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特产菜有哪些 天津啥特产比较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11 18:39:13

一. 天津市 静海 雪白瓜子

白瓜子经机器筛选、人工手选达到出口标准。等级分为:-(10.CM-11.CM),A-(11.5CM-12.CM),AA-(12.5CM-13.CM),或其它规格。品质标准:色泽雪白,颗粒均匀饱满,水分9%,杂质0.5%以下。

二. 天津市 西青区 白汁银鱼

1、原料:鲜银鱼250克、葱末2克、姜汁5克、面粉25克、菱角粉15克、牛奶30克、鸡清汤150克。

2、做法:银鱼去眼洗净搌干,粘均面粉。菱角粉用牛奶勾芡。银鱼放入6成热油中汆10秒取出。

油锅放大火上,撒入葱末,加一点绍兴米酒和鸡清汤,下银鱼及调料,煮沸后小火煨10分钟。

加牛奶菱角勾芡,大翻入盘即成。

三.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天津乌豆

天津有一种小吃“乌豆”,其实就是煮五香蚕豆,也叫茴香豆。据说老天津卫“乌豆”属天穆村的最好。也有附会的传说:相传,乾隆爷沿运河微服南巡,舟至天津城北穆庄子(即今“天穆村”)泊舟登岸路过一店铺,闻香气扑鼻,引发食欲。店家头戴白色拜帽,笑迎来客,用荷叶托着热气腾腾的芽乌豆奉上。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南巡回归仍思之,复请店主穆氏进宫,专司煮芽乌豆,每日早膳必食之,遂成为宫廷食品。据说这就是天津“乌豆”的源起。

也有人坚持这种煮蚕豆的名字应写作“捂豆”,说是此豆卖时盛在一个木盆里,上面加盖棉套盖,越热越捂香味越足,故曰“捂豆”。可能此话有理,可是按天津话的变调规律,“捂豆”肯定还是要变成低平调的“乌豆”。以实音注字,“乌豆”不能说不是一个好选择。

说起来这“乌豆”也不是随便瞎起的。子弟书、鼓词《大西厢》莺莺有唱词道:“若老夫人知道了你千万别害怕,咱们娘儿们不打这场斗殴的官司有一点太窝囊——乌豆带面汤,破枕头漏了一点儿糠 !”咱就承袭莺莺小姐的话叫它“乌豆”,这里面的“文化味儿”不更浓了吗。

四. 天津市 河北区 天津全羊汤

天津稀食——全羊汤

天津人更喜欢在深秋和冬天的早晨喝上一碗“全羊汤”,既增加热量,又富有营养。“全羊汤”所用主料有熟羊肚、熟羊骨髓、熟羊眼、熟羊脑、熟羊葫芦(即羊肚上的一个部位,靠近百叶)熟羊百叶、熟羊肝、熟羊心、熟羊肺、熟羊肥肠、熟羊蹄筋,切成条、段、片用沸水焯一下,捞出沥水,用葱姜丝炝勺,炸出香味,再放主料煸炒(除羊骨髓、羊眼、羊脑外)烹料酒、放牛肉和鸡肉煮成的高汤,大火煮开改中火,三分钟之后,将骨髓、脑、眼下入勺内,汤开后撇浮沫,配上芝麻烧饼,趁热一吃一喝,美哉,乐哉!有的全羊汤不用盐、味精调口,而用麻酱和酱豆腐、盐、味精调成小料,放入汤里,再给食客备上韭菜花、辣椒油.吃起来,更是别有风味。天津市清真饭庄鸿起顺,将全羊汤这一品种搬到了正餐的宴会上,成为清真教席一道靓丽的汤馔,并于2000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

五. 天津市 滨海新区 榜书

榜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一支艺术奇葩,是对大字书法的统称,古称署书,始用于摩崖石刻或标题于宫门额之上。由我区书法家张百成倡议并筹备成立的“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于 1997 年成立,张百成先生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在创作中,他的作品注重纵横抒情,意形相溶,有大云出漠然九州、一泻千里的气度。他把书法与气功紧密结合在一起,泼洒出龙、飞、凤、舞、家、福、神、寿八个大字,给人以纵、拙、厚之感,其气势和力度堪称书界一绝。他的作品遍及全国各地,远流美、英、意等国。

六. 天津市 宁河区 天津红钟酱油

红钟牌酱油的始创人叫李惠南。1919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应用化学 系,他认为日本利用现代化学方法制造酱油颇为可取,遂致力于此项研究。1927年,他在天津北营门西大街办起了“宏中酱油厂”,后又扩建为“宏中酱油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定名为 “宏钟”牌酱油。

七. 天津市 河东区 天津特产数八珍

这里所说的天津“八珍”,是在天津地方享名数百年的传统。它不但深受旅游者的喜爱,而且对本乡本土的天津人,也产生着难以言状的吸引力。顾名思义,“八珍”即是八种食品:银鱼、紫蟹、铁雀、晃虾、黄芽白菜、韭黄、青萝卜、鸭梨。它们有的可以作为菜品、佳肴,有的则可作为茶余饭后助消化用的“零嘴儿”

1.银鱼、紫蟹银鱼和紫蟹均是洄游繁殖,卵产在海里,成长在淡水河里是河蟹类中的稀有品种。是蜚声中外的水产珍品,天津以出产银鱼和紫蟹而著称

2.铁雀铁雀不同于“家雀”、“麻雀”、“老家贼”等,其体较小、爪呈黑色,羽毛呈暗褐色,花纹不大清晰,多在郊外群飞觅食。到了严冬时令,羽毛渐丰,肉脯肥嫩,非常好吃,它是一种名贵的“小品”

3.晃虾是说它寄生时间的短暂,只是在春节前后生存,一晃就过去了。这种虾,不但味道鲜美、香嫩,而且色泽粉白,犹如“娃娃脸儿”作以“炝”、虾、氽虾、烹虾腰等,均属名贵佳品

4.萝卜

是指天津地方严冬时候卖的青萝卜。天津的青萝卜,可说是物美价廉,甜脆适口;如失手掉在地上,可碎成数块,是寒冬时节晚饭后的佳品。它除了可以助消化、解酒、化痰外,煮食尚可润喉,润肺。天津有句民谚:“萝卜就气的大夫满街爬。”意思是说吃萝卜就茶,可以消食去病,就不需要请大夫看病了

5.韭黄是韭菜的一种。在菜窖里堆放了一捆韭菜,其根部被粪土掩埋,到春节前,从里面生出许多黄色嫩芽。割下来包饺子吃,味道十分鲜美。在天津人过除夕时,总要吃一顿用韭黄作馅包的饺子,味道清香扑鼻

6.黄芽白菜

白菜又有青、白麻叶之分。以青麻叶“核桃纹”为上乘菜品,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维生素丙、胡萝卜素、糖分和蛋白质等多种成分

天津西郊的李楼,是黄芽白菜名产区之一。每到冬令,天津各家将白菜贮存起来,其菜可慢慢萌生芽菜,充满菜心,嫩黄味甘,故称为黄芽白菜,乃菜中之佳品

7.孩梨

这里的“孩”音“鸭”,俗称“鸭梨”。孩梨曾是河北泊镇的。因其水土好,梨个儿大皮儿薄,色如黄金,脆甜多水,可贮存。但泊镇仅是一个滨河小镇,哪有交通发达的集散地——天津这么名气大呢?故称之为“天津鸭梨”,并出口行销海外,实际上是将泊镇的“掠美”而归天津了。不过,近年来由于果树技术的发展,天津确实已变成孩梨的产地了

(天津)

八. 天津市 宁河区 宁河奶牛

宁河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生产历史悠久,饲草秸秆资源很多,具有饲养奶牛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七十年代起就有群众自发养殖奶牛,传统养殖经验非常丰富。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号召,果断决策,在我县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县委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在《宁河县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相关政策汇编》中,涉及奶牛养殖的政策有7-8项,如“天津市设施牧业示范小区建设标准”、“兴办规模养殖小区发展畜牧业的实施意见”、“宁河县农村信用社奶牛养殖小区贷款管理办法”、“关于吸收县外农户在我县从事奶牛养殖业的办法”等,多数政策在实施后已经初见成效。

“农户+企业+银行”模式在全国首创并得以推广。中芬乳业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农户+企业+银行”三方衔接的资金循环模式,使农户和企业形成了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契约合同关系,农户从银行贷款,待农户交奶后,企业按照约定及时将奶款交到银行,银行将陆续扣除农户贷款部分后再将收益及时交与农户,其效果明显,农户、企业和银行均有保证利益兑现的措施和方法。该方式目前已在全国推广。

天津市中芬乳业有限公司总部落户宁河,天津三鹿乳品有限公司在宁河县经济开发区设分公司,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与宁河县畜牧水产局成功合作组建完达山七里海乳业有限公司,这些大型乳业龙头企业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链条已经建立并充分发挥作用。

坐落在宁河县境内的丰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依靠生物新技术,从事奶牛胚胎移植和品种改良。

宁河县畜牧水产局一方面作好小区设计和管理工作,一方面规范奶牛冷冻0市场,防止劣质冷冻0坑害农户。畜牧科利用自身优势作好优质冷冻0推广、青贮饲料推广,机械化挤奶技术推广等,县兽医站广大技术人员作好奶牛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到2003年底,全县实现奶牛存栏2.1万头,奶品产量5.2万吨。2004年计划新增奶牛5000头,使存栏量达到2.6万头,实现奶品产量6.7万吨。

九. 天津市 宁河区 天津砖刻

天津民间艺术之一。兴盛于明、清。清道光年间,砖刻艺人马顺清独创“堆贴法”,使砖刻具有远景、中景、近景分叫的效果。在艺苑中别开一葩。1949年后;马氏砖刻艺术的继承人刘凤鸣,创作了《草原奔马》、《九狮图羚》《龙凤图》等精美的砖刻艺术品,人称“刻砖刘”,他拼刻在7块砖上的《三国演义》,幅长3米多,人物众多,形象逼真,加上背景的丛林。城堡、江河,气势不凡,堪称天津刻砖艺术的代表作。

十. 天津市 宁河区 扒蜇头

原料:海蜇头

制法:将蜇头洗净入水淖出,整理装盘码成园形;坐勺葱姜米炝勺,加高汤、盐、糖、酱油、味精、再下主料入勺,扒制即成。

特点:蜇头热吃是天津独特烹制方法。形美味鲜,质地软烂。

天津菜特产排行榜前十名天津好吃的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