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送给老师的香港特产 香港特产饮品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14 06:15:13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二. 香港 香港钵仔糕

钵仔糕是从香港流行起来的一种小甜点,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已经开始流行,吃的人越来越多,卖的人也越来越多。它晶莹剔透、爽滑可口、弹齿、不沾牙、时尚、口味丰富、造合各种年龄的消费人群。



钵仔糕品种有:红豆、绿豆、哈密瓜、菠萝、巧克力、香蕉、水蜜桃、草莓等等。钵仔糕因巨星周星驰主演的《破坏之王》而一跑走红。



传统的砵仔糕为广东小吃之一,首创于广东省台山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朝咸丰间(公元1851—1861年)成书的《台山县志》载:“钵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船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只一家,在华丰迂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以钵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故后人采用钵仔来蒸糕之法一直传下来,成就现在的广东砵仔糕,以至风靡全国,甚则海内外。

三.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四. 香港 丝袜奶茶

丝袜奶茶是具香港特色的一种奶茶,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和早餐)常见的饮品。基本上,在香港茶餐厅供应的奶茶都是用「丝袜奶茶」的方式泡制。

源流

自英国开始在香港的殖民统治,英国人就把「下午茶」这个概念带到香港。和一般华人在早上喝茶的习惯不同:西方人习惯在下午三时左右,午饭至放工中间的一段时间,享受西茶之馀,再佐以西点。由於锡兰出产的红茶味道较好而价钱又便宜,所以锡兰红茶在香港十分流行。西方人喝茶习惯加淡奶和糖,使茶入口更香更滑,这也成为了香港奶茶的基本。

制法

所谓「丝袜奶茶」,其实就是把煮好的锡兰红茶用一个尼龙网先行过滤。作用除了滤走茶渣以外,也使红茶更香滑,然後再加入奶和糖。据闻最初发明之时,的确是用丝袜来过滤的,後来原创人(兰芳园茶餐厅林先生)使用特制白布袋,但现在大部分人都会用一个尼龙网镶在一个金属框架内。用来沖奶茶的锡兰红茶分为粗茶和幼茶两种,餐厅透过控制粗幼茶的份量,就能改变沖出来的奶茶的香味、色泽及浓度。先把锡兰红茶放入尼龙网内,然後把网浸入巨型水煲内,并用钩把网钩在水煲的边沿。把茶焖在茶煲内数分钟後(称为焗茶),把茶倒出到另一茶壶内,来回倒数次(称为撞茶)。最後倒进已放入淡奶的杯内。

五. 香港 八仙鸭子

八仙鸭子是孔府宴席的大海碗菜。曾是光绪二十年孔令贻及其妻、母入京为慈禧祝寿时,进献两桌祝寿宴席上的主菜之一。



此菜的烹调节器方法是先蒸,再做奶汤,酥烂色白。鸭腹内装八种馅料,故名八仙鸭子。



原料:



肥鸭一只1750克,水发海参、鱼骨、蹄筋、干贝、海米、口蘑、火腿、玉兰片各50克,肥瘦猪肉250克,净白菜心50克,葱油75克,料酒25克,葱、姜各15克,盐水适量,姜汁少许,清汤250,奶汤375克。



制法:



将肥鸭整骨剔除,保持鸭子外皮完整。洗净,控去水分。



做馅料:海参、鱼骨、蹄筋、火腿切丁,口蘑、玉兰片切丁片,干贝、海米切小丁。肥瘦猪肉切小丁。将以上诸料(猪肉,火腿除外)放开水中氽过。



把炒勺放火上,加葱油(50克)烧至六成热,放入猪肉丁炒至八成熟,加入盐水、料酒(15克),将其他各种馅料加入拌炒均匀,倒出放在小盆里晾凉,拌上葱姜末。将馅料从鸭子剔骨之刀口处装入,用竹签别住刀口,即成八仙鸭。将八仙鸭子放入开水,煮约1分钟,捞出后腹朝下,放入小盆,加清汤、盐水、再入笼蒸40分钟,使熟透取出。腹朝上放在大海碗里。把白菜心用开水氽过,撕开放在鸭子周围。炒勺放火上,加葱油烧至七成热,加入奶汤、料酒、蒸鸭之剩汤(用净纱布过滤)烧开后稍收,使奶汤较浓,倒入姜汁调匀,浇在大海碗内。



六. 香港 鱼蛋粉

鱼蛋又叫鱼肉丸子,味道细腻鲜美。鱼蛋粉是以爽滑幼细的米粉为主料,以大地鱼干、猪骨熬汤作为汤底,再加上鱼蛋、牛丸、炸肉卷、鱼块等配料制成。米粉入口香滑,配料则各有风味。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八. 香港 香港鸡仔饼

广州名饼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据说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其成为名饼却在半个世纪之后,广州河南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并大胆地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菜心混合为馅料,再调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盐,制作出甜中带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种“成珠小凤饼”来,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小凤饼形状像雏鸡,故又称鸡仔饼。其后,又进一步改进,务求精制巧作,并改进包装,罐装或盒装,远销东南亚。

饮誉中外,并备受广州人欢迎的鸡仔饼,其创制完全出于偶然,是歪打正着。可见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任何偶然的饮食文化现象中,都包含着饮食文化发展的某些必然趋向,岭南饮食也如此。把月饼料做成了鸡仔饼,在这偶发事件中体现的是饮食文化的发展以人们的创新精神为内在动力的必然性。

九. 香港 蛇羹

蛇羹原料:三蛇,料酒,味精,精盐,姜片,葱条,蛋清,湿粉粉,狸肉,香菇丝,鳘鱼肚丝,木耳,胡椒粉,熟猪油。



制作过程:将三蛇宰杀,去皮,头,尾及内脏,煮熟,剥肉成丝,去骨,用熟猪油略炒,烹料酒,下蛇汤,味精,精盐,盛瓦钵加姜片,葱条,入蒸笼用中火蒸约一小时,取出蛇肉丝,与挂上蛋清和湿淀粉后过油至熟的鸡肉丝,熟果子狸肉丝,香菇丝,鳘鱼肚丝,木耳,高汤,蛇汤同烩煮沸加精盐,胡椒粉,水淀粉,熟猪油即成。

香港有啥特产送长辈香港特产礼品送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