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特产蔬菜 东川十大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12 02:00:09

一. 新疆 巴音郭楞 博湖县 博都牌蔬菜

产地特征:博湖县本布图镇地处焉耆盆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全镇耕地面积2.94万亩,土地平坦,由于紧靠开都河和博斯腾湖,地下水和地上水都很丰富,是博湖县主要的农、牧、渔副产品生产区。

产品特性:主要栽培品种有番茄、胡萝卜、白菜、豇豆、南瓜、辣椒、茄子、结球甘蓝等无公害蔬菜;博都牌无公害蔬菜颜色鲜艳有光泽,形状、大小比较均匀;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耐贮运;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口感好,具有农家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

推荐单位:博湖县农业和畜牧局

博湖县本布图鑫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信息来源:新疆兴农网

二.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火草褂子

东川一带的彝族小伙子中,盛行着一种习俗,这就是在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穿上一件能够显示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的火草褂子。每年的夏秋之间,这里高高的山坡上和深深的箐沟里都会生长出一种植物,这就是火草,只要将它的叶片根部一层极为柔软的白色纤维毛轻轻地剥离下来,就能捻成细细的线,并用它织成布,最后缝制成一件色白而微黄,洗后晒在太阳下会闪耀光泽的褂子。这种褂子的特点是保温性能很好,穿起来柔软而舒服,而且十分牢固。要想缝制这样一件漂亮的火草褂子,必须为之付出巨大的劳动并花费无数的心血,单是去采集千万片火草的叶子就得跑遍“九山、十八箐”,更别说再将那白色柔软的纤维毛剥下来,然后再花无数个工把它纺成线,织成布了。从采集火草叶片到缝制成褂子,大约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难怪彝族青年们并不把它仅仅看作是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把它视为表现自己勤劳品质和聪明智慧的象征。

三.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东湾蔬菜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位于靖远县城东北部,东与平川区宝积乡、共和乡接壤,南连乌兰镇,西临黄河与糜滩、三滩隔河相望,北靠平川区水泉乡。

2001年,巷道乡组织菜农赴外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总结出了高垄种植、控制灌水、严格育苗移栽的种植经验,引进种植陇椒2号、甘椒2号、金椒8号等5个品种。菜农们为了让温室有更高的收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品种生长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将传统的一茬种植模式改变为间作套种。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调整田间结构,变单作顶部平面用光为分层、分时交替用光,可使亩均纯收入在6500元左右,让菜农尝到了蔬菜间作套种的甜头,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多亩。

2011年,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乡东湾村(蔬菜)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四.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道里 新兴露地无公害蔬菜

道里区是全国百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新兴村是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典型的露地蔬菜节水灌溉示范区。该村农业生产主要以春、夏,秋菜生产为主,生产品种有西葫芦、甘蓝、豆角、茄子、柿子等。该村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保证农作物及时定植、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也提高了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鸡丝凉卷粉

卷粉是流行于云南民间大众的米类制品。采用粳米淘洗干净,浸泡数小时后带水磨成浆,放入特制的蒸屉摊薄蒸熟,晾凉后取出卷成筒状,食时用刀切成块,放入碗中待用
鸡丝凉卷粉软糯、滑爽,咸鲜带酸甜微麻辣,久吃不腻,味隽美且长久。此小吃多于夏季流行。( 昆明)

六. 重庆市 潼南区 桂林无公害蔬菜

重庆市潼南县桂林街道办事处位于潼南县西北,由原桂林镇与梓潼镇东风片区合并组成。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的特点。冲积坝土地肥沃属中性,水资源丰富,适合蔬菜、水稻、小麦、油菜的生长,坡地适合红苕、玉米的生长,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桂林镇农业优势明显,具有无公害蔬菜、杂交水稻、油菜、玉米、柑桔等优质农产品。其中,无公害蔬菜是桂林农业的绿色品牌。

2000年桂林蔬菜基地成为全国无公害蔬菜重点示范基地。

2004年,桂绿牌辣椒、蕃茄、冬瓜、苦瓜、黄瓜、萝卜6个蔬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部授予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专用标识。

到2011年为止,桂林街道已建成6个集中成片、各具特色的常规蔬菜种植片区,建成基地面积3.6万亩,年复种面积10万亩,总产量达30余万吨,年产值达到3.6亿元。

七.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谷家村蔬菜

谷家村已有几十年的种菜历史,全村1000多人,2000多亩土地,90%的农民群众从事蔬菜生产经营,90%的土地种植反季节蔬菜,间作套种,一年三茬三熟。实行订单农业,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产品畅销淮海经济区、东南沿海等十多个省市。

八.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蔬菜瓜果

潞西市地处南亚热带地区,光、热、水、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名、特、优、新的蔬菜瓜果产品。 近十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主动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在法帕、风平、城郊三镇开设蔬菜瓜果试验示范区,市农业系统的广大科技人员,加快了蔬菜瓜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蔬菜瓜果的种植达到5万多亩,花色品种和单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市场供应的“春荒”、“夏淡”问题,满足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市场需要,番茄、青椒、茄子、日本瓜、黄瓜、洋芋、莲藕、豇豆、莴苣等还销往昆明、大理及缅甸仰光地区。冬春西瓜、甜瓜种植面积达4.6万亩,年产优质西瓜、甜瓜约1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东北、江苏、安徽、湖南、湖南、武汉、重庆、成都地区。( 潞西)

九. 陕西省 咸阳 泾阳县 花马蔬菜

近年来,陕西省泾阳县立足资源优势,狠抓蔬菜产业,按照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要求,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突出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使全县蔬菜产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以云阳镇花马村尤为著名。

花马村位于西北蔬菜名镇--云阳镇南部5公里偏东处,是泾阳县千亩高效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重点示范村。2063人,耕地面积3540亩。全村现有蔬菜面积297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5%以上,有冬暖式大棚500座(占地1450亩),其中钢骨架棚240个(占地82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500亩。全村蔬菜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科学种植,错茬播种,分散供应,做到四季有菜,均衡上市,避开旺季,填补淡季。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200万元,蔬菜收入占到90%以上,蔬菜种植示范户户均收入7万元,最高户收入达到10万元。

花马村在不断提高本村蔬菜知名度的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蔬菜品质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高效设施蔬菜基地的快速发展,带动群众近万人。目前花马村蔬菜以其产量高、质量好、无公害著称,产品不仅销往省内各大中城市,而且还远销到港澳地区。

十. 河北省 沧州 肃宁县 万里镇蔬菜

万里镇有多年的种菜历史,棚室设施蔬菜是万里镇一大农业支柱产业。万里镇设施蔬菜复播面积达3万亩,露地菜面积0.5万亩,年产蔬菜30万吨,有西辛庄、张大、代刘庄三个蔬菜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3亿元。绿苑科技示范园区作为万里的一个农业品牌,引领和带动着全镇,乃至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万里镇绿苑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在万里镇代刘庄村,占地240亩,总投资500万元。一期工程建设已投入生产,建成春秋大棚42个,引进示范种植荷兰、以色列、美国、瑞士等国家的30多个出口型蔬菜新品种,并在棚内推广了雄蜂授粉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期工程已建设冬暖式育苗温室8个、育苗联栋温室1个和交易大厅1座,每年为菜农培育优质种苗1000万株。区成为了一个示范、种植、推广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示范园区。

在绿苑科技园区的带动下,万里镇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使万里向外向型、开放型农业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在园区的带动下万里镇以百利番茄为主的出口蔬菜面积已达10000亩,蔬菜出口俄罗斯和东南亚一带国家,和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注册的"玉怀"牌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已经打向国际市场,实现直接出口创汇。

东川十大特产排名东川适合送人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