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咸安区卖恩施土特产 恩施特产图片宣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14 22:07:16

一.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天梯板栗

天梯板栗

通山县中部沉水山(亦名天梯),是通山县板栗的重要基地,素以“板栗之乡”著称。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清代就盛产板栗。天梯板栗品种多样,主要有早粟、红光粟、羊毛粟、油粟等。它们的风味不尽相同。早粟,果壳红润,内质松脆,其味甘香;红光粟,质脆嫩爽口,入食香甜;羊毛粟,生食清香,熟食甜滋;油粟,青乌发亮,富有油腻,甜似梁饴,为板栗之上品。

二. 湖北省 咸宁市 崇阳 楠竹

咸宁种植楠竹传说有5千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代的咸宁志书上就有“竹影蟾光洁、桂影有余光”、“月来窗写竹,风过彻梳荃”的诗句。清末至民国初年,咸宁楠竹已遍布全境。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咸宁的楠竹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北洋军阀在汀泗桥失败后,向北退守咸宁城,由于时遇汛期,咸宁城外围的西河水深面阔使北伐军攻城造成极大困难。这时,咸宁工农协会在聂洪钧的带领下,用楠竹钉成数p百艘竹排,架起浮桥;用竹筒装水送饭;用竹笋壳打草鞋送给北伐军;抬着竹担架抢伤员,为北伐军攻咸宁城创造了有利条件。1938年日寇侵占咸宁后,境内西北部的贺胜、横沟、官埠、张公、甘棠等平丘地域因处铁路、公路沿线,竹林被毁坏一空,幸存的楠竹林,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低矮山区。 到1949年解放前夕,楠竹总面积不足10万亩,蓄积量为681万根。

三. 湖北省 咸宁市 咸安区 咸安桂花

八月桂花,芳香四溢,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种植历史极其悠久,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诗人屈原途经咸宁写下了“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美妙诗句。由此可见,咸安桂花历史古老而悠远。

桂花属木樨科木樨属,为常绿乔木。桂花树枝婆娑,花开万点金黄,香气远溢,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咸安区是全国最大的桂花集中产地。1985年11月4日,国家主席1视察咸安时说:“咸宁桂花很有名气,应扩大发展,要争取多开发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用桂花美化环境,美化生活”。咸安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桂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初步形成了桂花系列产品开发体系,主要产品有桂花酒、饮料、糕点、糖制桂花、桂花浸膏、浸酒、香料等,在市场上畅销。全区现有桂花苗圃基地6000亩,桂花加工及苗木年产值达1.5亿元。桂花不仅是名贵的园林观赏花木,而且是香料工业、食品工业、药材工业、轻工业的宝贵原料。特别是桂花天然香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可谓有价无货,商品奇缺。发展桂花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咸宁桂花在载种面积、品种数量、古桂树量、桂花产量、桂花质量和桂花树苗等六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一:全区现有桂花树120余万株,折合面积3.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桂花商品生产基地;二是品种数量第一。全区桂花品种达32个,其中金桂类23个,银桂类2个,丹桂类3个,四季桂类4个;三是桂花产量第一。现有产花和试花树42万株,年产鲜桂花50万公斤;四是桂花质量第一。1985年9月,全国香料专家在浙江杭州会议上认定:咸安桂花瓣大、肉厚、留香持久,质量位居全国第一;五是古树数量第一。据中国花协桂花分会统计,全国15个省市百年以上桂花古树有2200株,其中咸安就有2000株,最大树龄达615年;六是桂花树苗木第一。2004年生产桂花苗木800万株,销售桂花苗木400余万,并远销日本、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尤其是北京、上海、江浙、广东等省市区!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均作过专题报道,邮电部在这里发行过桂花邮票一套四枚。08年国家林业局又正式将咸安区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同时咸安还是“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和“千桥之乡”。这里的楠竹以身高、节稀、茎粗、质厚的特点闻名华夏;这里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名茶层出不穷;这里的苎麻向为“中国名产”,咸安因此而被誉为“中国麻乡”。

咸安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湖北东南,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工贸城市。交通条件便捷,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充足的电力能源,配套的服务设施,较强的工业基础。咸宁市咸安区森林覆盖率高达54%。近几年来,咸宁市委、市政府在建设四乡六业特色农业进程中,明确了“两手抓”的思路,坚持一手抓资源发展,一手抓资源保护,促进了桂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咸安境内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洞奇、泉温,是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人称绿色咸安、生态咸安,被誉为武汉的后花园。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过江南桂花香”、“八月桂花遍地开”,浓郁的桂乡风情孕育出具有鄂南特色的桂乡文化。辖区内有桂花树100多万株,鲜花产量40余万斤。100年树龄以上桂花有20万株以上,并有树龄约604年,咸宁目前幸存最古老的“桂花王”,树高平均29米,树冠占地154平方米,最大分枝直径48.7厘米,目前仍枝繁叶茂,一般年份可产鲜花150余公斤。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栽培技术日趋成熟,桂花加工形成传统。桂花苗木主产区大力推广桂花密封扦插等现代育苗技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群众积极性普遍高涨。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每年有600余专业户育苗200多亩,当年产苗2000万株,每年新发展桂花基地近1万亩。

面对来自其它地区“中国桂花之乡”称号的挑战,咸安区正在积极谋求桂花产业新的发展方向,以捍卫来之不易的荣誉。目前,该区策划的《湖北咸安桂花产业招商宣传册》已基本定稿,将面向国内外,重点是上海、浙江等地进行大力宣传,招商引资,进一步做大做强桂花产业,让“中国桂花之乡”的美名享誉国内外。

四. 湖北省 咸宁市 赤壁 赤壁竹笋

赤壁竹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赤壁竹笋是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的。赤壁市素有“中国楠竹之乡”的美称,现有竹林面积38万亩,赤壁竹笋富含磷、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风味独特,是难得的纯天然保健食品,年产量达1万吨,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赤壁市素有“中国楠竹之乡”的美称,现有竹林面积38万亩,主要竹种有楠竹、雷竹、慈竹等150余种,其中楠竹面积占竹林总面积90%以上。近几年,赤壁市政府大力推进竹产业发展,以公司带头、部门配合、林农参与相结合,实行笋竹两用林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广先进适用的笋竹林丰产技术,规模化生产竹笋。赤壁竹笋富含磷、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风味独特,是难得的纯天然保健食品,年产量达1万吨,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区,深受消费者喜爱。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3年第41号公告,批准“赤壁竹笋”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13年3月15起实施产品保护。这是继“羊楼洞砖茶(洞茶)”、“赤壁猕猴桃”之后,赤壁市又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茶庵岭镇、官塘驿镇、中伙铺镇、官塘驿林场、陆水湖风景区办事处6个乡镇、林场、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赤壁竹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赤壁政函〔2012〕44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赤壁竹笋》(草案)

一、品种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拨200米至700米,低丘缓坡地带,土壤类型为微酸黄棕壤,pH值4.5至5.5,土层厚度≥30cm。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选择1年生新竹为移蔸苗。

2.定植时间:2月至4月。

3.选留母竹 :每隔一年间伐一次毛竹,每公顷立竹度1800株至2600株,当年生竹、三年生竹、五年生竹各占三分之一。伐尽五年以上老竹,挖除老竹蔸,挖断所带浮鞭。

4.断鞭、埋鞭:选择挖除部分鞭芽,促发侧鞭;6至9月挖沟将露出的竹鞭埋入泥下30cm至35cm处,并挖走少量鞭笋,铺草保湿。

5.钩梢 :在10至12月钩断当年新竹的顶端嫩梢或在新竹长到6m至8m高时,钩断嫩梢,可促进发鞭和发笋。

6.施肥:每年使用腐熟有机肥大于30t/hm2翻入土覆平。

7.灌溉:灌水量在150至200t/hm2。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挖要求

1.冬笋采挖:十月中旬至次年二月,采挖与翻土松园结合进行,沿二、三年生健壮竹鞭翻土挖笋,或在孕笋竹周围寻找表土松动、开裂处开穴浅挖。选挖笋体饱满完整、色泽良好的大于150克优质竹笋。

2.春笋采挖:三月初至四月中旬,采挖时从基部挖断,挖后洞穴施肥覆土,四月上旬选笋留母竹。

五、加工工艺

1.笋干加工工艺:原材料处理→煮笋→漂笋→落榨→晒笋→整形包装。

2.水煮笋(清水笋)加工工艺:选料→整形称重→煮笋→冷却漂洗→抽真空→杀菌→冷却→贮存。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鲜笋:冬笋底小短粗,呈圆锥形,微弯,笋体饱满,形态完整,笋壳呈鲜黄色,肉色乳白,口感鲜嫩,单只重150g以上;春笋底大粗壮,笋体饱满,形态完整。笋壳呈褐黄色,肉色白中泛黄,脆爽,单只重300g以上。

(2)水煮笋(清水笋):笋肉呈乳白色,有光泽、汤汁清晰,允许有少量白色析出物;笋鲜嫩,笋尖、笋节完整无缺,切面光滑,切削平整。

(3)笋干:金黄色有光泽,色泽均匀一致,清水浸泡后切面有光泽;形态基本完整;表面干爽,无霉点或霉斑,无虫蚀;滑嫩爽口,纤维少,无苦涩味等异味,有韧性,具有笋干特有的香气;无外来杂质。

2. 理化指标:

(1)鲜笋:

项目 指标

水分(%)≥ 84

粗纤维(%)≤ 1.2

粗蛋白(%)≥ 2.0

总糖(以葡萄糖计)(%)≥ 3.0

(2)水煮笋(清水笋):

项目 指标

总糖(以葡萄糖计)(%) ≥3.0

灰分(%) ≤0.6

粗纤维(%) ≤1.2

(3)笋干:

项目 指标

水分(%) ≤15.0

粗纤维(%) ≤21

灰分(%) ≤3.5

总糖(以葡萄糖计)(%) ≥3.0

3.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湖北省 咸宁市 崇阳 雷竹

全国有名的万亩雷竹生产基地( 崇阳)

六. 湖北省 咸宁市 崇阳 崇阳金沙泡菜

崇阳金沙泡菜

金沙泡菜主要有红辣椒、鲜竹笋二种。红辣椒个大、肉厚、籽少、味鲜,老少皆宜,能开味增进食欲。鲜竹笋通过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制作而成,色彩鲜艳,香脆可口,是目前畅销于市场的环保绿色食品。

七.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宝石花红

宝石花红果大,平均20个为一斤。果把短而歪,皮薄肉多,核小无渣,沙甜不酸。经过炮制可以变成主治积食、消化不良的良药,能够生津开胃,增进食欲。用储存的雪水加白糖浸泡的宝石花红可以治痢疾。用开水冲泡青红或花红叶子是上好的清火祛热饮料。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生漆

恩施生漆与世界名漆——“坝漆”品质一样,有语赞曰:“看着像清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提起钓鱼钩。”生漆是恩施市传统的经济林品,分家生品种和野生山漆树两大种,通俗称为中、小木漆和山大木漆。

九.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天梯板粟

位于通山县中部沉水山(亦名天梯),是通山县板粟的重要基地,素以“板粟之乡”著称。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清代就盛产板粟。天梯板粟品种多样,主要有早粟、红光粟、羊毛粟、油粟等。它们的风味不尽相同。早粟,果壳红润,内质松脆,其味甘香;红光粟,质脆嫩爽口,入食香甜;羊毛粟,生食清香,熟食甜滋;油粟,青乌发亮,富有油腻,甜似梁饴,为板粟之上品。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油香儿

将大米、黄豆按一定比例和好,用水浸泡一个晚上,次日用石磨磨成糊状放入桶中,再用特制的铁勺盛装,一般加上肉丝、土豆丝、洋葱、大蒜、花椒等佐料在锅中煎炸而成(内馅可随客人口味而变化)。油香儿呈圆状,深红色,清香可口,有“中国汉堡包”之美称。

恩施土特产实体店武汉有吗恩施吉洋土特产有哪些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