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特产霉千张卷 广水霉千张卷怎么发酵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04 01:14:44

一.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庙头千张

庙头千张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的。庙头千张是庙头镇传统工艺生产的土产食品,以其精薄、柔韧、香纯而著称,且富有弹性,拉长可回缩,口感极好。

千张,又名百页(叶),是一种豆制品。庙头千张已经注册为“蓝海”牌商标,产品打入全国市场,获宿迁市“地方名优产品”称号。庙头千张起源于何时,难以稽考,只知道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有关文章中就提到“沭邑西”豆腐与千张。他在《随园食谱》中,主张使用山珍海味给沭邑豆腐或千张佐料。足以说明在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间,袁枚主宰沭邑时,“沭邑西”的豆腐与千张已有声誉了。“沭邑西”千张出自何人之手,亦难以查考。只知在清朝末年年间,沭城西北的庙头镇与高流镇有两户制千张的高手,庙头镇的姓仲,高流镇的姓施。民国建立前后,庙头镇的千张高手仲氏将千张榨连同手艺“卖”与冷庄的曹氏;冷庄的曹玉安是曹氏千张的传承人,全组54户人家有51户制作千张,利用传统工艺流程制作,其他地方的千张每榨产90张,而庙头每榨产130~170张。生产过程中无添加剂污染,属于绿色食品,可以做多种美食,富含铁、钙和多种维生素,是家用、宴席或馈赠的佳品。

二.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霉干菜焖肉

来绍兴旅游,千万不能不尝霉干菜烧肉,这可是绍兴当地最有名的家常菜,馨香鲜嫩,油润不腻,颇有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味。

推荐餐馆:咸亨酒店

三.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花生卷酥

花生卷酥

花生卷酥以炒花生仁加糖、麦芽糖入锅熬炼,而后取置木砧上,用木棍捶击、压、使之薄如皮,放上炒花生末,卷成长条,切成约二寸长的斜形块,食之极香脆,入口即化,色香俱佳,亦可作宴席上的甜点。

花生卷酥是晋江当地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小吃。

四.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卷蹄

弥渡卷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卷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素以色鲜味美、食法多样、易于贮存而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其中尤以弥渡县一带所制最为有名,故又称“弥渡卷蹄

制法:

(1)将猪腿洗净,从小蹄角上面用刀子划开皮肉,将骨剔出(瘦肉不用取出),把瘦肉划切成条状,宽约3-5厘米,厚为2-4厘米,越长越好。

(2)配料调好,与食盐一起在瘦肉上揉搓,把球米放碗内,加白酒,点燃白酒,边烧边搅,约烧15分钟即可。

(3)用牛角刀或匕首取出小蹄与腿之间的骨头,不要划破皮,把瘦肉放在里面,涂抹好调料,用线缝好刀口。从小蹄以上用筷子般粗细的绳子一道挨一道扎紧(越紧越好)。

(4)将捆好的卷蹄放盆内腌2昼夜,再放沸水锅内煮至熟透(不要煮得太烂),捞出晾凉,解掉捆绳,拆去缝线,空处用萝卜丝和炒大米粉(大米炒熟磨碎)填塞,放时坛内,密封坛口,15-20日后即可食用。

特点:坛贮法的贮藏时间较短,成品味道微酸。如果将煮好的卷蹄用棉纸包严,悬挂起来,随吃随取,随包挂,可贮存8-10月而色味不变。卷蹄食法多样,蒸、煮、单食或配菜烹制,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贮存时间越长,味道越美。( 大理)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滑肉

广水滑肉是湖北名肴,曾载入《三楚名肴》和《中国菜谱湖北菜系》两书中。民间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应山籍有位姓詹的御厨做滑肉的手艺很高。他将五花肉切成小块,用面粉拌和,加上蛋清、葱、姜等上十种配料,先炸,再溜,后烩,做出一道颜色金黄,外形很像豆腐的菜。唐玄宗吃这道菜时感到特别鲜美爽口,不用细嚼就滑入喉咙,称此莱为“滑肉”。不知为什么,詹厨师得罪了安禄山,他勾结内奸在唐玄宗面前谗言,詹厨师被杀。后来安绿山叛乱,唐玄宗才发现自己误杀詹厨师,特追封为厨王,其忌日为农历八月十三日。以后每到这天,应山厨师们都要相聚一起,设酒筵祭奠他,第一道菜便是滑肉。

民间另一个版本说詹厨师为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一道滑肉,荤素搭配,觉得醇香可口,又不腻人,很是开胃,一碗滑肉都被吃光。此后每天都有这道菜,李世民身体强壮起来,便封詹御厨为厨王。

六. 浙江省 台州 路桥区 爆墨鱼卷

爆墨鱼卷

主料:净墨鱼肉400克。蒜末5克,姜末、葱末各3克,精盐5克,味精3克,绍洒15克,胡椒粉l克,清汤75克,湿淀粉15克,熟猪油或色拉油1000克(约耗100克)

制作方法:

1.将墨鱼肉剞麦穗花刀[注1,切成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的长方块。精盐、味精、绍酒、清汤、湿淀粉放入小碗调成交汁。

2.取炒锅2只,同时置火上,1只加水1000克左右烧沸。1只下入热猪油烧热,先将墨鱼投入沸水锅中一氽,立即捞出,沥去水,然后投入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八成熟沥出,锅中留底油25克左右,下入蒜、姜、葱末煽香,倒进墨鱼,烹入调好的英汁,颠翻炒锅,使卤汁紧包墨鱼卷,浇上亮油即成。

七.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梧州霉豆腐

又名霉豆腐渣,是梧州著名小吃,已有几百年历史。用豆腐渣加工表面有富于弹性的粉红色霉菌为上乘、煮熟爽口,有一股独特的香味。要吸炒、煮、煎等多种吃法,被港澳称为广西猪肝。

八. 北京市 海淀区 芸豆卷

芸豆卷原是民间小吃,后成为宫廷小吃品种。传说是慈禧太后听见宫外有小贩叫卖,便召进宫内品尝,觉得很好吃,于是命令御膳房专门制作,芸豆卷成了慈禧的御前御点。

制作方法:

芸豆卷要用白芸豆破碎去皮,放在盆里用开水浸泡一夜,将豆皮泡出浮水面去净,再用温水淘净。用淘净的芸豆瓣放入开水里煮,加一些硷,煮1个小时后,用漏勺捞出,用布包好,上屉蒸20分钟,取出过箩。将碎瓣擦成泥,再用箩过滤成小细丝。

将芸豆丝倒在干净的湿布上,隔着布搓揉成细泥,用一块干净的湿白布平铺在案板上,将芸豆泥搓成3.5厘米的细条,放在湿白布上压成片,用光滑的刀面反复地抹,直至芸豆条抹成0.1厘米厚、15厘米长、6厘米宽的长方形薄片,然后抹上一层细豆沙馅,顺着湿布从长的边缘两面卷起,用双手隔着布轻轻捏一下,压一下,使它略微粘在一起,不再分开,切齐两边,再切成2厘米的段即成。

芸豆卷色泽透亮,红白相间,香绵爽口。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奎面

广水奎面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奎面又名应山奎面,传说中曾被誉为“银丝贡面”,以“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广水市原名应山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聪明勤劳的应山人创造了系列美食,应山魁面就是其中之一。据传,明末清初应山人吴太盛在四川夔州学会做挂面手艺,携妻魁氏回到应山,在草街以“吴太盛”为字号开面铺谋生,因制面工艺为吴太盛妻家所传,故取名“魁面”。后经吴氏几代不懈努力经营和工艺创新,到清末时已初具规模并小有名气。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朝廷重巨李鸿章巡视湖广路过应山,应山知县购“魁面”十余担奉献。李鸿章带回北京,作为地方敬献慈禧太后,慈禧食后赞口不绝。从此“魁面”贵为皇室食品,名声大噪。因而民间就有了“银丝贡面”之称。“应山魁面”因而鼎盛一时。

吴氏“应山魁面”制作工艺严谨,其工艺程序大致为面粉30斤,水10余斤,盐4两,香油2两,20个鸡蛋蛋清。于晚八时和面直至拍打面团似有鼓声为止。盖上湿布醒1小时,九时30分,将醒好的面上木案,擀至三公分厚。再用刀将面割开,条状面如盘龙出现,接着扯条搓圆,放于盆中,状如草帽,再扯条搓圆置于另一盆中,接着再扯条搓圆回到和面盆。面放在木案上割开后,两人操作,主搓互盘如游龙翻腾于案板左右间,由粗变细随心所欲,约11时左右盘卧回盆,盖上湿布再醒面。和面时,不时变换手法,力度均匀有力,醒面时,用温棉纱将面盆盖实,保湿保温,防风防尘。于次日4时左右开始在羊角上上筷子上箱,也就是将土筷子厚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而后分签,再将分签后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这道工序在八时左右完毕,醒至上午十时开始出面,风干后包装出售。

广水市奎佳食品有限公司是广水市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00年7月。拥有一条日产50吨等级面粉生产线、一条低温索道式精制面粉生产线和一个传统的“空心奎面”加工车间,主要生产“奎佳”牌精制挂面、多味营养挂面、“奎”字空心奎面、等级面粉等20多个产品,产品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系列产品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被授予“中国名牌食品”金奖。企业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点,产品远销湖北、湖南、江西、广东、重庆等60多个省市,“奎佳”牌奎面以高档质量、中档价格已进入武汉、广州等大中型城市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十.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杉阳霉豆腐

杉阳霉豆腐也是永平一绝,其制作技术是各家独门,讲究很多。吃时多以油炸,乍闻之下有臭味,但入口后其味香酥、润口、粘稠、滑腻。有时也与嫩豌豆尖等绿色蔬菜一起煮汤,其味特别、可口。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广水特产霉千张图片安陆特产霉千张制作过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