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哪些特产啤酒 河南消失的十大啤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4 07:38:20

一.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靖安啤酒烤鸭

采用靖安本地鸭加啤酒烤制。(特别注明一定要到靖安青湖菜市场门口,对面有个水果摊的。那家才是正宗的)他采用台湾技术加上本地鸭烤制而成。。。

二. 河南省 开封 祥符区 汴绸

汴绸因产于七朝古都汴梁而得名,始于明末清初,而今已有3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明朝末年,山西洪洞县人景文洲到开封经商,于清朝初年创办了“景文洲绸店”由于善经营,讲信誉,产品质量好,行销地区日广,成为中原名产。清乾隆年间,生意极为兴隆。河南督抚以汴绸作贡品,上献朝廷。以后所产,不仅供应皇室,而且还作为礼品馈赠外国使者。景文洲绸店最盛时共有木织机99架,250多名工匠。主要产品有云幅、黑扎巾、丈二纱巾、手帕、包头、汴绸、汴绫等。远销云南、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兰州等地,并有少量远销国外。景文绸的特点是经久耐磨,美观大方,拉力性强,穿者时日愈久,光色越亮。汴绸规格,每匹宽2.35尺,长50尺,头数7200根,重40两。原材料来自柘城、商丘等地区的家蚕丝。其生产工艺过程是:---烙丝---牵经---上机子---关柱---下机子---皂炼---染色---上轴---晒干---成货 .

三.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瀑布啤酒

产于贵阳市的瀑布啤酒,制作原料考究,选用优质大麦、上等大米及新疆产的啤酒花为原料,采用精制工艺,用贵州优质矿泉水加工酿造而成。酒液清亮透明,色浅而泡沫细,挂杯持久,口味纯正,具浓郁酒花芳香,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瀑布啤酒继荣获中国旅游名牌产品、贵州名牌产品荣誉之后,1997年6月在全国名优饮料、啤酒推荐会上被中国食品行业最高权威机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称号,跻身全国名牌啤酒之列。( 贵阳)

四. 河南省 鹤壁 盘砚

又名天坛砚,产于河南济源。相传,天和地是盘古开辟出来的,很久很久以前,他在一个大鸡蛋里孕育成为了一个巨人,过了十八万年后,他踢破了蛋壳,出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了日月星辰、花鸟草虫,万事万物。他出世时踢破的蛋壳,埋在了太行山下,慢慢变成了细腻光滑的石头,用这种石头制成了不渗水的砚台,就成了当世著名的“盘砚”。盘砚始制于唐朝开元年间,已有十二个世纪的历史。砚石产于市境内王屋山的盘谷寺周围。清乾隆皇帝作了《盘谷考证》以后,“盘谷砚”就闻名于世了。盘谷的砚台,石质细腻,坚而不脆,光滑润泽,琢成砚台后,发墨快细、湿润性强,不损毫端。

五. 河南省 郑州 登封 登封烧饼

芝麻焦盖烧饼,传说是登封人为纪念岳飞抗金而被秦桧害死而创制的一种特色食品,起初形状类似老鳖,上有秦桧、王氏两个面人,后来演变成现在这种圆形。芝麻焦盖烧饼以色泽金黄、味鲜、香脆、形圆者为极品。以前,孙家烧饼、马家烧饼因其色香味形独占鳌头,而供不应求。

登封烧饼又称焦盖烧饼,是河南登封汉族传统名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做工也十分精细.它是由纯天然小麦和白芝麻制成的,磨成面粉的小麦和白芝麻搅拌在一起,和成柔韧的面团,面团分割成一个个饼状以后,再经过几道复杂程序,就成了现在的烧饼,它吃起来焦中透香,还有白芝麻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焦盖烧饼,真可谓是登封的一绝!

如果你走过登封的每一个角落,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无论是车水马龙的大道,还是鲜为人知的小巷,都挂有许多这样的牌匾——“烧饼夹豆腐串儿”。这——就是登封的特色小吃。登封的烧饼盖焦、个圆。上面的芝麻被火烘烤的恰到好处,黄澄澄的。它不但外表好看,而且吃起来也非常地美味,让你吃了还想吃。有许多外宾来登封参观时,早中晚三餐大多数都是以烧饼为主食的,仿佛百吃不厌似的。相传这烧饼还是登封的一个店小二制作出来的。当年抗金名将岳飞来到登封抗击金兵,胜利后在一家酒店里吃饭 ,这家的店小二早已对岳飞仰慕已久,便不收酒饭钱,但岳飞还是如数地把钱给了店小二,店小二十分感动。后来京城传来了岳飞被1求荣的秦桧害死的噩耗,人们都痛恨秦桧,都骂他是王八。于是店小二就把面和成王八的样子,放在火上烘烤。把它当成秦桧,作为这家酒店的主食,取名为秦桧。消息一传出就有许多人来买。店小二觉得仍不解恨,便编了一道顺口溜:“秦桧秦桧你是鳖,残害忠良如蛇蝎,吃你的肉喝你的血,最后通通再把你的盖儿来揭。”让人们吃前都说这句顺口溜。后来人们得知把鳖放在火上烘烤时,它会将自己的头、手、脚缩进乌龟壳里,于是就逐渐地演变,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最终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登封城里的人不但把烧饼制作的越来越好看,而且也越来越美味。因此烧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了。许多中外游客仿佛都觉得到登封游览,如果不吃烧饼,那才是此行最大的遗憾。登封的烧饼不但好吃,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可谓是物美价廉。

逢年过节或谁家有红、白喜事,客人们总会买些烧饼当做主食或礼物。每当这时,登封的每家烧饼铺都是灯火通明,需要提前去订,谁要是晚了一步,没有买到,就会想法到远一些的烧饼铺去买,无论如何烧饼还是要吃的。人们百吃不厌的原因,主要是它好吃不贵,物美价廉,在任何档次的餐桌上都能被人们乐意接受。如今,登封的烧饼已经插上腾飞的翅膀,飞到全国各地,甚至有人还把它带到了国外。无论是在穷乡僻壤,还是在那些繁华的大都市里,登封的小吃都能有它自己的一席之地。价格从十几年前的5毛一个也逐渐涨到今天的1元,甚至有的地方两元一个。

六. 河北省 张家口 宣化 钟楼啤酒

钟楼啤酒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钟楼啤酒具有麦芽香醇、酒花香浓、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口味独特的特点。

六十多年创业,六十多年风雨,六十多年收获,“钟楼啤酒”饱经风雨,从1949年创立初期的宣化啤酒厂,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宣化钟楼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在2004年成立的宣化新钟楼啤酒有限公司,“钟楼啤酒”随着祖国的成长和强大也发展成为河北啤酒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钟楼啤酒的产品销售遍及京、津、河北、山西、内蒙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俄罗斯、蒙古等国。几十年来,先后被国家评为“全国轻工先进企业”、“质量万里行信得过示范单位”、“国家食品工业重点企业”、“全国优秀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啤酒工业优秀企业”。“Z”字图形注册商标被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钟楼啤酒”以进口麦芽和国内优质大米及得天独厚的深井水为原料,采用领先于国际水平的德国DAB公司酿造技术精酿而成,具有麦芽香醇、酒花香浓、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口味独特的特点。公司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开发,现已形成易拉罐、瓶装、桶装、纸箱、塑箱、塑包等不同包装,以及特制、清爽、干啤、冰爽等不同浓度的系列产品,老钟楼、钟楼精麦、钟楼鲜爽快递、钟楼小庄园、钟楼金爵士、钟楼斯寇娜等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七. 河南省 开封 杞县 杞县大蒜

杞县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杞县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杞县大蒜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的精心培育,现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产品远销英、美、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杞县大蒜的主要特点是个大瓣大、蒜肉洁白、鲜差不多爽脆、辛辣味香,尤以吃过生蒜后,口腔中不留异味而受到欢迎。杞县大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及维生素A、B、C、等多种营养物质,它不仅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认为,大蒜生辛热、熟甘温、有小毒,具有杀虫除湿,温中消食,清热解毒,破恶血、止痛等功效,对治疗痛肿疗毒、水气肿满、腹泄痢疾,腹中冷痛等症均有疗效。

杞且大蒜生食香辣可口,开胃提神,加入肉中可调味去腥,用大蒜腌制的糖蒜、咸蒜、绿蒜、什锦菜等都别个风味。现在,杞县已被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选定为大蒜出口重点县。

苏木大蒜

国际市场的“超市蒜”、“礼品蒜”大部分来源于苏木,大蒜交易市场内拥有店铺500余家,年成产量11万吨,交易额1.2亿元,成为全国大蒜四大集散地之一,“全国大蒜产业十强乡(镇)”被誉为“大蒜之乡”。投资1800万元建造的30座冷库,可对2.8万吨大蒜进行保鲜储存,建成的22座蒜片加工厂可对2000吨大蒜进行深加工,年产优质蒜片500余吨。

(1)土壤地貌情况:杞县属豫东平原的组成部分,从地质构造上看,开封坳陷东部。全县土壤分为潮土、风沙土两大类、4个亚类、6个土属,14个土种。全县两合土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县中部湖岗乡的南界。县北部为黄河故道青沙土带,南以惠济河为界,南部低平淤土地带,北与两合土带相接,南部到县界。全县地势平坦,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地力肥沃,平均土壤pH值8.2、有机质0.8-0.13%、全氮0.7-1.2%、有效磷10-30mg/kg,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耕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适合作物生长。且属广阔的农田区,环境容量大,区域环境质量较好。

(2)水文情况:该地区范围内为黄河流域惠济河水系、铁底河水系、涡河水系、大堰沟水系。汛期为5-9月份,水量集中。水源为地下水,灌溉多井灌,种植业灌溉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应标准的要求,水质质量合格,井

灌,种植业灌溉水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应标准的要求,水质质量合格,适宜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3)气候情况:该地区地处北温暖温带地带,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控制,夏季受西太平洋孟加拉湾暖气流影响,四季转换分明,“春干大风多,夏热雨充沛,秋爽日丽和,冬冷雨雪少”,是较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日照年均2292时,日照率51%,6月份最高,为56%,1月份最低为45%。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5.17千卡/cm2。四季中,夏季日照最多,冬季最少。

无霜期年均210天,80%保证率200天。一般年份,谷雨至霜降前,为无霜期。早霜、晚霜对农作物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以晚霜为重。

杞县年均降水量722.8毫米,年际变化范围较大。四季中,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的58.1%,次为春季,再次秋季,冬季最少。暴雨、特大暴雨常出现在夏秋,集中在7-8月份。

杞县年平均气温14.1℃。一般冷年偏涝,暖年偏旱,常年则雨量比较适中。年内冷期平均95.2天,候平均气温9.9℃-0.1℃,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3℃,极端最热43℃。

年均在0℃以上的积温5237.4℃,年均307天;5℃以上的积温5053.9℃,年均257天;10℃以上的积温为4702.5℃,年均218天,15℃以上的积温为3959.1℃,年均168天,20℃以上的积温为3105.9℃,年均218天。以上积温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农作物一年两熟

杞县气候适合于露地蔬菜一年二熟及喜温作物生长期内的需要。

(4)人文历史情况:杞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农产丰富,为河南大县,历史曾为杞国,现为中国著名大蒜之乡。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高等院校蔬菜栽培学,曾把杞县大蒜品种及其栽培方法收录其中。杞县酱菜驰名中外,其中腌制的杞县糖蒜、蒜泥、蒜酱等也闻名遐迩。

杞县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杞县大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九十年代后期,杞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制定了“区域化布局,模式化栽培,社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规划,把加快大蒜产业发展作为兴县富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来抓,

大力实施“大蒜带动”战略,走出了产业化,科技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使大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面积已达近40万亩,到2008年达到60万亩,年产大蒜80万吨。为提高杞县大蒜国内外的知名度,县委、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对外宣传,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农产品展销会和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2001年9月份,我县成立了杞县大蒜协会。每年召开1-2次协会交流大会,对大蒜产、供、销及加工业的发展意见和建议进行交流和探讨,推动了杞县大蒜产业化的向前发展。

2001年11月,杞县成功承办了全国蔬菜协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3年5月,“金杞”牌大蒜被评为中国百姓最喜爱的农产品,荣获“中国蒜王”称号。2004年10月和2006年,连续两年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杞县大蒜经过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全县先后建成了县城西关、苏木乡、葛岗镇、五里河镇、高阳镇、阳固镇六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大蒜交易市场。培养了以大蒜经销为主的3000多人农民经纪人队伍。随着杞县大蒜产业的不断壮大,杞县冷藏业和加工、经营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大蒜冷藏保鲜库600多座,年贮藏能力达到25万吨。建成蒜片、蒜米、蒜粒、蒜油等加工企业80多家,年加工能力5万多吨。相继成立了国懋进出口贸易公司、一品农贸公司、中农大朝来有限公司、通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80多家大蒜贸易企业。随着杞县大蒜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我县已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大蒜销售网点,且远销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杞县大蒜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每年直接间接出口大蒜制品25多万吨。

2007年5月18日,杞县成功举办了“中国杞县第一届大蒜节”,2008年6月12日,又成功举办了“中国杞县大蒜经贸洽谈会”,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蒜商贾云集杞县,大力推动了杞县大蒜产业的产、供、销及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后每年杞县都要举办一次与大蒜生产、销售有关的盛会,以达到“政府搭台,经贸唱戏,以蒜为媒,联结内外,实现双赢”之目的。2008年6月1日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具有国际顶端域名的“中国杞县大蒜网”网站(http://www.zgqxdsw.com),进一步加快了杞县大蒜产业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推动了杞县大蒜产业的快速发展。

杞县大蒜的认证等情况:2001年,杞县大蒜被河南省质检局认定为大蒜无公害生产基地;2001年11月29日,经河南省质检局批准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2002年5月28日,杞县大蒜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全国第一家荣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的蒜类产品(证号:0000040);2002年6月28日,“金杞”牌大蒜商标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定注册(证号:1797632);2003年11月,“金杞牌大蒜”被评为中国“名优产品”,荣获证书;2003年和2006年连续两次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

杞县大蒜生产严格按照《大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并在杞县葛岗镇、苏木乡、五里河镇、高阳镇、湖岗乡等建立了无公害大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有机大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杞县大蒜以其个大、色白、皮厚、不散头、耐贮、特有香辣风味、营养丰富等独有的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独特的风味和极佳的品质享誉国内外。杞县大蒜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已远销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印尼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地域范围

杞县大蒜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杞县的五里河镇、高阳镇、葛岗镇、苏木乡、裴村店乡等21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8.8万公顷,生产面积为4万公顷,年总产量80万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地处东经114°36′-114°54′,北纬34°13′-34°44′之间,南北长55km余,东西宽32km。外环6县:东睢县,南太康,西开封,北兰考,东北为民权,西南邻通许。

八.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黄石砚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石砚石质坚润,纹理细密,贮水不涸,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明代马愈在《方城石》中称之为"石中上品"。其种类有青石、青紫石、墨石、凤眼石、红云石、纯紫石等6大类。石质中天然图案千姿百态,有何纹、玉带纹、眉纹等,倍受中外墨客之喜爱。方城县砚山铺的黄石砚既继承了古砚的传统风格,又采用现代化雕刻技术,推陈出新,创制出9大类别20多个砚种。图案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上百个品种,个个古朴典雅,形象逼真,汇古今砚雕技术为一体,融浮雕透雕工艺一炉,其造型优美,巧夺天工。

黄石砚是中国五大名砚之一,产于河南省方城县。早在汉代已有开发;唐宋时期声名日臻其盛,是历代书画家推崇和珍藏的文房四宝佳品。

黄石砚砚石采于方城县风景秀丽的黄石山,其山因有汉代张良祀奉其师黄石公的古迹,故以山命砚,取名黄石砚。它是一种天然的优质砚材,具有石质如玉、其声如罄、其色多彩、发墨如脂的特点。宋代书画家米芾在其《砚史》中论及全国26种砚石,以唐州方城石为第一,将其誉为“石理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著墨如澄泥而不滑。”北宋诗人、书画家黄庭坚得方城石砚爱不释手,视为至宝,亲登黄石山,并用“乃至此山自材美,物以致用当穷搜”这样的著名诗句赞誉之;明代马愈著《方城石》称其为“石中上品”。

黄石砚石材可分为六大类:青石、紫石、青子石、墨子石、玉黄石、凤眼石,各具其韵,异彩纷呈,其中以青石、紫石最为常见,而以石品纯净,无杂者为佳,如带有金银线、玉带或冰纹无病者为上品。而青紫石融合了青石、紫石两者特色为一身,很是难得,如色泽鲜润、层理分明、设计巧妙,则可谓极品。呈墨色的墨子石因其蕴藏较深极为难得,而像黄玉般带光晕的玉黄石和活灵活现、巧似凤眼的凤眼石更是难得。若工艺上乘、构思巧妙,就更加稀有珍贵了。

1990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先生对黄石砚作了很高的评价,并亲笔题写了“中国黄石砚”。同年,94岁高龄的薄杰先生也欣然动笔,赞誉黄石砚为“黄石玉砚”。

1993年10月,中国黄石砚荣获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金奖。

1994年10月,中国黄石砚荣获国家名砚及石材金奖。

2006年,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黄石砚邮票跻身“文房四宝”系列邮票,并在全国发行。中国黄石砚荣获国家名砚之后,即列入国家馈赠国际友人的礼品,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也已成为社会各界文化交流馈赠的工艺珍品。

九. 重庆市 梁平 “双桂牌”啤酒

选用优质双菱大麦,用蟠龙泉水精酿而成。具有清澈透明、泡沫洁白、味道纯正、刹口力强的特点,荣获中商部“银爵奖”。深受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消费者好评。( 梁平)

十.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河南各地特产饮料啤酒河南有哪些特产酒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