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特产豆腐皮 四川豆皮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6 22:28:00

一. 四川省 达州 开江县 甘棠馓子

甘棠馓子是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的。开江的油炸馓子,以甘棠镇的最引人注目。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

馓子,本来是回族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早在明代北京的回民就开始吃油炸馓子了,之后,回族聚居的甘肃、宁夏、云南等省历来就有吃馓子的习俗。今天的中国各1,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很快就能在全国盛行。不是吗,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天津狗不理包子,重庆火锅。馓子在全国流行,自然是因为人人爱吃。然而,一种名小吃被接纳,因其各地口味各异,如果不加以调济,也很难落地生根。开江甘棠的馓子就是因其在用料和调味上,更加适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才在开江及下川东一带名声大震。

甘棠的馓子股细条匀,焦酥香脆,色泽艳丽,造型美观,做工颇讲究,一般要在面粉里放入适量的矾、碱、盐溶液,并加入由红糖、蜂蜜、花椒、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再加进鸡蛋和香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放在盆中醒一会儿。当油锅热时,左手四指并拢,缠上面条七团,轻轻抻长,套在筷子上下锅。也有把面搓成均匀的长绳状,对头折成两个来回成八股,用手将两头捏在一起,即可放入油锅内炸出。从油锅里捞出来的馓子看上去黄鲜鲜,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脆甜甜,堪称佳馔。

甘棠的馓子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香甜的味道真叫人吃不够,难怪早有人形容说"嚼着惊动十里人"了。然而对于馓子的来历与传说很多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二. 四川省 达州 宣汉县 宣汉黄牛

①产地分布:宣汉黄牛主产于大巴山南侧达县地区的宣汉、通江等县。据1981年统计,宣汉黄牛有381120头,分布在达县、开江、万源、南江、巴中、平昌、开县、城口等县和白沙工农区。

②外貌特征:宣汉黄牛体躯细致紧凑。头直, 面部平整。 公牛头雄壮较宽,母牛头清秀;角质细致紧密,角型多样,以角尖向上向前弯曲的“照阳角”为主;颈长适中,颈肩结合良好,垂皮发达,母牛颈略显细长。前躯发育良好(胸围指数:公牛 135.6、母牛135.8),胸深, 公牛肩峰隆起。中躯较短,结实紧凑(体长指数:公牛109.6,母牛109.5);背腰平直,腹圆大不下垂。 尻部较长,微斜,稍显尖削。骨骼细致结实,四肢细长(肢长指数:公牛53.4、母牛49.2),肢势端正, 运步稳健;蹄叉紧,蹄质坚实,多为铁青色。皮薄富弹性,毛细、稀而短。毛色类型复杂,据1075头牛统计:黄色占 63.0%,褐色占 7.3%,黑色占9.4%,黑黄色占14.5%,其它颜色占5.8%。 宣汉黄牛体躯较大,成年公牛的体重 327.2±10.0公斤,成年母牛的体重271.0±2.99公斤,成年阉牛的体重369.9±7.28公斤。

③生产性能:

(一)役用性能 宣汉黄牛一般3岁-使役,5-15 岁役力最强。善于水田、旱地作业,也是产区运输的动力之一。宣汉黄牛耕作力较强,持久耐劳,使用铁铧木犁,营养良好的牛每天可犁干板田 1-1.5亩,水田2-2.4亩,旱地2.4-3亩,耙水田5-6亩。每头耕牛年负担耕地面积15-20亩。最大挽力:用体况中等以上成年牛测定,公牛平均体重338.3公斤, 最大挽力平均292.9公斤,占体重的86.5%;母牛平均体重 296.8公斤,最大挽力平均216.4公斤,占体重的72.9%;阉牛平均体重393.7公斤,最大挽力平均301.6公斤,占体重76.6%,说明其挽力较强。挽车:一般一头牛驾胶轮车,可载重500-800公斤,在碎石公路上日行25 公里左右。据测定,3头牛共驾胶-车,载重1.5-2.5吨,在碎石公路上日行30公里,无不良表现。

(二)产肉性能 用15月龄、平均体重131.6公斤的阉牛进行肥育试验,在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肥育90天(9-12月)平均体重168.3公斤,平均净增重36.7公斤,肥育期日增重为407.3克。增重1公斤活重耗混合精料3.5公斤。屠宰率52.5%,净肉率40.0%,肉骨比3.8:1。 胴体分割肉总重60.2公斤,其中优质切块重24.0公斤,占分割肉的39.8%,熟肉率59.8%。试验说明,宣汉黄牛产肉能力一般,但肉质良好,驰名省内外的达县“灯影牛肉”,即以宣汉黄牛肉为原料。据分析,9-11肋间肌肉(不含背最长肌)的营养成分是:水分70.2%,干物质29.8%,其中蛋白质18.7%,脂肪10.4%,灰分0.9%,PH值6.1。

(三)繁殖性能 宣汉黄牛母牛1岁、公牛1.5岁性成熟。母牛发情的季节性不强,发情周期平均22.2天,发情持续期27小时。初配年龄一般为3岁,妊娠期平均281.2天,一般 3年产犊2胎,少数一年一胎,终身产犊6-7头。犊牛初生重:公犊平均13.8±0.75公斤, 母犊平均15.6±0.70公斤。繁殖率6.3%,犊牛育成率98%。

三. 四川省 达州市 渠县 达州脆李

达州脆李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州脆李是我市独具地方特色的水果,以其口感爽脆、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享誉川东及重庆地区。脆李产业已成为我市种植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此次申请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对于加快我市脆李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地域范围

达州脆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达州市辖区7个县(市、区)全部共315个乡镇。其具体地域为:达县黄都、景市、福善、桥湾、洛车、赵固、石桥、渡市、管村、石梯等全部共64个乡镇;宣汉县南坝、君塘、清溪、普光、天生、柏树镇、双河、土黄、华景、新华、胡家等全部共54个乡镇;开江县新宁、普安、回龙、天师、永兴、讲治、甘棠、任市等全部共24个乡镇;大竹县城西、黄家、清河、柏家、李家、庙坝、清水等全部共50个乡镇;通川区北外、盘石、蒲家、罗江、东岳、双龙、复兴等全部共10个乡镇;万源市太平、罗文、白沙、青花、旧院、沙滩、官渡、黄钟、河口、固军、茶垭等全部共53个乡镇;渠县三板、涌兴、有庆、土溪、三汇、鹤林、柏林、贵福、文崇等全部共6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径106°41′—108°32′,北纬30°20′—32°22′。保护面积10万公顷,年产量1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中大,圆形,果顶平或微凸;果面黄绿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缝合线浅、明显、不对称;果肉淡黄色,肉质脆,汁液中多,味甜、浓,离核。品质优。 (2)内在品质指标:达州脆李可食率≥95%,可溶性固形物≥12%。 (3)安全要求:符合达州市地方标准《达州脆李生产技术规程》(DB511700/T21.1-2011)的安全要求。

四.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达州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是达州弛名中外的名特食品,因其肉薄如纸,棕红闪亮,灯照显影而得名。此种牛肉始由梁平人刘仲贵于光绪年间,选用宣汉黄牛特定部位的肉块,经过二十多道加工工序,按四季不同气候特点加入多种香料精心制作而成。具有质酥香脆,耐人细品、营养丰富、久存不坏的特点。1927年在成都举办的四川省第十次劝业会上首次展出,名声大噪,从此便扬名海内外。不仅连获省、部优产品称号,而且被列为国宴菜谱和馈赠国际友人的佳品,畅销世界各地,经久不衰。

灯影牛肉,是用精选的牛后腿腱子肉切片,手工制作,色泽红亮、麻辣鲜脆。其辉煌的历史,甚至可追溯到百年以前的清朝光绪年间。

关于灯影牛肉的说法是,清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县,专门以烧腊、卤肉为止。开始,制作五香牛肉片厚质硬,吃时难嚼,老塞牙缝,生意不畅,销路打不开。后来,刘老板左思右想,逐渐改进刀法,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再腌渍入味,继而加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如此制作的牛肉,顾客觉得酥香可口,购买者增多。一传十,十传百,不久成了当地名食。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以此发财致富。就这样,灯影牛肉名气传遍四川各地。

达州灯影牛肉的用料和制法是:选黄牛后腿部净瘦肉,不沾生水,除去筋膜 ,修节 整齐,片成极薄的大张肉片。将肉片抹上炒热磨细的盐,卷成圆筒,放在竹筲箕内, 置通风处晾去血水。取晾好的牛肉片铺在竹筲箕背面,置木炭火上烤干水气,入笼蒸 半小时,再用刀将肉切成长一寸五,宽一寸的片子,重新入笼蒸半小时,取出晾冷。 菜油烧熟,加入生姜和花椒少许,油锅挪离火口。10分钟后,把渍锅再置火上,捞去 生姜、花椒。然后将牛肉片上均匀抹上糟汁下油锅炸,边炸边用铲轻轻搅动,待牛肉 片炸透,即将油锅挪离火口,捞出牛肉片。锅内留熟油,置火上加入五香粉、白糖、 辣椒面、花椒面,放入牛肉片炒匀起锅,加味精、熟芝麻油,调拌均匀,晾冷即成。

灯影牛肉从问世以来,以其特殊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风味,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民国16年( 1927年),灯影牛肉在成都召开的第十次劝业会上获甲等奖。民国19年,灯影牛肉在达县劝业会上获第一名。1978年,国家领导人出访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时,将灯影牛肉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灯影牛肉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用品。

五. 四川省 达州市 达川区 安仁甜柚

安仁甜柚,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安仁乡的著名,该品丰产稳产、果形美观、香气浓郁、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种籽少、耐贮运,单果重100-1500克,成熟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

安仁甜柚是四川省地方名特水果,产于达县安仁乡地区,源于梁平柚,优于梁平柚。是达州市境内唯一一个具有较大集中种植规模的地方柚类良种,栽培历史长达130余年,其品质优良,驰名省内外。Av9

安仁甜柚具有丰产稳产、果形美观、香气浓郁、味甜汁多、脆嫩化渣、种籽少、耐贮运等特点,单果重100-1500克,成熟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全县种植面积600亩,年产量600万公斤,产值1000多万元,是安仁、葫芦、檀木、万家、麻柳等乡镇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Av9

六.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达县苎麻

达县苎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县苎麻,四川省达县。该县境域所产苎麻具有色泽均匀,有光泽,.手感柔软,斑疵少,锈脚短的特点,市场行情很好。.

生产情况

达县是中国国家级首批苎麻生产基地县,是中国苎麻之都。为充分发挥苎麻 图2 达县苎麻种植基地

.的产业优势,达县于2006年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国家苎麻标准化示范区。建立了三个千亩以上的苎麻母本繁殖园,建成苎麻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5个。到2009年,苎麻示范种植面积达到了1.8万公顷,年总产量4.86万吨,总产值4.374亿元,示范农户人均苎麻收入729元,全县基本形成了从管村片区—渡市片区—河市片区—赵家片区环型百里苎麻产业带。
2010年,该县苎麻播种面积16005公顷,总产量26411吨。百节、马家、赵家、碑高、双庙、草兴等六个苎麻基地乡镇,以四川省财政厅优质高产苎麻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 图3 达县农民剥制苎麻

.专项资金实施苎麻品种改良工程,完成品改16712.17亩。翻挖劣质麻16800亩,套种蔬菜4500亩。碑高乡石佛庙村实施苎麻科技示范进村行动,完成高产示范种植及配套综合技术300余亩,资金20万元,完成苎麻冬管150亩,品种改良150亩。6月3日在百节镇魁子岩村召开了苎麻机械打剥技术现场会,参会人员150余人,推广苎麻机械打剥机12台,利农牌手工打剥器140套,促进了苎麻的生产发展。..产品加工方面,达县以智鹏麻纺厂为龙头企业,对原麻进行精加工,提高苎麻附加值。2005年1~7月加工原麻3000余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4亿元,销售收入1.23亿元,创汇135.54万美元,税金219.42万元。产品远销到欧美、日韩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

生物特性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中国国宝,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

主要用途

苎麻叶晒干后含有20.5-23.8%粗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饲料 图4 苎麻纤维产品

[9],苎麻根可药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苎麻杆表皮可加工制作苎麻纺织用苎麻纤维,其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并且细长、坚韧、质地轻、吸湿散湿快,因而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因此苎麻纤维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被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它与棉、丝、毛或化纤进行混纺、交织,可以弥补上述四大纤维的缺陷,达到最佳织物功效。.

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达县《关于“达县苎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说明的函》(达府函[2006]5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达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四川省 达州市 开江县 开江麻鸭

开江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开江麻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开江麻鸭,羽毛呈灰褐色,善潜水、耐粗饲、肉质鲜、嫩、细、红、油、沙。

开江县倾力打造“中国麻鸭之乡”

一是着力抓好产业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模式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百、千、万”水禽工程。到2016年,培育年出栏麻鸭5000只以上的大户100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大户2000户、年出栏5万只的养殖小区10个,建成麻鸭标准化养殖小区93个、基地乡镇10个,出栏麻鸭2000万只,麻鸭收入占农民牧业收入31.2%以上。二是着力抓好品种选育。对开江产区的四川麻鸭进行选优去劣、提纯复壮,育成经国家育种委员会认可的开江麻鸭品种,优质品种在县域内覆盖率100%。三是着力抓好科技推广。加强对开江麻鸭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县畜禽品种改良站对麻鸭产业发展实行定点帮扶、跟踪服务,麻鸭产业龙头企业落实“五包”责任制。四是着力抓好品牌创建。扶持企业申报有机、绿色、无公害畜产品和地理标识,加大对开江麻鸭的宣传和培育力度,不断提升产业美誉度,力争到2016年成功建成“中国开江麻鸭之乡”。

开江县畜禽改良站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开江麻鸭主要产于四川省开江县,产区位于东经107°42'06''—108°05'07'',北纬30°47'40''一31°15'28''之间,分布于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永兴镇、新太乡、灵岩乡、回龙镇、天师镇、骑龙乡、长田乡、沙坝场乡、梅家乡、讲治镇、宝石乡、甘棠镇、靖安乡、任市镇、新街乡、广福镇、长岭镇、拔妙乡等20个乡镇,产区面积1033.8平方公里,年出栏麻鸭1350.26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及肉质特征:开江麻鸭产蛋性能好、屠宰率高。开江麻鸭500日龄平均产蛋130.9枚。6月龄公鸭全净膛屠宰率70.56%,胸腿肌重291.7±3.18克,占胴体重的31.8%;母鸭全净膛屠宰率为70.6%,胸腿肌重288.4±3.14克,占胴体重的29.1%。宰杀后,肌肉丰满紧密、有坚实感、光泽润滑,用手触摸湿润不粘手、肌纤维韧性强、弹性好。因鸭肉的脂肪含量少、氨基酸种类多,营养丰富,咀嚼道鲜美。肉汤清淡,风味独特、鲜美无比、营养丰富、可口怡人。 2、开江麻鸭肉品质理化指标:开江麻鸭粗脂肪含量控制指标为1.5%≤, 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1%;开江麻鸭胆固醇(mg/100g)控制指标为65mg≤,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60.3mg;开江麻鸭粗蛋白含量控制指标为≥20%,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21.6%;开江麻鸭氨基酸控制指标为≥16%,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19.34%。 3、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3、NY5028-2001和GB18596要求;种鸭场建设符合种畜禽场建设布局规范DB51/T652—2007种鸭场养殖档案符合NY10-1985规定;饲养管理符合肉用家禽饲养HACCP管理技术规范NY/T1337-2007、无公害食品鸭饲养管理技术规范NY/T5038-2006管理规定;饲养投入品使用符合NY5023、NY5030;防疫符合NY5263要求。鸭肉符合NY5034-2005、GB16869-2005规定;鸭蛋符合NY5039-2005G规定;板鸭符合NY5356-2007规定;鸭绒符合GB/T17685-2003规定。

八. 四川省 达州 大竹 五香卤豆干

达州市大竹.宣汉.开江生产的卤豆干都是有名气,其制作方法.配料.形状.味道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如今已生产各种类型.各种味道的系列产品,该用真空塑袋包装,保质保鲜期更长.畅销省内外.

九.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万源旧院黑鸡

万源旧院黑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万源旧院黑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万源市旧院镇、白羊乡、固军乡、井溪乡、蜂桶乡、堰塘乡、铁矿乡、八台乡、白沙镇、石塘乡

特定品质

将检测样品编号保鲜,专人专程送至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检测,旧院黑鸡16种鲜样氨基酸总含量为22.89%,比本地鸡21.81%高1.08%。风干物质样品十六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8.22%,比本地鸡76.55%高1.67%。硒的含量达0.09%mg /100g,比土鸡0.04mg/100g多0.05mg/100g,高125%。

文化典故

旧院黑鸡属全国地方优良品种,主产于四川省万源市,已有100多年的饲养历史。该品种于1963年被中国科学院西南综合考察组发现,主产于万源市旧院片区,故命名为“旧院黑鸡”。1982年被定为四川省地方优良品种,并列入《四川省家禽品种志》。1983年列为全国地方优良品种,属于国内稀有珍贵鸡种。1997年被载入《中国农业文库》,2003年被编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5年旧院黑鸡无公害生产基地申报成功,2006年10月“万源旧院黑鸡(蛋)”产地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2007年12月旧院黑鸡(蛋)成功申报为有机产品。2008年1月9日,“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基地”新闻发布会在成都隆重召开,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致富经”栏目播出“万源旧院黑鸡”节目后,在国内的影响力更大,知名度更高。2009年1月19日旧院黑鸡被省政府新闻办、省农办评为“天府十宝”。

十. 四川省 达州市 万源 万源板角山羊

万源板角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万源市地处四川东北边陲,位于川、陕、渝三省(市)交界处,系大巴山腹心地带。这里山川秀丽、资源丰富、草木茂盛。早在商周时期,万源人民便开始了山羊的养殖放牧。

特定品质

万源板角山羊,是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的著名,万源板角山羊具有体型大、生长快,产肉多、膻味轻、皮张面积大、质量好等特点,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是山区发展草食牲畜,以草换肉的重要山羊品种资源。

文化典故

经中国科学院西南综合考察队1963年发现并给予了充分肯定,1982年被四川省 列为地方优良品种,1997年4月被中国科学院载入《农业文库》,并得到了我国著名养羊专家刘相模的高度评价。

四川达州特产正宗麻辣豆腐干四川家乡的特产薄豆皮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