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特产黄牛肉 湘西黄牛肉谁家的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1 20:09:56

一.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黄塘头菜

正果镇黄塘头菜已有百年的历史,黄塘头菜属“江南头菜”的名贵品种,黄塘村位于东江支流增江河畔,土质疏松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环境洁净清新,头菜种植均施农家基肥,因而个体适中、饱满结实、肉质鲜嫩,采用传统方式制作后,色泽金黄、香气浓郁、爽甜可口、风味独特,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深受珠三角和港澳台胞的赞誉、喜爱。

二.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鹿寨黄栀子

鹿寨县是广西主要的黄栀子生产基地,寨沙镇是有名的“黄栀子之乡”。用黄栀子果实提取的“栀子黄”天然植物色素,黄色十分鲜艳,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产品出口日本、西欧等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们喜欢使用天然色素,对天然色素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黄栀子属常绿灌木,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花朵洁白素雅,一般种植在山坡上,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收获,种植黄栀子不仅采收果实出售,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绿化荒山荒坡,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区小气候,美化环境,实现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近年鹿寨黄栀子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许多农户种植黄栀子成为重要经济收入来源,黄栀子生产成为退耕还林、优化结构的项目,是主要发展的经济林品种。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三. 黑龙江省 哈尔滨 巴彦 黄太平果

东胜乡:黄太平果。

四. 江苏省 常州 新北区 常州蟹壳黄

蟹壳黄是常州地方风味小吃,俗称小麻糕,常与大麻糕相配作礼品用。其馅心有荠菜、葱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种。其特点: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

做法:用熬炼七八成熟的菜籽油炒油酥面,同三分之二的水面合擀成多层次的面卷,再包上馅,置烤炉烤熟即可。能存放一周而不坏,适合旅途食用。

基本原料是面粉的蟹壳黄和面时很有讲究,除了加水还要放入素油,而且不是一点点的素油,要把面团和成烤熟了会起酥层的亮光光的生面团。 刚出炉的蟹壳黄奇香浓烈,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其味隽永。

五. 山西省 晋城 泽州 泽州黄小米

清朝大臣陈延敬(山西泽州人)当年将乡米进贡给康熙皇帝,皇帝见此米色泽金黄,食之香甜,即赐名“泽州香”,又名“泽州黄”,后被列为贡米。此米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及美容价值。主要营养成分是由脂肪、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组成的,贡米色泽金黄,米香浓郁。( 泽州)

六.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兰坪中排黄果

兰坪中排黄果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的。它以橙红艳丽的果色,馥郁馨香的芬芳,甜酸可口的胞汁和果皮宽松易剥,囊瓣容易分离等特点而深受群众喜爱。和该县兔峨乡的甜橙一样,它也是柑果类水果的佼佼者。

中排是位于澜沧江畔的一个山乡,也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又边远又闭塞的一个地方。

初春时分,一山山、一片片淡黄色的花海淹没了山乡河谷,那弯弯的头号肠小道犹如黑色的飘带在花海中起伏,微风扑来,一阵阵清香贯满庭院,花絮随着风势飞飞扬扬,恰似彩蝶欢舞在花海的海面上。更为壮观的是金秋时节了,荒山野岭、弯径小道、林园边沿、田埂、庭院,一树树、一串串果实硕大的黄果挂满枝头。黄果,顾名思义,果黄如金,阳光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泽,如不细看,真像是传说中的金果树呢!中排黄果,因交通闭塞,未能将其香甜美味奉献给大千世界,它如同一位具有国色天香的少女,长年累月困守峡谷1。近年来,中排黄果也跻身于流通的激流,并在云南省评鉴会上名列前茅,列为名优佳品之一。

七. 云南省 大理 弥渡县 弥渡黄粉皮

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金黄透亮的弥渡黄粉皮,是家庭必备的干菜,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制作工艺:将豌豆磨成粉,按比例兑水,加佐料,盛入锅里搅拌至熟,取之入筛内,冷却后用马尾削成皮状,透明为最佳,待粉皮凉干后,便可上市。食用:可油炸,味道香脆回甜;可配酸腌菜煮吃,色鲜黄而味美。

八. 陕西省 榆林 绥德县 绥德黄馍馍

黄馍馍流行于陕西省陕北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小吃,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合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因其颜色呈黄色,所以名为“黄馍馍”。陕北有些地方用小米面作为黄馍馍皮原料,营养价值以及口感与糜子面一样。

九.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张家牛肉烧腊

1、品质特点

张家牛肉烧腊又名牛肉脯,具有紫红透亮,鲜美可口,卤香独特,余味悠长,久负盛名的品质特点,并是回民每年“古尔邦”“尔代”“圣祭”三大节日的必备祭品。

2、历史渊源及 地理人文关系

朔源张家牛肉烧腊,早在清朝嘉庆年间,由甘肃兰州府名叫张福的老人伙同海、宛、关三家回民带着家人经商来到正安县城,经营牛肉食品,不久,海、关两家搬去云南,宛家改行更作其它的生意,唯有张家世代经营200余年,故得名张家牛肉烧腊。民国年间张家世孙张永泰,在正安县城南街开一牛肉馆,经营牛肉蒸碗(粉蒸牛肉)、牛肉汤锅(清炖牛肉)、牛肉烧腊(卤牛肉),牛肉烧腊等系列回族风味食品,味道鲜美独特,非是一般居家能烹调,生意甚是兴隆。到一九五五年,张家牛肉食品纳入正安县饮食服务公司经营,张永泰之大儿媳妇参加工作,才献出张家原汁卤水,后到一九六0年处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因肉源极其缺乏,张家牛肉烧腊被迫停产。直至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家于一九八一年提出申请,希望政府支持,恢复生产,经县、地科委批准张家牛肉烧腊列为正安传统工艺食品,并拨给资金6000元支持恢复生产。

张家牛肉烧腊具有加工选料精良,加工工艺考究,制作精细,高温消毒严密。首先必须选择健壮无病的黄牛自购自杀,经宰杀、剥皮、脱骨、剔去肋、膜、切块洗净后,放入锅预煮,煮至半熟,捞出沥烧干,切成小块后,在进行一次精选,再放入盛装原汁卤水的锅中煮透,不绵(熟透),不烂(煮熟),再次捞出,在按肉形切成块或丁,切好后用木炭火烤烧腊即成牛肉烧腊,牛肉烧腊味道的佳美关键在卤水,每次卤肉后,要按照相应的份量加入冰糖、食盐、酱油、料酒、生姜和五香等佐料敷制,使卤水恢复原味。还要定时卤些鸡鸭,提高卤水的香味度,张家制作卤水的祖传药方及配料密方,其制作的一锅卤水,世代相传,其具体的配方和关键的加工工艺至今张家严守祖训,传子传媳,不传于女。

3、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情况

张家牛肉烧腊由于品质优良,特色突出鲜明,自一九九一年以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购置更新了生产加工设备,更新了生产工艺,对包装等工艺实现机器包装,从而提高产量,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张家后裔有四家设厂制作牛肉烧腊等系列产品,年产量在100吨左右,按现行市场价每公斤40元,可创产价400万元。有真空塑料袋装、精美盒装,除销售西南各省外,还远销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并与旅游部门和食品经销单位鉴定合同,批量发货,产品市场销售前景极好,供不应求。

十. 安徽省 铜陵 枞阳 黄公山白茶

短短的3年时间,坐落于枞阳县雨坛乡黄公山脚下的安徽省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开发的“黄公山”白茶在茶叶市场上取得骄人成绩,“黄公山”白茶先后获得安庆市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产品以及中国茶叶学会2013年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等荣誉称号,成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模式的一个典范企业。

安徽省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是雨坛乡2012年引进的大型生态茶叶种植企业,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由枞阳籍人士吴多兴等几人回乡共同投资兴办,该公司以每年50元/亩的价格取得黄公山林地20年的使用权。项目依托雨坛乡丰富的山场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引进浙江安吉白茶生产模式,主要种植白茶和黄金叶两大优质茶叶品种。目前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标准化茶园2000亩,开发的“黄公山”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形态自如花朵,毫香清鲜,汤色青中显绿,滋味清淡回甘等特色,获得业界广泛赞誉。

以黄公山白茶基地为代表,让沉睡多年的荒山披上绿装,这是枞阳县通过引导农民规范林地流转,盘活分散的林地资源,实现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促进规模经营,破解耕地撂荒和水面、山场粗放经营的困境,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底,全县耕地流转面积已达32万亩,可养水面流转36万亩,特别是荒坡山场林地流转,为枞阳特色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成为辉映皖江的新亮点。(徐连祥)

怎么介绍湖南特产湘西黄牛肉湘西黄牛肉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