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特产有哪些 中国十大桃花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23 07:22:06

一. 四川省 达州市 宣汉县 宣汉桃花米

宣汉桃花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桃花米又名“香米”、“贡米”,产于宣汉桃花乡。此米属带硬性的灿型稻米,米粒大而匀称,色泽白中显青,煮成米饭不断腰,呈油浸状,富有糯滋性,吃来浸润芳香,品质特佳。

桃花米历史悠久,相传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桃花米奉献皇上,故有“贡米”之称。1963年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评比被评为“中国名贵大米”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一书。1977年,桃花米参加广交会受到中外顾客的青睐,现已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川种优质米之一,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重点开发项目。

地域范围

宣汉县隶属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东部的大巴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3′-108°33′,北纬31°07′-31°28′,海拔670-1140m,东西长110.6km,南北宽78.8km。宣汉桃花米种植于宣汉县的桃花乡、丰城镇、观山乡、南坪乡、凤林乡、老君乡、南坝镇、天台乡、五宝镇、华景镇、白马乡、土黄镇、漆碑乡、樊哙镇、三墩乡、龙泉乡、渡口乡、漆树乡、黄金镇、厂溪乡、新华镇、下八乡、黄石乡、三河乡、清溪镇、红峰乡、凤鸣乡、柳池乡、庆云乡、马渡乡、隘口乡、石铁乡等32个乡镇。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宣汉县为大巴山中山和低山地貌,部分属于川东低山和丘陵地貌,主要以低山和低中山地貌为主。稻区耕种的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呈微碱性,土壤结构较好,有机质含量0.5-4%,富含硒元素。

(2)水文情况:宣汉县是渠江发源地之一,境内主要河流4条:分州河、前河、中河、后河,有支流、小河沟上百条,流经全县54个乡镇。县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75座,塘9521口,蓄水池15522口,引水堰2220条,石河堰405条,固定机电提灌站266处,全县提、引、蓄水量达13526万立方米,有效使用量12610万立方米,灌溉稻田面积48万亩。

县内稻田灌溉依靠河流、水库、堰塘等水稻设施灌溉。

(3)气候情况:宣汉桃花米稻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实,雨量充沛,且降雨集中于4-10月,雨热同季、光温同步,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生产。年日照时数在1386.7-1789h,年平均气温15.9-17.3℃,水稻生产季节(3-9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4-21.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日较差大。稻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5250℃,初日在3月中下旬左右,终日在11月上旬左右,初终日数在238-259d。无霜期稻区为210d左右,宣汉县内年均降水量为1213.5mm,最多年1593.7mm,大多数年份在1025mm以上。降水的时间分布多集中在4-10月,月雨量均在100mm以上,夏季雨量大,冬季雨量小,春秋相近,降雨规律十分适宜水稻生长、种植。稻区县内太阳总辐射年总量为96.62千卡∕C㎡,其中≥10℃期间的总辐射每平方米为77.94千卡∕C㎡,占全年的80.7%,有利生产大春作物,是典型的优势稻作区。根据优质米最佳灌浆气候生态条件来衡量,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稻区均在20-26℃,平均日照时数在8h以上,7-9月平均太阳辐射量在11.5千卡∕C㎡,相对湿度在65%-70%,属水稻生产最适宜区。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条件,形成了宣汉桃花米的优良特性。

(4)人文历史情况:水稻是宣汉县的主要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在全国水稻生态区划中,被列为优质水稻优势生态区,在川东区位优势明显。宣汉是巴人发祥之地,已勘明三千多年前,就有人生活、生产,是一个古老的稻区。时至今日,宣汉县水稻的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又以宣汉桃花米尤为耀眼。

相传早在唐朝开元年间,宣汉县桃花乡刘家沟村的大米就已驰名,并作为贡米供奉给皇帝,因而美名传播四海。唐朝大诗人元稹在达州府任知府时,经常在阳春三月外出踏青,有一年,元稹乘舟顺州河而上,行至宣汉县境内汀江(今东林河)时,有当地人送来刘家沟大米供奉,他看到这种大米剥壳后,面似桃花,质地滋润,颗粒饱满,体形修长,煮的饭晶莹如雪,味道香甜爽口,且米饭两头开花中间不断腰,像一朵朵小小的桃花,煞是好看,元

稹饱尝此米饭后,赞不绝口,著诗颂曰:“倚棹汀江沙日晚,鲜花野草桃花饭。长歌一曲烟霭尽,绿波清浪又当还。”宣汉桃花米因此而闻名于世。

自唐代武则天后,四川的地方官每年都要将上好的宣汉桃花米奉献皇上,宣汉桃花米就成为皇宫的供奉之物,故有“贡米”之称。到了明清,宣汉桃花米甚至成了当地富绅追求高官厚禄的贿赂品。清朝嘉庆年间,宣汉县乡绅罗思举,以两升宣汉桃花米的代价向嘉庆皇帝讨得了兵马元帅一职。民国28年,宣汉乡绅黄保轩背着一背篓宣汉桃花米,来到重庆,将米亲送到蒋介石手中,蒋介石高兴之下赏黄以宣汉县长一职。

1957年宣汉桃花米送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农业博览会一举夺得大米类榜眼;1962年被载入全国农作物优质品种目录;1963年参加全国农业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名贵大米”之一,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一书;1965年在全国农展会上列为名贵大米;1977年参加广交会受到中外顾客青睐;现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重点开发项目。

宣汉桃花米品质上乘,具备极大的市场竞争力。2001年,为切实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宣汉县桃花米业有限公司成立,确定了‘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农户为基础,共同建设宣汉桃花米的产销基地,推进宣汉桃花米的产业化发展。仅2001年一年,公司就从农民手中收购宣汉桃花米8000吨,这相当于宣汉桃花米过去5年的总产量。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成功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宣汉桃花米”的影响力在国内商品粮市场迅速得到攀升。2001年和2003年,在“四川省优质稻米及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西安“西洽会”上,宣汉县桃花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峰桃”牌系列宣汉桃花米均被评为“消费者最喜爱产品”,并获得“四川省工业产品博览会”金奖,宣汉桃花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到2008年,宣汉桃花米的销售带动当地稻农户均年增收1000多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宣汉桃花米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二. 辽宁省 大连市 长海县 桃花蛸

桃花蛸俗称蚆蛸,肉质肥厚,是优良的海产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能补血益气,催乳生肌,颇与墨鱼相似。用于气血虚弱,头昏体倦。

三. 陕西省 宝鸡 千阳县 千阳桃花米

千阳桃花米是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的。千阳县“桃花米”以颜色命名,因其米粒为桃红色,蒸出的米两头涨开,中间不断腰,好似一朵朵盛开的桃花而得名。

千阳县种植的“桃花米”品种,在明清时期曾被选为皇家贡米,到近代种植面积日趋减少,从上世纪末最终消失。2008年以来,千阳县开始了对桃花米进行保护开发,先后从北京引种、与省水稻研究所专家栽种,经过反复试验,最终使这一消失10年的珍稀物种得以拯救重生,让“桃花米”重返“故乡”再显昔日光彩。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该稻米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17种营养元素,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具有养颜美容,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等特殊的药用保健功效,县上随后注册了“桃花米”商标,并荣获1杨凌农高会“后稷奖”,成为轰动国内外市场的又一千阳绿色品牌。

据了解,千阳县“桃花米”以颜色命名,因其米粒为桃红色,蒸出的米两头涨开,中间不断腰,好似一朵朵盛开的桃花而得名。千阳桃花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较广,随后由于多种原因“桃花米”的种植开始减少,直至绝种。

经考证,千阳县种植水稻的历史从汉代开始,千阳县汉代时称隃麋县,就是因其地适宜种植水稻而得名。唐朝太和年间,又以在千水之阳,故易名千阳,其地近水宜种稻。唐朝诗人韦庄《题千阳马跑泉》中就有“西园夜雨红缨熟,南亩清风白稻肥”的诗句。

四. 陕西省 宝鸡 千阳县 桃花米

千阳桃花米,珍稀地方名品稻种。译名: TAO HUA MI ,科名: Gramineae( 禾本科 ) ,属名: Oryza L. (稻属),学名: Oryza sativa L.spp.hsien Ting (籼亚种),原产地:千阳县,库编号: I1A24326 ,统一编号: 24-00310 ,单位编号: DIC-169 ,籼型早熟粘米,播种日期: 4 月 25 日,出穗期: 7 月 29 日,成熟期: 8 月 25 日,全生育期 124 天。千阳桃花米以颜色命名,因其米粒为桃红色 ,蒸出的米饭两头涨开,中间不断腰,好似一朵朵盛开的桃花 而得名。又因是千阳所以叫千阳桃花米。



经考证,千阳种植水稻的历史已从汉代开始,千阳县汉代时称隃麋县,就是因其地适宜种植水稻得名,“千阳县,本汉隃麋县地,因今县东八里隃麋泽为名。周武帝置千阳郡及县”(《元和郡县志》(上)唐李吉甫撰 P45 ) 。“千阳本汉隃麋县,地属右扶风,留省,后周置为郡,以在千水之阳故名”(《石门遗事抄本》清顺治 王国玮著 P28)。“隃麋泽在县东八里,汉以此名县至唐太和年间始易名千阳,其地近水宜种稻,惜人力少尔,隃美也,麋为土产,称麋为美。彼有取尔也”(《石门遗事抄本》清顺治 王国玮著 P38)。稻,产于千川两岸水田,有粳糯两种,粳供饭食,糯则酿酒制饴糖或和枣蒸甑糕及角黍,又粳稻分红白两种,产于清水者,色洁白,浇以混水者,色微红,名桃花米。为千邑,遐迩驰名。(《民国新千阳县志》(物产志)p4 )隃麋是个美丽吉祥的名字,也颇能反映地方风土特色。隃者,美也,土产粳稻。唐朝诗人韦庄《题千阳马跑泉》中就有“西园夜雨红缨熟,南亩清风白稻肥”的诗句。也有传说,明代嘉靖皇帝吃了千阳桃花米后赞道:“莫到人间无瑰宝,桃花香米仙境来”。桃花米因此成为历代皇室贡品。



千阳桃花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较广, 但是自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多种原因 “桃花米”的种植开始减少。到本世纪初,“桃花米”在千阳境内绝种。



2007年冬,千阳县农业局对“桃花米”这一濒危珍稀品种实施拯救保护。经多方联系,从国家种质库留存的1000粒千阳桃花米原种中获得珍贵的50粒种子,并与陕西省水稻研究所联手进行繁育,目前成功收获种子0.4公斤,“桃花米”原种资源拯救保护取得重大突破,使这一珍稀种质又获重生。


五.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桃花鸡蛋

桃花鸡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桃花山鸡蛋,产于石首东南沿边的桃花山区。45里桃花山,峰峰相连,处处成荫。碧绿山林宛如一道天然屏障隔绝了外界污染。竹园里,山冲中,泉水淙淙,虫鸣唧唧,地势旷野,为天然养鸡场。荆楚桃花山鸡放养在风光旖旎的桃花山修竹丛林间,觅虫草,啄砂石,饮山泉,吸丽山之灵韵,纳秀水之清纯,取万物之精华,蛋黄金橙,质嫩味美,比一般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20%,并能在36℃至38℃的高温下保存,其蛋品中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及各项营养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对人体具有滋补作用。深受海内外客商的欢迎。

桃花山是著名的“荆楚第一竹乡”,风景十分秀丽。在漫山遍野的竹林中,山民饲养着大群的本地“桃花鸡”。桃花鸡在茂密的竹林间追虫捕食,饮泉啄石,产的鸡蛋又多又大。桃花山鸡蛋外表呈粉红色,蛋白清亮,蛋黄金澄,质嫩味美,十六、七个鸡蛋即可达一公斤。据测定,桃花山鸡蛋营养价值较高,比一般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20%左右,并能在高温(本地夏季均温)下保存一个月之久而不变质,有储藏和运输之便。石首每年出口桃花山鸡蛋30多万公斤,是人们逢年过节馈赠亲友之佳品。

六.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七. 甘肃省 酒泉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桃花面

桃花面汤料为白色肉汤,无有调料渣滓,和面时放入蛋清,和好后擀薄切细,拧成面把儿。擀面、切面都很讲究。擀面时用豆粉面做面播;因为很薄,面下锅后,在开水中飘起即捞,捞入碗中后放香菜沫,浇汤即食。特点是面色清亮薄滑,味浓爽口。

八.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桃花山鸡蛋

《中国土大全》载:桃花山鸡蛋、笔架山鱼肚、七姊妹朝天椒,并称“石首三宝”。近百万只荆楚桃花山鸡放牧在风光旖旎的桃花山修竹丛林间,觅虫草,啄砂石,饮山泉,吸丽山之灵韵,纳秀水之清纯,天然散养,风味独特,所产“荆楚桃花山”鸡蛋蛋白浓稠香醇、蛋黄金红亮泽,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丰富微量元素,堪称健康美食之佳品;2004年被认证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5年2月被评为湖北省名优特新农产品著名品牌;2005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九.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花石

是一种优质石料,因其色彩绚丽名叫桃花石。桃花石品种不下l00种。颜色有红的、黄的、绿的;花纹有大花、小花、波状花之分。石质细润,适宜于雕刻工艺品。用桃花石雕刻的座狮,形象生动,小的可作案头陈设品,大的高一米以上,是我国古建筑大门两旁常见的装饰。用这种美石制作的各种摆设和文案用品,令人赏心悦目。如小巧秀丽的图章,琢磨光洁,上端雕有狮、虎、马、猴的头像,侧面刻有名人诗函,或山水风光,是很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用桃花石装饰的桌椅家具美观适用。
桃花特产有哪些品种图片桃花土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