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旅游必买的特产 山东滨州特产有哪些可以携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8 19:05:48

一. 山东省 滨州 阳信县 阳信鸭梨

阳信鸭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信鸭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阳信鸭梨,产于山东省阳信县。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富含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之功效。鸭梨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阳信县栽培鸭梨历史悠久,唐、明时即有大面积栽培,现有梨园20万亩,被誉为“鸭梨之乡”。阳信鸭梨在全国展评中屡屡盖压群芳,蝉联桂冠。

阳信鸭梨,含糖一般在10一13%,并含有果酸、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具有清肺、化痰、润早、利便之功效,对咳喘病、高血压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堪称果中佳品。据我国药典《本草从新》中说,鸭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肺、利肠、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醒酒解毒”之功效。《本草纲目》把鸭梨的功能注定为:“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山东阳信鸭梨因其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其外型美观,初采为黄绿色,贮藏后通体金黄,贮藏可保鲜6个月。阳信鸭梨个大,平均单果重175克,皮薄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度,香味浓郁,含糖量高达12%,素有“天生甘露”之美称,以其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在1985年全国鸭梨系水果评比中荣获金质奖杯。

地域范围

山东阳信县阳信镇、河流镇、劳店乡、水落坡乡、商店镇、翟王镇、洋湖乡、流坡坞乡、温店镇等9个乡镇。

特定品质

阳信鸭梨,产于山东省阳信县。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

文化典故

阳信鸭梨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唐朝初期土生梨种就进入人工栽培,宋末明初开始园林生产和商品经营,并初具规模,明永乐年间“所栽梨树块块成行,果实累累,四方闻名”。清末民初,已有人“打洋梨”,指将阳信鸭梨肩挑车推送往登州(烟台)码头,然后运到东南亚一带。

地域范围

阳信位于东经117°15′~117°52′,北纬37°26′~37°43′,黄河下游黄泛平原。总面积793平方公里,地形全部为平原,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阳信县辖10个乡镇办,人口45.4万。阳信鸭梨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山东阳信县所属各村镇。地域保护范围总生产面积7300公顷,年产量2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特征:阳信鸭梨因其果梗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具有外形美观、色泽金黄等特点。单果重205g以上,阳信鸭梨树势强,结实性好,易管理,可连续丰产。 2、内在特征:阳信鸭梨皮薄肉细、核小无渣、香甜脆嫩、味美多汁、酸甜适度,含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必需的15种氨基酸及抗衰老素“SOD”,可溶性固形物≥10%,总酸≤0.22%,钙≥5mg/100g,磷≥6mg/100g,铁≥0.2mg/kg。常鲜食鸭梨具有润肺止咳,抗衰老的功效。 3、安全要求:阳信鸭梨严格按照绿色食品(NY/T442-2001、ISO9001)标准执行。

二. 山东省 滨州 邹平县 邹平香椿

邹平香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红芽香椿是邹平香椿的主要品种,以其色泽艳、香味浓、味道鲜、营养丰富而著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磷、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邹平香椿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红芽香椿是邹平香椿的主要品种,主要采食早春嫩芽,幼芽红色,香味醇浓,营养丰富,除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锌多种微量元素及胡萝卜素。自2004年11月份,邹平县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香椿标准化示范区”以来,县委、县府非常重视,按照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示范区领导小组,制定了香椿标准化示范区工作的三年规划、年度计划,建立健全了香椿标准化体系和检测体系,设立了3个中心示范镇(办事处)和55个示范村、1560个示范户,建立了香椿标准化技术网络和服务网络。该县质监部门近年来先后制定了《无公害食品生产香椿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露地香椿》等地方标准,林业部门以及有关镇、办建立健全了香椿种苗培育、选苗、栽培、田间管理、收获、加工、销售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对种植环境、土壤、肥料等环节严格管理和监控,确保了邹平香椿的质量。

香椿标准化示范区实施三年来,邹平香椿已经成为邹平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种植面积由20000亩发展到50000亩,示范村发展到720个,示范户发展到10000个,新建和自然形成批发市场7个,单产增加了20公斤/亩,年产香椿3000万公斤,产值1.187亿元,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标准化程度由50%提高到了90%以上。邹平香椿已远销北京、天津、辽宁、河北、上海等全国各地,市场供不应求。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邹平香椿”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它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邹平香椿

邹平县红芽香椿产业协会

11830819

香椿

三.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水湾剪纸

水湾剪纸最初起源于700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由水湾镇前孟桥村孟氏先人创立,代代传承,至清朝康熙年间,水湾剪纸已名扬鲁北。如今水湾剪纸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山西剪纸、蔚县剪纸、阜城剪纸、陕西民间剪纸、磁性剪纸、潮阳剪纸、山东民间剪纸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经过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水湾剪纸与喜用剪纸不同,不光选用单一的红色,突出特色是套色,一幅作品最多可以用到5种颜色。采用多色重叠剪裁,不仅克服了剪纸同色物品必须相连的弊端,而且这样层次感更强。目前水湾镇荣德堂剪纸艺术创意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和水湾镇前孟桥村结成产业协作关系,由村里的100多位技师按照他提供的式样剪裁,每年产值高达2000多万元。

四. 山东省 滨州 无棣县 梭鱼

梭鱼属近海浅水性鱼类,喜栖息和觅食于河口较多的咸、淡水交汇地带。无棣县沿海之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潮河、套儿河等河口区,是梭鱼生活的优良场所。因此,梭鱼又是无棣县及附近沿海的地方性鱼资源。

梭鱼体近圆筒形,长50厘米,银灰色,眼上缘红色,头宽,稍平扁,口端正平横,下颔有突起,上颔有陷,有背鳍两个。梭鱼依年龄分群生活,渔获个体较单一,常以二、三龄鱼为主。每年4月份,梭鱼便在各河口区产卵,只做短距离回游,至12月份始到海水深处越冬,翌年开春即到近海河口生长育肥,形成渔汛。梭鱼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蛋白含量很高,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尤以春天的开凌梭最为名贵。烹制的梭鱼,以头为香,故民间有“丢了车和牛,不丢梭鱼头”之说。梭鱼除禁渔期外,可长年进行捕捞。

五. 山东省 滨州 滨城区 邢家锅子饼

锅子饼为滨州传统名吃,由清朝末年滨城西关邢业者初创,故又名“邢家锅子饼”已有百余年历史传至几代人,近日被审定为“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邢家锅子饼呈长方形,以其做法精细,食之酥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鲜可口,因老少皆宜而久负盛名,是最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制作工艺是,先用水(夏用冷水、冬用温水),面皮上用发酵,面油煎做成。将面粉和制成软如糖稀的面团,再以三两软面,做成两个小饼,中间抹上油摞在一起擀成直径为30厘米的双层薄饼,然后把薄饼烙至黄色麻子花状,中间凸起,迅速取出,置干盖有面垫的容器中备用。其中馅一般按每斤饼豆腐8两,熟猪肉(成熟牛、羊、鸡肉)3两,鸡蛋3个,香油1.5两,盐1钱,撒上芫荽末,最后把两张饼揭开,以烙里面为里在锅内卷上馅,卷成圆筒状,再干锅子内稍煎,切成两段后即可。锅子饼还可以卷上香椿馅和韭黄、海米、三鲜馅及适合人们特定口味的其它馅种。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熟油新作饼香,在制作饼皮时,要选新麦磨的面,新黄豆榨出的油以及鲜葱,这样做的饼出味,柔韧细腻:“菜把青青间韭苗,茴香盐白自烹调。”做饼的馅要用刚割的韭菜、新掐的小茴香叶、细盐等,最后支铛(带沿的平底锅)煎饼,(饼的直径为40厘米为宜)卷馅,滑脆馅多、咸鲜适口、香而不腻、填馋解饿。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锅子饼也做出了花样。原先做皮,用小麦面,现在也可用玉米面、荞麦面等,或几种面混合。馅的原料则更为广泛,如虾仁、鱼丁、鸡片、肉丝、荠菜、香菇、木耳等,或几种原料调拌在一块。原先的小本生意,也变成了品牌超市快餐。肆舍饱腹之物,成了雅堂之食、国人之品、外人之嗜。连在滨州投资的外国人都吃后连呼ok,在滨州的餐桌上,锅子饼已成大众食品,深入群众喜爱。在宾馆、酒楼、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锅子饼的身影,热情好客的滨州人也问外地来滨游客推荐锅子饼,使锅子饼之名远扬,成为黄河三角洲甚至中国食品的一绝。老滨县县志、新滨州地方志、山东省省志中都有“邢家锅子饼”是滨州地方名吃的记载。

六. 山东省 滨州 邹平县 红芽香椿

红芽香椿是邹平香椿的主要品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磷、粗纤维、碳水化合物 等营养成分,以其色泽艳、香味浓、味道鲜、营养丰富而著称,深受各大城市欢迎,年产量达300万公斤。

七. 山东省 滨州 滨城区 滨州黄河刀鱼

滨州黄河刀鱼,形似单面尖刀,背厚腹薄,每年农历三月中旬,成群结队的刀鱼,陆续由黄河入海口处游进黄河,逆流而上,经东营市境内游到东平湖去产卵、孵化。等卵孵化为幼鱼后,又顺着黄河来到入海口,在渤海生长和越冬。刀鱼经过这种回游往返,两三年才能长成成鱼。这种鱼性情激昂,游如飞梭,离水即死,可谓“贵而难得”。 由于刀鱼在回游途中摄食较少,体力消耗却很大,所以只有在黄河下游补充食物后才最肥。这就是东营的黄河刀鱼为什么名扬天下的原因吧。刀鱼越往上游,不但逐渐消瘦,而且鱼刺也越变越硬,直至又回到东平湖,便产卵繁殖,如此循环。 黄河刀鱼性甘平,有健脾、益胃、益气养血之功效,是幼儿、老年人和肾病患者的有益补品。常见的吃法是将整鱼洗净,除去内脏,粘一些鸡蛋糊或面糊,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做成“干炸刀鱼”。 黄河刀鱼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资源较多,河口地区年产量在百万斤以上。7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由于干旱和上中游用水失控,黄河尾闾经常断流,产量逐年锐减。

八. 山东省 滨州 沾化区 沾化梭鱼

梭鱼体纺锤形,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渤海湾沾化海域常见的经济食用鱼类。沾化海域梭鱼年产量达1.5万余吨。

捕捞梭鱼的最佳时期在春季,民间有“食用开凌梭,鲜得没法说”的说法。开凌梭是春暖冰开后被捕获的第一批梭鱼。每逢冬季梭鱼便潜入深海越冬,处于休眠期的梭鱼极少进食,腹内胆汁、杂物少,春风送暖,冰凌开化,万物复苏,农历惊蛰前后梭鱼集群游入海口附近的河道内觅食,此时被捕捞到的开凌梭鱼鲜美,食之即不用刮鳞也不必剖肚,只须清水文火慢慢炖煮,其汤汁乳白、肉质鲜嫩、味美诱人、营养上乘。

九. 山东省 滨州 博兴县 老粗布

老粗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的产品,无任何工业污染。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又以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防静电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



在技术上,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它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每道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可以想象出一件产品包含着多少繁复的劳动。



手织布的图案意境,是靠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侓,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有艺术魅力。

十. 山东省 滨州 惠民县 惠民皮鼓

惠民的皮鼓制作以踩为主,现在魏集镇踩鼓刘村和淄角镇踩鼓宋村仍有人在踩鼓。皮鼓采用精良牛皮制作而成,制成品音质纯正,声音洪亮,是喜庆、节日活动的主要打击乐器。
滨州特产有哪些值得带走的滨州最出名的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