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特产 毕节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23 16:00:13

一.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仲家铜鼓

“仲家铜鼓”就是布依族古老文化的象征。
何、罗、王三姓布依族的祖先是重甲兵,故称“仲家”,他们的铜鼓称“仲家铜鼓”。
“仲家铜鼓”是一对,分雌雄,质地、大小、图案、色彩一样,圆形,直径 1 米,厚 0.5 米,重 20 公斤,周围有八只脚,四面有四个套环叫鼓耳朵,中间有八个角,象征八卦,用乌铜锻造,古朴精致,乌黑发亮,美观大方,敲响时声传数里。
相传“仲家铜鼓”是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时埋于黔境的军鼓,重甲兵在贵州转战,何、罗、王三姓的祖先于征战中掘地拾得,来纳雍河定居后,由罗姓保管,供在神龛上,早晚烧香不断。平时不轻易敲打,只有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由族中长辈在铜鼓前焚香烧纸后,指挥青年小伙把铜鼓抬到寨前高台上,早晚敲击,庆贺新年。一直到过完十五元宵才把铜鼓送回原处供奉。
铜鼓还用于丧葬祭祀,红喜不用。丧葬时将铜鼓吊于灵堂前面,请布依族祭师做法事。亲朋好友来吊祭时,击鼓三通,表示庄重肃穆。
当地还流传“仲家铜鼓”斗蚊龙的故事:
古时候三家寨前的大渡口,是个龙潭,水色碧绿,深不见底。潭内住着一条小青龙,岸边有一棵合抱粗的青藤直伸至河底,是小青龙的化身。
清乾隆年间,一个夏季里,有一天,天气好生闷热,男女老少在田里正忙着插秧。“仲家铜鼓”突然从罗姓神龛上一前一后飞出堂屋大门,腾空而起,直朝大渡口飞去,这时,罗姓祖辈惊慌起来,顺手抓得了一把薅刀,一薅刀甩去把雌的一只铜鼓打落,而雄的一只独自直扑龙潭,与小青龙展开格斗。顿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波涛翻滚,传来凄厉的叫声,两岸百姓无不为之惊恐万状。约两个时辰才平静下来。后来说是因雌的一只铜鼓没有去参加战斗,雄鼓势单,斗不过小青龙,鼓耳朵被龙角套住,不能飞回。“仲家人”对此不甘心,当即选派几个壮实的青年人提着大斧下到河底去砍龙角,龙角虽被砍断了,但不见雄铜鼓的踪影。从此,仲家铜鼓雄的一只就永沉河底,只剩下雌的一只。民国 18 年 (1929 年 ) 罗显忠、罗少英家打戛祭祀时,祠堂不慎失火,这只雌铜鼓被烧。仅残存鼓的八个角。

二.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木梳粑

木梳粑是用苏麻、蜂糖、芝麻、核桃仁 ( 花生米 ) 做馅子与和好的糯米面做成的汤圆。古时彝家姑娘梳辫子加勒子戴头巾都喜用木梳,而这种汤圆包成半圆之后还要锁上花边,恰好与木梳相似,故称彝家木梳粑。至今在纳雍县城附近还有包木梳粑过大年的传统。
木梳粑与一般汤圆不同的是:一是包的时候不管做成哪种式样都得锁上花边,有时还要用剪刀修剪;二是用苏麻、蜂糖、芝麻等做馅子,既突出民族特色,味道又鲜香适口,经久不变,为多数人喜欢。如果用猪油或玫瑰做馅子包的汤圆,只不过是在木梳粑基础上的发挥,开初吃的时候虽说有一种别于其它的香味,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变质。
木梳粑是彝族人民主要的传统小吃,做工细致。一年一度的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包粑粑过年节,并用作午餐或夜宵。若有客人来拜年,姑娘们包粑粑的技巧就更加讲究,她们以木梳粑为主的包成石榴形、柿子形、螺蛳形等花色品种,在粑粑上剪出柿子叶和石榴瓣的形状以显示自己灵巧的手艺。
若是用荞面做的木梳粑,就更为古老。要包得大一点,不用水煮,蒸熟就行,点上红绿颜色,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浓厚,吃起来更别有风味。
1993 年 9 月,纳雍县姑开苗族彝族乡用养面做木梳粑招待李沛瑶委员长等民革中央的客人,备受他 ( 她 ) 们赞赏。

三.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鸡场豆腐

鸡场豆腐之所以质称上乘,一好在水。据说,因此地属煤山地带,水中含硫,而豆中含碱,则碱硫化合,腐脑皮多。二好在做工精细。主要是取浆、点脑、包榨、薰烤。滤帕过滤取浆去渣,用传统酸汤点法,包榨、压力适度,结实不流为准。用柴火薰烤,以灌木为主,尤以青桐最佳,蔸又甚于枝干。烤时,以不猛明火,红炭火为好,勤翻动;次以文火,微以烟薰;后以稍弱明火,使外皮黑红色浑为一体而呈褐红,块干润适宜。能鼻嗅薰香。
鸡场豆腐的美誉,渊源于何时,现难考证。仅就现存资料断定,亦有一百三四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沿传五代。
清咸丰五年 ( 公元 1855 年 ) 或同治四年 ( 公元 1865 年 ) 左右,织金人杨永臣来鸡场街上落户,操豆腐业。生意最讲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只他一家,豆腐质量好,一时声誉大起。因此,有十多户竞相争做,如高亮芝、颜玉清、艾大爷、王大爷等。其间,还兴起了臭豆腐干热。继而发展至二十来家,其中数肖南清、岳兴顺“鬼精灵”等,其工艺炉火纯青,更倍受青睐。传至第四代,增至约三十家,做得好者有李德春、李光前、李正能、颜国亮等,佼佼者则是肖南清之子肖登华。其豆腐销售之快有“落地红”之喻。在县城和居仁一带,众口称道肖家豆腐,“肖家豆腐”几乎成了“鸡场豆腐”的代名词。第五代时发展到三四十户,如毗邻村赵家寨和老王大田,因质量好,人们也视其为鸡场豆腐。邻村的王瑞海和李德军弟兄的也很有名。五代操豆腐业者,前三代人是专业从事,后两代人是副业为之。
鸡场豆腐享誉悠久,闻名遐迩。晚清至民国年间,鸡场街是居仁第一大集,繁荣兴旺与兔场不相上下。赶集者有远至织金属大、小六塘;大方牛场坡。最远者一百五六十里,其原因,就是鸡场豆腐的声誉所致。

四.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辣甜酒

辣甜酒:辣甜酒是新发乡布依族人招待亲朋好友的最主要特色饮食,当然,不是正餐。只要有亲朋好友到其家中做客,首先招待您的不是泡茶,而是用勺子舀上一勺辣甜酒,加上冷水,搅匀后递给客人。平常,辣甜酒也是布依人家做农活回来后最好的解渴食品。

其做法是:以玉米,大米为主料,蒸熟后冷却,放入碾碎的土酒药,搅拌均匀,放入器皿中,用稻草或不用的旧衣服将器皿包裹,让玉米或大米在器皿中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不得打开器皿,否则会“走气”。发酵过程视气温而定,一般为二至三天。时间到后,如果要确保酒已经酿好,可凑近器皿用鼻子闻,如果有酒香,表示可以揭开器皿,取出酿好的米酒或玉米酒,如果没有,则还要继续让其发酵。

取出的米酒或玉米酒是甜的,不同于其他民族,新发的布依人不喜欢喝甜的米酒。所以,刚取出几天的酒布依人是不怎么食用的,而是要再放上一段时间,让其变味,即有辣的味道后,布依人才食用。这时的米酒或玉米酒才叫“辣甜酒”。“辣甜酒”在45度以上,不善于饮酒的人会喝醉。当然,布依人除外,这也练就了新发乡布依人的好酒量。

五.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白萝卜

毕节白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丰翘一代萝卜和丰光一代俗称毕节大白萝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山西省引入我区栽培,至今种植30余年,面积达2万余亩,产量达12万吨。我区生产的白萝卜个头大,外形美观、水份多,口感纯正、甜、脆、富含维生素C、E,具有开胃助消化、降血压等功效,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丢药箱”的民谚,宜生吃、熟吃和腌渍。2007年2月7-9日,毕节地区赴贵阳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上,毕节大白萝卜成为本次展销会上唯一排队抢购的特色农产品。继农展销会后各大中城市纷纷托人到毕节购买大白萝卜,毕节大白萝卜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七星关区碧秀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位于七星关区倒天河水库上游大新桥办事处魏家屯村,主营产品毕节优质大白萝卜,通过工商注册了“慧明”商标。拥有核心示范基地515亩,力争两年内建成1000亩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年产优质大白萝卜100万公斤,优质无公害蔬菜200万公斤。

“慧明”牌毕节大白萝卜,以其特有的水质、土壤和气候,尤其是科学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成就其水分多、又甜又脆、果味纯正,口感好,品质胜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连续几年被当成礼品送往省城和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成为毕节试验区的一大。

六.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金沙贡茶

金沙贡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沙贡茶是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的。金沙县荣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贡茶之乡”称号。

金沙贡茶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传旨作为贡茶,清朝时期畅销各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省内专家考证,金沙应是西部乃至中国贡茶文化的发源地,至今,金沙还保存40余株有上千年历史人工栽培的古茶树群,为全国罕见。

金沙茶产业的发展势头,不断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贵州省金沙县茶叶专业合作社“清池毛尖”获金奖、“清池绿茶”获银奖,贵州天灵茶叶有限公司“天灵翠片”、“天灵御平”、“天灵毛尖”和“天灵女儿红”四个品牌摘取三金一银大满冠。好消息接踵而至,金沙县荣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这是该县首次获得的冠以“中国”名称的殊荣,对金沙进一步打造全省茶产业重点县必将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金沙清池贡茶正参加贵州十大名茶评比。金沙县力争3年发展茶园18万亩,2020年茶园面积发展到25万亩,茶业产值突破15亿元。

所在地域: 贵州

申请人: 金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金沙贡茶地域保护范围为:城关镇、沙土镇、安底镇、禹谟镇、岩孔镇、清池镇、岚头镇、源村乡、官田乡、后山乡、长坝乡、木孔乡、茶园乡、化觉乡、高坪乡、平坝乡、西洛乡、龙坝乡、桂花乡、石场苗族彝族乡、太平彝族苗族乡、箐门苗族彝族仡佬族乡、马路彝族苗族乡、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乡等26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7′-106°44′,北纬27°07′-27°46′,区域生长面积1250平方公里。金沙贡茶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达100多万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形似鱼钩,绿润、披毫;栗香浓;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叶底嫩绿匀整。 内在品质指标: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金沙贡茶营养丰富,其中茶多酚14-15%,咖啡碱2.7-3.0%,茶氨酸3.4-3.8(g/100g),谷氨酸0.2-0.3(g/100g),酪氨酸0.2-0.3(g/100g),精氨酸0.1-0.2(g/100g)等。 金沙贡茶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生产。

七.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竹荪

纳雍竹荪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竹荪又叫竹花,也称仙人伞。其形态婀娜多姿,十分美丽,我国称蘑菇皇后,国外称真菌之花。

竹荪嗅之似有甜酒香味,令人神往;食之脆嫩可口。用以作汤,风味独特,高温季节置竹荪于肉汤中,经数日而汤仍鲜味犹存。历史上早就作为美味佳肴,深受历代帝王偏爱,博得“京果之王”的美称。其中尤以“竹荪芙蓉汤”名气最大。从古至今,在对外活动中,曾以竹荪作为高级“馈赠礼品”,外国朋友称为“软黄金”。 1972 年基辛格首次访华,1总理用这一名肴款待,令其难以忘怀,基氏就把此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中,从此“竹荪芙蓉汤”就随《基辛格回忆录》一起名扬四海了。

竹荪外观上由菌盖、菌柄、菌裙、菌托四部分组成,在其生长过程中,放眼望去好似一位头戴黄棕色菠萝帽,身披白纱巾,耸立于荷花绽开的托盘 ( 菌托 ) 之中,如亭亭玉立的阿拉伯少女,洁白无瑕。在一簇簇竹荪的脚下,还会见到一团团孕育竹花的大竹蛋。在纳雍县人们家中种的一盆盆竹荪如盆景一般,玲珑剔透,赏心悦目。

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八.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清池翠片

清池翠片为特种绿茶,产品执行贵州省地方标准,特种绿茶——扁形绿茶DB52/T442.3-2003标准。它具有独特的外部形态,优异的内在品质,即形美、色绿、香郁、味甘;外形扁、平、直、光滑、匀整、色泽翠绿油润、内质香气高爽持久,有炒香、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鲜明,匀齐完整。企业年生产能力10吨。2010年在上海茶文化节上获得金奖,是贵州省十大名茶,“清水塘”商标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九.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蜻蜓蛹

蜻蜓蛹

在蜻蜓蛹只有手指尾长,还长得不大的时候,翅膀也还未完全生长出来,此时正是它蛋白质最丰富的时候,经过加工就变成干品。干品的蜻蜓蛹过油炸一下,以椒盐炮制,加入腰果、青红椒,就成就这一碟有近百只蜻蜓蛹的菜式。蜻蜓蛹香酥不油,就像炸鱼炸薯条般酥脆甘香。

十.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恋爱豆腐

恋爱中的人吃什么都香,而恋爱的感觉未必每天都会有,但是如果你吃过毕节的恋爱豆腐就会体验到恋爱的感觉,那种富有弹性的香甜会让你流连忘返。

做法:恋爱豆腐主要是用优质大豆通过传统豆腐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用木炭烘烤成熟后,放入有辣椒面、芫荽、折耳根等制作的蘸水中。

特点:食用起来口感柔软,富有弹性,味道浓郁,香辣适中。

毕节十大特产有哪些贵州毕节特产大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