆饼,摊豆饼。我认为“塌”用“拓”好。查汉语字典,拓,是个双音字,分别念ta和tuo。江汉地区有~豆饼,油性饼、~溜粑,粑粑等。取“拓印,拓本”之ta音,而取“拓tuo展、开拓tuo”之义而来。学生认为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觉得这在方言承传里很是少见。

我们常吃的豆饼的原料是以绿豆为主,掺以少量饭豆子。现在市面上所卖的,多为非正宗的豆饼,大都惨了些细米字等杂粮甚至黄豆,茭藕……用“逗你玩”塌豆饼算不过账来,赚不到钱的。老在交彤路卖豆饼的王婆如是说。

豆饼好吃,做起来并不简单。先将原料泡发胀淘去壳,用磨子推成糊状,用柴火灶在锅中用文火塌成一个一个的薄饼,吃新鲜的最可口;放几天的豆饼用手撕开后用油,蒜苗去炕的吃,叫炕豆饼;也可以切成丝子晒干后,要食用时像下面条交些青菜煮的吃,叫豆饼面。

豆饼在餐馆,酒店是一种难得的美食。客人边喝酒,边吃豆饼;老板娘,再来一盘(盘/开玩笑的话/赚老板娘的香赢)有时甚至一加再加。

乡下冬季塌豆饼,对一般农家来说,是一桩蛮体面的事情,因为豆饼是稀物。像我小时候,家里年年是超支户,我的姆妈每年也就塌那么一回,我们姊妹几个一年才能奢侈一回。姆妈先几天就将绿豆,饭豆子泡上;清晨八九早,叫我的三大妈来帮忙,把堂屋磨子一展(挪)开,磨架下把浆盆一接,告上磨担子推了起来。推的推磨,嘠的嘠火,舀的舀浆,塌的塌豆饼的,直忙到生产队早上工的铃声响起。我姆妈已将准备好了分送给家族里的,隔壁三家的豆饼,这家七个,那家十个…….就是没有六个的。我三伯伯是他郎自己寻上门来吃的。前一天晚上,我老头就吩咐我:“宏!明天早卡把苏嘠边子的嘠嘠爹,姜嘠垸子的姨妈,还有下麻场街上的恩爹,都接来吃豆饼。我家塌了一回豆饼,到最后自己家的,所剩下就只有半筛子了。小时候总搞不明白,推呀磨呀忙活大半天,都把别人吃了,都跟别人塌了,图的是什么呢?

一人吃一人香,十人吃了十人香。所以沔阳地区才流传有隔壁三妈塌豆饼——白指望的笑话。

作者:张才富 2011.12于乌鲁木齐

七. 安徽省 合肥 肥东县 梁园小鳖

梁园小鳖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的。小鳖是用上等面粉、香油、芝麻、糖丝、生姜、金桔饼等原料烤制的,个头小又特别香脆,口感酥酥的,味道微甜,有点像麻花,但又不同,可谓美味绝伦。

梁园小鳖是一种被称为小鳖的美食,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是一种以鳖为材料的菜品,但吃过的人都知道,小鳖是完全用面做出来的地地道道的面食。因为形状类似缩头“伏鳖”,所以被亲切地称为“小鳖”。

说梁园的小鳖,其实也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梁园做客蔡玉峰府上,蔡玉峰呈上两碟菜,一碟小鳖,一碟狮子头,乾隆品尝后倍觉小鳖“香、酥、甜”,狮子头“脆、焦、香”,味道妙不可言,惊叹道:“尝尽天下食品,不及梁园二绝。”“梁园二绝”的名字自此传开。

2010年在合肥非物质遗产的百花园里,梁园“三绝”最为有名,而其中的梁园小鳖更是抢占了无限风光。春节等销售旺季,前往梁园镇购买小鳖的人流如潮,小鳖几乎脱销。

八. 安徽省 蚌埠 五河县 五河桂鱼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九.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资源小竹笋

资源县现有密度较小竹笋面积约10000亩,年产量为300吨左右,资源县各地均盛产此笋。

十. 山西省 太原 小店区 山西小窝头

窝窝头从16世纪的明代中国开始种植玉米时即有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掺薄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覆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宫中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

引文中的“杂粮面”,就是玉米面中加入黄豆面等形成杂合面,其蒸制品,在明清时叫窝窝,清末民初才开始叫窝窝头。相传1900年慈禧逃往西安,刚入境山西,就饥肠辘辘。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见有个叫贯世里的逃难者正在啃窝窝,慈禧就拿了吃起来,倍觉香甜。问何物,答:“玉茭子面做的窝窝”。慈禧说,此是进山西吃的第一口,就叫窝窝头吧,意思是个领头的食品(张寿臣《窝头论》)。慈禧到乔家大院时,乔致庸以八碗八碟接驾,最后一道主食,为其上了穷苦百姓吃的菜窝窝。《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慈禧回京后要吃窝头,御厨做了一个,老佛爷食不下咽,怒杀厨子。后来老厨师在玉米面里加入糖和栗粉,做成小窝头,慈禧吃得上口,说:“总算吃到当时的窝头了。”于是小窝头便成了皇宫御点、晋馆名品,北京仿膳饭庄、太原全晋会馆有传承此技。

旧社会,穷苦百姓能吃上一顿窝头也属不易,有这么一幅对联“别家过年二上八下,我家贺岁九外一中”(《清末民国讽喻联集》),其中的二上八下,指包饺子,九外一中则是捏窝头的动作,是说过年人家吃饺子、自己吃窝头。穷人家平日里吃的多是“糠面窝窝”、“草籽窝窝”,还有的要掺杂野菜充饥。解放后经济恢复,窝头逐渐成了山西人的一日三餐主食。文革期间,1三次访问大寨,和社员一起吃的就是玉米面窝头。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天天吃,容易吃伤胃口。老百姓想办法变换花样,晋南就有了柿子窝头,从南到北也有了枣窝窝、菜窝窝。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饮食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发展,窝头在一日三餐中一度消失。现在窝头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仅仅是忆苦思甜,更在其营养价值。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当点心食用,有助于肠胃蠕动,益于健康。它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镁均有防癌抗癌作用,谷氨酸还有一定健脑功能。

进入新世纪,山西小窝头这一名点在酒店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太原全晋会馆推出的名菜“鹅肝牛肉小窝头”最具代表,据说该店迄今年8月底的32个月内已售出近58万只小窝头,被称为“黄金小窝头”。黄金小窝头好吃,究其因有四美,一是原料要鲜,选用水磨细粉,营养充足,口感细腻;二是品相要美,上尖而下圆,外实而中空,形似将军之帽,色似帝王之袍;三是佐味要好,鹅肝入味,牛肉剁粒,吃之筋道,闻之鲜香;四是趁热取食,借西餐烹技,铁板为器烧鹅肝牛肉,再置新出笼的窝头,趁热端给顾客,即食足美矣。

蚌埠土特产五河小豆饼安徽特产美食小豆饼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