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特产是红薯条 四川的红薯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30 20:15:07

一.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铜仁红薯干

红薯干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红薯干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的抗癌,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红薯干属碱性食品,和很多水果、绿色蔬菜一样,这是最难得的。而一般食物都是酸性的,比如粮食、鸡鸭鱼肉等,而人体的PH值为7.34,所以红薯干有利于人体的酸碱平衡,还能降低血胆固醇,防止亚健康和心脑血管病等“现代病”。

二.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三清山红薯片

三清山红薯片选用玉山西北部山区三清山下樟村、童坊、横街等地优质新鲜红心薯为原料,切片后用山茶油等独特配方和工艺炸制而成,产品原汁原味、色泽金黄、脆松香甜、美味可口,回味悠长,是玉山民间久负盛誉的传统美食。

三. 广西 崇左 扶绥县 扶绥红薯糍粑

   红薯糍粑是扶绥龙头乡一带壮家的独特风味食品。每年的11月中下旬红薯收成以后,红薯糍粑就经常成为壮家人在节日或者农闲时的美食。另外,它还可以作为老人寿宴上的“寿饼”送给亲戚朋友。红薯糍粑虽然风味独特,制作却很简单。红薯糍粑的主料是红薯,所以,选择红薯是最重要的。一般来说,选“小头大屁股”、红皮白心的霜后红薯最为理想,因为此时的红薯已经糖化了,就是说,红薯收成经过一定时间后,红薯的糖分浸出来了,红薯变甜了。把选好的红薯洗干净后放在蒸笼里,然后剥去薯皮,把剥去薯皮的红薯和滴干后的糯米浆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就可以做成了具有天然清香味儿的糍粑皮。糍粑馅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放,如可以放花生、芝麻糖、韭菜、蒜苗秧等。做好后的红薯糍粑可以油炸也可以放在蒸笼里蒸。油炸后的红薯糍粑黄灿灿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在口中轻轻一咬,甘甜味沁人心脾;用蒸笼蒸出来的红薯糍粑则呈淡黄,有亮泽,口感润滑爽口、柔软细嫩,香而甜的天然味道让人百吃不厌。

在龙头乡村,壮家人家喜欢红薯糍粑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而且营养丰富。据年长的老人们讲,在以前生活困难时期,红薯糍粑曾经是人们渡过难关的粮食。现在,随着生活的进一步提高,虽然不为吃和穿而发愁,人们做红薯糍粑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同时也在寻找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四.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吉星红薯贡粉

吉星红薯贡粉,是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的著名,该品晶亮透明、口感细腻、耐煮性强,属无明钒及其它化学污染的纯天然食品,人们食用安全、卫生,符合质检、防疫部门规定的标准。

遂宁蓬溪吉星红薯贡粉,又称吉星贡粉,是以蓬溪县盛产的红薯为原料,将红薯淀粉加自来水稀释,二次过滤除杂,四次旋流除沙、脱水、打芡和面、抽空、成形、熟化,在-12℃低温冷冻库放置13小时后出冻库,自然晾干。Fdf

吉星红薯贡粉的产品规格为宽、细红薯粉丝,共6个品种,吉星贡粉晶亮透明、口感细腻、耐煮性强,属无明钒及其它化学污染的纯天然食品,人们食用安全、卫生,符合质检、防疫部门规定的标准。目前,吉星红薯贡粉已进入四川省内各城市的商场和超市,且已销往北京、湖南、广东、深圳等地,市场反映良好,深受消费者喜爱。Fdf

五. 陕西省 延安 子长县 子长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吃红薯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食用红薯不宜过量,中医诊断中的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崇礼红薯

崇礼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句描述粮食供应紧张时代人们与红薯紧密联系的俗语,如今在上蔡县农村有了新的内涵。昔日被群众当作饲料的红薯成为餐桌上的新宠,以红薯为原料加工产业链条成为脱贫致富的“黄金链”。

“现在红薯全身都是宝,红薯是群众改善生活的上乘佳品,加工后还可制成淀粉,淀粉可制成粉条、粉皮,加工淀粉后的红薯渣可制糖色,还能喂猪、制酒精,红薯叶也是一道好菜,在城里的饭店可受欢迎了,红薯秧晒干后也是上乘的饲料……”日前,正在上蔡县城黑龙潭市场卖红薯的齐海乡柴冀村农民冀国选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他种植的2亩红薯获得了亩产600多公斤的好收成,仅此一项就可收入2500多元。

在上蔡县像冀国选这样种植红薯、发展红薯经济的农户有1.1万多户,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相关产业产值达2亿多元。

上蔡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农民历来就有种植红薯的习惯,尤其是粉丝、粉皮更是当地农民的绝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的变化,人们对小杂粮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需求,该县紧紧抓住红薯种植以及农民传统的“三粉”加工优势,大力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红薯生产,拉长产业链,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实现了红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的转变。

崇礼红薯

地域范围

崇礼红薯的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上蔡县崇礼全乡,涉及格了朱村、枯河村、崇礼村、任庄村、岳徐村、西党村、孙村村、东党村、大付村、杨堂村、大朱村、坡朱村、大袁村、方堂村、后店村、张庄村共16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8′~33°35′,东经114°58′~114°68′。东北与商水县搭界,东南与杨集乡接壤,西同韩寨乡相连,南与蔡沟乡毗邻,沿213省道两侧,东西总长10㎞,南北总长7㎞,适宜种植面积3913公顷,年总产量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官特征:崇礼红薯与其它地区枝蔓及外形特征区别不大,施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蔓长1-1.8米,基部分枝6-8个,平卧地面而斜上,叶互生,不开花;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内在品质指标:据检测,崇礼红薯含维生素C40-50㎎/100g、淀粉23-28g/100g、磷0.04-0.05%、粗纤维0.6-0.9%、总糖2.2-3.2%。安全要求:红薯是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七. 河北省 邯郸 邯山区 烤红薯

烤红薯:利用当地黄土或沙壤质土产的优质红薯烤制而成,甘甜可口,回味无穷。

八. 河南省 许昌市 魏都区 红薯粉条

许昌市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传统,该市因势利导,制定“三粉加工”发展规划,率先从红薯深加工实施突破。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红薯品质,扩大种植面积,实行规范化种植,在全市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经种植红薯48万亩,年产鲜薯80万吨,加工“三粉 ”12万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大省市,深爱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纯红薯粉条采用优质鲜红薯淀粉,经先进技术脱脂净化处理,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纯红薯粉条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属绿色天然食品,柔软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宜烹饪、耐保存,素有“人造鱼翅”之美称。食用前开水浸泡5-10分钟,可冷拌、焖炖、热炒、涮火锅。一菜多吃,色香味美,老少皆宜。

九.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阜阳格拉条

阜阳格拉条是安徽省阜阳市的特色小吃。格拉条是一种面条,按当地方言翻译出来的当地通用写法为“格拉条”,格拉条面比较有嚼劲,但不是很硬。

格拉条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gela),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 。

所有的格拉条店均不装饰,石灰墙水泥地,当街一口大锅,锅上架着千斤顶做的压面机,压面师傅把和得很硬的面团放进去,压着千斤顶,面条便会飘洒入锅,沸腾的开水里很快就煮熟,捞出,放进冷水里,洗去粘液。大碗4块,小碗3块,老板,小碗两碗,一个鸡蛋茶。师傅便会抓起事先煮熟的黄豆芽和适量的面条,投入滚开的锅里一烫便入碗中,调入盐,撒上氽熟的芹菜或豆角粒,淋上芝麻酱,倒入酱油醋,泼上辣椒油,捏一撮榨菜末,好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格拉条就上了桌。

格拉条吃起来,很香、很辣,这或许与在当地的饮食风味有关:一咸三分味儿,一辣到十成。格拉条店开遍颍州大街小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阜阳的格拉条店,无论大店小店总是排队等候才能吃到。而在阜城最著名的店铺要数颍南莲池格拉条,格拉条在阜城大多只有中午才能吃到。格拉条的特色就是拌酱,芝麻酱(又称芝麻糊)是地地道道的香,还有辣酱一定是油炸的辣椒油。又香又辣,绝对美味。

十.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杞条及其制品

曹县杞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杆茎均匀、无叉细长、韧性好、易加工。栽培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著名的优质杞条生产加工基地。1949年前,境内杞条种植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北古营集马庄一带。1949年后,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由古营集扩大到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地。1986年,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995年,面积已达2000公顷。1996年始,县委、县政府将普连集、古营集、倪集、王集规划为杞条发展重点乡镇,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栽培,集约化经营,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促进了杞条生产的快速发展。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至2009年,全县杞条种植面积达到6500公顷,年产杞条15628吨。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杞条主要用来编织簸箕、簸箩、斗子、活筐等农家生活用具。70年代,条编工艺品开始出口国外。80年代起,加工企业逐渐增多。2000年后,普连集、古营集、倪集、曹城镇等乡镇条柳编加工业初具规模。至2009年,以山东省曹普工艺公司、鲁艺公司、曹县正达工艺品公司为龙头的杞条加工企业发展到40家,年加工条编制品620万件,产品远销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曹县生产的条编制品占天津进出口公司同类出口产品的五分之四,占广交会条编销售产品的五分之三。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正宗湖南特产炸红薯条湖南零食土特产红薯条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