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土特产山货店 毕节特产干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19 22:48:24

一.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吴店甘蔗

吴店甘蔗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的。枣阳市吴店镇是湖北省有名的甘蔗种植大镇,吴店甘蔗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枣南山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甘蔗生长。从近年开始引种,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现已享誉省内外,成为富民富市的重要产业。每年春节前后,外地客商纷至踏来,云集吴店,争先抢购,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吴店甘蔗表现为产量高,一般亩产8-10吨,高的可达12-13吨;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节间长,去表尖后株高在1.6米以上,茎秆直立,便于贮运。既可直接供鲜食,或榨汁作饮料,生津止渴,老少皆宜;也可用于饲喂奶牛,对提高产奶量有很大作用。上市时间最早在10月中旬,一般在11月中旬以后,高峰期在春节前的12-1月。

近年来,吴店镇坚持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来抓,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种植的农户达3000多户。

二. 山东省 德州 宁津县 宁津保店驴肉

宁津“三大名吃”之一的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宫廷贡品,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入选《中国土品名吃大辞典》。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保店驴肉,质细鲜嫩、营养丰富、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久放不变、咸淡适口、老幼宜食。且一驴出“八锦”——心、肝、肠、肚、精肉、蹄筋、口条、脆耳。著名营养学家,1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品尝后连连赞叹,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

若说保店驴肉,还得从嘉庆皇帝说起。

保店镇位于宁津县城东十二里处,古时为一条昼夜兼程的邮路。邮路旁设客店饭馆,饭店主要经营驴肉。邮差品尝后大为赞赏,消息传至京城,京城显贵要人闻说后也让邮差捎去品尝。从此,保店驴肉便慢慢誉满京城了。

清嘉庆四年腊月,天降大雪,足不出户的嘉庆帝对宫中食品倍感厌烦,很想品尝一下民间野味。经太监探听,保店驴肉不仅色味俱佳,且有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功效,便如获至宝,特派御膳房大厨师前来保店,亲自监督制作。做好以后,大厨师便快马加鞭,

赶至京城,嘉庆帝食后果觉余香满口,意犹未尽,赞不绝口,真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从此,保店驴肉便年年成了皇室的贡品。

保店驴肉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其传人李守恒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与现代生产技术相接合,创建了“保店守恒精制驴肉厂”。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大全》。保店驴肉,选优质德州黑驴为肉源,取祖传科学配方,配以老汤,文火预煮,并经紫外线消毒,商业无菌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处理等精心制作而成。保店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

三.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恋爱豆腐

恋爱中的人吃什么都香,而恋爱的感觉未必每天都会有,但是如果你吃过毕节的恋爱豆腐就会体验到恋爱的感觉,那种富有弹性的香甜会让你流连忘返。

做法:恋爱豆腐主要是用优质大豆通过传统豆腐制作工艺制作而成,用木炭烘烤成熟后,放入有辣椒面、芫荽、折耳根等制作的蘸水中。

特点:食用起来口感柔软,富有弹性,味道浓郁,香辣适中。

四.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干锅鸡

干锅鸡

原料主要以鸡为主,里面加入土豆和别的配菜,吃起来麻辣爽口,回味无穷。

五.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织金续断

织金续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织金续断

贵州道地药材。是贵州三大续断之一。

质地:条粗、质软、皮部绿褐色,根长圆柱形,略扁,微弯曲,长5-15cm,直径0.5-2c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多数明显而扭曲的纵皱纹及沟纹,可见横长皮孔及少数须根痕。质稍软,久置干燥后变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绿褐色或淡褐色,木部黄褐色,常呈放射状花纹。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贵州民间一直都流传:“当断不断,织金续断”的有名谚语,讲的意思就是织金续断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的故事,男子不育症(续断+杜仲+枸杞子+菟丝子 +黄精 12克+鹿角胶,女子不育症断:续断+当归+杜仲+巴朝天+淫羊蕾等)。

鉴别

真品续断 干燥根外观呈长圆柱形,向下渐细,略扁,长7~10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明显扭曲的纵皱及浅沟纹,皮孔横裂,并有少数根痕;断面不平坦,微带角质性,皮部黑绿色,宽度约为木部的一半,木部中的维管束呈放射状排列,为黄褐色或灰绿色;闻之气味微香,口尝味苦、微甜,后涩。

伪品续断 干燥的块根外观为锥状圆柱形,上端略粗,直径比正品小,约为0.1~1厘米,表面为灰棕色,亦无正品上述特征;断面平坦,呈暗红色;闻之气微,无真品的香气,口尝味甜无涩味。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对痈疡有排脓、止血、镇痛、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而伪品糙苏与续断不属同科植物,而且也不具备真品的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真品续断使用。

六.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茅香粑

茅香粑

茅香粑色、香味俱全,又便于保存、携带,可冷食,方便大家祭祀时带到山上食用,倍受人们青睐,黔西城乡市场上随处可见。

配方:糯米粉、茅香菜、芝麻、苏麻、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

制作工艺:将芝麻、苏麻、花生仁、核桃仁炒熟捣细,加入白砂糖拌匀备用(芯料);将茅香菜煮熟与糯米面加水揉匀后搓成100克左右的面团,再将面团摊开包入准备好的芯料,放入蒸锅大火蒸15分钟即可。

七.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烙洋芋

烙洋芋

据传,明朝时威宁就开始种洋芋。由于特殊的土壤等自然条件,威宁洋芋产量大质量好远近闻名,种植面积40多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量4亿多公斤,产值约1000多万元,有“洋芋之乡”的美称。近年来,威宁的烧洋芋,油烙洋芋,麻辣洋芋小有名气,令人垂诞。且看县城的街道:三三两两的外地客人下车伊始,首先蹲到烧洋芋的火炉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他们吃着刮得黄锃锃的洋芋,边说边笑边拍照,“OK”声此起彼伏。夜市,温馨的红灯下,烙洋芋的油锅发出“吱吱”的声响,女摊主殷勤地招呼着客人……她用短柄小刀竖着切出厚薄均匀的洋芋片,放到平底铁锅上,加上油盐翻烙——这时,洋芋特有的芳香已溢满四座。客人再蘸上辣椒粉、花椒粉、味精等佐料,吃起来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卖麻辣洋芋的大锅边上确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好不容易等到三两块,穿在竹签上,边走边吃,悠悠然品尝着麻辣滋味,表现出只有这时才会有的独特愉悦感。

八.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白蒜

毕节白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星关区栽培大蒜的历史悠久,尤以“贵州白蒜”享誉省内外, 2003年“贵州白蒜”被评为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和贵州省名牌农产品,根据《中国大蒜志》记载“贵州白蒜”品牌的形成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最早栽培于七星关区杨家湾镇塘边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蒜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蒜已成为人们生活必备的保健食品。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大蒜作为具有优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区大蒜的栽培以大白蒜为主,其外皮嫩白,一般有8-12瓣,单个重量在30克-50克之间,具有瓣大均匀、味道纯正浓郁、辛辣醇香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主要分布在杨家湾、撒拉、放珠、青场、朱昌、阴底、田坝等镇乡,截止2012年,全区种植面积达10万亩,套作单产水平200-300公斤,净作单产水平400-600公斤,产品主要在省内销售、在省处及香港、新加坡等地也具有一定的市场。

目前,全区涉及大蒜加工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三家,主要产品为泡大蒜,专营大蒜有贵州省毕节市博冠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农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的民营企业。该公司着力挖掘地方农产品加工传统工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成功开发了“王老五”香蒜、泡小蒜、泡藠头、泡蒜薹等产品,该系列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九.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大方天麻

大方天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方天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方天麻,中草药,贵州省大方县。因原产地名命名。贵州是中国天麻的主要产区之一,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较高,向来以品质好、药效高而享誉国内外。大方天麻主产于贵州高原大方县九龙山脉的深山丛林中和世界罕见的天然百里杜鹃丛林中。明代就是进贡皇室的珍品,且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国,素以“滋补之王”的称号而驰名中外。贵州天麻无论野生或家种,主要药用成分天麻素的含量均较高,而且还有10多种含量较高的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如钾、钠、钙、硫、磷、硼、锰、钴、钼、铷等。野生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为0.5%-1.0%,平均值为0.77%。.

药用价值

天麻作为珍贵名产,其身价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地道药材,其名气 图2 栽种状态的大方天麻

.又堪与东北人参媲美。《神农本草经》中称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列为中药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天麻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气,久服益气,轻身长年”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能激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防止脑血管疾病、补脑健脑、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对头目眩晕、头风、头痛、久病体虚、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脑震荡、高血压等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天麻还有抗炎作用,对多种炎症的渗出和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对心脏有保护作用;有一定的增加脑血流量和中枢抑制作用;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等有镇痛作用。除了药用,在大方当地,天麻也作为蔬菜鲜食也很有名。.

生长环境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1.8℃;土壤多为酸性砂质黄棕壤,植被常见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岩溶灌丛、灌丛草坡等,特别适合天麻生产,因而所产大方天麻与一般天麻药材相比较感觉质地较为坚实、沉重,环纹较少,顶芽较小,断面较均一明亮,特异气味较浓郁,有“中国天麻数贵州,贵州天麻数大方”之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名“中国天麻之乡”称号。.

品质特点

理化特性

天麻主要含天麻素、天麻醚苷、对羟基-等多种成分以及天麻多糖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天麻素含量的高低是天麻质量的重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天麻药材含天麻素不得少于0.20%。
大方天麻以重要成分天麻素的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而形成独特的内在特征。市场上商品天麻所含天麻素一般在0.4%以下,而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在0.42%-1.90%之间,是药典标准的2-9.5倍;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17%,是药典标准的5倍多。大方天麻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硼、锌、硒等,其中,硒的含量高于其他产区的天麻。贵州天麻的硒平均含量为0.41μg/g,而大方天麻的硒含量为0.6μg/g,是实实在在的“富硒天麻”。
大方天麻的卫生学指标根据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的含量:含铅量为0.24mg/kg、砷0.1mg/kg、镉0.0353mg/kg、总汞0.055mg/kg、铜2.65mg/kg,全部低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别是:铅≤5.0、砷≤2.0、镉≤0.3、总汞≤0.2、铜≤20.0,单位同上)要求。农药残留量中:六六六为0.008mg/kg、滴滴涕为0.009 mg/kg,也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六六六≤0.1、滴滴涕≤0.1,单位同上)。.

感官特点

鲜品:大方天麻的鲜品个形肥厚,肉质,长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约8-15厘米,宽3-10厘米,块茎表面黄白色或浅黄褐色,顶端顶芽显著,乌黑色或红褐色,习称“鹦哥嘴”;尾端有圆形疤痕,习称“肚脐眼”;全体节上有由点状痕点与膜质鳞片形成排列均匀的环纹。断面渗出乳白色浆液,气特异,习称“有马尿臭”,味微甜。
干品药材:大方天麻药材呈长椭圆形,略扁,个大肉厚,饱满体重,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有光泽;体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半透明,环纹多轮;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的干枯顶芽(冬麻)或残留茎基(春麻),末端有圆脐形疤痕;气特异,味甘,微辛,嚼之有粘性。.

历史渊源

贵州天麻产量高,质量好,是尽人皆知、蜚声四海的。日本著名药学博士难波恒雄在其专著《汉方药入门》一书中断言“天麻佳品出贵州”;权威著作《中华本草》在天麻项下也注明:“以贵州产质量较好,销全(中)国,并出口。”而大方天麻在贵州天麻中又属于佼佼者,在中药材行业中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天麻佳品出贵州,贵州天麻数大方”。
大方天麻产于历史文化名城、明代著名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奢香故里的大方县,不仅博采了大方优越的自然精华,还秉承了厚重的历史渊源。
早在1372年(明朝洪武五年)就被当时贵州“水西宣慰使”、著名彝族政治家奢香夫人,将大方天麻与大方漆器、乌蒙马一起作为“皇室贡品”进贡朝廷,这也是大方天麻走出山区,走向全中国的开始;据《大定府志》(方物篇)药类记载,明清两代“上贡朝廷”的药品就有天麻、麝香等10余种,清代天麻就作为大方地产名贵药材运销省外,并且于光绪年间出口。20世纪80年代中国“中草药普查”中,明确指出大方是省内“野生天麻主产区之一,而且质量优良,外形美观。……不但数量大,从理化、药理成分上来讲,都比任何地区产的天麻含量高”。.

生产情况

贵州是中国天麻的三大产区之一。大方则是毕节地区天麻主要产地,质量、产量都居首位,该县各乡都生长。产量较高的有百纳、瓢井、长石、沙厂、城关等区,小范围又以草坪、星宿、大山等乡为最。.据统计,21世纪以来,大方天麻年产量5吨左右,最高年产达10吨。原来全部是野生。随着用药需求的增加,野生天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人工栽培天麻已成为解决药源的主要途径。20世纪70年代在百纳九龙山人工栽培成功后,不少农户已进行人工培植。1984年,大方县酿造厂、天麻酒厂制成保健型饮料天麻酒,具有醒脑镇静,明目清心,镇痉止痛等功效,年供应量为5万瓶。.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大方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大方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大方天麻地理标志产品范围的报告》(方府报〔2007〕4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大方县大方镇、羊场镇、黄泥塘镇、理化乡、鸡场乡、六龙镇、凤山乡、安乐乡、百纳乡、三元乡、雨冲乡、沙厂乡、大山乡、普底乡、星宿乡、黄泥乡、大水乡、双山镇、竹园乡、响水乡、东关乡、核桃乡、达溪镇、八堡乡、兴隆乡、长石镇、果瓦乡、绿塘乡、马场镇、牛场镇、猫场镇、鼎新乡、文阁乡、飘井镇、高店乡、小屯乡等36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平湖,土壤广阔而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自建国初期即已种植大蒜。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至今全镇大蒜面积已达4万多亩,一般年产蒜苔2万吨,蒜头8万吨。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收购,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并出口到越南、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成为我省颇具影响力的“大蒜之乡”。

1960年以前,斑鸠店镇种植的大蒜原为本地蒜,产量不高,品质一般,为了提高产量,六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了杂交蒜,试种成功后,经过多年培育,这种杂交蒜表现了很强的生长优势,其主要特点是:株型高大,外皮紫红,成熟较早。每个蒜头内有4—8个蒜瓣,蒜瓣整齐肥大;蒜苔产量高,且苔茎绿、无病斑(即黄点子);蒜泥香、辣味适中;长出作苗菜用时,出的蒜黄多。1991年,斑鸠店大蒜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蒜类产品。

大蒜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具有增强食欲,抑制病菌改善人体微循环、补充营养、保障健康功能。据测算,每100g大蒜中含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0.7g,钙5mg,磷44mg,铁0.4mg,硫胺素0.24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坏血酸3mg,并含有抗诱变剂硒和杀死癌细胞的活性物质二烯丙三硫、乙烷硫代磺酸乙酯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防治癌症和美容作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素有“土里长出的青霉素”之美称。

据蒜农说,大蒜喜生土地、洪淤地,喜硫酸钾肥。斑鸠店镇耕地属冲积扇平原上的粘土地,地力肥厚,农民种蒜多施用农家肥,一般不用含有害物质的化肥、农药,所以蒜的产量高,质量好。大蒜已成为斑鸠店镇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毕节十大特产店铺贵州毕节特产代购市场如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