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的气候特产作文 我的家乡攀枝花3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22 07:01:31

一. 四川省 攀枝花 盐边县 盐边油底肉

盐边油底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油底肉是远古时候居住在“笮都夷”的笮人,为在炎热的夏季防止猪肉腐烂变质而研制的一种对肉食品保鲜的储藏方法。其加工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将猪肉切割成一斤左右的块状,待锅里的猪油烧沸后,把切好的猪肉放入油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盐,待肉中的水分煎熬干后,将肉取出放入备好的陶瓷罐内,再将油倒入罐中,油底肉即成也。这油底肉说来也还真有点神奇,在没有任何冷冻设施辅助的情况下,放置数年也不会腐烂变质,真是神来之笔。

盐边油底肉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盐边县桐子林镇、渔门镇、永兴镇、红果彝族乡、共和乡、箐河傈僳乡、温泉彝族乡、国胜乡、惠民乡、鱤鱼彝族乡、红宝苗族彝族乡、格萨拉彝族乡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本地土猪与长白猪杂交的黑毛猪及其本交后代。

二、饲养条件

1.饲养环境及饲料条件

(1)饲养环境:饲养地位于产地范围内海拔在1200m至3500m间的山区,以溶岩地下水和溪水为主要饮水来源。

(2)饲料条件:以当地野菜、玉米、红薯、土豆等为主要饲料。

2.饲养方式:以白天放养,夜间宿于猪圈的半放牧方式。

3.出栏标准:12至18月龄,体重110kg以上。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屠宰

1.猪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的符合活体质量要求的健康猪只。

2.静养待宰:宰前空腹静养24小时,尽量减少应激。

3.烫毛:烫毛水温58℃至63℃,烫毛时间为8至12分钟。

四、加工工艺

1.原料选择:选择猪排以下的五花肉为宜,瘦肉约占55%左右。

2.生产工艺流程:修整→腌制→清洗→油炸→装坛→窖存→分装。

3.工艺要点:

(1)修整:剔除淋巴组织,去骨留皮,切成一斤左右方块,便于炸透,保证肉块表里水分、油脂含量一致。

(2)腌制:用调制好的含有食用盐的传统腌料进行均匀干擦后放入容器内腌制2至3天,保证肉块入味。

(3)油炸:放置到已注入猪油的锅中油炸,肉要充分炸透、水分要炸干。

(4)装坛:炸好的肉需自然冷却,然后装到专用的烧制土坛中,注入猪油至淹没肉块为止。

(5)窖存:将装坛后的肉存放于温度在12至24℃的窖存室,窖存时间3个月以上,存放时需隔墙离地。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皮与肉不脱离,呈微黄或金黄色,色泽鲜亮、均匀一致,口味咸淡适中, 醇香浓郁、皮耙肉糯。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 分/(g/100g) 12-20

酸价(以脂肪计)(KOH)/( mg/g)≤ 3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 0.2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四川省 攀枝花 西区 鸡棕卷粉

鸡棕,是攀西地区山野鲜菌中最受青睐者。攀枝花也多产鸡棕菌。每年仲、孟之夏,本地区头几场雨一下来,山里的鸡棕便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市里的各个农贸市场上。鸡棕卷粉,以米卷粉为主料,鲜鸡棕菌及云腿辅之,配以姜、蒜、椒、盐等多种调味品。此食做工精细,味道鲜美,卷粉粑糯,汤汁香味可口,颇具攀西地方风味。

三. 四川省 攀枝花 东区 豉汁蒸排骨

原料:豆豉80克,姜40克,干葱40克,油炸金蒜茸20克,陈皮5克,葱40克,蒜子40克,紫苏叶3片.调味料:生抽王50克,蚝油25克,糖10厂克,老抽10克,生油150克,麻油和胡椒粉各少许。

制法:1)紫苏叶洗净,撕碎.陈皮浸软,洗净,剁碎.葱洗净,切粒.2)豆豉,姜,干葱和蒜子,剁碎.3)锅中放入生油烧热后,下所有原料爆香,盛起,加入碎紫苏叶,陈皮末,及葱粒和油炸金蒜茸,拌入调味料,即可.会苦的原因请注意火候的掌握和原料的搭配.

四. 四川省 攀枝花 盐边县 爬沙虫

爬沙虫,学名中华大蛉蛾,属节肢动物类,昆虫纲,鳞翅目,俗称“安宁土人参”,产于四川攀枝花盐边县雅砻江支流安宁河的干热河谷。中华大蛉蛾白天喜欢躲在阴暗的地方,夜间出来活动。

在繁殖期间,成虫在靠近岸边的卵石隙缝中产卵,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攀西地区的干热河谷,就特别具有这种条件),卵被孵化成我们通常说的爬沙虫。该虫身长一般为6~9厘米,墨绿色或深褐色,其头小、多脚、扁平嘴,形状丑陋狰狞,不要说吃,单看一眼就让人肉麻。然而,此虫不可貌相,你可别小看了这丑八怪,安宁河畔的本地人早就拿它来“生打熟补”,对治疗老年人体虚夜尿频多、小儿尿床如有神效。

据测定,爬沙虫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药用成分。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具有补气益肾、抑虚固本、滋补强壮之功效。堪称药食佳品。又有“动物人参”美誉。

五. 四川省 攀枝花市 东区 腩肉演义

腩肉演义

主料:三线五花肉

配料:海南霉干菜

调味品:鸡精、味精、五香粉

制作:将五花肉洗净沸水加入密制卤水中制熟捞出,将霉干菜洗净放入锅内加五香粉炒出香味。将制熟的五花肉顺势切成宝塔形放入自制的模具中,将霉干菜垫底,上笼蒸至20分钟取出装盘挂汁即可。

特点:刀功精湛、香味醇厚、肥而不腻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七.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八.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盐边县 盐边芒果

盐边芒果

2001年,金河乡被盐边县列为万亩芒果建设基地,而金江村则为全乡的主要基地。金江村盛产爱文、海顿、吉绿、肯特、凯特、红象牙等为主的中晚熟优质芒果品种,其果质以味甜、果大、纤维少而深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成都、西安、北京、海南等大中城市。

九. 四川省 攀枝花 仁和区 攀西大田石榴

攀西大田石榴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攀西大田石榴,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的著名,该品青皮软籽,石榴果形端正,色泽绚丽,果大皮薄,籽粒似珍珠红玉,晶莹剔透,味甜,爽口,有美容、保健、强体之功效。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盛产石榴,称作攀西大田石榴,其青皮软籽石榴果形端正,色泽绚丽,果大皮薄,籽粒似珍珠红玉,晶莹剔透,味甜,爽口。果汁富含多种氨基酸、磷、锌、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维生素B、粗蛋白等营养成分。有美容、保健、强体之功效。且耐贮藏,运输方便。JSZ

仁和区大田镇现石榴种植面积已达万亩,高标准丰产示范园200亩,年产量达360万市斤。每年7月到8月成熟上市,百籽-,象征团圆吉祥,是馈赠的最佳礼品。按重量和质量标准分为四个等级:特等,单果750克以上;一等,单果500克以上;二等,单果400克以上;三等,单果250克以上。攀西大田石榴已远销全国各地,并进入台湾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JSZ

攀西大田石榴在种植管理中未施用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农药、化肥,深得各界人士喜爱。1993年,攀西大田石榴在北京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并在第一界全国科技博览会上荣获金奖。JSZ

大田石榴

地域范围

大田石榴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6个村35个组,与仁和区总发乡、啊喇乡、平地镇、大龙潭乡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3′50″-101°51′24″,北纬26°15′2″-26°22′1″。大田石榴保护面积1133公顷,年产量7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大田石榴果形大、近圆形,果皮黄绿色着片状红晕,萼片宿存、端正,果皮光洁、中厚,果面有棱。籽粒大、着生紧密、粉红色、马齿状,果粒具放射状晶针。子房隔膜黄白色、质地薄,种子小而软,味浓甜,成熟期较早(8月中下旬)。 (2)内在品质特色:大田石榴果实大,单果重≥200g,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糖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12%,总糖≥10%,可食率≥50%。 (3)安全要求:大田石榴生产符合NY5086-2005《无公害食品 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要求。

十. 四川省 攀枝花市 西区 攀西芒果

芒果是南亚热带气候区较典型的果品作物,生产区的年平均气温20℃以上,我国芒果主产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芒果生产区域年均温都在21℃以上,其果实成熟期均在4-6月份。攀枝花市海拔1400米以下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均温19.5-21℃,发展中晚熟和晚熟芒果,成熟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于西区冬春气温高,热量充足,有利于花期传粉座果;而果实发育又与降雨期同步,病虫害少,果实着色好。攀枝花地处内陆,与海南岛等其它产区相比,无台风影响,可保持产品的产量稳定和避免灾害损失,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攀枝花现已种植4万亩,规划发展到10万亩。

优质晚熟芒果核心区位于攀枝花市西区大水井,面积1000亩,该项目实施品种主要是通过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定为优质芒果的爱文芒、海顿芒、吉禄芒等国际流行新品种。2002年由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项目的技术成果可推广应用于攀枝花市10万亩优质晚熟芒果基地建设和周边的凉山州、云南省丽江地区、楚雄州的芒果栽培区。把攀西芒果产业建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

如何介绍攀枝花的特产四百字新疆内蒙古特产奶疙瘩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