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特产女儿红怎么样 湖北特产女儿红是不是黄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6 01:03:53

一. 湖北省 潜江 潜江传统酿酒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传统酿酒

传统酿酒技艺,是指潜江市以湖北园林青酒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酿造酒和配制酒工艺。园林青酒业从民间槽坊起步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吸纳了深藏于民间的多种酿造技能,凭借本土自然环境、气候、水质等众多优势,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清香型原酒,并以原酒为基汁,结合中国传统名贵药材的功效,配制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露酒和保健酒系列。

园林青系列酒的生产工艺,以低温制曲工艺、地缸发酵工艺、名贵药材的提炼工艺以及露酒、保健酒的配伍工艺为显著特征,生产出的原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余味爽净;露酒的品质色泽金黄微带翠绿,药香酒香和谐细腻,醇厚甜绵,柔和爽口,加之显著的养身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亲睐。

园林青原酒是湖北清香型酒类的代表,其露酒、保健酒汲取了代传的工艺精华与众家之长形成了自身的品牌特色。二十世纪末曾三次蝉联国家金质奖。中国文坛泰斗曹禺先生亲笔题词“万里故乡酒,美哉园林青”。

二. 湖北省 仙桃 仙桃农家豆腐

在我的家乡,旧时过年有这么几桩要做的事;腌鱼腌肉炒辣锅,油货熬糖打豆腐。不管是年成丰歉,这几桩事中除了腌鱼腌肉特殊因素有时年关不操办,这豆腐是绝对要打的。进入农历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厨房的烟囱里,一缕缕白色的烟雾随风摇曳,随之一阵阵豆腐的香味扑鼻而入。你随便走进一家厨房,家乡人热情地从滚沸的锅里舀起一碗豆浆捧到你的手上,让你和着白沙糖一碗碗品味。

豆腐是我国食品中的瑰宝。俗话说:大鱼大肉伤肠胃,青菜豆腐保平安。仙桃著名的鱼米之乡,在农作物里黄豆的种植是比较广的,旱地、田埂上,棉田间作都种六月爆子。黄豆多了,豆腐就成了仙桃人的一道主菜。

有关豆腐的记载很多。豆腐的发明者如《本草纲目》曰:“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相传,豆腐是刘安以黄豆,盐卤等物发明的一种美食。仙桃人做豆腐的历史由来已久,独特的水质,独特的器具,独特的土质所收的黄豆,做出的豆腐独具特色,独具风味。仙桃的豆腐品种多样,以白豆腐为基础有千张,干子,熏豆腐、腌豆腐,臭豆腐、豆腐脑,豆腐丸子等。

仙桃农家做豆腐,工序大致有:把黄豆泡入冷水里,用木桶装,自来水不行,自来水泡的黄豆做出的豆腐不好吃,有股酸味。过一两天黄豆泡胀了,用磨子推浆,磨豆腐时,大人推磨,小孩子用勺子舀上带一定量水份的黄豆,看准磨眼,估计好大人推磨的圈数,往磨眼里添。大人推磨要均匀,小孩预磨要迅速准确,不然小孩的手会被磨担子撞伤的。预磨也是一件很讲究技巧的事,黄豆添多了磨眼要堵死,预少了要推空磨,因为转空磨会磨损磨子的磨齿。而且预磨的好歹,可直接关系到豆腐的产出率。接下来将豆浆舀入豆腐袋,把用热水边冲过的豆浆边搅拌边挤压,豆浆水一泓泓挤压到浆盆里,去除豆渣后的豆浆,再倒入铁锅内用温火慢慢地煮熟。火势不能太旺,旺了豆浆煮沸会溢出锅外。下石膏后等到豆浆上面起一层皱了,用水瓢舀起放进豆腐包袱里压干,掀开布就是白豆腐了。

做千张是把熟豆浆舀入铺有纱布的方格里,薄薄的一层一层,压榨后即成;豆浆成豆腐脑,一朵朵在铁锅里飘动,像棉絮在空中飘着的熟豆浆,直接舀到桶子,就是豆腐脑,豆腐脑是不需要压榨的;腌豆腐(霉豆腐)是仙桃的,腌豆腐用白豆腐切成四方的小块,一块一块放在竹篾编成的筐里,经自然发酵,待豆腐长出了二寸左右的白色绒毛晒干后,撒些麻油,辣酱,装进养水坛子里,腌制数日后即可以吃了,皮脆辣,内部松软,咬一口一股淡淡的香味,余味无穷;还有一种叫熏干子,是将白豆腐放在灶口熏干,颜色黑不溜秋的熏干子交腊肉蒜苗去炒,吃起来香喷喷的,熏干子可保存很长时间,甚称一绝。

还有豆腐的多种吃法;如豆腐丸子,豆腐汤,臭豆腐,霉豆渣等,都称得上是农家人的异品,说不完。

豆腐不仅平民百姓喜爱,贵为帝王的也爱之。清乾隆帝很爱吃豆腐,一年乾隆到杭州在餐馆用膳。老板娘端出一碗稀奇的菜来。乾隆回味之余不禁动问:这叫什么菜?老板娘答道:这叫红嘴绿鹦哥,金镶白玉板。实际上这道菜是最普通不过的菠菜配豆腐。要照现代营养学来分析,菠菜是不能同白豆腐同时煮着吃的,因为菠菜中的一种物质会破坏豆腐中的有效营养。

中国的文字极其丰富,有关豆腐的俗语如;刀子嘴,豆腐心,形容人嘴硬心软;乜串豆腐,没有提手,贬视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武大郎卖豆腐,人熊货软......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话说回来,要吃豆腐,不妨来品一品仙桃的老沔阳豆腐。

三.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粉蒸莲藕

粉蒸莲藕,选用荷塘老藕为主料,其制法为:将藕刮洗干净、去掉节的老藕分条剖开,然后把藕的剖面朝下,放在苫板上,用刀

面拍破,切成一寸长,三分粗的条,盛入钵内,加姜末、精盐、味精少许一起拌匀,腌渍片刻。切三两肥肉丁拌入,再将腌渍好的藕,用生大米拌匀,放入笼屉内,用旺火蒸一刻钟后取出,盛入盘内,浇卤芡,淋香油,撒葱花即成。

此菜粘糊而不沾齿,油润而不腻味。

四. 湖北省 仙桃 沔阳麻鸭

沔阳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沔阳麻鸭,为蛋肉兼用型育成品种。原产于湖北省仙桃市沙湖、杨林尾、西流河、彭场等地区。 沔阳麻鸭系湖北省仙桃市(原沔阳县)畜禽良种场育成。1974年湖北省科委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品种标准时,命名为沔阳麻鸭。1982年9月组织省内外专家签定,经湖北省农牧业厅畜牧局审定出为育成品种。养殖范围遍及湖北省内天门、汉川、洪湖、荆门以及武汉市蔡甸区、汉南区等地。

1960年开始,沔阳县畜禽良种场引进体大、身长、蛋重的高邮鸭为父本,与当地体小、善牧、蛋多的荆江鸭进行杂交改良,显尔出较好的0优势,自群繁殖三年后,又于1966年再次引进高邮鸭公鸭与杂交一代母鸭进行杂交。经过近20年的定向选育和自交固定,逐渐育成丁体大、蛋重胜于荆江鸦的沔阳麻鸭新品种。

沔阳麻鸭耐热抗寒,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既善游牧走旱地,又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袭击,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季节,仍能潜入深水觅食色虾螺蚌。据1981年统计初生雏鸭1200只,在放牧条件下,30日龄成活串89.67%,60日龄成活牢85.17%。沔阳麻鸭颈细长而灵活,具有较强的觅食能力。 沔阳麻鸭

沔阳麻鸭是湖北省体型较大、生长较快、适应性强、产蛋较多的蛋肉兼用型育成鸭种。其鸭蛋制成的“沙湖盐蛋”,以蛋大、油多、蛋黄呈桔红色而闻名全国,畅销港澳。1982年湖北有15个县饲养,深受群众欢迎。鉴于育成后的时间短,今后应继续以仙桃市畜禽良种场为选育基地,搞好东荆河外滩5000亩种鸭牧场建设,大力发展鱼、虾、蚌、螺和麦黄草等动植物饲料,并采用群体建系的方法,使沔阳麻鸭朝蛋多、强大、快长的方向发展。

特征沔阳鸭体躯呈长方形,具有背宽胸深,肉色发红,胫和蹼为橘黄色等外貌特征。公鸭:头颈上半部和主翼羽为孔雀绿色,有金色光泽,颈下半部和背腰为棕褐色,臀部黑色,胸腹部和副主翼羽为白色,喙壳青黄,喙豆黑色。母鸭:全身均为斑纹细小的条状麻色,有深麻和浅麻两种,以浅麻居多,主翼羽呈青黑色,喙壳铁灰色,喙豆黑色。雏鸭:羽色为乌灰色,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深色的羽毛带。

沔阳麻鸭生长速度较快,在13周龄体重就可以达到1.5 kg左右,屠宰率为89%~91%,瘦肉率略低,仅有16%~17%。产蛋性能表现为年产蛋160~250枚,平均蛋重74 g,蛋壳颜色分为青色和白色,分别占85%和15%。在繁殖性能上,沔阳麻鸭在公母配种比例为1:20~25时,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3.07%和88.47%。

沔阳麻鸭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如繁殖性能好、屠宰率高等特点。[

沔阳麻鸭

仙桃市鸭业协会

11210913

活鸭

五.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猪

监利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监利猪是湖北优良地方猪种,为我国华中类型代表品种之一,具有早熟易肥,肉嫩味鲜,适应性强、抗病力较强、母性好、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1956年全国猪种普查时,最先在监利新洲、堤头、朱河、尺八、上车等地发现,1959年统一命名为“监利猪”。监利猪以肉嫩味美而闻名,历史上有“监猪介贡”之说。据《监利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监利土猪曾作为贡品上解京都,故又称“贡猪”,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

品种特征

监利猪的躯干、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俗称“两头黑”猪。皮上黑白毛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上着生白毛,称“晕带”。额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由额心伸延至鼻梁,称“破头花”。多数尾尖有白毛。少数猪的躯干上有—两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头大小适中,鼻一般直长,鼻吻多为肉红色,称“肉嘴”,也有黑色的,称“铁嘴”;上下唇结合较好,称“鲫鱼嘴”,额多有皱纹;耳中等大而下垂;背腰微凹,腹大下垂,母猪0很少拖地,臀倾斜,后肢多卧系。

品种性能监利猪体型中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分别为130.18公斤、135.64厘米、73.96厘米、120.43厘米;母猪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分别为94.02公斤、122.67厘米、61.55厘米、107.35厘米。 监利猪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具有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外貌一致,适应性强,能大量利用青绿饲料,边长边肥,周转快,骨细,肉质嫩美,繁殖性能好以及“种小肥猪大“的特点,但也存在斜尻、卧系和瘦肉率不高的缺点

监利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监利猪主产于监利,位于东经112°35′— 113°19′、北纬29°26′—30°12′之间,共23个乡镇场。具体范围为: 南临长江,与湖南华容、岳阳交壤,包括大垸、红城、容城、上车、朱河、尺八、三洲、柘木、白螺等9个乡镇场;东跨洪湖,与洪湖市接壤,包括桥市、棋盘、汴河、福田、分盐、龚场、网市等7个乡镇;西接江陵,包括程集、汪桥2个乡镇;北依东荆河,与潜江、仙桃接壤,包括黄歇、荒湖、新沟、等3个乡镇;中部有毛市、周老2个乡镇。产区总面积13.72万公顷,存栏监利母猪(能繁)3000多头,年产监利猪及杂交一代育肥猪5万头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监利猪体格中等,躯干、四肢为白色,头、颈、臀为黑色,俗称“两头乌”;皮上黑白毛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上着生白毛,称“晕带”;额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多数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两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头大小适中,鼻一般直长,鼻为肉色,称“肉嘴”,也有黑色的称“铁嘴”;额多有皱纹,腰背微凹,腹大下垂。育肥猪饲养至180-240天出栏,屠宰体重75公斤以上。胴体肉脂分明,瘦肉鲜红,肥肉洁白,膘厚3-4厘米。 2、内存品质指标:监利猪肉色鲜红、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瘦肉率44.32%。每百克瘦肉中,蛋白质≥19.0%,实测20.2%;脂肪≤6.0%,实测3.1%,灰分≤1.5%,实测1.1%。富含各种氨基酸。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32)、《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的规定。

六. 湖北省 潜江 二回头

二回头是清道光年间潜江黄场刘道金师傅创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黄鳝。因为味道特佳,成为潜江一道名菜。历来许多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潜江探亲,没有不品尝“二回头”的。

传说清道光年间某一天傍晚,刘师傅饭馆里来了一个秀才,点名要吃粉蒸肉,恰好没有原料了。刘师傅急中生智,用鳝鱼做了一道菜,秀才吃了连声叫好,并问这菜叫什么名字,刘师傅因是一时的主意,并未想好给菜取个什么名,一看盘里鳝鱼块两头翘起,好似回头望月,于是脱口而出“二回头”,秀才听后,便临壁而书:“妙哉二回头,客去不须留,异香随风走,何日再回头。”也有记为“妙哉二回头,香嫩且滑口,今日喜尝新,归去再回头。”

七. 湖北省 湖北白猪

湖北白猪 湖北白猪是该所与华中农业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共同培育的国内最佳瘦肉型母本新品种,具有繁殖性能好、生长快、瘦肉率高、耐粗饲、肉质鲜美的特点。1986年育成并通过鉴定,同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白猪现有500头育种核心群,年向社会提供种猪4 000多头。

湖北白猪具有典型的瘦肉型猪体型。体型较大,被毛全白,两耳前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臀丰满,肢蹄结实,0平均7对。

湖北白猪生长发育快,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强度与长白猪近似,具有典型的瘦肉猪肌肉生长的特征。母猪在5~6月龄就达到性成熟,初配体重在115千克左右(8月龄)。母猪利用年限可达6年。经产母猪窝平产仔12头以上,产活仔ll头左右,仔猪初生重为1.5千克;42天断奶,断奶窝重140千克,断奶仔猪9.5头。

湖北白猪肥育性能好,175天可达到100千克体重,肥育期料重比2.9:1;100千克屠宰,屠宰率75.04%,胴体重77.72千克,瘦肉率62.56%。

以湖北白猪为母本,大白猪为父本生产的湖北白猪配套系(大×湖)具瘦肉率达到65%左右,平均日增重750克,料重比2.6:1。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而组建的湖北白猪高效配套繁育体系生产的“杜×大湖”商品猪平均日增重达到800克,瘦肉率达到66%以上,且后躯更加丰满,前躯更加粗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商品猪。日前,湖北白猪及其配套系已推广30 000多头,累计产值5 000多万元,遍及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安徽、河南、甘肃、新疆、上海、海南、深圳等17个省(区)市。

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具有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配合力强的特点。目前,确是础母猪800头,年向社会提供种猪7000多头。大约克夏猪生长快,2~6月龄平均日增重800克,发育匀称,兼有父本和母本特征。育肥猪165天达到100千克体重,料重比2.5:1;100千克体重屠宰,屠宰率78.22%,胴体重79.56千克,瘦肉率64.73%。

杜洛克猪 该所杜洛克猪是在1987年引入当时最优秀的匈系杜洛克和美系杜洛克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最终形成了200头规模的育种核心群,年向社会提供种猪1 500多头,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好、瘦肉率高的特点。

杜洛克猪头颈清秀,耳小、略前倾,被毛棕红色,前躯开阔,胸深,腿臀肌肉很发达,四肢粗壮,腹部收缩好,07对。

杜洛克猪体型较大,发育雄健,日增重达到800克以上,体尺外貌具有父系特征。

杜洛克猪公猪8月龄左右达到性成熟,母猪120千克(6月龄)左右达到初配体重,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l头,产活仔10.5头,初生体重1.45千克;35天断奶,窝重89.35千克,断奶仔猪10头,母猪利用年限为5~6年。

杜洛克猪生长快,肥育期达100千克日龄160天,料肉比2.4:l;100千克屠宰,屠宰率79.40%,胴体体重79.73千克,瘦肉率66%以上。

以杜洛克猪为终端父木的“杜×长大”繁育体系生产的商品猪,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好、肉色鲜红等特点,已累计推广10 000多头,直接经济效益2 000多万元,现已推广到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福建、广东、安徽等15个省(区)市。

八. 湖北省 仙桃 沔城藕

沔城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沔城藕是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镇的。沔城盛产莲藕,素有莲乡藕城之称。沔城莲藕,粗壮肥大,肉质松脆,纹理细腻,味道鲜美。沔城藕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沔城盛产莲藕,素有莲乡藕城之称。沔城莲藕,尤以莲花池中的最为著名。是仙桃市四大土特名产之一,俗有“沙湖的咸蛋,范关的酒;毛咀的卤鸡,沔城的藕”之美谈。北京范习新教授有诗赞曰:“金色夕阳照古桥,荷花朵朵尽妖娆,千年治地已他去,唯有莲藕红不消”。

沔城藕,粗壮肥大,肉质松脆,纹理细腻,味道鲜美。吃生的,甜津津,凉丝丝;吃熟的,粉朴朴,香喷喷。真乃“生吃如秋梨般清甜,熟食如板粟般粉扑”。莲子则甘甜爽口,且有清心健脾、补气益中之功效,因而被人们誉为“白璧莲参”。历史上,它们一直是进奉皇帝的上等贡品,被人们视为席中珍品。

沔城莲藕好吃,也许真的得益于“李白赠莲引神种”的美丽传说和一脉相传、不断进化的优良品种;也许得益于钟灵毓秀的地理区位或肥沃甘甜的水质土壤。

俗话说:“好菜还得好手烹”。沔城人烹调莲藕的技术也是非常出色的。如果你有兴趣光顾沔城,好客的沔城人就会亮出他们的拿手好戏,精心地为你做出各色各样的藕菜、莲汤。如煨藕、撮藕、蒸藕、炒藕、卤藕、莲米银耳汤等,并且会如数家珍似的向你一一推荐,这是“海蚌含珠”,那是“凤凰展翅”;这是“千层什锦”,那是“八宝莲汤”;这是“玉兰荷花”,那是“荷露相思”……至于以莲藕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有:藕罐、藕夹、藕饼、藕粉、藕酥、藕圆子、蜜莲、莲糕等,花样繁多,各具特色。

特别是每年五月端午早藕上市的时候,人们都要纷纷抢购“新货”,一时间,大小篮子塞满了“白 绫”、“黄梢”、“纺锤”、“炮筒”。

临近春节,是沔城藕最俏销的时候,街头巷尾满是藕的芳香。武汉、黄石、荆州以及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采购者,把一车又一车沔城藕带向四面八方。而那些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回家探亲的沔城人,他们把家乡藕吃个够以后,临行时还要捎上几支,作为馈赠亲朋的礼品。真个是,沔城的莲子沔城藕,吃了还要兜着走。

近年来,沔城莲藕已打入大城市超级市场,成为人们争先抢购的绿色食品。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沔城藕”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仙桃市沔城回族镇蔬菜协会

11905021

藕(新鲜蔬菜)

九. 湖北省 仙桃 螺蛳蚌蛤

“三月螺蛳四月蚌,五六月间光蚂蝗”,这是沔阳的民谚;邻邑天门,潜江也有“正月螺蛳二月蚌”之说,都是指农历而言。它提醒人们,要吃螺蛳蚌蛤,可别误了大好季节。

江汉平原腹地的沔阳,虽然所有的河湖沟渠,都是螺蛳蚌蛤的栖身地,而要吃上一顿它们的肉,也并非易事。蚌是一个个从水里“摸”来的,螺蛳是一个个从水里“捡”来的,这摸、捡,都得下到水里去。乡下人管蚌叫“蚌憨子”,它呆在水塘的。,绒泥地里,一动不动,又把那坚硬的外壳大半暴露外,让请摸蚌人的手和脚一触到它即可拿获,你说憨不?但三四月间春寒料峭,摸蚌人在凉飕飕的水里劳作,全身冻得起满鸡皮疙瘩;有时还得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用脚摸,摸到后,没入水中,以手取蚌,也够受啊!相比之下,螺蛳大都产在只没脚脖子深的水田里。水清澄澈,见一个,捡一个,俯拾可得。

只是江汉平原人吃螺蛳不像外地人那样将其囫囵地炒个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蛳用开水“濯”过,再用断了半截的纺花锭子或者是一根竹签剔出螺蛳肉,按天(门〕潜(江〕沔(阳〕“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种食用方法,即有蚌、腊肉、豆渣粑的所谓“三味火锅”,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馆遍地开花,乡里卖蚌的农民们也发了一点小财。

十. 湖北省 天门 金龙脑海

金龙闹海a

原料:鲭鱼、米粉、吉士粉、精盐、香醋、味精、葱、生姜、蒜、鸡汤、色拉油。

制法:鲭鱼切上十字花刀,用盐、料酒、生姜稍腌,拌上大米粉、吉士粉后形成金黄色,装盘入笼蒸15分钟,然后摆上雕好的龙头龙尾,勾琉璃芡,淋热油即成。

绍兴特产女儿红多少钱一箱陕西特产女儿红值钱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