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哪五红三白特产 新疆十大最好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5 21:56:31

一. 新疆 喀什 莎车 烤乳鸽

烤乳鸽

莎车的“烤乳鸽独具风味,令人留连忘返。新疆各地的烤鸽子很多,可莎车县“木卡姆烤乳鸽”却别有一番风味。莎车烤鸽子因野味十足,色泽鲜美,口感鲜嫩,肉质细腻,令人回味无穷,近几年很快享誉叶尔羌河畔甚至天山南北。凡是来到莎车的人都会到“木卡姆之乡饭馆”用餐,不但可以品尝到味道鲜美的烤鸽子,而且还可以亲眼目睹整个制作过程。

厨师通常都是把穿好的一串串乳鸽块放入用鸡蛋、淀粉配制好的调料里浸泡几分钟后,再上烤架。有整只烤的,也有分解为半只或四分之一进行烤的。炙烤的炭火是事先准备好的杏树、桑树木炭,在烤制过程中再加盐、白胡椒、孜然等调味品,并不时翻动烤架上的乳鸽串,几分钟后,鸽子就变成了金黄色,噗噗地渗出了油,令人垂涎难忘。

声名鹊起的“烤乳鸽”,如今已带动起莎车一个产业的发展。据畜牧部门统计,莎车县每年鸽子出栏千万羽,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 新疆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

新疆兵团四十八团红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红枣产区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地处叶尔羌河和泽依达里亚河之间,属于叶尔羌河下游洪积平原地区。土壤以林灌草甸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境内分布着具有荒漠特色的原始胡杨次生林,千亩红枣园与天然胡杨林交织相会,特别适合发展林果业。1968年,四十八团建团后,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农业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当地生活习俗,大力发展种植红枣、苹果、梨等果树,经过近40年的努力,红枣植面积已稳定达到3333.3公顷,年产干枣2.4万吨。由于四十八团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长日照、强辐射、高积温和温差大等特点,使得所产果品个大、味甜、光泽圆润、果香浓郁、酸甜适宜、皮薄肉厚、口感细腻,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产品在全国省会级城市覆盖率达90%以上,干制红枣系列产品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获金奖”;商标荣获“新疆著名商标”。每当红枣销售季节,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江浙等内地客商纷涌而来,果品供不应求。

“四十八团红枣”特征明显,外在感观特性主要为:果实中等,长圆锥形;果皮薄、紫红色(橙红色);果肉厚、淡红色,果肉致密、较脆,汁液中等多;核小、味甜;干枣有弹性,受压后能复原,耐贮运。内在品质指标:经测定每100g产品中总糖63.2g,碳水化合物73.9g,蛋白质2.1g,vc13.8mg,另外四十八团红枣还含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每100g产品中三萜类化合物42mg,环磷酸腺苷(CAMP)23.8㎎,芦丁1.6㎎,而三萜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癌、抗过敏作用;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四十八团红枣”主要分布在师市四十八团、四十五团和四十六团境内。

地域范围

第三师四十八团红枣产区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地处叶尔羌河和泽依达里亚河之间,属于叶尔羌河下游洪积平原地区。东与奇特林场相接,西与色力布亚的英蔓里相邻,南至叶河与麦盖提林场相望,北至泽河。地理坐标,东经78°07′-78°21′,北纬39°22′-39°30′;东经77°52′00″-78°09′30″,北纬38°03′30″-39°18′01″;东经77°38′-77°53′,北纬38°40′-38°53′。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八团、四十五团、四十六团,红枣种植面积3333.3公顷,年产干枣2.4万吨。

三. 新疆 昌吉 阜康市 钙果

钙果

中华钙果是中国科技人员十几年来从成百种植物中选育成功的新型水果,因其含钙量居水果之首而得名。钙果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用途广、效率高等特点。

四. 新疆 喀什 英吉沙县 新疆四大名刀

新疆有四大名刀,即英吉沙小刀、焉耆陈正套刀、莎车买买提折刀和伊犁沙木萨克折刀。英吉沙小刀以其产地英吉沙县得名,有近300年的生产历史。英吉沙小刀就和北京的"王麻子剪刀"一样,在新疆颇有名气。 它钢口锋利、经久耐用,造型独特,刀柄装饰华丽,晶莹俏丽,刀柄上有维、汉文“英吉沙”的标记,刀鞘用牛、羊皮模戳压制成,图案美丽。深受世界人民的青睐。

五. 新疆 吐鲁番市 高昌区 新疆凉面

新疆凉面又叫黄面,因其色黄而得名,维吾尔语叫“赛热克阿希”,属夏令风味小吃。面中有一主要原料叫蓬灰,蓬灰来源于戈壁上的“臭蓬蒿”,这是一种野生植物。秋季来到,人们把蓬蒿收集起来,放进坑中烧。蓬蒿流出的水汁冷却后会凝结成块,这便是蓬灰。制作凉面时:先用淡盐水、土碱水和面,加入蓬灰水,边加边拉,揉到面团柔软光滑有拉力时即可,然后放在案板上饧。氢菜葫芦去皮,掏籽、切丝、菠菜、芹菜切段。把面拉成细条下锅,煮熟后捞出,过两次凉水,淋少许清油拌开。把炒勺中的水烧开,下菜葫芦煮熟,加盐,打鸡蛋花,下菠菜,加湿淀粉勾成芡成卤汁。芹菜段入油锅炸熟,分别把油辣椒粉、鞭泥、芝麻酱用游泳水稀释。吃时凉面盛于盘中,浇卤汁,放醋、蒜、油辣椒、芝麻酱,再放芹菜段。面柔软而有筋感,拌料酸中带有辣香。( 吐鲁番)

六. 山东省 济宁 金乡县 蜜制红三刀

金乡糕点制作历史悠久,据考证起源于19世纪中期,一向以质量优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著称。当地的民谣称“吃点心还是丰县的蜂糕、单县的枣包、金乡的红三刀”,可见红三刀的受欢迎程度。

关于红三刀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的时候路过金乡,舟车疲乏加上天气阴冷,也正值晚饭时间,就叫下人去找些吃的东西,下人找来金乡的名吃糕点(当时还不叫红三刀),乾隆帝吃完之后赞赏有加,顺便提了一些建议:“如果在糕点上撒些芝麻类的东西,再在糕点表面砍上三刀,岂不好看又好吃吗?”从那以后,金乡人便采用了此法,糕点也就改名红三刀。

清末民国初,金乡县城一家名为“东长兴”的糕点作坊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炸制的红三刀京省驰名,受到达官富人的追捧,成为老百姓相互之间的馈赠佳品。

解放后,金乡县金蜂糕点食品厂把制作糕点的师傅又请回来,沿用“东长兴”的古法开始生产传统点心。在1958年1时,又从全县各地选调了一批优秀的糕点制作能工巧匠,在金乡酱园内成立了糕点制作车间。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使红三刀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现如今金乡“红三刀”是以大槽芝麻油、麦芽、小米糖稀、白糖、蜂蜜、芝麻、桂花为原料。新炸出来的红三刀呈漫方形,迎面三刀,表分四瓣,面蒙脱皮芝麻,灿若繁星点缀;中间红而透亮,底似薄冰,闪闪发光。食之外酥内松,香味纯正,沙甜可口,食而不腻,脆而不焦,广受欢迎。

1991年1月,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卫生厅等7个单位授予金乡县金蜂糕点食品厂为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授予金蜂牌糕点为食品卫生质量信得过产品。1995年4月,“金蜂牌红三刀”被山东省经济委员会确认为山东省传统名吃。2007年,“金蜂牌红三刀”被评为“山东老字号”荣誉称号。红三刀不仅享誉省内,而且畅销上海、江苏、河南、安徽、北京、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

七. 新疆 巴音郭楞 博湖县 新疆拌面

拌面,新疆民间俗称拉条子,维吾尔语叫“兰格曼”,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其起源有众种 版本,一说来源于山西,是由当年山西骆驼客带到新疆的;一说是维吾尔族同胞发明的;一说是由回族同胞发明的。我们不必过分探究其来源,也不必拘泥于哪种叫法。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展,通过各民族相互接纳、相互学习和相互间的交融,拌面其实早已深深扎根于新疆这片沃土,成为了在国内名气很大的一种新疆特色美食。

说到新疆出名的特色拌面,最出名的当属奇台、托克逊、伊犁拌面。细心的朋友可以在街头发现,拌面馆大部分都是回族同胞开的,也有个别是维吾尔、哈萨克同胞开的,回族同胞在做拌面上肯下功夫、贡献最大,可以说是把这种普通的菜肴做到了极致,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其配菜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能见到的蔬菜: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苔……并佐以牛、羊肉配炒。近年来,更有厨师推陈出新,又推出了阿魏菇、恰马菇、大盘*、豆腐等拌面系列…… 拌面看着简单好做,但要真正制作出一盘让人口齿生香的拌面,其工艺并不比制作一道上等菜品差到那去,从选面、和面、醒面、揉面、拉面、下面,到选肉、选菜、切肉切菜、拌肉腌肉、配菜配料都有一套严格的工序,面下出来要精细均匀、圆润滑爽,菜炒出要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特别是每个拌面馆必有的招牌菜---过油肉拌面, 则更需要厨师具有高超的功夫,炒出的过油肉应是肉片色泽金红鲜亮、浓汁透明、不走油、不散汤、入口嫩滑、香味浓郁。 点拌面时,根据个人喜好,点完配菜后,还要向店家专门交待是要冷水“激”过的过水面,还是要直接装盘的“然窝子”。拌面做好后,一般是炒菜和面分别装在盘或碗内上桌,而新疆的爷们一般喜欢将炒菜直接扣在面上,用筷子把面与菜搅拌均匀(知道为什么叫“拌”面了吧),谓之菜面合一;有的还要滴上少许醋、剥上几瓣生大蒜配着吃,谓之消毒杀菌;有的不唱馆子里的免费茶,而喜欢要一碗煮面的面汤,谓之原汤化原食。 外地游客或者女同胞们,不知是顾及形象还是什么,多是将配菜倒入面盘内一角,小范围的边拌边吃;或者不把配菜倒在面里,就是那么夹一口菜吃一口面,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吃拌面,而是米饭菜的吃法了。 以前,在馆子吃拌面面不够了可以免费加白皮面,近年由于随着物价的上涨,许多拌面馆也改了规矩,对贵些的拌面加面时不加钱,对点其它便宜种类拌面或两个人吃一份的要加收面钱了。从科学道理来看,拌面属菜面合一性食品,以面为主、以菜为辅、且菜可荤可素,口味也可随顾客口味而定,但每道菜品中永远少不了的是红辣子、青辣子、西红柿、皮牙子(洋葱),我想这是因为除了它们本身具备的营养成分外,主要在功能是调色、调味。所以说来拌面感觉还是较适合北方、特别是西北人民的饮食习惯。 在新疆,拌面是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日常吃食,无论是自己家中做饭、街上就餐乃至设宴招待疆外来宾,都能见到拌面的身影。怪不得有笑话说,咱们新疆人出差回疆下飞机、火车,要紧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先回家,而是先找个正宗的拌面馆美美的吃顿拌面……

做法

制作食材

主料:北方白面,羊肉,皮芽子(洋葱),西红柿,时令蔬菜(一般是青辣椒还有豆角)

配料:葱,姜,蒜,盐,味精,色拉油,孜然,一盆凉水

制作流程

1.首先是和面,和面的水最好是加了盐的水,这样面要好吃点,而且吃起来很精,有筋道。做拉条子的面不能太硬,不然拉不开。而且合好的面上要抹一些油,然后盖上湿布醒一会。

2.开始炒菜拉,羊肉买回来切厚片,然后用盐和料酒喂着,备用。 时令蔬菜切丁,西红柿切开,皮牙子半个切丝,孜然备用。

锅里放油,烧至八成热,先把羊肉片下去划一下,然后捞出来。

将油再烧一下,下切好的西红柿翻炒,让油爆起来,放些料酒,皮牙子,放孜然,时令蔬菜。炒几下,放盐、味精调味。如果你觉得汤不够,可以加点水。倒入过了油的羊肉片。如果水多了可以考虑放些水淀粉。

3.开始拉面,将拉好的面条过水煮熟,然后捞到准备好的那盆凉水中过一下,装盘,往煮好的过了水的面上倒入做好的炒菜,OK,准备开饭吧!

制作关键

1.和面时盐要适量,盐少了容易断,多了拉不开;

2.面不能硬也不能太软;

3.面和好后要在表面摸上清油,盖上湿布或盖子至少放半小时以上,2-3小时更佳;

4.拌面菜一定要以青椒炒肉或芹菜炒肉或菠菜炒肉等,否则就不好吃。

八. 新疆 伊犁 霍尔果斯市 新疆细毛羊

新疆细毛羊以其产毛量、净毛率高、产肉多、繁殖力、适应性强、等特点而着称。成年公母羊可达体重143公斤和94公斤,产净毛6.09公斤和2.96公斤,羊毛主体细度为64支,毛长8厘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伊犁、博州、塔城、昌吉、巴州和阿克苏等地州,中心产区在伊犁和博州,全疆存栏584万只。

九. 新疆 喀什 叶城 喀什核桃

喀什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核桃是营养丰富的强身滋补、健脑保健食品,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高,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元素,具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利三焦、润肺等药用价值。核桃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18种烯酸。喀什地区的核桃与内地核桃相比有以下二方面的优点:一是结早实、丰产、稳产性强,且能连续丰产;二是坚果品质均达国标一级或优级标准。坚果外观色浅光滑,壳薄0.86一1.23mm,出仁率高51%一65.9%,平均单果10.0克以上,易取全仁,风味香甜,果仁饱满,颜色黄白。

核桃面积123.6万亩,结果面积80.4万亩,产量5.5万吨。主要分布于叶城、泽普、巴楚、莎车等县。按面积的大小,各县市分布情况为:叶城县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40.4%;其次为巴楚、泽普和莎车三县,占总面积的53.4%;其次为麦盖提、疏附、疏勒和英吉沙四县,占总面积的5.9%;而喀什市、伽师县和岳普湖县面积相对较小。

叶城县是新疆核桃栽培大县之一。叶城县被首批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2008年叶城核桃在首届中国核桃大会上荣获银奖。2009年叶城核桃在第二届中国核桃大会上荣获银奖。2009年7月叶城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09年8月叶城核桃等获得国家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红三叶

巴东红三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东红三叶属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相传于1875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带到巴东绿葱坡镇细沙河一带种植,在当地又称“洋马草”。其枝叶柔嫩,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易种植,适合饲养各种畜禽和加工制成各种饲料,被誉为“中国牧草之王”。

如今,“洋马草”在巴东畜牧业中地位举足轻重。全县有2000亩巴东红三叶种子基地和8.8万亩牧草基地,并有与之配套的种子、牧草加工厂等,产业优势日趋明显。《巴东县志》、《恩施州畜牧兽医志》上都有详细记载。

巴东红三叶

巴东县牧工商技术服务中心

11409702

红三叶鲜草 等

新疆都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特产新疆十大特产名字大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