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福建南平有什么特产 南平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20 11:32:15

一.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小湖杨梅

小湖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湖杨梅——龙睛乌果诱流涎

小湖杨梅,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属杨梅科,别名龙睛、珠红、树梅。成熟于初夏时节。小湖杨梅也称大种杨梅、大乌杨梅,或称“回瑶仔”杨梅,明清时期就已知名。产于建阳市小湖镇马坑村的回瑶、山后、井后、南山、岭头等地,水吉、漳墩、徐市镇部分山村和回龙乡半天霄村也有种植。据建阳地方史料以及刘建《大潭书》记载,小湖镇回瑶村的“回瑶仔”杨梅,以大种、大乌闻名,大个“回瑶仔”十五、六个就一斤,产量高者每株可达百余公斤。成熟季节,满山碧树点红,满树红中映绿,个个红里带黑,尉为奇观。粒大核小,肉厚汁多,味甜微酸。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干、果酒和糖水罐头等,是人们喜爱的名果产品。文化名人刘建诗云:“龙睛乌果诱流涎,入口甘甜齿不酸。假令贵妃知此味,不求鲜荔到长安。”建阳女词人高荣娇有《采杨梅》五律诗一首:“妍丹碧翠中,纤手点梅红。腰系藤条篓,头披荷叶篷。篷随倩影动,叶映娥眉彤。难得闲暇日,深山做小童。”清末民初,小湖杨梅产量已达数十吨。新中国1958年产量达100余吨。“文革”期间,农业“以粮为纲”,小湖杨梅几乎绝种。1980年后恢复大乌和大种“回瑶仔”品牌,还从浙江引进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嫁接,促使小湖杨梅高产高质量。1982年产量达150吨,1990年后上升至600吨以上。至2000年,小湖镇马坑村全国劳模徐承云带领村民大力开发优良品种,全市产量已过1000吨,质量不断提高。

小湖杨梅

建阳市小湖镇三农服务中心

11083255

杨梅

二.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建瓯芋饺

芋饺也称“枷鞑仔”“嘎拉泽”。发源于福建省建瓯市并主要盛行于建瓯北部乡镇,主要是东游、水源、川石等地。不选用芋头而用芋子,其质细腻、软糯,嫩滑,浓稠,有粘性。做成后,芋饺肉馅非常鲜美,芋饺面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吃起来既糯又柔,滑溜可口。

三. 福建省 南平 光泽县 南平菊花鱼

菊花鱼是南平的一道传统风味造型热菜,成菜宛如朵朵盛开的菊花,造型逼真,色泽鲜艳,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吃起来口感外酥里嫩,酸甜爽口。多年来,此菜一直长兴不衰,深受各地食客的喜爱,尤其是妇女及儿童。其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将带皮鱼肉剞上菊花形花刀后,拍粉入油锅中炸制定型捞出装盘,锅中调汁浇在上面即成。但在技术上却具有很大的难度,它集原料选择、刀工处理、糊粉处理、火候掌握、油温控制、调味勾芡等技巧为一体,能够充分体现厨师的基本功。

菊花鱼的过油一般分为初炸和复炸两步完成,且两次过油火候、油温控制完全不同。初炸时油温控制在五成,使鱼丝表面的淀粉迅速糊化结壳,帮助菜肴定型。此时若油温偏高,原料中的水分则蒸发过快,极容易被炸至酥脆,使菜肴失去里嫩的口感要求;而偏低,原料下锅后,淀粉糊化较慢,又极容易出现脱粉的现象,使菊花难以定型。传统的原料下锅方法往往是将菊花鱼生坯直接放入油锅中,利用鱼皮的自然收缩使菊花定型,但笔者经多次实践比较发现,若先用手捏住鱼皮两边,沿鱼皮卷紧,边缘用水粘住(淀粉遇水产生黏性),再抖开鱼丝,使花瓣展开,用漏勺托住下油锅炸制定型,其成品则犹如绽放的菊花,效果极好。

四.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茶薪菇

茶薪菇是目前我市新开发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味美、柄脆、香浓。是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名贵菌类食品
( 建阳)

五.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闽笋

闽笋 笋与笋干是武夷山的重要物产,即国内外驰名的闽笋。闽笋脆嫩甘甜,素有“八闽山珍”之称。用冬笋制成的笋干“玉兰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价值高。春、夏、秋三季还有石竹笋、花壳笋、黄竹笋、杨竹笋、苦竹笋、方竹笋、觐鞭笋等,味道都是很鲜美可口。笋干品种有玉兰片、白笋干、黑笋干、闽笋干等十多种。笋干色、香、味俱佳、可作为主料做成典型地方风味菜肴,也可作高级名菜的配料,是广大旅游者最喜欢选购的之一。近年来,大量的毛竹春笋做成罐头远销日本等国。

六.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盏

建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水吉原窑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

推杯换盏

推杯换盏有两种意义:古人不仅指喝酒的意义更深的含义是达官贵人一般都不用杯子用盏,指升官了把杯子换掉可以用盏了;二者是送盏和受盏之人都把对方视为好友知己之人可以交心推心置腹之意义。

建盏产地范围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现辖行政区域。

七.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和平鲤鱼

和平鲤鱼是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的。

和平镇农民以种单季水稻为主,和平农民的先祖历来有稻田养鱼,稻鱼兼作的习惯。农户在水稻生长期内需要灌水育稻时,在田里放入鲤鱼苗,再投入一些油菜饼、猪粪等为养料。待水稻临近成熟,需排水烤田时,鲤鱼即可捕捞,每尾半斤左右。煮熟的鲤鱼肉质细嫩、口感香甜,令人回味。

八. 福建省 南平 政和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政和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陈橼专著《福建政和之茶叶》(1943年)述:“政和茶叶种类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与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远销德国;次为白毛猴及莲心专销安南(即越南)及汕头一带;再次为销售香港、广州之白牡丹,美国之小钟,每年总值以百万元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

特定品质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茶叶生产的扶持,政和县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和县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绿色优势,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政和县传统主导产业。

文化典故

清朝是政和县茶叶发展的昌盛时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政邑知县蒋周南有《咏茶》诗一首,述事甚详:“丛丛佳茗被岩阿,细雨抽芽簇实柯;谁信芳根枯北苑?别饶灵草产东和。上春分焙工微拙,小市盈框贩去多;列肆武夷山下卖,楚材晋用怅如何。”(注:政和别号东和)。这首诗使我们了解到清初政和县产茶的盛况,连著名的北苑产区比之都要黯然失色。茶季到了,茶工雇佣一空,可能当时政和县山区无茶行、茶庄的设置,一框框的茶叶被茶贩运到武夷山市出售,名茶流失,使这位县太爷不禁生出无限感叹!迄至清咸丰年间(1851年)政和始有茶叶加工场所。

政和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政和县《关于申请将政和白茶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政人综[2006]4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政和县现辖行政区域。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红菇

建阳红菇,为天然野生食用菌,它与香菇、蘑菇、金针菇、松毛菇,以及黑、白木耳同属草菌类。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食用菌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可人工培育,进行大量生产。唯独红菇,人工栽培的密码至今尚未破译。建阳红菇主要产区在西北部黄坑、麻沙一带,其他如徐市、漳墩等大部分乡镇也有少量出品。红菇生长具有很强区域性环境,一般要求在常绿阔叶树林,尤其是以柯木、拟赤扬为主体的阔叶林中更适宜生长。只要环境不被破坏,其红菇根据地年年出品。如气候温暖、潮湿、闷热,有些年份可有春秋两次收获。建溪翁陈明考诗云:“嘉禾原野郁葱笼,阔叶林中香气浓。但见红菇心窃喜,丰收在望乐其中。”建阳红菇主要特点是单株个大、体重饱满,菇脚敦实质硬、呈乳白色,菇面厚圆润泽、呈朱红色,菇底纹路规整,呈暗蓝色,味道清甜可口,是天然野生食用菌中之极品。若论品种可分为粗脚和细脚、朱红与鲜红等。有些细脚菇与鲜红菇被称为“满山红”,质量较差,虽能食用但没有自然甜味,还略带苦涩味,尚有些微毒。据刘建《大潭书》记载:“红菇入药具有祛风除湿作用,乡间妇女产后食之有补”。闽南人及海外侨民视红菇为高级馈赠礼品。“红菇豆腐汤”“红菇番鸭汤”“炒红菇”等菜肴为人们普遍欢迎。建阳红菇产量有限,高产年度不过50吨。如今,天然阔叶林遭不断砍伐,红菇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至2000年,建阳红菇年产量在20吨左右。

十.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建郡扁肉

建郡扁肉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与北方馄沌和其它地方的扁肉口味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馅上。“建郡扁肉”制作过程主要特点是“打肉”,与其他地方的“切肉”不同。肉质纯净,新鲜脆嫩。一般取凌晨宰的生猪新鲜腿纯瘦肉,不得下水,制作不过午,将腿肉去除筋膜,顺肉纤维横切成较大块状或条状,放在木墩上用木锤敲打,敲打时要掌握关键技巧,即将瘦肉竖打,这样可保留肉纤维中水份,直至烂如绵、粘如糊,然后加适时小苏打水、盐、味精,用筷子搅成糊状。包扁食的皮用面粉和少许碱水,打成薄皮,每张切成边长7公分左右方块,每个扁肉仅桂圆大小,包成精巧的蝴蝶状。扁肉汤以猪骨头在温火中熬出清汤,将扁肉放入清水锅中煮开,待扁肉浮起,用小笊篱捞起,放入有酱油、新鲜猪油、味精和其它佐料的碗中,冲入沸清汤,撒上香葱即可食用。其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

扁肉,一种源于闽东北宁德的馄饨,扁肉最好吃的鲤鱼的故乡,福建东北的周宁。传播最为广泛的沙县扁肉。馄饨有北京的馄饨,广州的云吞,成都的抄手,武汉的清汤之后,又增加了一个名字。扁肉所以称之为扁肉,盖因的肉馅制作区别于其他的馄饨,扁肉馅制作不用刀,早晨买来鲜肉,用特制的木棒敲打,一直敲打成细腻的肉泥,包制扁肉的面皮也薄,约合饺子皮的四分之一厚度。肉馅也要少一些,配合薄皮,口感更好。

主料:半斤瘦肉(不能是冻肉,越新鲜越好)

辅料:馄饨皮三四两(越薄越好)

做法:

1、肉不是用切的,是用棒打的,最好是扁平厚实的木棒,把半斤肉分三份打,每块打五分钟左右,像肉泥了就差不多了

2、根据自己口味,在肉泥里加入盐和味精

3、包馄饨

4、再教点小窍门给大家,在做汤饺或是馄饨的时候,先炸好一两匙葱油(制作葱油:小葱,切记是小葱,把葱白切丁,锅里放油,油热后,放入葱白,别炸焦了,一般大火炸十几二十秒就可以了)在盛好的汤里加入一点,会让汤更鲜香

5、锅里放三碗水,水开后放入馄饨,馄饨易熟,浮上锅面,就差不多了,这样做出来的肉馅吃起来会很不一样,很滑很q的感觉。

福建南平土特产排名前十福建南平十大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