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适合送礼的特产 永城的土特产可送人的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8-02 17:46:00

一.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毛家传统卤菜

原来的永城县始建于公元610年(隋朝),在那时,永城县城就出现了毛氏卤鸡和卤牛肉。

宋太祖赵匡胤一次命太师来永城察民情。县太爷用心招待———将本地名吃毛家卤鸡和卤牛肉摆上了宴席。太师食后认为其风味独特,便赞赏一番。县太爷以毛氏卤鸡、卤牛肉为礼送给了太师大人。

太师把从永城带来的礼品供到皇宫。待皇帝和娘娘用膳时,看到卤鸡、卤牛肉,顿感香味扑鼻,一吃又是烂而不腻,于是赞不绝口。太师在一旁解释:“这是永城县人毛氏卤制的。”皇上大喜,当即就把这毛氏卤鸡、卤牛肉列入永城供皇上的贡品。毛家卤鸡、卤牛肉,由此名声大振。

毛家卤菜,其卤鸡,精选嫩而健的农家散养的鲜活小公鸡,通过杀、烫、褪毛、取内脏、净洗、腌、整形、炸煮、卤等工序,再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所用辅料作料均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作添加。其卤牛肉,精选嫩而健的农家养的一至两年的黄牛,通过杀、剥皮、取内脏、打块、腌、煮、卤等工序,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精制独特,口感纯正,味美爽口,由于含有多种中药作料,久食具有温脾和胃、祛风散寒、活血利脉、通络理气之功效。

二.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三.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四.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永城酥梨

永城酥梨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永城高庄镇及十八里镇所产的酥梨个大、核小、含糖量高,畅销全国。

永城酥梨以高庄镇所产酥梨为代表,高庄酥梨已有300年栽培历史,高庄镇现有梨园面积1.5万亩,其中盛果期梨园占1万亩,年产鲜果1000万公斤,是永城酥梨的主要产地。高庄酥梨成熟于中秋节前后,个大皮薄,一般个重250-400克,最重者1000克以上,熟后金黄白亮,有透明之感,食之清脆甘甜,含20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健胃益寿之功效,并以个大色鲜、酥口无渣等独具特色而倍受消费者青睐。1994年10月在全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展览会上荣获金奖,1995年10月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五. 河南省 商丘市 永城市 裴桥西瓜

裴桥西瓜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裴桥镇的。永城裴桥西瓜以籽少、沙瓤、皮薄等优点占据苏鲁豫皖的广大市场。

裴桥镇位于永城市西南部。裴桥镇是豫东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

六. 河南省 商丘市 永城市 芒山卤羊头

以本地产山羊头为原料,配以葱姜及八大味卤制而成。以芒山卤制羊头为最佳。芒山卤羊头,具有不膻不腻,骨肉分离,香软可口,四季皆宜,为来永城旅游就餐首选佳品。

七. 河南省 商丘市 永城市 永城面粉

永城面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城市是全国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的全国唯一的“中国面粉城”。但在面粉产业发展之初,由于不重视品牌建设,永城面粉企业曾一度陷入困境。永城市工商部门在开展兴企强市、兴农富民“两大工程”活动中,把帮扶面粉企业做大做强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永城面粉业的发展。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永城面粉业,虽然没有一个自己的牌子,但凭借质优价廉,产品依然占领了国内市场。但是,随着消费者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的增强,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畅销的产品开始出现滞销。到2000年左右,企业加工1公斤面粉只能获得2厘钱的利润,一些小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纷纷倒闭。有的企业用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品牌不知道注册,结果被他人抢注。针对这些情况,永城市工商部门从普及商标知识入手,举办商标知识讲座,引导面粉加工企业注册商标。质量过硬的面粉有了商标这个金字招牌后,不仅迅速打开了销路,产品供不应求,而且售价也随之提高了。目前,永城面粉近20个品牌中已涌现出宇花、鹤都、远征、康汇,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

河南省永城市城关镇、演集镇、侯岭乡、城厢乡、陈集镇、薛湖镇、太丘镇、顺和镇、蒋口镇、十八里镇、新桥乡、马桥镇、裴桥镇、李寨镇、黄口乡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永城面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通知》,永政〔2012〕46号 河南省永城市地方标准:DB411481/T035-2012《永城面粉》

八.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九.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十.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永城特产送人必买永城特产能带走的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