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回族旅游有什么特产 昌吉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23 12:52:43

一.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醋粉

醋粉

张家川饮食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风味小吃,更是种类繁多,味道独特。

张家川醋粉属于张家川小吃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因此,每年冬天,当地群众制作好食用醋以后,各家各户就用所剩的醋糟开始过滤醋粉原料,然后存放好这些醋粉原料,等到天热的时候蒸食醋粉,既解暑又开胃。

醋粉在张家川的小吃摊上比较常见,吃起来清凉爽口、滑嫩光软、醋香流味,虽入口口感胃酸,但香馥浓郁,与香葱、蒜泥、香油、辣椒等混合在一起,吃了以后胃口必然大开,帮助消化。与凉皮相比,醋粉没有那么劲道,风格更偏软绵一点,无论是色彩还是口感,醋粉都显得非常特别,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尝。

把醋粉列为张家川的名小吃,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它本身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可以上溯到商周时代。那时侯,酿醋的工艺已经深入民间,醋粉是酿醋工艺的副产品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说到醋粉,就不能不说到酿醋工艺,在张家川,农家多有自己酿醋的风俗。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向阳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荆棘,这是做醋曲的必要原料,把它采摘来用水烫过,和五谷的糟粕搅拌在一起,就成了做醋的醋曲了,这五谷有大麦、小麦、豌豆、高粱等等,把这些原料用石碾压得粉碎,加入麦麸、玉米面饭团糅合均匀后放进大蒲篮里,就可以开始酿醋了。在当地汉族的民间传统里,酿醋也有供奉的神明,这负责酿醋的神,不是别人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当年分封神位的时候,所有的天地神位都分给其他有功的大臣了,最后姜子牙主动向周武王讨了一个“醋坛神”。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已功高盖主,也早就知道周武王对自己的猜疑,这样也算是功成身退了。再有那个时候,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醋在当时也是一种利润很大的商品,所以他这样做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醋酿好了,醋槽还有很大的用处,首先把醋槽进行过滤,剩下有淀粉的部分,再掺入麦面,和成很稀的面糊待蒸。然后在凉皮箩底均匀涂一层植物油,舀两三勺面糊倒入铝制品的箩里摊平,把盛有面糊的箩放入沸水锅里盖严蒸3分钟,出锅晾凉(最好放在凉水盆里),揭离蒸熟的凉皮,用刀细细地切成条状,蒜捣成泥放辣椒粉用热油泼一下,拌入盐、醋、蒜泥、香油、味精、辣椒油等调料,就成了具有特色的一道小吃,醋粉是淡棕色,口感微酸,很有嚼劲,让人吃了以后胃口大开。

二. 甘肃省 临夏 广河县 临夏回族砖雕

临夏回族砖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在西北地区颇负盛名。当地的寺院庙观、馆舍建筑及民宅的山墙影壁、大门通道、屋脊栏杆等处,常常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砖雕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临夏回族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宋年间就已产生,到了明代,工艺发展成熟,能工巧匠辈出,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湛细致,构图严谨典雅,有着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1980年,在临夏县南龙发掘出一座金代砖墓,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从墓内出土了大量的砖雕作品。其中的《龙腾图》、《仕女图》、《飞天》等,虽然雕刻技术不如现代精细,但所刻的人物、动物、花卉图案等,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临夏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在临夏市的一些建筑物上,丰富多彩的砖雕几乎到处可见了,而红园和坐落在市区八坊东南面的东公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显示了临夏砖雕艺术的独特风采和精湛技艺,因此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三. 新疆 昌吉 玛纳斯县 香酥羊腿

【制作材料】

主料: 羊前腿肉 1500克

辅料: 洋葱 250克

调料: 花椒 10克 胡椒 10克 香叶 1克 孜然 1克 鸡蛋 50克 淀粉(豌豆) 25克 盐 75克 花生油 180克 各适量。

【制作工艺】

1. 选用新鲜的羊前腿进行修整,再用扦子戳些小洞,以便入味,整理好的羊腿放入盆中,加精盐、胡椒面、揉搓均匀,搓透,再加料酒、花椒、孜然粉、香叶和切碎的葱头,腌渍40分钟。

2. 腌好的羊腿上屉,蒸熟烂。蒸好的羊腿出屉,沥去汤汁,稍晾。鸡蛋打在碗内,加玉米淀粉,调成稀糊,再抹在羊腿上,要抹均匀。

3. 挂好糊的羊腿放入烧到八成热的油锅里,进行炸制,炸透至熟,捞出沥油。

4. 炸好的羊腿剔出骨头,垫在盘底,将肉片成大片装盘,再撒上孜然粉,即为成品。

四. 新疆 昌吉 昌吉市 老龙河西瓜

老龙河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素称“瓜果之乡”,而昌吉则是北疆的“瓜果之乡”。早在元太祖十六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公元1221年9月26日),从山东栖霞县远道而来的丘处机道人率弟子一行,途径昌八刺城(今昌吉市)“其王(畏午尔)率众部属及回纥僧皆远迎。即入,泊其夫人劝葡萄酒且献西瓜,其重及秤,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同蔬同中区”。这段记载说明,昌八刺是高昌回鹘五城之一。回鹘国王和夫人用当地的土招待贵宾,西瓜大而重,连秤砣也压不住,算不出分量,估计至少有10多斤。 在公元前1-2世纪,西瓜从北非经中亚传入西域。有人估计,一些西域小国已有小量种植。既然在元代已有这样大而甜的西瓜和甜瓜,可见种植和培育了几百年,在北宋时(960-1126)昌八刺回鹘人先祖已在当地(今昌吉)种植西瓜、甜瓜了,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清代道光年间,诗人史善长在《轮台杂记》中说昌吉出产的老龙河瓜,别具风味。清末时昌吉年产西瓜四五万枚,外销2.6万枚,占生产总量的60%。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昌吉的西瓜,基本上都是农家自育的当地品种,产量不多,但质量比较好。70年代以前,农民种西瓜,那是还没有地膜,为了使早熟,采取开沟铺沙的办法来提高地温,这种栽种方式叫“小沟瓜”。晚熟瓜菜用深沟蓄水的方法,叫“大沟瓜”。80年代,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昌吉县滨湖乡滨湖村、六工镇下六工村运用地膜覆盖技术,加上在种植商品瓜的推动下,昌吉园艺站和八一农学院合作,由于昌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光、热、气候条件,培育西瓜种籽,种性强,很快推广到关内各省区,到90年代,已成为西瓜种的主要基地,为全国的西瓜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龙河西瓜的含糖量高,深受各族消费者的喜爱,在新疆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老龙河”牌西瓜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前景非常好。

老龙河西瓜是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大西渠镇老龙河村的。老龙河西瓜体型大,外形主要呈椭圆形,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甘甜多汁。老龙河西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昌吉市老龙河种植西瓜历史悠久,距今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老龙河西瓜体型大,单瓜重量均在6~8公斤之间,外形主要呈椭圆形,果皮绿色,皮色花纹为浅绿墨齿条,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甘甜多汁。

2014年,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老龙河西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卫星城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西渠镇位于昌吉市偏西,行政区域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7.5公里,老龙河西瓜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昌吉市大西渠镇七个村,地理坐标位于:44°06ˊ47〞~44°09ˊ16.3〞,北纬87°14ˊ47.3〞~87°16ˊ0〞,海拔高度462米,地域保护范围面积6000亩,年总产量近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老龙河西瓜体型大,单瓜均重在6~8公斤之间,外形主要呈椭圆形,果皮绿色,皮色花纹浅绿墨齿条,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甘甜多汁,口感纯正。 (2)内在品质指标:老龙河西瓜含糖量高,总糖含量在7.85-9.5(g/100g)、还原型维生素C在5.35-6.45 (g/100g),可溶性固形物(西瓜中心部位)为9.8%-11.4%,。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区域符合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西甜瓜准则》(NY/T427-2007)进行生产。

五. 新疆 昌吉 玛纳斯县 玛纳斯萨福克羊

玛纳斯萨福克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玛纳斯萨福克羊是新疆昌吉玛纳斯县的。玛纳斯萨福克羊登记保护区域位于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1989年,玛纳斯县从澳大利亚引进萨福克种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萨福克肉羊纯繁核心场。通过在本地纯繁、继代选育和风土驯化,培育出了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纯种玛纳斯萨福克肉羊。玛纳斯萨福克肉羊完全保持了原种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的优良特性,比本地品种羊自繁多产肉8千克,目前年出栏种羊达到6000余只。羔羊肉味美多汁、肉质鲜嫩、膻味轻、口感好、风味独特、香气浓郁,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高档羊肉品质要求。与澳洲萨福克肉羊品质相妣美的玛纳斯萨福克肉羊新类群,成为广大穆斯林群众宰羊献祭高贵且纯洁的首选品种。2013年玛纳斯县成功举办中国第十届羊业发展大会,“玛纳斯萨福克羊”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中玛萨福克羊”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肉羊产业发展已成为玛纳斯县的特色产业,示范引领新疆肉羊产业的发展。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玛纳斯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玛纳斯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北部,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5°34′至86°43′,北纬43°28′至45°38′,全县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玛纳斯萨福克羊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地域是:县域范围内11个乡镇(乐土驿镇、包家店镇、兰州湾镇、玛纳斯镇、凉州户镇、广东地乡、北五岔镇、六户地镇、塔西河乡、旱卡子滩乡、清水河乡)2场(平原林场、园艺场)1站(试验站)所管辖的10个社区和87个行政村;地域保护面积为:南北长237km,东西宽80km,约1.1万平方公里;地域保护的产量:纯种萨福克公羊1万只、良种萨福克公羊10万只、商品萨福克杂交肉羊100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 外在感官特征 玛纳斯萨福克羊是在当地干旱酷热严寒的自然条件下,以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培育的,适应海拔2200~3600米高山草甸草原及海拔1100~1200米丘陵半荒漠草原,尤其是黑头白身的外貌特征深受新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喜爱,是新疆农牧区肉羊生产的主导品种。 4.1.1外型特征:头短而宽,公母羊均无角,头、耳、四肢黑色且无羊毛覆盖;体质结实、体格高大粗壮,具有肩峰,肩宽,胸深而宽,肋骨长而开张,肌肉丰满,腿直立,黑白分明,头黑得油光发亮、四肢黑的格外健壮。 4.1.2生产性能:玛纳斯萨福克羊生长发育快,肉嫩脂少,瘦肉率高。成年公羊体重90~100公斤,剪毛量5~6公斤;成年母羊体重60~70公斤,剪毛量3~4公斤,毛长7~8厘米,净毛率60%,细度56~58支,产羔率130~140%。 4.1.3杂交利用:玛纳斯萨福克羊体格较大,生长迅速,瘦肉率高,是生产优质羔羊肉的理想品种,在新疆做为肉羊生产的终端杂交父本,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以玛纳斯萨福克羊为父本,低等级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具有良好的肉用特征和育肥效果。杂交后代初生重4.45千克,120日龄重38千克,150日龄重47千克,分别比同龄细毛羊增加0.45千克、13千克和17千克;屠宰率比细毛羊高8个百分点。用玛纳斯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杂交,0羔羊初生重4.36千克,120日龄重32千克,150日龄重42千克,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1.1千克、9千克和 13千克;屠宰率比小尾寒羊高10.29个百分点。 玛纳斯萨福克羊产肉性能好,屠宰率58~67%,胴体净肉率55~63%,瘦肉率72~81%,眼肌面积23~31 平方厘米,肋肌厚度8~20㎜;羊肉风味独特,肉质鲜嫩,嫩度2.7~4.1㎏/平方厘米,味美多汁,风味独特、香气浓郁;品质独具特色,肉呈粉红色,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肌纤维紧密、有韧性富有弹性;具有新鲜羊肉固有的特色气味,无异味;煮沸后肉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液面,具有特有香味。 4.2内在品质指标 玛纳斯萨福克羊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17.82~21.1%、氨基酸总和21.33~25.62%、脂肪含量4.8~8.3%,钙23.4~27.7㎎/㎏、铁13.5~17.6㎎/㎏,镁18.6~20.1㎎/㎏,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钙铁镁含量丰富,具有营养全面均衡、保健的作用。

六. 青海省 海北 门源回族自治县 门源青稞

门源青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门源青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门源青稞是青海海北门源回族自治县的。

青稞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但从中国范围来说青稞的种植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两省区及甘肃、四川仅靠青藏高原的边远地区。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古属羌地,以牧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小而不发达。但海北两大古文明遗址—门源永安城遗址和浩门古城遗址出土的遗物中皆发现青稞籽粒,距今约4160-2980年,足见当时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和食用青稞。近年来我省青稞栽培面积长期保持在80-100万亩,仅次于小麦、油菜,是青海六大作物之一。青稞也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我县是全省藏区青稞主产区之一,全县青稞面积保持在16万亩,青稞年均亩产250公斤,在全省青稞生产中占上水平,历史最高单产达到465公斤,因此尚有很大的增产潜力。这里的群众历来喜种青稞,重视青稞生产,积极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

门源青稞

门源县青稞杂粮营销协会

地域范围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0°55′28″至102°41′26″,北纬37°03′11″至37°59′28″,海拔高度在2388——5254.5米间。东北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天祝、肃南、山丹县接壤,南接本省大通、互助县,西与本州祁连、海晏县毗邻,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县境东西长156.24公里,南北宽103.99公里,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4镇8乡,省属单位有浩门农场、门源种马场。门源青稞在全县范围内种植,全县青稞播种面积常年在16万亩,约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7%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门源青稞的外在感官特性 (1)种子特性: 门源青稞祼粒、椭圆形、颗粒饱满、均匀,千粒重高;是酿制“青稞酒”的主要原料,可加工成“糌粑”等各种特色食品。 (2)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叶色绿,叶耳白色叶姿平展。旗叶下第一片叶长29.6±2厘米,叶宽2.15±0.2厘米。株型半松散,株高102.7±2.4厘米,茎杆黄色,茎粗4.13±1.5毫米,弹性中等蜡粉少。茎5节,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2.77±0.29厘米,第二节间长9.0±1.3厘米,穗下节间长31.4±1.8厘米。单株分蘖0.25个,分蘖成穗率40%,全田植株整齐。 (3)穗部性状: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部半弯。穗形长方形。穗长6.0±0.4厘米,四棱,小穗着生密度疏,颖壳黄色,外颖脉黄色,护颖窄。长芒、有齿、黄色。 (4)抗逆性: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性中,较抗倒伏。 2、门源青稞的内在品质 检测结果表明:门源青稞含淀粉量≥60%,蛋白质≥10%,膳量纤维≥6%。脂肪含量≥1.5%。门源青稞营养丰富,品种较多,具有理想的种子外观要求及优良的贮存性,是生产青稞制品的理想原料。

七. 宁夏 石嘴山 平罗县 回族蒸艾叶

制法:



(1)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千克艾叶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



(2)铺入笼屉蒸煮,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



(3)盛在碗里,调以香油、辣面、葱、蒜泥等调制的腌水即成。



(4)艾叶配以葱、豆芽、豆腐可做艾叶饺子,配以青菜可制菜团。



特点:清香无毒,营养丰富,能“通气血,还寒湿,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

八. 新疆 昌吉 昌吉市 天山草鸡

天山草鸡饲养环境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的山间牧场和草原,采用半牧半饲的方式饲养,长年“饮天山雪水,吃野生虫草”,具有营养价值高,具备多种滋补功能。主要分布在昌吉州。存栏300万羽。

九. 新疆 昌吉 吉木萨尔县 吉木萨尔县红花籽醋

吉木萨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特别适宜农作物制,具有500多年的种植红花的历史传统,年种植面积8万余亩,周边种植红花面积超过10万亩,具有丰富先天的资源优势。

产品特性:(换内容)醋:味酸性温,做为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时间证明,食醋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而且还有许多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不仅具有医疗保健功能,而且颇有美容功效。同时红花醋连续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中国优质畅销产品、中国市场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并具有自己的专利号。 国内外市场对红花产业产品的需求量很大,这些产品具有很强的营养和保健功效,食醋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推荐单位:吉木萨尔县农业局(新疆庄子实业有限公司)

十. 青海省 海北 门源回族自治县 羊羔盖被

羊羔盖被是青海有名的一道风味美食。所用材料为羊羔肉中的极品--藏系羊羔肉。选用1-3个月既吃奶,又吃草的肥嫩羊羔,宰杀后将肉切成二寸左右的小块,油锅中爆炒,加入调料,放入水,稍滚后,将汁子滗出,将切成快的面饼或花卷放在羊羔肉上,用文火焖熟。羊羔肉的这种吃法,面中有肉味,而肉质倍感细嫩,入口不腻。

昌吉有什么特产可以送人昌吉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