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的特产有哪些 版纳最好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21 18:10:16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门巴木碗

门巴木碗都是圆曲线组合结构,以橘红色为主调,明亮、华丽、造型丰富,大型木碗,呈罐形,有盖,底座厚约1.5厘米,直径约13厘米,罐腹圆凸,口径有圆槽,口沿外卷,体积大但很轻巧;中型木碗碗底圆平,碗壁外展,口径约10—12厘米,是常用的一种;小型木碗底座收分,口沿外卷,口径约5—6厘米,小巧玲珑。

门巴族生活的地方,有十分丰富的竹木资源,他们特别擅长竹蔑藤条的编织工艺。竹方盒、竹斗笠、藤背篓、竹筐等制品坚固耐用,工艺精美。特别是他们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木碗,别具一格,夺目生辉,在西藏乃至国外享有盛誉。

关于木碗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 藏区的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门巴木匠去森林伐木,不小心将泥碗摔碎了。聪明的木匠临时加工了一只大木勺使用。后来,人们觉得这木勺轻便,耐用,逐渐也就产生了木碗并进入了人们的家庭。

木碗是用用质地坚硬的桐树、桑树或桦树的树干、树节或树疙瘩做原料,经过切削刮制而成,不变形、不褪色、不易碎,用它盛酒或酥油茶,还有一股特有的香味。精细的木碗,要经过五、六道工序,纹路清晰,厚薄均匀, 再涂上鲜红的染料,令人爱不释手。门隅北端的麻玛村,是闻名的“木碗之乡”。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景洪石榴

石榴

石榴:(学名:Punicagranatum),原名安石榴,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针状枝,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多为橙色,亦有黄色和白色。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原产于伊朗及其周边地区。怀远县的石榴品种白花玉石籽因核软,甜度高,花朵洁白,果实淡绿,籽粒明如翠玉而著名。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剁生

马鹿肉剁生

用新鲜马鹿肉,先切成片,后剁细,与切细的葱、蒜、芫荽、大芫荽、花椒、辣椒面、盐等作料拌拢、搅匀。再放入少量的柠檬水,调匀。然后将生猪皮刮洗干净,放在火炭上烤,待肉皮变成乳白色,带点透明度,即取出切成薄片和马鹿肉拌合,即可食用。

用剁的方法烹饪菜肴的有

猪肉剁生、牛肉剁生、鱼肉剁生、黄鳝剁生、青蛙肉剁生……凡是肉食都可以做剁生,其制作方法和马鹿肉剁生一样,作料也大致相同,因动物不同,其味道也各异。

"剁生"是傣家人的下酒名菜,香甜清脆,酸辣可口。

剁生,是彝、傣、白、布朗等少数民族保留至今的古代生食的遗俗露正宗的剁生,是将各种肉食剁碎,加上调料生吃。据说剁生的最初原料是麂肉,后来逐渐发展为牛肉、猪肉、禽肉和鱼肉等。

生吃,听起来很恐惧,可一旦过了心理禁忌关,吃起来极其鲜嫩美味,细腻如泥的生肉入口即化,原汁原味的野性顿时在唇齿间激荡,咽下便仿佛获得了直面危机四伏雨林的勇气。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少女头饰

傣族姑娘戴着的花卉头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村寨,年轻的小卜哨(未婚姑娘)往往在重大节庆活动或文艺表演中戴上独特的花卉头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番茄南泌

    即用番茄做的酱,是傣族的一道特色莱。制作时,将番 茄放在火炭上烧熟,撕去皮,放在碗里,加上葱、蒜、辣椒、 芫荽、盐等佐料。用研舂捣细拌匀即可食用。其味酸辣清香 可口,用来蘸炸牛皮、薄荷、苦笋等菜,味道甚佳。( 西双版纳)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包烧鲜鱼

包烧鲜鱼是布朗族的传统名莱,鲜香俱备,味美可口。其制作方法:把鱼剖开洗净,将辣椒、姜末、芫荽、野花椒、盐等各种佐料切细拌匀后填人鱼腹内,再用芭蕉叶包好,捂在火塘的炭火下面,烧熟即可食用。( 西双版纳)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菠萝饭

菠萝饭

原料:香米饭(蒸熟)250克,鲜菠萝1个,鸡蛋1个,熟腰果仁少许,青红菜椒各1/2个,洋葱半个,鲜虾仁100克。

调味料:蚝油,油、盐、鸡精。

做法:一、将新鲜菠萝切半,用小刀将其肉挖出,切成1CM大小的丁浸入盐水,保留1/2个菠萝壳做容器。二、青红椒、切1CM大小的丁。三、锅中热油,待六成热时,磕入鸡蛋,抄成鸡蛋碎,盛出备用;虾仁过开水汤熟。四、锅内留底油,待热后依次放入洋葱、青红椒翻炒片刻后,加入香米饭,炒匀。五、往锅中加入鸡蛋碎、菠萝丁、虾仁,放入盐、蚝油、鸡精调味。六、将炒好的菠萝饭盛入菠萝碗中,撒上熟腰果仁即可。

推荐理由:营养全面,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形式可爱,色彩丰富,香甜可口,在考试前夕能帮助精神压力大的孩子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制作小贴士:一、香米应蒸得稍干一些,这样制成的炒饭才好吃;二、有过敏史的孩子最好不要吃。菠萝中含有一种致敏物质——菠萝朊酶,而盐水能破坏其致敏结构,所以菠萝切开后要在盐水中浸泡一下。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毫糯索

毫糯索是用石梓花粉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种糯米粑粑。一般是在傣历新年时做吃的,相当于汉族的年糕。其做法是:将石梓花晒干、磨细,又将糯米泡软、磨细,压成干浆,然后将石梓花与糯米干浆、红糖、芝麻、花生等拌拢,用芭蕉叶逐个包成长方形的小包,最后放在甑子里蒸熟即成。这种粑粑味道香甜,非常可口。( 西双版纳)

九. 云南省 德宏州 芒市 西双版纳茶花鸡

西双版纳茶花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鸡是家鸡的祖先,因其啼声似“两杂茶花”故又名茶花鸡。公鸡体羽上体多红色,下体黑褐色。母鸡体羽上体大都黑褐色,上背黄而具黑纹,胸部棕色。该鸡成年公鸡体重1-1.5公斤,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1-1.1公斤,6月龄开产,年产蛋130-150枚。蛋重约38克,蛋壳呈深褐色,孵化期21天。人工饲养原鸡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饲养粗放、采食量少、成活率高等优点。

寻常略大(雄鸟70厘米,雌鸟42厘米)的家鸡野生祖先。雄鸟上体力具金属光泽的金黄、橙黄或橙红 原鸡

色,并具褐色羽干纹。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且大而显著。飞羽褐黑色,具栗色外缘。尾羽黑色具金属绿色光泽,中央两枚尾羽最长,下垂如镰刀状。下体褐黑色。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大部黑褐色,上背黄色具黑纹,胸部棕色,往后渐变为棕灰色。 虹膜-红色;嘴-角质色;脚-蓝灰色。 叫声:只在春季繁殖季节鸣叫。雄鸟叫声如ge ge--ge ge中间有一明显停顿,最后的ge 非常短,如家养公鸡缩短的叫声。
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雌雄异色。雄性羽色很像家养的公鸡,最显著的差别是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面的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这些狭尖的长羽 ,从颈向后延伸,覆于背的前部,比家鸡更为华丽。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飞时特别明显。雌性与家养的母鸡相似,体形较雄性小,尾亦较短。头和颈项黑褐缀红;颈羽亦特长,轴部黑褐而具金黄色羽缘。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傣家烤鱼

西双版纳的傣族生活在美丽的澜沧江畔,不仅善于捕鱼,而且善于烹调。当地傣族烹调鱼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除了的腌酸鱼,酸辣鱼外,最独特的要算烤鱼了。

傣族烤鱼的制作是先将活鱼去鳞、从背部剖开,取出内脏肚杂,把精盐、干辣椒、苤菜根等佐料塞进鱼腹,然后用两块竹片把鱼夹在一起,放在火上烘烤。烤至鱼黄出油时就可食用了。

烤鱼香嫩爽口,每逢节日、婚庆、招待宾客,傣族都要做烤鱼款待亲戚朋友。

版纳有什么特产值得带版纳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