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的特产甜食 榆林土特产一条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09 18:19:10

一.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调鲜菜

调鲜菜白菜心、茴子白、苤蓝、黄瓜都可调着吃。将鲜菜清洗干净,切丝(黄瓜切片)加入适量盐、干姜面、胡椒粉、味精、鸡精、醋、酱油(根据口味自选调味品,不是全用),淋入麻油或黄油拌匀。调时可加入红、绿、黄色菜丝或片点缀。

二.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玉米

佳县玉米

玉米从明代起已在本县种植,它以其产量高、适用广、耐干旱等特点,逐步成为农民农业生产的必选作物。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到1980年后,全县推广了高产抗病的“中单2号”优良品种,实现了全县玉米杂交化。现玉米种植面积约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左右,年产量在1500万公斤以上,单产一般400—800公斤。毛国川、五女川一带是玉米的主要产区,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县的60%以上。

三.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佳县碱饼子

佳县碱饼子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特色小吃。佳县碱饼子是很早就流传在佳县城内的一种地方著名小吃。碱饼子,顾名思义该饼的独特之处在于碱大。因其口感香脆、轻薄如纸,易于消化而倍受孕妇和病人的青睐。也是馈赠佳品。

佳县碱饼特别适宜老人、孩子、产妇和病人食用,因为它清淡、健康、易消化。用面粉、食用碱和佳县芦河水加工而成的碱饼直径仅为20厘米,薄如纸、食如酥,虽不如马蹄酥般浓香溢口,但却有纯粮食的清香温润爽口。若佐以精心调制的家常小菜,那就是更美妙了。

四.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五.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六.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七.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拼杂烩

拼杂烩的材料:熟猪肉片(红烧、红焖各半,宽10厘米)、炸洋芋片各250克,粉皮(切成2厘米宽、10厘米长条)1500克,菠菜100克,猪羊肉制汆丸子数颗、炸丸子数颗、酥肉块、虾米、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各10克,生姜末5克,酱油25克,韭黄15克,葱花、香菜各10克,精盐15克,胡椒粉、味精、芝麻油各少许。

锅内加肉汤、水烧开,放入胡椒粉、精盐、猪羊肉丸子、酥肉、粉皮等原料烧开,用味精调味,加上各种配料搅匀即成。

特色:色泽鲜艳,味浓醇香,是陕西榆林地区独特的风味小吃,可配馒头、烧饼食用。

八.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苜蓿肉

苜蓿肉这里的苜蓿也有人写作木须指的是鸡蛋。早年,人们避“蛋”字的讳(府谷人把1叫蛋),不说吃蛋。将鸡蛋两三枚打入碗加盐和料酒少许将黄打散,炒瓢放油炼热倒入鸡蛋翻炒,要炒散。蛋熟倒出。炒瓢放油炼七成热,加入滑好的肉丝或肉片(滑法见前)再放葱丝、蒜片、醋、酱油、盐、调味品翻炒入味,待肉炒香加入炒熟的鸡蛋,拌匀即可装盘。

九.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横山洋芋

横山洋芋是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的。横山大地非常适宜洋芋生长。从古至今,洋芋就成了横山人的主食,有心的横山人将洋芋蛋子做出了数不尽的花样,洋芋擦擦、洋芋馍馍、洋芋丸子、洋芋凉粉等等。

横山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洋芋、顿顿有洋芋,一次没吃洋芋,也可能吃的是洋芋粉条,仍没有离开洋芋系列产品。洋芋养育了世世代代横山人,横山人把洋芋当饭不当菜。

十.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榆林特产小吃可带走的榆林特产排行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