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特产视频大全集 欧美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2 06:46:18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彭集红烧肘子

红烧肘子属蒸菜类。作酒菜、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形、香、味俱佳而著称。色泽枣红,形状椭圆,肉烂胶粘,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醇味美,别有风味。

肘子为猪腿,腿犹如把柄,故称肘子。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他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

彭集出产的红烧肘子,是誉满全省的地方名吃,这道名菜是由彭集后围村的名厨师彭立山创制而成的。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彭立山的曾祖父就是远近闻名的厨师,其祖父、父亲也都子承父业,成为厨师世家。抗日战争时期,彭立山的父亲以开餐馆为生,年仅十五岁的他就跟父亲当起了帮厨,经过长期实践,掌握了制作各种名菜的本领,制作红烧肉更是其拿手戏。在几十年的厨师生涯中,他潜心研究,博览众长,终于创制出“红烧肘子”这一名吃。它的作工考究,味香醇美,初次上席即受到人们喜爱,并且很快流传开来,成为逢年过节、请客设宴的上席佳肴。现在,东平各主要饮食服务单位和宾馆餐厅均能制作。

“红烧肘子”的制作过程:

1、洗。将新鲜猪肘洗净,空尽水。

2、烧。将备好的猪肘用火钳夹住放在无烟煤炉上烧烤,然后洗净去掉脏物。

3、炸。将洗好的猪肘放入锅内油炸,(锅内食油需漫过肘子)要注意掌握火候,炸的程度以黄而不焦为宜。

4、煮。将炸过的猪肘放入锅内,调料:精盐1000克,红糖、白糖、花椒、大小茴香等适量。

加精盐、红白糖、大小茴香等佐料,加水后慢火煮两个小时即可食用。

风味特点:色泽鲜艳,肥而不腻,香醇可口。

二. 湖北省 襄阳市 谷城县 北河、冷集莲藕

莲藕是一种水生作物,俗名莲菜、莲根、藉瓜等,属草本科植物。莲藕,生长在浅水中,花呈淡红色或白色,又名莲花、荷花,古称万花中的“四君子”之一;地下茎叫藕,是美味食品,具有香、脆、清、利等可口特点,采用炒、烧、炸等方法,可制成多种美味菜肴,还可制成精细洁白,口味纯正的藕粉、密饯、是滋补珍品;种子叫莲子,是贵重食料、宴席名菜,更可贵的是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之功效,治脾虚泻痢,夜寐多梦等症;莲子中央绿色的芯称“莲子芯”含莲心碱,异莲心碱等,功能可清热泻火;荷花的雄蕊称“莲须”,含有多种生物三及黄酮类成份,功能可固肾涩精。莲藕通身都是宝,都可入中药,有清肺、利气、止血、下奶等功效。口味纯正,香脆可口,利于存放,是一种很好的水生蔬菜。

谷城北河、冷集盛产的莲藕品质上乘,种植规模较大。

三.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大王集烧鸡

大王集烧鸡,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已闻名苏北,历经沧桑,汤味不改,延续至今。主料烧鸡选用地方草鸡,辅以20余种名贵中药,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结合现代创新工艺精制而成。香中隐甜,咸淡宜口,色佳味美,嫩酥俱全。在江苏享有较高声誉。

四.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方集馓子

据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载,“馓子”又名“环饼”,或日之“寒具”。苏轼谪居海南岛时曾作诗赞之:“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馓子的形色毕见。

馓子,是青海农业区各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的特色食品。其形圈圈相连,外观纤细黄亮,入口浓香酥脆,为面食中的佳品,在宴会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在青海,汉族在腊月底制作,过年时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

馓子是用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越细说明手艺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阜南方集馓子纯手工制作,原料采制淮河洪洼地区,天然绿色。其条匀细,中含芝麻,脆而酥,大嚼一口,香满齿颊,再嚼一口,余香入怀,三日不绝。

方集镇地处淮河支流洪河洼地,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处,保留着沿淮最纯朴民风民俗和最原始的淮河风光。千里洼地,一马平川,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浓烟滚滚工厂。方集古街道,古色古香,曲折细长,街两边保留着城市已经没有的商铺、店面。走方集老街上,你会看到圆圆萝筐,筐内盛满金黄色的馓子;你会听到卖馓者独特吆喝叫卖声;浓浓的馓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每逢集市,卖馓者多聚集在集市一角,或设摊卖馓,或现炸现卖,让你满载而归。

五. 河南省 商丘市 虞城县 乔集莲藕

虞城县张集乡小乔集村,以种植莲藕而远近闻名,素有藕乡之称,以村中黑龙潭所产最佳。乔藕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明代乔藕多次进贡被列为贡品,素有“惠楼山药砀山梨,乔集莲藕香万里”的美誉。

此藕的特点是:个大节长,皮薄肉细,晶莹如玉,脆而无渣。内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

六. 安徽省 宿州 埇桥区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符离集烧鸡(Red-CookedChicken,FulijiStyle)属于安徽沿淮风味,已有千年的历史,产于安徽省宿州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烧鸡起源有几种版本,近代版本是最早在煮熟后要抹上一层红曲,故而过去不叫烧鸡而叫红鸡,然后在学习了道口烧鸡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提高,逐渐形成现在的符离集烧鸡。其与道口鸡所不同处,主要在于香料。这种烧鸡以管、魏、韩三家的制品最为出名,被列入我国名肴之林。

风味特点

此鸡肉烂脱骨,肥而不腻,鲜味醇厚,齿颊留香。

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量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

符离集烧鸡的制作选当地当年肥健壮麻鸡,且以公鸡为良。宰杀前需饮清水并洗净鸡身,然后“别”符离集烧鸡(2)

好晾干用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种名贵香料,放在保留数十年的陈年老汤锅里,先用猛火高温卤煮,再-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可捞出。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鸡,如在出锅后趁热,轻轻提起鸡腿一抖,鸡肉便会全部脱落而明架相连。

配料:

活鸡1只桂皮10克白糖15克陈皮10克八角10克辛萋2克小茴香2克精盐150克姜20克饴糖200克肉蔻3克山奈片3克砂仁2克丁香3克白芷5克草果3克花椒5克芝麻油1500克

制作方法:

1.选用每只约重1000克的烽鸡10只,宰杀放尽血水,热水烫、去毛、洗净,在靠肩的颈部直开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在肛骨,用水洗净。然后先用刀背敲断大腿骨,从-上边开口处把两只腿交叉插入鸡腹内;再将右翅膀从宰杀的刀口处穿入,使翅膀尖从鸡嘴露出。鸡头弯回别在鸡膀下边,左膀向里别在背上,与右膀成一直线。最后将鸡腹内两只鸡爪撑开,顶住鸡腹。用以上方法将10只鸡宰杀别好备用。

2.将别好的鸡挂在阴凉处,晾干水分,用毛刷蘸饴糖涂抹鸡身。涂匀后入大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时捞出。剩油留作别用。

3.大锅内放足水,把所有香料装入一只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锅中,将水烧开,然后加入糖、盐,调好味,将炸好的鸡整齐地放入名册人,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稍煮5分钟,将锅中鸡上下翻动一次,盖上锅盖,改用文火煮4~6小时,以肉烂脱骨为止。煮鸡的卤汁应妥善收存,以后再用,老卤越用越香。香料袋在鸡煮熟后捞出,下次再煮鸡时再放入,一般可用2~3次。若制做1只鸡可用砂锅,香料用量酌减,也可取些卤汁使用。

注意:

1."别"鸡工序不可少,这是为了成批的卤煮方便,形体完整美观。

2.当天宰的鸡,当天最好不用。因鸡的尸僵期是7小时左右,所以鸡刷匀饴糖后,即可挂起备用。第二天再进行下一步加工。

3.炸鸡的油温要始终保持在七成热。油温低,鸡不变色。油温过高,则发黑。为了控制油温,可采取一次炸1~2只,炸完后捞出。

4.卤汤一次加入的水量,以没过氖鸡为宜,中间不能再加水。

5.卤汤用后晾凉,除浮油放容器中,存入冰箱,一个星期加热一次即可。无冰箱,可每天加热一次,冬天两天加热一次。

风味特点:

1.此菜产于安徽省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量在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红曲"而已。后来吸收了山东"德州五香扒鸡"的制作技巧,不断改进发展成著名的"符离集烧鸡"。

2.此菜外观油润发亮,肉质雪白,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肉烂脱骨,肥而不腻。嚼其骨,有余香。趁热提起鸡腿轻抖,鸡肉可全部脱落,为菜中上品,冷食热食均可。

七.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八义集豆腐乳

八义集豆腐乳的先师刘祥胜,是睢宁县古邳人。约在1740年,古邳一带洪水泛滥,颗粒无收,刘祥胜父子逃荒来到八义集,靠生产祖传的豆腐乳谋生。刘家生产的豆腐乳的技巧和方法,在八义集地区广为流传,迄今为止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八义集豆腐乳以色、香、味俱全的美誉而千里驰名,然而它的制作方法却简便易行。大体上先将打好的鲜豆腐乳块竖放在地下室的木板架子上,保持相宜的温度,使发酵长出2-3公分长的菌须,然后放进盐缸里腌七、八个月,方可启缸出集。八义集豆腐乳脍炙人口,具有颜色青灰、肉质松软、香味别致、增进食欲的特点,因而颇受用户的欢迎。

现在,八义集豆腐乳厂,人员很少,但他们不计报酬,每年能为国家生产七、八万斤豆腐乳。尽管如此,仍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徐州市六个县,按计划分配,所余,在苏、鲁、豫、皖、浙、冀和京、沪等腰三角形地畅销,还有福建、新疆、内蒙、黑龙江等地的远客经常来函求购,产量虽然年年增加,仍然是供不应求。

八.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 八义集羊肉汤

八义集羊肉汤是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八义集镇的特色美食。邳州八义集羊肉汤的特点是:色泽乳白、汤质鲜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醇香异常。

八义集羊肉汤制作精细,在用肉(均是本地放养的小山羊)、烧煮、配料、加工、器皿等方面均十分讲究。原汁原味的八义集羊肉汤是冲出来的:一口大大的锅,上面围着半米高的一圈铁皮,把整副羊架和羊杂放进去,用大火烧(以木柴火为好),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适量,以小火慢慢地炖,让骨头的味道完全融到汤里。汤煮好了,用一个很大的海碗,放上辣羊油,切几片薄薄的羊肉,把滚烫的汤往碗里一冲,加上一点盐菜(香菜)和佐料,一碗香喷喷、辣乎乎的羊肉汤就成了。绝不可以加青菜、粉丝之类的配料,那会伤了汤的味道,八义集的羊肉汤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汤。老街的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八(义)集羊(肉)汤不断火”,正宗的八义集羊肉汤一个炉子每天只能出不到一锅的汤。那汤白白的像麦片,稠得很,用筷子沾着汤可以把汤拉成一条线,长到半尺也不会断,味道也真绝了,喝上一口全身舒畅。

八义集羊肉汤在淮海战役中曾独占鳌头,和战区老百姓手烙的煎饼一道,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前线,两者一泡即快速制得佳肴美味,为我军将士杀敌致胜赢得了宝贵时间。据说,建国以后,粟裕、陈毅、1等几位将军路经徐州时,曾对八义集羊肉汤大加赞赏,点名要求再次品尝。从此之后,八义集羊肉汤馆在徐州附近四处开花,往来客商进出这块兵家必争之地,都要停车驻足,猫进国道边的羊汤馆,在满头大汗的辣味膻味中,过把羊汤瘾。

八义集羊肉汤制作技术虽然简单,但同样的厨师、羊肉、工序、佐料、大锅……,出了八义集,却总熬制不出“八义集羊肉汤”的味道,正如八义集臭豆腐“一出远门就变味”一样。道理说来也很简单,无论是羊肉汤还是臭豆腐,培育它们的不仅仅有技艺、原料、器具,更有八义集独具特色的水、土、光、热、风俗、精神、传统、习惯……,如同娇弱的细芽,只有植根于八义集的古镇土壤上,这两种美食才能交相迸发出强盛的生命力,茁壮成长。

九. 山东省 滨州 惠民县 惠民魏集烧鸡

魏集烧鸡,又名“肴鸡”,据传至今已有160年历史,因驻地魏集镇魏集村而得名。其独特的色、香、味和良好口感深受人们喜爱。魏集烧鸡运用传统工艺着色、过油、煮、浆等流程制作而成。着色用熬好的蜂蜜或白糖涂抹,过油是防止退色并增加口感,煮时先将老汤熬开去沫,然后放入过油的鸡和砂仁、肉蔻、丁香、桂皮等二十几味名贵中药制成的沙包。成品颜色呈黑红色或金黄色;肉烂易脱骨;气味呈中草药香型。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十. 河南省 平顶山 宝丰 翟集陈醋

翟集米醋简介

河南之中原名醋---“阳柳牌”米醋,产于河南省宝丰县翟集古镇,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

历史渊源

早在商代盘庚时期,翟集居民即借当地运粮河泉水打曲淋醋。遂形成集市。春秋战国时期,楚太子在此筑父城。至东汉,城池醋坊已成规模。据《后汉书冯异传》记载: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人。好读书,通 ;《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异随刘秀征战南北、荡平天下。异不与诸将1,独屏树下,人曰 ;“大树将军”,被汉光武帝刘秀敕封为阳夏侯,后在明帝时追封为 ;“云台二十八功臣”之一。据史志工作者考证,父城乃冯异故里。 冯异带兵讨匈奴,所带家乡士兵不服北方水土,染病者众多。冯异命人急调家乡陈醋万桶,以醋佐餐,治好了士兵的疫病,打败了匈奴,凯旋而归。 明清年间,翟集醋之名愈盛,明成祖朱棣封翟集醋为“御用醋”,并亲书“上乘佳佐、稀世精酿”。 大文学家程颐也曾赞叹“酒香在宝丰、醋香在翟集”。 抗日战争时期,伟大的国际战士白求恩大夫因闻宝丰翟集陈醋之美誉,于1936年托郏县韩先生为其代购翟集醋数百斤。

荣誉

翟集醋系列产品先后于一九八六年荣获“河南省食品行业名优产品金杯奖”,同年十二月通过省级鉴定,各项指标达到国家部级标准,一九九七年荣获“河南省优质食品证书”,一九八八年获“河南省重大科研成果奖”,一九八九年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翟集醋达到鼎盛时期。

国外土特产官网外国新奇特产品网站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