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特产 湖北石首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9-29 20:10:16

一.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荆沙鱼糕

鱼糕,又名百合糕,俗称荆州花糕,“头子”菜。是湖北省荆州市传统名菜之一,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是湖北省荆州市立新乡荆沙村的传承之一。

鱼肉糕因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开始成为楚宫廷头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宫廷菜,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百合糕因此而得名。

信息来源:沙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沙市酱油

沙市酱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市酱油

沙市区调味品产销协会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中国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

三.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团子

石首团子是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特色小吃。团子的外皮主要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外表白白圆圆扁扁,里面包的主要材料是胡萝卜、腊肉、腊豆腐,口味有些些辣,味道极好,是石首人超爱的美食。

在石首市当地,团子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煎团子,一种是蒸团子。通常在街头贩卖的,现场制作的,是煎团子(在锅里被油煎的两面焦黄就可食用)。

四.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江陵漆器

江陵漆器工艺很发达,江陵县工艺美术厂按照楚墓出土漆器仿造了龙凤悬鼓、虎座飞鸟、卧鹿、鸳鸯豆和奔马等。这些漆器仿古逼真,具有浓厚楚文化特色。

五. 湖北省 荆州 荆州区 早堂面

早堂面是荆州的著名的传统早点,有100多年的历史。

传说在清朝时,当地一面店老板根据这里的居民起床早,爱吃“调大”,喜欢去外面“过早”的特点,把卖面的时间定在凌晨而得名。

做早堂面,每晚半夜就开始用活鳝鱼、五花肉、猪大肉做成乳白色的汤,放入煮熟的面条中,并依次放入用肥猪肉制成小码,用鸡脯肉、瘦猪肉、酥鳝鱼等制成的小码及猪油、葱花等,其面条柔韧、爽滑,汤鲜而不腻。

早堂面的特点:味鲜,汤厚,油重,面条劲道。

早堂面的原料:

面条:碱水面。

汤:大筒子骨和鸡熬制的高汤。

配料:精瘦猪肉片(将大块肉用汤煮熟然后切成片)。

油汁(将肥肉和肉皮切成末炖制而成)。

早堂面好吃还不贵,一碗素的面只要1.5元,一个码子的2.0,依次类推,一般一个男生一个二两就够了,女生只需要一两就可以了!

六. 湖北省 荆州 荆州区 荆州鱼糕

荆州鱼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荆州传统名菜,又名荆州花糕。源于战国。相传战国时楚都纪南城内有一家专门烹制鲜鱼的酒店,一年夏天,店主购进许多鲜鱼,客人少,剩鱼多,眼看鱼肉将腐,店主急中生智,做成鱼糕。食客尝后觉得鲜嫩可口,回味无穷,皆交口称赞。从此这家酒店便以经营鱼糕闻名。此糕经后人不断改进,在用料和制作上,取肥大鲜鱼去刺、漂洗,加以适量的猪板油或肥肉,剁成肉泥,再加蛋清、生粉及生姜等调料,拌匀后入笼蒸熟,即可食用。若配上肉丸、猪肚、猪腰、木耳、黄花装碗更佳。鱼糕现为荆州一带筵席上的头道菜,民谚谓之:无糕不成席。

鱼糕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

七.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五香豆豉

选用优质黑豆为主要原料,系用传统工艺经二次发酵加多道工序精工制作而成。它外观个体饱满,色泽亮丽,食之口味鲜美,香味浓郁,具有健脾开胃、生津补肾、驱署提神之奇效。可用于佐料、烹调。

八. 湖北省 荆州 荆州区 荆州春卷

迎春应时的传统小食品。源于晋代人们在立春之日相互馈食的"春盘"。唐、宋时食"春盘"之风更盛,杜甫曾在荆州留下"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苏轼也曾有"青嵩黄韭试春盘"诗句。明、清以来,春盘便逐渐演变成"春卷"。春卷采用面粉摊成薄皮,用腊肉、韭菜等作馅子,卷成筒状,长二寸许,放入油锅炸熟,色泽金黄,皮酥馅嫩,香气诱人。

九.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黄鳝

监利黄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监利黄鳝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监利黄鳝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黄鳝营养价值很高,我国民间流传着“冬吃一枝参,夏吃一条鳝”的说法。相应的,黄鳝的市场价值也高,尤其是冬季没有野生黄鳝的时候,人工养殖的黄鳝价格超过30元一斤。

监利县网箱养殖黄鳝历史悠久,90年代中期便有养殖户从事网箱养鳝,到2000年代中期养殖网箱曾突破70万口,后一直稳定在50万口左右。

监利县程集镇的“生态黄鳝”美名远扬,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程集镇目前已是国家级黄鳝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基地、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种基地。养殖面积1000公顷,现有示范基地一个,黄鳝养殖网箱25万余口,年黄鳝产量5000余吨,销售黄鳝4200吨。

2013年,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申报的“监利黄鳝”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29867。

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

12529867

黄鳝(活的)

十.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笔架鱼肚

笔架鱼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笔架鱼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江它处水域既无此鱼,也无有“笔架鱼肚”。当地民间传说:笔架山下有座鱼宫,宫里住首一位鱼王,凡是到此朝拜过它的鱼,都会得到笔架山形的大鱼鳔。 鱼肚,又称“鱼胶”,是用鱼类的鳞、皮、骨、鳔作为原料制成的动物胶或明胶。大 黄鱼、等鳔胶是直接干燥制成的鱼胶,除用作工业原料外,供食用的叫“鱼肚”。 石首笔架鱼肚则是采用长江石首段水域0产的鱼鳔制成的一种珍贵食品。 鱼,即 “笔架鱼”,这种鱼体型较大,长达一米左右,一般重七、八斤,大者二十多斤。背部 呈灰白色,腹部白色。

鱼体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细刺少,能烹制多种美味 鱼肴。鳔个大肥厚,营养丰富,鱼鳔的外形和镶嵌在鳔内的红色纹理,酷似屹立 在长江岸边的石首笔架山,故得名“笔架鱼肚”。 笔架鱼肚外形精美,色泽白中带绿,晶莹可爱。晒制好的鱼肚犹如玉雕。一般一个鱼 肚二两左右,大者可达半斤。烹调大师用笔架鱼肚可烹制出“鸡茸鱼肚”、“虾仁鱼肚”、 “海参鱼肚”、“红烧鱼肚”等多种佳肴,皆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甚高。

湖北省石首市新厂镇、横沟市镇、小河口镇、东升镇、调关镇、桃花山镇、高基庙镇、团山寺镇、高陵镇、南口镇、久合垸乡、天鹅洲经济开发区、绣林办事处、笔架山办事处14个乡镇办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荆州石首的十大特产荆州石首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